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您来到51特产网

酱卤牛腱子是什么地方特产 大兴区传统酱牛腱肉适合送礼吗

当前位置:51特产网酱卤牛腱子是什么地方特产 大兴区传统酱牛腱肉适合送礼吗更新时间:2024-05-08 06:57:32

一. 重庆市 城口 蓬江牛肉脯

蓬江牌”牛肉脯是选用武陵山区天然草资源放养的优质黄牛,经严格的宰前宰后检疫,精选其后腿瘦肉为原料,运用传统工艺与现代高科技技术相结合精制而成的优质产品。

2000年重庆市政府命名为“消费者最喜爱产品”称号;

2001年入选为地方“旅游指定商品”、“消费者信得过商品”和“质量信得过产品”。

配料:精选黄牛肉,植物油,白砂糖,食盐,花椒,辣椒,味精

产品工艺极为精湛,片薄透明,口味独特,营养十分丰富,广味牛肉脯甜而不腻;麻辣牛肉脯麻辣适度,酥松香脆,回味悠长、口感极佳。是餐桌佐酒的佳肴,旅游携带、馈赠亲友的珍品。开包即食,极为方便。“蓬江牌”牛肉脯产品以过硬的质量曾多次获得国家级、省级(市)级优质产品称号;

二. 广东省 河源 东源 全牛套餐

以吃牛肚肛、牛柏叶、牛心顶和牛栓肉为主,和其它地方不同的是,这里吃的牛柏叶没有去掉黑膜,主要是为了健胃。

三. 广东省 阳江 阳东县 田畔牛头皮

阳江人有句老话“牛头皮,吃一味”,指做事马虎不懂变通。虽然只有这一味,但位于阳东合山的珍叔田畔牛头皮,却名声大振,生意红火,顾客络绎不绝,获得“牛皮珍”的称号。牛头皮也成为了广东十大传统美食之一。

合山田畔离阳江市区约38公里,大约一个小时左右的车程。我们中午出发,12点多来到田畔桥头,顺兴商场对面的紫荆树下,见到一个小摊档,正围着些顾客在买牛头皮。

这里的皮头皮卖40元一斤,一碟牛头皮里面的肉分几种,有正式的牛头皮,有牛耳朵、有牛筯腱,还有些肉牛的部分。牛耳朵吃起来口感韧韧的又很爽脆。牛筯腱很Q很有弹性。牛头皮吃起来口感非常独特,咬下去沙沙的、软软的,又有点爽口,一点也不韧。刚开始吃的时候有点吃不惯,吃多几块,试着在嘴里细嚼慢咽,便会品味到那种让人沉醉的牛肉鲜香的味道。

制作牛头皮的食材主要是黄牛头皮、盐、醋、辣椒酱。制作牛头皮首先是,取黄牛头皮,把皮上的毛屑去掉,用清水漂洗干净,再经过特殊的腌制,泡上盐和醋,这样就可以把牛头皮的韧变成脆;经过煮熟后就可以开刀切件卖。吃的时候,切薄片,蘸上辣椒醋吃味道更佳。

看着卖相极差的牛头皮,我们鼓起勇气,切上一小块,沾上少许辣椒醋,细细地嚼了起来,只觉得回味无穷,其清淡而鲜美的味道使我们改变了之前对牛头皮卖相差的印象。

四. 云南省 昭通 鲁甸县 高原牛干巴

“理世”牌高原牛干巴,是在继承鲁甸回民传统工艺的基础上,运用现代科学技术手段精心研制加工而成的美食佳品。在俗有“干巴之乡”之称的鲁甸,生长着享有盛誉的优质良种壮黄牛,草原放牧,纯天然精料喂养,加之当地气候环境因素特殊,生长周期长(其肉质鲜美、营养丰富),在寒露时节经阿訇主刀精心挑选优质肉料,通过长达40天时间腌制的“理世”牌高原牛干巴,其肉质鲜嫩、味美香醇、营养丰富,是现代人们所追求的无激素、无污染、纯天然的高蛋白、低脂肪的健康时尚食品。

本品系真空包装,保质期长。外包装礼盒精致华贵典雅脱俗,携带食用方便,是馈赠之佳品,深受广大消费者青睐。

五. 四川省 阿坝 汶川县 三江牛

三江牛主要产于四川盆地西北边沿山区,阿坝藏族自治州汶川县的三江、白石、水磨、漩口、白花和映秀等乡、镇,以里石河、溪河、二河三条溪江汇合处所产者较好,故名三江牛。现阿坝藏族自治州的理县、茂汶羌族自治县,以及 温江地区北部山区均有分布。

据《太平寰宇记》载,主要产区早在一千多年前已开始养牛。现今的三江牛,是在当地优越的生态条件下,经羌、藏、回、汉等民族长期选育而成。

三江牛主要产区位于岷山、邛崃山交错的峡谷地带,气候温暖湿润,产区有广阔的放牧地,有占总面积5.6%的草地和占总面积34%的疏林、灌木地;另有占总面积1.9%的耕地,种植玉米、小麦马铃薯、甘薯、大豆等作物。牛在配种、妊娠、哺乳期间,有精料补饲。此外,产区临近成都平原缺牛区,大邑、崇庆、灌县等地历来有向产区租牛使役的习惯,产区农民就以收取“牛租米”作为当地细粮的主要来源,更促进对役用体型特征和性能的选育。

六. 云南省 昆明 官渡区 云南牛干巴

云南牛干巴:始于元代。上等牛干巴,肉厚、膘壮、色深,外干而内柔软,咸度适中,可保存二三年。按肌肉部位,以饭盒(即股四头股)、里裆(即股薄肌)、弯刀(即股二头肌)、碓嘴(即半腱肌)所制干巴质量最佳。其食用方法甚多,可煎、炸、蒸、炒均可,以切成薄片,经油炸脆,挂糖醋汁,淋花椒油而成的风干牛肉,色泽红亮,肉质酥脆,五味俱全,香气醇浓,为云南风味佳肴。


七. 云南省 昆明 寻甸县 寻甸牛干巴

寻甸牛干巴为地理标志保护产品。寻甸牛干巴为地理标志证明商标。寻甸回族群众素有饲养菜牛腌制清真牛干巴的传统手工艺,由于牛干巴味道鲜美可口,易保存携带,食用方便,因而,颇爱广大消费者的青睐。

寻甸回族群众长期饲养牛羊,积累了丰富的养牛经验。要腌制色佳味美的牛干巴,必先喂养壮牛。每年农历正二月间,回族群众开始购买老牛,或将自家即要淘汰的牛关起来喂养。先以嫩草催膘,同时根据牛的牙口和体质,适当采用中草药进行打痨除疾,以健脾胃,增强食欲。这样,牛的体质渐渐好起来了,再增加蚕豆面,蚕豆秸粉制的糠等精细饲料喂养。有经验的回族老人,还经常给牛梳皮毛,用干草垫厩,让牛睡得舒适,他们常告诉年轻人说:“厩干食饱牛长膘。”经过精心喂养,再瘦弱的老牛,在他们手中,也会逐渐变得毛光水滑,膘肥体壮。进入寒露节令时,便开始宰牛、腌制牛干巴。

宰牛,按照传统习惯都由阿訇下刀,经放血、剥皮、开膛、分前、后两半截上挂,然后顺着肉逢,剖成24块“骨施特”(即净肉),并将割下的肉铺在通风处凉透。之后,再进行腌制。一般按6%至8%的比例,将盐撒在肉上搓揉,再放入陶制的大瓮缸内腌,缸口须用硬纸或麻布盖紧扎好,腌20天至30天便可以出缸晾晒,直至肉面干硬,呈板栗色。

每条牛宰后可腌24块牛干巴即12对,每对都有名称:饭盒、里裆、镰刀、火扇、外白、碓嘴、抢口、胸子、骨梆梆心,瓜子以及两对肋条。肋条又分头道肋和二道肋。其中“饭盒”、“里裆”为上品,肉质细嫩,容易切片,食用时煎煮均可,尤以香油煎吃为妙。煎干巴片味香醇酥脆,油而不腻,实为酒席上的佳肴。其余次之,如助条,油多筋多,炖吃鲜美。

寻甸牛干巴,秋冬时节大量上市,远近闻名。1991年,县食品公司进行开发,开始加工生产小包装牛干巴,以满足市场需要。先后投资41万余元, 购置陶制瓮缸240个,半自动切片机1台,包装机2台,修建了车间及冷库,开始精加工制作成“仁德牌”清真袋装牛干巴。由于采用塑料袋真空包装,保鲜卫生、外形华美精致,食用方便,一上市,便得到消费者认可,取得了良好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

  

八. 香港 撒尿牛丸

撒尿牛丸,是有着悠久历史的传统中华美食,早在清朝顺治年见的江南古镇松江,由王氏家族经过特殊工艺和配方精心研制而成,后因王家后人辗转到香港,逐渐成为港岛名吃。流传至今近二百年,风靡港台东南亚,倾倒无数食客。鸦片战争时期,港式牛丸流传到国外,甚至英国女皇竟将该美食御封为“贡丸” 。



香港撒尿牛丸由几十种不同的佐料结合现代科学工艺配方精致而成。不用油炸就能达到香气扑鼻,口感爽脆、柔嫩、弹性十足、且丸中带汤、口嚼美汁四溅,尝后唇齿留香。并可用于煎、炒、汤、串、烧、吃法多样化,做法多样化,口味多样化。因其配方独特,令他商难以效仿,可独享广阔市场带来的巨大利润。学会后可做十几中丸子(猪肉,牛肉,羊肉,鱼肉,狗肉,驴肉,兔肉)。

九. 广西 钦州 灵山县 奶水牛

灵山县始终把奶水牛业作为一项特色优势产业来发展,坚持相应政策扶持,采取有力措施引导、提高服务。2006年,全县奶水牛存栏达13782头,外销奶水牛14977头,鲜水牛奶产量1984吨,水牛奶业产值达8242.4万元。仅养殖奶水牛一项,养殖户人均纯收入4933元,占奶农人均纯收入的67%,从肉牛和牛奶加工过程中产生税收412万元。该县继2003年荣获全国唯一“中国奶水牛之乡”荣誉称号后,2006年6月,该县奶水牛业又获全区农业新兴优势产业发展二等奖。

品改先行掀起奶水牛业开发热潮

1996年、1999年,灵山县相继承担《国家级秸秆养牛示范项目》、《国际级中国—欧盟水牛开发项目》,该县经杂交改良繁育出来的奶水牛呈现体型大、役力强、产肉多、奶量高等优点,出现了杂交水牛畅销广西区内外、供不应求的局面。为此,该县以水牛品种改良为突破口,加快发展奶水牛养殖,先后引进摩拉、尼里纯种公牛115头,建设人工授牛精站35个,形成了县、镇、村三级配种网络,并通过人工授精和本交相结合的办法,大力推进牛的品种改良工作。2006年全县水牛人工授精受胎率达55.8%,走在全区各县市前列。1999年以来,灵山县共杂交配种母水牛13万头,繁殖杂交水牛9.4万头,为灵山乃至广西奶水牛发展提供了牛源保障。

协会引路确保奶水牛产销渠道畅通

为进一步引导奶水牛业加快发展,灵山县政府根据“民办、民管、民受益”的管理原则,2001年引导扶持文利镇成立了奶水牛养殖协会。经过几年的发展,该协会已发展会员192人,建立收奶站1个、培训中心1个,固定资产36万元。协会引导和鼓励农民与龙头企业对接,积极发展“龙头企业+协会+农户”的产业化模式,协会为龙头企业建立优质的奶源生产基地,龙头企业依靠品牌、信息优势和销售渠道为协会和农民提供服务。协会同时凭借自身在技术、服务、信息等方面的优势,把分散的奶农组织起来,为奶水牛户开展原料奶收购、销售、储运、人员培训、疫病防治、良种繁育等社会化服务。在协会的组织指导下,2006年文利镇奶水牛养殖户发展到1653户,杂交水牛存栏4621头、产奶1086吨、出栏杂交水牛5687头,全计收入3207.2万元,养牛户户均收入1.9万元,其中丁宣宝、袁叶中、吴锡爱、丁大新等养牛大户,年纯收入超过5万元以上。2004年文利镇奶水牛养殖协会获“广西农村经合组织之星”、“全国先进民间组织”称号,是广西唯一获此殊荣的乡镇级农村经济协会。

民企互动实现民企双赢

灵山县2003年通过招商引资成功引进百强水牛奶乳业有限公司,该公司是集奶水牛养殖、水牛奶产品开发、生产、销售于一体的综合性民营企业。该公司充分利用自身资金、技术、市场、管理等方面的优势,倾力引奶农加盟百强公司,形成了“公司+基地(小区)+农户”的经营模式,民企双方签订鲜奶收购合同,形成订单生产,双方结成风险共担、利益共享的利益共同体。现在,奶农每天把牛奶送到收奶站,公司则按月将奶款直接拨付给农村信用社各奶牛养殖户专门的户头上,奶水牛养殖户每月到信用社领取奶款,奶农从每头奶水牛养殖中获得的纯收益由2000年的2000多元提高到2006年的3700元,增长近1倍。

十. 云南省 保山 腾冲 槟榔江水牛

槟榔江水牛为地理标志证明商标。槟榔江水牛(Bos bubalus)是我国发现的唯一的河流型水牛,据史料记载槟榔江水牛在腾冲县饲养和使用已有200余年的历史。槟榔江水牛是牛科,水牛亚科,属亚洲水牛种,河流型水牛亚种中的一个地方类群。槟榔江水牛长期以来为农户自繁自养,是乳、肉、役兼用河流型水牛品种,正加大力度开发其乳用性能。

产区分布

槟榔江水牛主产于腾冲槟榔江上游,主要分布于猴桥、中和、荷花、明光、滇滩等乡镇,全县各乡有零星分布。

生物特性

槟榔江水牛适应性较强,主要生活在海拔较低的低热河谷地带,但在海拔500~2000m的地区也能正常生长繁殖。槟榔江水牛采食能力强,耐粗饲,各种青草、树叶、农作物秸秆等均为该牛采食的饲料。性情温驯,易管理,稍有神经质。一年四季均以放牧为主,晚上或重役情况下适当补饲青干草、包谷及农作物秸秆。槟榔江水牛抗病力强,只要饲养管理得当,一般不会发生疾病。常见易感多发病主要有牛出败、气肿疽、肝片吸虫、前后盘吸虫、蛔虫以及一些胃肠道疾病和代谢病。

体形外貌

槟榔江水牛被毛稀短,皮薄油亮,皮肤黝黑;被毛以黑色为主,大腿内侧、腹下毛色淡化,未成年个体部分毛尖呈现棕褐色。大约20%的个体有“白袜子”现象,即四肢下部以及耳毛,唇周毛白色。有少量个体白额、白尾帚,无晕毛、沙毛和白胸月现象。头长窄,额凸,额部无长毛;鼻平直,鼻镜眼睑黑色;耳壳薄,耳端尖,平伸;角基扁,角形螺旋形、小圆形、大圆环以及前弯角均有,黑色,螺旋形居多,约50%。无肩峰、颈垂和脐垂,胸垂大小与营养状况呈正相关;母牛乳静脉明显,盆状乳房,主要为黑褐色,白袜子个体乳房粉红色;尾至后管,部分到飞节,尾帚毛密中度;蹄质坚实、黑色。颈细,长短适中,水平颈,鹿颈形;头颈、颈肩背、背腰、腰尻结合良好,背腰平直,胸宽适中,良腹,斜尻;四肢发育正常,肢势良好;体质结实,结构匀称,母牛后躯发达,侧视楔形,整体结构中度。通过对正常饲养条件下的60头成年水牛(其中:公牛10头,母牛50头)和部分不同年龄阶段的水牛分别进行体尺体重测量,成年公牛体高138.15±5.35、体斜长146.55±8.94、胸围192.4±8.52、管围21.2±1.0、体重475.58±55.48,成年母牛体高131.77±3.31、体斜长139.16±7.99、胸围194.22±9.66、管围20.44±0.85、体重430.18±57.15。

生产性能

槟榔江水牛母牛初情期30月龄,一般36月龄初配。发情多集中在8~11月,发情周期平均21d,发情持续期2~4d,妊娠期平均310d,生命周期20年,一般利用年限15年。公牛初情期24月龄,有爬跨反射,30月龄性成熟,适配年龄42月龄。该品种目前都采用本交,未进行人工授精,公母本0种比例1:30。种公牛一般利用年限10年,生命周期约20年。据水牛良繁场提供的31头母牛测定资料,槟榔江水牛平均泌乳天数269天,平均一个泌乳期产奶量达2452㎏,最高产奶量3685㎏。另通过民间调查产奶母牛60余头,一个产奶周期产奶量约1800kg。2006年由云南农大重点实验室对31头槟榔江水牛乳样进行测定,其中乳脂肪6.73±0.47%,蛋白质4.05±0.14%,乳糖4.99±0.06%,无脂全固体9.99±0.19%,全乳固体16.73±0.56%。对测定牛群中的5头成年牛(其中公牛2头,母牛3头)进行屠宰测定,屠宰率、净肉率、眼肌面积和骨肉比,公牛分别为44.51%、33.37%、35.8 cm和1:2.99,母牛分别为41.16%、30.42%、29.5cm和1:2.67。.

推荐特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