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您来到51特产网

土哆哆云南特产小黄姜 云南干小黄姜官方旗舰店

当前位置:51特产网土哆哆云南特产小黄姜 云南干小黄姜官方旗舰店更新时间:2023-10-27 00:42:01

一. 广西 崇左 天等县 天等大肉姜

天等的大肉姜别具一格,被评为广西的名优产品。它具有块大肉厚、皮薄质嫩、纤维少、汁多脆爽、香中带辣等特点,在区内外享有较高的声誉。大肉姜的加工方法有很多,可制成姜干、姜粉、姜汁、姜酒、糖渍姜片、姜丝米花茶等。

 天等大肉姜是广西名优的传统产品之一,姜块肥大,肉质细嫩、品味香辣而在区内外享有较高的声誉。收获旺盛季节为7~11月份。现全县年均种植2万亩,年产量达5万吨,可供鲜肉姜3万吨、盐水姜3千吨、干姜片3千吨。据有关资料表明:生姜不仅是人们生活中不可缺少的调味品,特别是在烹任中是一种重要的调味佳品,而且在医药上也是一种重要的中药材,有活血增温,祛湿去寒的功能。经常食用之,可防治多种病症,还能预防癌细胞裂变。因此,它具有很高的食用和药用价值,深受人们的青睐。目前,天等适宜种植大肉姜面积达15万亩,欢迎各界客商到天等县购销产品和投资开发。 

二. 山东省 莱芜 莱城区 莱芜姜酒

莱芜姜酒,是以全国名贵“莱芜生姜”为主要原料,配以山东大枣等辅料,经过严格工艺流程生产出来的。1986年曾被国家轻工业部推荐为五大新名牌酒之一。莱芜姜酒属低度、营养、保健、佐料型酒。生产姜酒所用鹏泉水的营养素含量可与青岛崂山矿泉水相媲美。所用生姜具有抗老防衰、抗癌防癌之功效。姜酒中所含挥发油是促进血液循环的主要成份,能发汗解表,抗菌抗衰老、抗疲劳,所含的姜辣素能刺激胃液分泌和肠管道蠕动,其他大量的含氮物质、糖类和有机酸,是增加人的肌力的理想成份。姜酒虽属低度型酒,但由于生姜的特殊作用,使酒味醇厚、甘甜、口感醇和,具有纯净、爽怡、和谐的姜香酒香,尤其适宜于长期在空调环境中工作、高寒地区、野外作业及矿工等人员饮用。

三. 贵州省 六盘水 六枝特区 苦荞姜茶

姜茶是传统的保健饮品,含有大量的姜黄姜油、姜辣素、姜二酮等,对水土不和、晕车有较好的疗效,且具有祛寒、暧胃健胃、活血、生发黑发、预防冻疮等功效,特别是产妈恢复元气、补血,快速恢复体型等的最佳饮品。

毛大速溶姜茶以云贵高原乌蒙山自然保护区的世界名姜---水城小黄姜为原料,经进口设备、现代工艺加工精制而成;成份天然,不含化方,对解酒很好的效果。用可乐冲泡的姜茶防治感冒有独特疗效。

四. 浙江省 宁波 北仑区 宁波土鸡汤

土鸡汤

宁波乡间的土鸡汤是非常可口的,由于鸡都是散养的,肉质非常好,鲜嫩幼滑,而炖出来的鸡汤更是金黄鲜香,无比诱人。

五. 河北省 邯郸 武安 武安土陶器

武安土陶器

六. 广西 百色 西林 西林姜晶

西林姜晶为地理标志保护产品。西林姜晶是广西百色西林的。

西林姜晶由西林火姜原汁配以蜂蜜、赤砂糖等浓缩而成,充分保存了西林火姜清血通络、祛风止咳、温经散寒的药用功效,又改良了传统姜糖水工艺,方便携带和饮用。西林县自上世纪七十年代开始生产姜晶,目前年产量达3000吨,产品远销俄罗斯、日本等国。

西林姜晶

广西壮族自治区西林县现辖行政区域

《西林县人民政府关于确定西林姜晶地理标志产品保护范围的通知》,西政发〔2014〕11号

广西壮族自治区西林县地方标准:DB451030/T5-2013《西林姜晶》

七. 河南省 焦作市 博爱 上庄姜

上庄姜对外也称清化姜,是怀庆三辣之一,具有块大、丝细、色黄、味鲜、产量高、易储藏等特点,且既有食用价值又有药用价值。历史上,人们就制作出“糖晒伏姜”、“糖腌姜片”用来医治胃寒病。1993年,以上庄生姜为原料生产的“姜参蜜宝”饮品荣获首届“中国保健品博览会”金奖。

上庄姜自晋朝以来,已有1600多年的栽培历史,清乾隆年间曾作为贡品,连年送往京城。2000年,全县种植面积约1500多亩,主要分布在月山镇上庄村、柏山镇下期城等村,生姜亩产可达2500公斤左右。2007年获省农业厅无公害产品产地认证,2008年获农业部农产品质量安全中心无公害产品认证。上庄生姜及其制品姜酱、姜片、姜粉等,已成为博爱县重要的地标性产品,和博爱人馈赠亲朋好友的首选礼品。

2008年,“上庄姜种植与加工”技术被列入焦作市第一批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2009年,被列入河南省第二批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

八. 广东省 汕头 潮阳 潮阳姜薯

潮阳姜薯为地理标志保护产品。姜薯为潮阳,以棉北后溪一带出产的最为著名。姜薯体白如雪,口感爽脆,可制成薯片汤、焖薯块、五果薯泥等甜品,是潮阳人逢年过节的吉祥食品,也用以平时招待客人。( 潮阳)

潮汕人特别是潮阳人喜欢吃姜薯。除夕围炉,几道菜中往往就有一道是甜姜薯。大年初一,亲朋登门拜年,主人便会煮一碗姜薯片汤招待。按照潮阳民间习俗,客人可以辞却别的款待,唯独这碗姜薯汤非吃不可。因为它表示主人对来客的敬重。过去,新娘过门第二天早晨,也要吃一碗家婆或小姑特意为她制作的甜薯汤。姜薯汤,在潮汕人的心目中,不只是一般的食品,它象征着甜蜜、美满,也象征着吉祥和幸福。

在潮阳无论哪个家庭,春节前夕备办年货,姜薯同生柑一样都是必不可少的。春节前几天,人们纷纷从市场上拎回一篓篓姜薯。

潮阳人喜欢吃姜薯。除夕围炉,几道莱中往往就有一道是甜姜薯。大年初一,亲朋登门拜年,主人便会煮一碗姜薯片汤招待。按照潮阳民间习俗,客人可以辞却别的款待,唯独这碗姜薯汤非吃不可,因为它表示主人对来客的敬重。过去,新娘过门第二天早晨,也要吃一碗家婆或小姑特意为她制作的甜姜薯汤。姜薯汤,在潮阳人的心目中,不只是一般的食品,它象征着甜蜜、美满、吉祥、幸福。

潮阳人吃姜薯,是很有讲究的。有削成薄片,放到沸水里稍煮片刻而成的薯片汤,汤里的薯片微微卷曲,吃起来清香爽滑;有切成薯块,加白糖和猪油用文火慢煮而成的焖姜薯,吃起来甜润可口;有把姜薯蚊熟后捣成泥,拌上糖,做成桃、杏、柿等五种果品的形状,随时蒸热吃。这种姜薯五果,用于喜宴,往往是宾客们交口称赞的一道佳莱。

据说,过去只有惠来和潮阳的部分滨海地区出产姜薯。姜薯虽属薯类,身价却不低。有些前来探亲的华侨、港澳同胞要回归故里,千里迢迢,也要带上一篓姜薯,好让海外乡亲尝尝。有些离乡多年的侨胞,一回到祖居地,就渴望吃上一碗薯汤,以体会那浓浓的乡情。

九. 山东省 泰安 东平 土安西瓜

大羊乡土安村位于风光秀丽的凤凰山下,很久以前,这里草木茂盛,野兔成群,因而村名叫做“兔湾”。环山之坳,土地肥沃,清泉甘冽,气候宜人。二百多年前,有位姓杨的村民种西瓜而富庶,村民们便争相效仿,种瓜为业,生活富足,怡然自乐,于是村名改为“土安”。土安者,土肥水美安居乐业之谓也。

土安西瓜主要有绿皮瓜和黑皮瓜两个品种,瓜皮上有条状花纹,俗称“核桃纹子手巾条”。这种西瓜瓤金黄(或红),籽大而黑。以个大、皮薄、沙瓤、味甜、汁水多而久负盛名。一般个体重10—15公斤,最大可达30公斤,素有“瓜王”之称。

土安西瓜外形周正美观,无斑痕、裂损;带瓜柄,柄青绿;瓜皮薄而均匀,一般均在1.2厘米以下,皮坚韧,耐贮运。生理成熟度八成半至九成半,剖面颜色均一,美丽,无黄白粗筋、结块,种子较少,肉质细嫩沙脆,汁甜如蜜,含糖份在10%以上,无酸味、异味、无污染。具有解热散毒,润肺利尿等功能,是传统的消暑佳品。

土安西瓜种植有特殊的地理环境,以村南一片叫“桃园地”的土地上种植的瓜品质最好,桃园地广约四百多亩,壤质为黄土中略呈黑土头。这里有一眼山泉,叫“阴阳泉”,泉水甘甜清冽,长期以来,就被当作种瓜浇地的水源。旱地种瓜,水好,光照充足,所以种的西瓜格外甜、脆。同时,瓜农们具有丰富的栽培经验,无论选种、用肥,都很讲究。种西瓜从不施用化肥,而是多用人粪尿、鸡粪和豆饼等含氮量较高的有机肥,这样种出的西瓜生长势强,根系发达,蔓粗叶肥,果实硕大。

西瓜喜“生土”地,要不断换茬种植,土安西瓜每年的种植面积一般在一二百亩,亩产约2000公斤左右。因为瓜好,数量少,常常一入市即被抢购光。

西瓜原产非洲南部,后传往西亚各地,五代时引入我国,先在新疆栽培,以后又传到中原地区。因西瓜种由西域传入,故名西瓜。

西瓜甘甜多汁,消暑解渴,营养价值十分丰富。据现代医学分析,西瓜含丰富的水分及果糖、葡萄糖、蔗糖、维生素C、苹果酸、氨基酸、钾盐、胡罗卜素等20余种有益健康的物质。祖国医学认为,西瓜甘淡性寒,能清热解暑,止渴解烦通利小便。《日用本草》中说,西瓜可消暑解渴,宽中下气利小水,治四痢。《滇南本草》中说,西瓜汁、西瓜皮、西瓜籽有较高的药用价值,对人体颇有裨益。

十. 陕西省 咸阳 兴平 兴平土织布

兴平素有“布衣之乡”的美誉,民间盛行土布纺织,历史上的张良卖布即源于此。

土织布是世代沿用的一种纯棉手工纺织品,具有浓郁的乡土气息和鲜明的地域特色,在中国纺织史上占着举足轻重的地位。关中农村是纯棉土织布的发源地,它历史悠久,在关中农村一直延续农闲时妇女们在家纺线织布的习俗。

土织布所具有的民族图案、古老民间工艺等特点已使它成为了一项文化遗产。在当今崇尚绿色、回归自然的消费潮流中,受到广泛追捧。

推荐特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