欢迎您来到51特产网

浙江宁波六月特产 宁波适合带走的特产

当前位置:51特产网浙江宁波六月特产 宁波适合带走的特产更新时间:2024-01-31 18:01:56

一. 浙江省 宁波 镇海区 宁波绣衣

宁波历史上曾是有名的“刺绣之乡”。据《浙江通志》记载,明朝勤县绣花工金星月,为绣制500罗汉神帐,数年不下楼。鸦片战争后,宁波辟力通商口岸,外国传教土步履宁波,又传入了国外的绣花针法和样品,当地人把它称为“外国绷”。绣工们把当地民间刺绣的传统技法和“外国绷”绣法巧妙地结合起来,用作服装装饰,使宁波绣衣别开生面,绚丽多彩,美不胜收。

宁波绣衣款式新颖,纹样优美,裁剪得体,做工精细,凉爽挺括,为中国优质绣衣之一,曾荣获中国工艺美术百花银杯奖。在国际市场上被誉为“绝妙手工艺品”,畅销于我国港澳地区和美国、日本、加拿大、意大利等50多个国家和地区

二. 浙江省 嘉兴 南湖区 六月红

六月红是指农历六月的夏天所产的河蟹。“六月红”的蟹身只有鸡蛋那么大,蟹肉鲜嫩、蟹肪滴油、壳薄,放入清水一蒸就变绯红,故此得名。在杭嘉湖一带还流传“穷再穷,不忘六月红”的俗语。

三. 浙江省 宁波 慈溪 宁波岱衢族大黄鱼

宁波岱衢族大黄鱼为农产品地理标志产品。岱衢族大黄鱼呈金黄或虎黄色,有光泽,鳃丝清晰呈鲜红或紫红色,眼球饱满,肌肉结实,富有弹性,是黄鱼族中的极品。

自上世纪90年代以来,随着资源的枯竭,这种鱼类已形不成渔汛,致使野生大黄鱼一鱼难求。为此,宁波市于2007年始启动了岱衢族大黄鱼原种开发和种质资源保护工作,专门成立了“野生岱衢族大黄鱼采捕”攻关小组。2008年5月,攻关小组采用特制的小对网作业方式,成功地在岱衢族大黄鱼原产地岱衢洋采捕到8尾可繁殖的野生原种活体。宁波市已成功培育出苗种1450余万尾,为岱衢族大黄鱼养殖提供优质苗种。

宁波市岱衢族大黄鱼和宁波市已分别获得中华人民共和国农业部农产品地理标志和“中国生态大黄鱼(岱衢)之乡”荣誉称号。中国渔业协会专门为宁波海洋渔业局颁发了“中国生态大黄鱼(岱衢)之乡”牌子。

宁波岱衢族大黄鱼

地域范围

宁波岱衢族大黄鱼养殖区域地处浙江东部沿海,北纬30°29′6.00″~28°45′21.90″,东经121°25′59.55″~122°51′57.42″;东西长140.95km,南北宽193.25km。,总面积为7320平方公里。养殖区东连舟山市六横岛,南濒三门县。 宁波岱衢族大黄鱼地理标志地域保护范围是象山港、三门湾及宁波东部海域,具体保护范围包括慈溪市的新浦镇、观海卫镇、龙山镇;镇海区的澥浦镇、蛟川街道、招宝山街道;北仑区的新碶街道、小港街道、霞浦街道、大碶街道、柴桥街道、白峰镇、梅山乡、春晓镇;鄞州区的瞻岐镇、咸祥镇;奉化市的松岙镇、裘村镇、莼湖镇;宁海县的西店镇、强蛟镇、桥头胡街道、大佳何镇、长街镇、力洋镇、茶院乡、越溪乡、一市镇;象山县的西周镇、墙头镇、黄避岙乡、贤庠镇、涂茨镇、大徐镇、爵溪街道、东陈乡、石浦镇、鹤浦镇、高塘岛乡、晓塘乡、定塘镇、新桥镇、茅洋乡、泗洲头镇沿海35个乡镇和9个街道。

产品品质特性特征

⑴外在感观特征:宁波岱衢族岱衢族大黄鱼具有体型细长、头型浑圆、吻短而细巧、体色金黄、线条优美等特征;体被圆鳞,体背面及上侧面黄褐色,侧面及下侧面金黄色,背鳍及尾鳍均灰黄色,胸鳍和腹鳍黄色。 ⑵内在品质指标:通过常规营养检测分析,宁波岱衢族大黄鱼在水分、灰分、粗脂肪、粗蛋白上与福建养殖的闽粤东族大黄鱼不同,其中灰分存在显著差异(P<0.05)。氨基酸分析表明岱衢族大黄鱼氨基酸总量较闽粤东族大黄鱼低7.18%,而人体必需氨基酸含量比例上高2.26%。利用高效液相色谱质谱联用法、气象色谱质谱联用法对宁波岱衢族大黄鱼和普通大黄鱼的脂肪酸营养组分进行分析,结果表明两者在脂肪酸组成、极性脂比例等多个方面存在差别,利用主成分分析和正交偏二乘法辨别等分析手段同步验证两者存在显著差异。这也印证了宁波岱衢族大黄鱼在营养成分、食用口感上与普通大黄鱼不同,更接近于野生大黄鱼的口感和味道。经6月抽样检测,宁波岱衢族大黄鱼每百克含蛋白质19.57克~19.98克(17.7),脂肪12.0克~12.4克(2.5),水分69.1~71.6(77.7),灰分1.29~1.36(11. 3)(结果见产品检测报告)。 ⑶安全要求:宁波岱衢族大黄鱼,严格执行GB 18407.4-2001《农产品安全质量 无公害水产品产地环境要求》,宁波岱衢族大黄鱼质 量安全依据NY 5056-2005 无公害食品 石首鱼、农办质[2012]8号《农业部办公厅关于印发茄果类蔬菜等37类无公害农产品检测目录的通知》规定执行。 ①活体感观指标 鱼体健康,游动活泼,无鱼病证状。鱼体具有大黄鱼所固有金黄 色泽和光泽;体态匀称,无畸形;鳞被完整,鳞片紧密。具有大黄鱼 固有气味,无油污等异味。 ②鲜品感观指标 a、外观:体被圆鳞,侧线完全,体背面及上侧面黄褐色,侧面及下侧面金黄色,背鳍及尾鳍均灰黄色,胸鳍和腹鳍黄色; b、鳃:鳃丝清晰,呈鲜红色,粘液透明; c、眼球:眼球饱满,角膜清晰; d、气味:具有大黄鱼固有气味,无油污等异味; e、组织:肌肉坚实,富有弹性,内脏清晰、无腐烂。 ⑷标志、包装、运输、贮存按NY 5060-2001规定执行。

四. 浙江省 宁波 江北区 宁波茶叶

宁波有天台山、四明山脉绵延境内,近海傍湖,雨水充沛,高山上常年云雾缭绕,故茶叶品质优良,有“望府银毫”、“宁海第一尖”、“望海茶”、“瀑布仙茗”等优良品牌。而以宁海产的“望府银毫”为上品,为国家级名牌。宁泉牌望府银毫于1998年获得本市第一只国家级有机茶证书,1999年又取得国际有机茶证书。宁海的“望海茶”清淡、甜香、形色美,名扬国际茶博会。宁波茶叶以谷雨前采制的最好,清香甘醇,味道浓。( 宁波)

五. 浙江省 宁波 象山 南田泥螺

南田泥螺为地理标志证明商标。“南田泥螺”证明商标的产品,其生产地域范围为浙江省宁波市象山县南田岛特定生产区域,位于象山半岛南沿,处北纬29。09,,东经121。54,。象山县南田岛即鹤浦镇,岛屿面积102.8平方公里,浅海区域19.5万亩,滩涂2万亩。滩涂潮流缓慢,底质为泥质,底栖生物丰富,近海水质清新,盐度适中。更兼产地内气候条件绝佳,养殖条件得天独厚,非常适合泥螺生长,据悉,南田泥螺丰产年产量可达到500公斤∕亩左右。成功获批地理标志证明商标,对于全面提升扩大南田泥螺的影响力和市场占有率,加快该县水产品品牌建设,进一步推进渔业产业化进程,都有着十分重要而积极的意义。

泥螺,又称吐铁,呈螺圆形,壳薄而脆,沿海泥涂均产,以南田涂、水湖涂最盛,质佳。“吐铁”名称的来历,是由于泥螺生长在海涂上“吐舌含沙,沙黑如铁”,每年要到桃花开时,泥螺的“铁”才吐完,肚内清洁,味就美了。

六. 陕西省 西安 阎良区 六月鲜

六月鲜又名水盆羊肉,是陕西地区著名的汉族传统小吃,以渭北地区的尤为出名。据传起源于明朝崇祯年间,慈禧太后赐名“美而美”,因在农历六月上市,故称。以鲜嫩、膘肥羊肉煮熟。肉烂汤清,肥而不腻,鲜嫩爽适,味美可口,佐以鲜大蒜、香菜、泡莱、白剂馍同食。因其在农历六月上市,故称“六月鲜”。

烹制方法:

1.将羊肉剔骨,并将羊肉与骨分别洗净。

2.将羊肉放入锅内,加水烧沸,再将羊骨砸断放入,一同继续煮半小时,然后将羊肉捞出,切成小块。

3.将改刀的羊肉块,排放在原锅内,倒还煮羊肉的原汁,用大火烧沸后,投入桂皮等香料(布袋扎紧)、葱段、姜片、料酒,转中火煮约3 小时,加上盐调好口味,再用小火慢煮10 小时,撇清油沫,捞出肉放在案板上,切成块装碗。随即用原汤浇在肉块上,加味精少许即成。

工艺关键

1.羊肉宜选鲜嫩膘厚者,成菜始肥美可口。

2.小火慢煮时,火候要保持肉汤冒泡。

3.主料将煮好时,如汤汁仍多,不可大火冲沸收汁,可稍去掉一些。如汤汁少而过浓,则用适量原汤加少量开水及盐烧沸,浇在肉块上亦可。

风味特点

1.“六月鲜”又称“水盆羊肉”。据传是由1000 多年前的“羊羹”发展而来。因其在农历六月上市,故名“六月鲜”,乃甘肃传统名肴。

2.肉烂汤清,鲜嫩爽适,香味四溢,味美可口,如与烧饼同吃、并佐以青蒜、芜荽、泡菜,则风味尤美。

七. 浙江省 宁波 慈溪 慈溪茶叶

名茶出高山。浙东地区山岭逶迤,溪流纵横,十分有利于茶树的生长。唐代陆羽在其所著的《茶经》中指出:“越州、明州、台州均产茶”,且当“以越产者为上”。这说明浙东地区不但是产茶区,更出产名茶。据有关史料记载,越茶自宋代起即被列为贡品(慈溪产“雀舌”茶即被列为清代贡茶)。以后,越地所产之茶更进一步成为重要的出口物资,远销欧洲国家。慈溪现境大半属古越地,茶叶资源非常丰富,尤其是南部地区,数十里四明余脉绵延不绝,有栲栳、狮子、九龙、白石尖等奇峰险岭,又有上林、梅溪、上岙、邵岙等众多湖泊水库错杂其间,地高气清,云蒸霞蔚,却雨水充沛,是天然的优良茶园。慈溪南部所产的诸多茶叶中,最为著名的是龙南一带所出的珠茶,即通常所讲的龙南茶。龙南茶树大多生于半山腰间,谷雨前后开始采摘。制成后的茶叶一颗颗浑圆紧结,身重骨实,色泽绿润,白毫隐隐,沏上一杯,满室飘香,喝上一口,回味无穷,正是“香于九畹芳兰气,圆如碧玉珠走盘”。经过长期的开发和培育,龙南茶的质量有新的提高。目前,慈溪全市龙南茶的种植面积已达2000余亩,年产量近10万公斤,所产茶叶除供应本地外大量远销全国各地。( 慈溪)

八. 浙江省 宁波 奉化 宁波竹编

宁波当地盛产毛竹,经过脱脂漂白之后,洁白剔透,灵巧可爱。由此编织出的生活用品或工艺品,精巧细致,色泽鲜亮,可与白玉相媲美。

九. 浙江省 丽水 缙云 六月飞雪

六月飞雪


从前,有婆媳二人以磨豆腐为生,那媳妇长像甚丑,且身有疮疡。六月的一个清晨,婆婆让媳妇把豆腐渣存放起来,由于天色朦胧,丑媳妇错把豆腐渣倒进了盐缸里,婆婆在烧菜时,误把豆腐渣当盐使用,结果,这“盐巴”怎么也不会融化,犹如飞雪,仔细一看发现居然是豆腐渣,于是一怒之下,罚丑媳妇一日三餐都吃这豆腐渣。说来也巧,没过几天这丑媳妇的皮肤变白变光滑了,疮疡也好了。消息传开,当地每家每户都把豆腐渣用来做菜既可食用,又可疗效,特别是在炎热的夏天食用,清凉解毒,就更有风味了。


十. 浙江省 宁波 余姚 大隐石雕

浙江省非物质文化遗产大隐石雕为浙江省非物质文化遗产。余姚大隐石雕由石岩开凿取石,进行石制品加工,相传始于唐代(亦有说始于汉代)至今已有一千余年历史。

最初大隐石岩业主要是以取石板为主,后逐渐随着石板业的发展而拓展为建筑业,建筑业的开拓,拓宽了石产品的用途,同时随着人们对产品要求的提升,石雕工艺应运而生,用于门楼等处的装饰、墓穴的装饰等,就此开始进入了艺术的装饰阶段,随着历史的渐进,石雕艺术的工艺和需要有了很大的进步,雕刻的产品和种类也有极大的发展,而且自成一体,形成了独特的石雕艺术。古代石雕主要有:坟墓叫子中的仙鹤、寿星、八仙过海、花鸟禽兽、石人、石马、门头摆设、石擂鼓、石库门档、民居石窗、桥梁扶栏、植物石雕等作品。

大隐的石雕历史悠久,工艺精细,神形逼真,古今石雕工艺优秀,产品远销海内外。石雕艺术已进入人类装点社会山河美景、美化社会环境,给人们的生活带来了美好的享受。

推荐特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