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您来到51特产网

安徽特产正宗腊鸭头 安徽特产腌咸鸭头

当前位置:51特产网安徽特产正宗腊鸭头 安徽特产腌咸鸭头更新时间:2024-01-24 11:59:52

一. 安徽省 安庆 大观 瓜蒌

瓜蒌,葫芦科,多年生攀缘型草本植物。喜生于深山峻岭、荆棘丛生的山崖石缝之中。其果实、果皮、果仁(籽)、根茎均为上好的中药材。《本草纲目》卷十八载:瓜蒌“润肺燥、降火、治咳嗽、涤痰结、止消渴、利大便、消痈肿疮毒”。瓜蒌籽炒用:“补虚劳口干、润心肺、治吐血、肠风泻血、赤白痢、手面皱”。现代医药学研究证明:瓜蒌籽含不饱和脂肪酸16.8%,蛋白质5.46%,并含17种氨基酸,三贴皂甙,多种维生素以及钙、铁、锌、硒等16种微量元素。食用瓜蒌籽,有扩张心脏冠脉,增加冠脉流量作用;对急性心肌缺血有明显的保护作用;对离体绒癌细胞增殖和艾滋病毒具有强烈的抑制作用;对糖尿病有一定的治疗作用;对高血压、高血脂、高胆固醇有辅助疗效;能提高肌体免疫功能;并有瘦身美容之功效。

二. 安徽省 阜阳 阜南 会龙辣椒

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会龙辣椒为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会龙辣椒是安徽阜阳阜南的。

会龙镇是阜阳市的延秋辣椒生产发源地,也是全国闻名的“辣椒之乡”。2002年元月,通过国家工商总局注册为“集辰”牌商标后,会龙辣椒因无公害、果大肉厚、味道醇美、色泽鲜亮、品种齐全等特点被誉为“天下第一椒”,并被评为安徽省名牌农产品。

会龙辣椒

阜南县会龙镇蔬菜协会

12869479

新鲜辣椒

三. 安徽省 六安 舒城 舒城花茶

舒城花茶--2015年度全国名特优新农产品

舒城县农业委员会

舒城花茶安徽兰花茶业有限公司

安徽舒绿茶业有限公司

四. 安徽省 安庆 大观 安庆炒米

安庆炒米是安徽省安庆市的特色小吃。盛一碗滚烫飘香的鸡汤,撒一把炒米。不待炒米泡化,用汤勺舀起,慢慢品尝。这道鸡汤泡炒米,简单,质朴,却蕴藏着道不尽的家乡味道,让无数身在外地的安庆人为之魂牵梦绕。

炒米,是安徽安庆市特有的汉族小吃,属于安徽菜。0鸡汤泡炒米,是安庆的招牌菜。来了安庆不吃一顿0鸡汤泡炒米,确是一大损失。鸡汤泡炒米,本来是用来打尖的,现在却成了安庆的一道美食。盛一碗飘香的鸡汤,撒一把炒米,不待泡化,舀起,品尝。简单,质朴,道不尽的家乡味道。可能大家都不知道,在古代,炒米就是“冬米”。

关于“冬米”的词义,地方志解释说,这是因为爆米花只在冬季春节前后才制作。这个说法肯定是错误的:(1)旧时老百姓生活困难,平常也就粗茶淡饭,春节时炸点冬米,用以制作山粉圆子、切糖、欢团,小孩子当然也可以干吃。这说明,爆米花的确多在春节时制作,但其它时节遇到丧事、喜事,也可以制作,跟冬天并无必然联系;(2)仔细品味安庆方言,准确的叫法并不是“冬米”,而是叫“跺米”,这就跟冬天更没有关系了。

有些字典将“冬米”解释为糯米,又叫江米。虽然“糯”“江”古音与“冬”相近,但安庆方言所说的“冬米”明显不是糯米,它特指经过膨胀的爆米花,这是没有疑义的。旧时北方不产糯米,可能也不怎么制作爆米花,往往将南方人所说的“冬米糖”理解为糯米糖,这是不正确的。赣语地区将爆米花称为“冻米”,它与“冬米”“跺米”一样,不同的注音而已。

其实,安庆方言里的“冬米”“跺米”是注音字,本字就是“爆米”,也就是今天的炒米。爆,上古音读若跺。古代没有炸爆米花的大肚铁罐,更没有“嘭”的一声巨响,所谓“爆米”只不过是将糯米坯子在铁锅中加热炒熟,膨胀而成“爆米”。由于炒米膨胀程度小,并不0为“花”,所以方言只称“跺米”“冬米”,从来不称“冬米花”。后来随着爆米机推广,人们将爆米花称为冬米,原来的冬米(爆米)便改称为炒米。

过去艰难岁月,炒米是出远门时的干粮。路上实在饿了,抓一把就着水干吃。歇脚的时候如果有条件,也可以用开水冲泡着吃。农忙的时候,炒米可以带到田间地头打尖。

那个年代,泡炒米有两种方法:一是糖水鸡蛋泡炒米,俗称糖鸡蛋;二是油煎鸡蛋泡炒米,俗称咸鸡蛋。过去的人家难得杀鸡,而杀鸡的时候通常是下面条,鸡汤泡炒米实在不多见。

平常居家,如果来了贵客又不能留下来吃饭,通常需要烧茶。并不是泡茶,而是糖水鸡蛋泡炒米,做起来快速简单。鸡蛋一般是3个,客人不能全吃完,至少要留下1个给旁边流口水的小孩。

过年的时候,炒米常用来制作切糖,给小孩子当搭嘴食。在切糖众多花色品种中,有一种称为欢团。它跟切糖的原料完全相同,只是被捏成了团状。欢,本字是伙、合,也就是将糖浆、炒米、冬米、花生、芝麻这些东西伙在一起、合在一起。

在漫长的时期内,炒米不管怎么吃,它都是饭而不是菜。后来生活条件好了,鸡汤泡炒米逐渐流行起来,成为一道菜。在大多数上看来,它比糖鸡蛋、咸鸡蛋味道都要好些。今天,在安庆很多饭店里,都有鸡汤泡炒米这道菜。甚至,平常人家的炒米也是买来的,而不是自己亲手制作的。

炒米的制作程序是:将糯米淘净浸泡,添加适当的大米,否则太粘→用饭罾将糯米蒸熟(不能煮熟)→摊开晒干,变成糯米坯子→在铁锅中加热炒熟,膨胀而成炒米。

炒米的制作工艺,说起来也不难。选用上等糯米,先用开水浸泡,待其谷子(米粒核心部位)发软,能掐动,便用竹箩或簸箕捞起来,用大量冷水冲,洗清米粒外围,防止互相粘连。等水分沥干,便可下锅炒作。关键在于两点:其一,开水浸泡时间不能太长,也不能太短。时间长了,把米粒全部泡化了,成了一个粑,只好磨成糯米淀粉了;时间短了,米谷子未软,炒出来吃不动。其二,锅下的火力要恰到好处,火大了,把米炒焦了,吃起来有煳味;火小了,炒出来发僵吃不动。炒作最好用大铁锅,以竹子枝丫扎成扫帚形状,便于米粒翻动。锅里放入菜油,油热后下米,在大火的威力下,众多米粒在锅中竞相跳动、蹦高,宛如一场精彩的比赛,令人目不暇接且油香扑鼻。为了保证“比赛”秩序,每次下锅米量大约在二至三两(常用寿碗半碗),视锅的大小而定。

近些年,人们生活富裕,炒米已成为日常小吃。在古城安庆,到处可见小摊贩卖炒米,而且出现了“炸米”,即米不炒改用油炸熟。炸米操作简单,价格又贵几毛钱,故商家乐此不疲。

五. 广东省 深圳 宝安区 松岗腊鸭

    松岗腊鸭产于松岗、沙井、福永和新安等镇,因松岗出产的腊鸭最佳而得名。因皮白、肉厚、细嫩、香口而出名,远销港澳及东亚等地。( 深圳)

松岗镇地处水乡,有大规模养群鸭的历史传统。鸭肉性温补,细嫩可口,营养丰富,是上等滋补佳品。松岗人的腊鸭远近闻名。每年立冬前后,选用“梧州”、“士媚”和“本地”等品种鸭,用糙米喂肥,使之肉质细嫩。

松岗腊鸭产于松岗、沙井、福永和新安等镇,因松岗出产最佳而得名。外皮金黄油亮,鸭肉松疏细嫩,食之香气四溢,是上等滋补佳品,远销港澳及东亚等地。

每年立冬前后,选用“梧州”、“士媚”和“本地”等品种鸭,用糙米喂肥,使之肉质细嫩。约七天之后,待天气变冷之时杀鸭,洗净用生盐涂抹,然后逐个叠放盆里,腌制一夜;隔日早晨以温水轻洗,放在骄阳下晒干,再敷之各种佐料存放

六. 安徽省 池州 贵池 黄精

黄精在九华山普遍生长,是多年生的百合科草本植物,又名“鸡头参”、“老虎姜”,多生长在阴湿山坡或沟谷两侧,一枝多叶,叶短似竹,花绿白色,三至五朵集成伞状,花梗下垂,根茎横生,肥大肉质。加工考究,一般经九蒸九晒工序,通称“九制黄精”。黄精加工成品,油润、气香、味甜,既可药用,也可食用。具有补中益气,除风温、安五脏、强筋骨、止寒热、填精髓之功效,能补诸虚,久服神清气爽,延年益寿之功效。相传明代高僧海玉大师在九华山百岁宫山洞内苦修,不进米饭,食黄精为生,终年110岁。( 贵池)

七. 安徽省 阜阳 颍州区 撒汤

撒(音)汤撒汤是流传于民间的一种小吃,起源于古颍州,即现在安徽省阜阳市。撒汤以其简单的做法和鲜美的口味被流传开来。主要是用羊或者鸡的骨头来熬制的汤,汤里稍微勾点芡汁,让汤浓一点。打一个鸡蛋在碗里搅匀,用滚开的汤汁一冲,冲成蛋花,鲜美的撒汤就做成,当然最好是放些荆芥和几滴麻油,味道更佳!

八. 安徽省 安庆 大观 河口韭菜

河口韭菜为地理标志证明商标。河口韭菜

安庆市大观区农业畜牧技术推广中心

河口韭菜种植历史悠久,产于土质肥沃、水源充足的长江河流冲积地带,韭菜内含有较多的营养物质,尤其是纤维素、胡萝卜素、维生素c等含量较高。

韭菜的主要营养成分有维生素C、维生素B1、维生素B2、尼克酸、胡萝卜素、碳水化合物及矿物质。韭菜还含有丰富的纤维素,每100克韭菜含1.5克纤维素,比大葱和芹菜都高,可以促进肠道蠕动、预防大肠癌的发生,同时又能减少对胆固醇的吸收,起到预防和治疗动脉硬化、冠心病等疾病的作用。

九. 安徽省 蚌埠 怀远 怀远甲鱼

怀远甲鱼是安徽省蚌埠市怀远县的。怀远甲鱼养殖基地被农业部评为健康养殖示范区。目前,怀远甲鱼养殖全部实现无公害生产,产品远销江苏、山东、天津、辽宁、河北等省市。

怀远县甲鱼养殖起源于二十世纪九十年代初,二十年来,怀远甲鱼养殖经历起起伏伏,养殖模式也从池塘养殖到温室养殖,再到温室+外塘养殖,勤劳智慧的怀远养甲人不断汲取经验与教训,大胆尝试与创新,使怀远甲鱼养殖从星星之火,逐步发展为燎原之势。2011年,怀远县甲鱼养殖产量突破2000吨,产值达1.6亿元,养殖面积温室10万平米,池塘2600亩。2012年,甲鱼温室养殖面积已达15万平米,池塘养殖面积3000亩,预计产量3000吨以上,产量位居全省首位,全国前列。

怀远县找郢乡姚山村位于茨淮新河南岸,交通便利,水资源丰富,适合生态甲鱼养殖业的发展。为促进生态甲鱼养殖业的发展,至今,姚山村已经成立了两个甲鱼养殖协会和两个甲鱼养殖专业合作社,并注册了“姚山牌”和“金邦牌”两个商标。

姚山村人养甲鱼不忘改革创新,姚山村创造的甲鱼“两步法”生态养殖技术推广到河南、浙江等省,辐射带动了15000余户养殖户。何兴桉告诉记者,所谓“两步法”,就是“室温+池塘放养”,先在温室中培养稚鳖,然后在水塘中放养,这样可以缩短甲鱼的生长周期,提高产量。这一模式在2007年9月通过省科技成果认定,2008年7月获评蚌埠市优秀科技进步二等奖,2008年3月金色甲鱼养殖协会被评为“蚌埠市农业产业化重点龙头企业”,2008年12月,姚山村甲鱼养殖基地被农业部评为健康养殖示范区。目前,姚山村甲鱼养殖全部实现无公害生产,产品远销江苏、山东、天津、辽宁、河北等省市,营销市场辐射到全国各大城市及养殖区,并多次参加北京、上海的农展会,获得广大消费者的好评。

据了解,目前,姚山村已建成温室面积50000平方米,有池塘生态甲鱼养殖户近700户,养殖面积2200亩,每年孵化稚鳖500万只,培养稚鳖480万只,生产优质商品甲鱼400万只,年产值1.2亿元左右,年利润可达5500万元,全村人均年收入也突破了10000元。

十. 广东省 阳江 阳西县 去骨腊鸭

去骨腊鸭

去骨腊鸭,是将肉鸭的头上颗、胸笼骨、颈骨、翼曲尖、鸭脚除去,只留下腿骨、翼骨与皮肉全身腊干,称为去骨腊鸭。

只取去鸭的头下颚、肠、肾、肝脏,全身骨肉腊干,称为有骨腊鸭,省内市场上称为“南安庄”。有骨腊鸭腊晒过程中,工艺上将鸭颈弯屈,贴近鸭身旁,成全鸭园形,所以,“南安庄”织篢人也称“屈头仔”。

去骨腊鸭为织篢独有,省内别处,未曾见到,见到的,是青一色的“南安庄”,如:阳江天乐腊味,江门、三埠等地腊味,甚至省内腊味至尊--广州市皇上皇,其货架上亦未见有去骨腊鸭陈列,所以,织篢去骨腊鸭,可说是岭南小吃的一朵奇葩。

织篢去骨腊鸭有百余年的生产史,民国年间,阳江、江门、广州等地的客商到织篢,买去骨腊鸭馈赠亲友。织篢腊味大量批发至外地,年销量数以万计。

今天,随着人民生活的显著提高,特别是“有口福”的沿海地区,人们的“食文化”,更提高到新的水平,生猛鲜活的食品最“吃香”,腊味退居二线,但织篢去骨腊鸭,作为一种地方风味小吃,仍很受人欢迎。

推荐特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