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您来到51特产网

去哪里买汕尾特产 汕尾特产300块钱能买到什么

当前位置:51特产网去哪里买汕尾特产 汕尾特产300块钱能买到什么更新时间:2024-01-29 18:32:50

一. 广东省 汕尾 陆河县 柏树草席

柏树草席

二. 广东省 汕尾 海丰县 敌仔姜醋汤

敌仔姜醋汤

敌仔,即是剥皮鱼啦。采用特制的米醋,加鸡蛋煎熟后落入汤中一起滚,几味相加,可以帮助开胃、补血以及保持气血畅通,是一年四季都可以享受的美味佳肴。

三. 广东省 汕尾 陆丰市 华侨油柑

华侨油柑--广东省名特优新农产品

四. 广东省 汕尾 海丰县 海丰慈菇

海丰慈菇

五. 广东省 汕尾 海丰县 虎噉金针菜

虎噉金针菜为地理标志保护产品。虎噉金针菜,广东省海丰县,中国国家地理标志产品,因主产于该县虎噉村而得名。其品.质独特、口感上乘。锌含量比同类产品高109%,蛋白质高35%,维生素C高100%。虎噉金针菜营养极为丰富,它含有人体所需的16种氨基酸和多种矿物质,它不但外观好,而且品质靓、口感好,具有健胃消食、养心解忧等功效。先后被中国国家绿色食品认证中心认定为-绿色食品;在“千村千品”富农工程暨台湾农民合作经济组织产品展会上被评为“优质农产品”;在全国1000多个专业合作社数百个农产品评选中获“2008年中国具有影响力全作社产品品牌”;被国家标准化管理委员会批准为国家级农业标准化示范区。.

虎噉金针菜之名始于虎噉村的石莲庵。石莲庵建于元代,因庵庙行者贯以金针菜为斋菜素食,故庵庙行者便在石莲庵周边的田园上开始种植金针菜,用于庵庙的自给自足;百姓中也有于初一、十五,或逢年过节、神诞以金针菜为食素斋菜的习俗,虎噉金针菜由此而扬名。随着虎噉金针菜的名气越来越大,栽种金针菜的人也越来越多,并从原来的虎噉村逐步扩大到周边的下寨、石山、松林、双河、双圳、双新6个村。这些村庄的土壤母质同源,水源同系,地处环境小气候相似,故种植的金针菜产品品质类似。虎噉金针菜的种植生产经久不衰。进入21世纪,金针菜种植面积逐步扩大,亩产量大幅提高,价格一路飙升。同时,黄羌虎噉金针菜专业合作社根据生产需要改进技术,建设由杀青、干燥、包装的机械化生产线,其中一条利用太阳能烘干的生产线,确保雨水季节金针菜干燥生产和产品优质,使其成为农民致富奔小康的重要途径。2010年,黄羌镇虎噉、下寨、石山、松林、双河、双圳、双新7个村生产的虎噉金针菜,种植面积已由原来的500亩发展到2000多亩,干品总产量约226吨,总产值约为人民币1808万元,每亩产值约0.9万元,每亩纯收益超过0.6万元,成为海丰著名的土和拳头产品,也是当地农民的主要经济来源之一。.

产地范围

虎噉金针菜地理标志产品保护产地范围为广东省海丰县虎噉村、下寨村、石山村、松林村、双河村、双圳村、双新村7个村所辖行政区域。.

六. 广东省 汕尾 城区 菜稞

菜稞是汕尾市最有名的小吃,有猪肠稞、重糕稞、菜头稞、薯粉稞、油炸稞、鼎溜稞、升煽稞、鸭蓝稞、铜盘卷、发稞、菜包稞、碗仔稞,还有各式各样的稞条汤,糯米丸、尖米丸等

七. 广东省 汕尾 城区 砂锅螃蟹

【所属菜系】 粤菜

【特点】

【原料】

螃蟹一只,葱三根切段,绍酒25克白糖,味精,熟猪油,蒜、姜、鲜汤各适量。

【制作过程】

①炒锅上旺火,用油渭锅,将螃蟹下锅稍煎,烹入绍酒和姜汁,加盖稍焖,加糖、鲜汤l000克,加盖再焖;
②蟹至八成熟,放味精,烧沸后,倒人大砂锅内,放在微火上煨5分钟再移入中火烧约二、三分钟,撇去浮沫,加味精,葱淋入熟猪油,原锅上桌即可。

八. 广东省 汕尾 海丰县 咸菜扣肉煲

咸菜扣肉煲

靓三层肉经扣制,吸收家乡自制咸菜味,不油、略酸,而咸菜尾则香油爽脆可口。

九. 广东省 汕尾 城区 生啫菜

天气一冷,饭馆里便纷纷推出砂锅菜。各种砂锅菜炖的煮的多,但还是要数广东的生啫(zé)菜气场最大。

所谓生啫,排骨之类的一定要新鲜,洗净后一定要把水沥干、吸干,啫的意思就是干烘,砂锅里不加一滴的水,就靠肉类与蒜头等的自身的水分在灶头上干烘。生啫菜除了肉类、内脏外,也有蔬菜做的,主要是芥兰、通心菜,蔬菜的生啫菜也用酱料,很鲜的,也不加一滴水,靠蔬菜自身的水分干烘。这生啫菜的特别之处是:砂锅最好用陶制的,而不是瓷锅,陶锅受热均匀,有许多气孔,吸水性好。

生啫菜当着食客的面现做现吃是最有味道的。一个外面一圈绑着铁丝的砂锅,里面先装入蒜瓣,足足有大半锅。不光是蒜瓣,这里面铺底还有干葱头和姜粒;然后现场腌制牛蛙、排骨什么的,用调合好的酱料拌和,以使肉类入味,提升肉的香味。牛蛙、排骨拌和,酱料裹在了外面,再铺在蒜瓣之上,盖了盖,就端里面去啫了。

做好后,几个砂锅一起端了出来,盖子一打开,香味扑鼻。牛蛙的肉特别弹,猪肚相当脆,外面的酱料已经呈半胶质状,非常香。

十. 广东省 汕尾 城区 护国莱

护国莱是用番薯叶为主料的。关于它的由来还有一段传说。相传,南宋帝南逃至潮州的一座寺院里,饥饿难捱,僧人本想作点丰盛的饭菜款待他们,无奈寺中也无好菜。最后只好到后园里摘了一把软嫩的番薯叶烹成羹汤奉上。宋帝吃后得以解饥,赐封为“护国菜”后来此菜传到市肆,经名师发展而成为名菜。现在此菜用冬菇、火腿作辅料,并用顶汤烩制。汤色碧绿,厚油盖面,但肥而不腻。

推荐特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