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您来到51特产网

广东省韶关市南雄市有什么特产 广东韶关十大特产

当前位置:51特产网广东省韶关市南雄市有什么特产 广东韶关十大特产更新时间:2023-12-22 19:07:46

一. 广东省 韶关 翁源 客家艾糍

客家艾糍

三月清明,这一期间野艾草比较鲜嫩,客家人就采来做成糍来吃。清明过后,就开始插秧了,所以有俗语说:“吃了野艾糍,肩头磨得损。”

清明期间有些小店,还有一道叫做“野艾煎蛋”的菜式,野艾具有清凉滋补的功效。

春天到,艾草香,摘艾叶,做艾糍,这是翁源客家人长久以来的习俗,这也是春天给我们的一种献礼。艾糍清香独特,饱含客家人的巧思匠心。具有浓郁香气的艾草与香甜的糯米相结合,这一个个碧绿的团子充满着春天的气息,吃一口软糯甜香,是有名的客家美食。

艾草是一种野菜,一般长在菜园的田埂里或空闲的田地里,是天然的绿色的食品,每到春季,尤其是几场春雨过后,一丛丛艾草就会雨后春笋般从田间地头冒出来,摘艾叶要摘最上面的最嫩的部分,这样做出来的艾糍味道才最香最浓郁。采摘回来的艾草要重新摘选一次,留下嫩叶嫩茎,用清水洗几次,洗的时候注意不要太用力,不要扭出艾汁,洗干净泥土后就可以放进锅里煮了,艾叶要煮得很烂才可以用来和面,一般煮二十分钟左右就可以捞起备用了。把煮好的艾叶和糯米放在盆中,加入适量生油和赤砂糖,然后不停地揉搓面团,让艾叶和糯米粉充分地糅合在一起,直到面团子柔软均匀。做艾糍的馅料可以是甜的,也可以是咸的,各地有所不同,甜的馅料是用花生、芝麻、白砂糖捣碎混合在一起,喜欢咸的还可以用蔬菜和猪肉做成馅料,看个人的喜好。包艾糍其实和包饺子有些相像,但是包艾糍的面皮比较特别,因为面团里加入了天然的艾草,整个面团的手感会比较厚实和粗糙些,只能手工把一小块一小块的面团小心地加工成面皮,要把面皮压得又薄又大,包的馅料又多又香,这样包出来的艾糍圆滚滚,非常有“料”,很是好看!但是要注意不能把面皮按得太薄,不然馅料很容易跑出来,一蒸就“露馅”了。标准的艾糍应该看起来表面光滑、完美无缺,一点也看不到接口的痕迹。蒸艾糍也是有讲究的,在农村蒸艾糍,要用传统的大锅,用柴火蒸出来的艾糍会有一股独特的清香,这是用现代厨具无法比拟的,把水烧开后就可以开始蒸艾糍了,通常蒸15-20分钟就可以了,之前浅绿色的小团子就会变成墨绿色,刚蒸好的艾糍软糯甜香,口感略微粘牙,之前淡淡的艾草清香变得非常浓郁,咬一口唇齿留香。据翁源江尾镇葸茅岭村的村民介绍,吃艾糍是他们村里留下来的风俗,艾可以暖胃、健胃,味道很清香,吃艾糍暖身体的说法是从老0那里一直遗传下来的,艾糍不仅好吃,更具有药用价值。

二. 广东省 韶关 武江区 唇鱼

唇鱼

唇鱼属硬骨鱼纲鲤形目鲤科野鲮亚科唇鱼属,是珍贵的淡水鱼类。体圆形,腹部扁平,尾部侧扁。吻皮近边缘区域有许多斜行排列的角质小乳突,象锉刀上的锉齿,下唇也有排列整齐的角度小乳突,口下位,口裂呈马蹄形,须2对,很小,吻须稍明显,背部青黑色,腹部灰白色,肠细且长。

三. 广东省 韶关 南雄 南雄板鸭

南雄板鸭为地理标志保护产品。“南雄板鸭”已经有千年的历史,当地亦称这为“曝腌”。它造型美观、颜色金黄、香气浓郁、油尾丰满、皮薄肉嫩、肉红味鲜、骨脆可嚼。与之相比,“南雄板鸭”又以珠玑巷腊巷的板鸭最为出名。腊巷是珠玑巷中的行业作坊街巷之一,以精制腊味而闻名遐迩。

南雄腊鸭又称板鸭,造型美观、鸭皮白中透黄、油尾丰满、皮薄肉嫩、肉红味鲜、骨脆可嚼、香气浓郁、风味独特,因此千余年来南来北往的客人都要品尝或购买南雄精制的腊鸭。

外观:呈扁平状或扁圆形,腿硬,头足完整,体表光洁无小毛,表皮完整无破损,呈黄白或乳白色,腹腔内壁干燥,肌肉切面呈玫瑰红色。无尾油,鸭身干爽,板鸭两边肌肉呈鲜紫色,肋骨呈白色。

口感:香韧骨脆,咸淡适中,腊味浓香,气味绵长。煮沸后肉汤及肉味具有清澈、芳香,液面大片团聚脂肪及肉嫩味鲜的特点。

南雄板鸭已经有千年的历史,当地亦称这为“曝腌”。据清代《南雄州志》记载:“雄鸭,鸭嫩而肥,脆之,渍以茶油,日久鲜红而味美,广城甚贵之。” “南雄板鸭”又以珠玑巷腊巷的板鸭最为出名。腊巷是珠玑巷中的行业作坊街巷之一,以精制腊味而闻名遐迩。鸭子品质好,属于麻鸭类,而南雄当地水塘众多,很适合饲养鸭子,这里长的鸭子皮薄肉厚,味道奇美。二是其地处粤北山区,昼夜温差大以及霜冻等因素,使得“南雄板鸭”有特殊的香味。

“北风起,腊鸭香。”每年冬季,当地乡民便利用自家养的毛鸭子进行加工,采取粗盐腌泡,但不绷板,在阳光下自然晒干。所以,那个时候民间称之为“泡腌”。后来,逐步发展成商品进行生产,加工工艺也不断提高,把原来的腌制方法改为绷板定型,门板、磨石压制改为折腿,盘成琵琶形,进而做成桃园形,板鸭的名称也就开始出现了。

冬天的南雄,到处都是腊鸭的浓香,不管你走到哪里,都能看见每家的门前或屋顶晒的腊鸭,那是人们对过年的企盼;不管你到哪家,主人都会端上一盘让人垂涎欲滴的腊鸭,或清蒸或煎炸或小炒,无论怎样煮,都让人越吃越香,越吃越想吃。现在,人们生活富裕了,冬天做的板鸭也更多了,过年的时候走亲访友带上一两只。南雄的腊鸭香浓味远,而今早已经成为他乡宴客的上等佳肴。

南雄板鸭的制作纯属传统工艺,要经过宰杀、脱水、开剖、腌制、定型、露晒、检验等工序,每道工序都有严格的标准。南雄板鸭腌制后采用自然风干、露天晾晒的方法干燥脱水,与人工加热烘烤工艺制作的腊鸭相比具有肉质鲜嫩、腊味浓香的特点。另外南雄板鸭的制作会在晾晒前涂上一层当地酿造的米酒以增加香味。

南雄板鸭在标准的制定上体现出了低盐、低水分、低脂肪、高蛋白质的特点,属于环保健康食品。另外还制定严格限制食品添加剂的标准项目,保证了南雄板鸭的天然风味和质量安全。

目前,南雄板鸭的生产单位主要有南雄市古市镇珠玑食品加工厂和南雄市珠玑二塘坂鸭厂。

四. 广东省 韶关 南雄 剁山椒

本品是纯人工制作,天然原料

含辣椒,大蒜,花生油;辣椒,榨菜,花生油;辣椒,豆思,花生油;

辣椒,萝卜仔,花生油;品种多多

五. 广东省 韶关 南雄 油山香菇

油山是南雄山区镇。山高林盛、青山绿水、环境优美,独特多样小气候,蕴育出无污染、高品质的油山香菇,用原木种养食用菌、金针菇、茶树菇是该镇的传统产业。

油山香菇菇形完整、品质优良、色泽好,肉厚爽滑香嫩、脚短、香气流益,是蒸、煮、煲、炒均可的绿色食品,常年产量鲜菇5000吨。鲜菇每千克4元。干菇每千克20—50元

( 南雄)

六. 广东省 韶关 翁源 周陂鹅肉

周陂鹅肉:又名“外婆菜”。制作方法:先把剖净鹅肉煮熟后沥干水,斩成若干块,用生盐炒三至五次,热过后放入生油、蒜、姜或芹菜煎香再放鹅肉炒或焖。特色:味美香甜、滋补。

信息来源:翁源县旅游局

七. 广东省 韶关 翁源 翁源茶叶

茶叶

翁源茶叶有多种,以金鸡茶、桂湖茶、李洞茶为名贵,金鸡茶清香提神,耐人寻味;桂湖茶甘香兼具,消食去滞;李洞茶香纯性温。

八. 广东省 韶关 南雄 南雄酸笋鸭

酸笋炆鸭,到处皆有,唯独南雄出名,原因是该地农家腌制的酸笋味道独特,爽脆无水渍味,酸味醇而不呛喉,与无腥味的水鸭炆之,闻而不腥,酸而不腻,使您口胃大增。

南雄山清水秀,养出的鸭子很出名,肉质很丰厚,口感柔软。我们吃的酸笋炒鸭,是用新鲜鸭肉拌着酸笋、辣椒,先炒至金黄,再焖至烂熟,酸笋的酸味和辣椒的辣味都完全渗入到鸭肉里面去了,端上来的时候只闻得一阵香辣的味道,尝起来更是滋味无穷。酸味拌着辣味,还有鸭肉本身的肉香,一起伴随着每一下咀嚼而冲开来,盈满了整个口腔和鼻腔,十分的霸道。因为有酸笋的参加,辣味更甚,只吃了一块,便觉得胃口大开,忍不住要多吃两口饭。其实在平常人家,若是做这种酸笋鸭,一定要隔餐吃,才觉得好味的。因为肉汁其实很浓香,材料的味道大多留在了肉汁里,即使焖再烂,也是不能完全渗透到肉里面,若是隔了一餐来让它入味,再重新炖热,则更加能体会酸笋鸭的无穷风味。

 

九. 广东省 韶关 南雄 南雄白果

 南雄白果名誉东南亚,用白果配菜,口咸酥烂香甜,清鲜淡雅,还有开胃健脾,营养丰富。民间制作的白果玉盏,既满足了口腹之欲,又偿还了健体的心愿。

 南雄白果具有产量高,壳薄洁白,肉质芳香爽口,核肉无芯等特点,在国内外享有很高的声誉。尤其在港澳和东南亚一带,店家往往挂起“南雄白果”招牌,以示白果产品的正宗。

白果树是第四世纪冰川期后仅存于中国大陆的子遗植物,目前是世界上经济价值最高、效益最好的名、稀、特果树。它全身是宝,其果子除食用外,还具有十分高的药用价值。它含有多种氨基酸、银杏苦内脂以及黄酮甙,具有清热解毒,祛湿利尿,健腰壮阳等药用功效,可防治高血压和冠心病等疾病。其叶和根是饮料、药材及化妆品等重要原料,现南雄市白果公司加工生产的银杏茶叶,深受广大用户欢迎。其茎由于具有木质优良,纹理细密,防腐防虫等特点而被视为制作高档音箱、钢琴、家具等的上等材料。

南雄是我国生产白果最南端的一个市。白果树有雄雌之分,雄雌异株,需通过授粉才能结果。过去,种植白果树苗一般从种植到挂果需要20-25年时间,从1988年起,南雄市应用嫁接技术种植白果树苗,一般6至7年时间就可开花结果,从而大大缩短了投产周期。该市目前已投产的白果树有2700亩,年产果810吨,总收入3240万元,平均亩收入9000元。该市坪田镇不少农民因种白果树而脱贫致富。如该镇农民叶路生家仅种了5棵白果树,去年白果年收入就达23800多元,每株平均收入4760多元。近年来,南雄市花大力气认真做好白果这篇“文章”,先后在邓坊镇的十里岭村和主田镇的竹蒿坑村等地兴建了10万亩白果基地。白果基地建成后,将进一步加快南雄市农村经济发展,使山区人民迅速富裕起来。



十. 广东省 韶关 翁源 翁源果蔗

果蔗顾名思义是食用的水果甘蔗,是一种供鲜食的甘蔗。我国果蔗按皮色主要分黄皮果蔗和黑皮果蔗两种。广东翁源县是中国黑皮甘蔗种植大县,自上世纪八十年代就已有种植果蔗的习惯,1987年翁源县建立糖厂,翁源果蔗种植就此蓬勃发展起来。2010年种植面积达到三万多亩,亩产平均达到10吨。目前,翁源果蔗的种植主要分布在翁源县翁城镇、新江镇、周陂镇、官渡镇、龙仙镇、坝仔镇和江尾镇七个行政区域。

翁源果蔗,汁多清甜,脆嫩爽口。节长茎粗,节节均匀,长可达 2.5-2.8米,重约5-8斤,品质优良。蔗汁含有20多种氨基酸和多种维生素(维生素B1、B2、B6和维生素C)。其纤维含量低,营养丰富,有解渴、充饥、消除疲劳和清凉、解毒之功效。

果蔗因其形状节节长节节高,寓意为生活过得甜甜蜜,事业干得步步高,所以成为每年春节前家家户户的必备果品之一。

目前,生产翁源果蔗的企业主要有三家,分别是翁源县翁城顺发果蔗专业合作社,翁源县双塘果蔗农民专业合作社和翁源县周陂同益果蔗专业合作社。其中,翁源县周陂同益果蔗专业合作社成立于2010年,主要经营果蔗脱毒种苗和果蔗的代销代购。翁源县双塘果蔗农民专业合作社种植了1400多亩果蔗。

推荐特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