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您来到51特产网

介绍丽江土特产作文 丽江古城美食的作文500字

当前位置:51特产网介绍丽江土特产作文 丽江古城美食的作文500字更新时间:2024-04-16 06:31:36

一. 云南省 丽江 玉龙县 七星背包

七星背包是由纳西族妇女的传统服饰演变而来的衫 旅游工艺品,七星背包大小不一,造形各异,但基本外形都源于纳西妇女的“七星羊皮披肩”。纳西妇女腰系白褶围腰,背披披肩。服饰中最为外界所注目的便是身后所披的背饰披肩。披肩经剪裁加工以后,上缀七个用彩丝线缝制的圆形饰物,即“七星”。“七星”代表星星,旧时“七星”上方还要饰两个大的,代表日月。这种披肩被称为“披星戴月”,是纳西族妇女勤劳能干的象征。同时由于披肩形似蛙形,两个大圆盘形似蛙眼,七星披肩又是纳西先民青蛙崇拜的产物。七星背包不仅取形于纳西服饰,而且上绣东巴象形文字,既是民族工艺品,又是衫美观的背包,旅游者留作纪念或赠送亲友都很有意义。( 丽江)

二. 云南省 丽江 永胜县 彝族转转酒

彝族转转酒

彝族嗜酒,无论男女老少皆能饮酒,且酒以烈为贵。彝家待客“有酒便是宴”,而对菜肴则不甚在意。主人斟酒,客人必须双手接饮,哪怕只是用嘴0一下,主人也会露出满意的微笑。他们饮酒时,常见把酒倒进大碗里,你喝一口递给我,我饮一口传给他,大家依次轮流喝着这碗酒。于是,人称彝家这种喝酒方式为“转转酒”。关于“转转酒”民间还有一个动人的传说。

很久以前,山里住着汉、藏、彝三个民族,他们和睦相处,结为兄弟。一年,彝族兄弟所种的燕麦丰收,邀请汉、藏两兄弟来吃饭。谁知燕麦饭煮得太多,第一天没吃完,第二天再热着吃时,燕麦饭变成了浓烈溢香的酒水。他们舀进大碗里,却彼此谦让,一碗酒在三人手里转来转去,半天也没喝多少。这时,突然从天上飞来一位仙人对他们说:“喝吧,只要勤劳耕种,喝完了还会有新的酒出来。”兄弟三人听后,个个开怀畅饮起来。奇怪的是,直到他们全都喝醉了,那碗酒还是满满的。从此以后,彝家便有了喝“转转酒”的习惯。

三. 云南省 丽江 宁蒗县 苦荞粑粑

宁蒗小凉山地区盛产苦荞,因而,苦荞在彝族心目中是五谷之王,苦荞粑粑成为当地的一道风味食品。在祭坛上供奉它,在起房、婚嫁时使用它,在待客宴席上总少不了它。彝族人民用火灰(子母灰)烧出的苦荞粑粑,摆上十天半月不会变质。苦荞粑粑蘸冬蜂蜜进餐,苦甜爽口,回味无穷。目前,丽江地区利用小凉山、老君山所产荞麦开发出荞酒,荞饼、荞丝等产品,颇受消费者喜爱。
研究结果表明,荞麦中富含蛋白质、脂肪和具有保健功能的多种矿物质无素及多种维生素、氨基酸。芦丁是荞麦(尤其是苦荞)的特有成份,肯有软化血管、降低血脂的功能,对心血管疾病和高血压有较好的预防、治疗作用,对控制和治疗糖尿病总有效率达93%。另外,它还有健胃、化滞、清热等功效。

苦荞具有清凉爽口、又纯又香的特点。同时具有人体需要的多种氨基酸,能强身健体,医治糖尿病,味道略有清苦。蜂蜜味甜,具有生津化痰,清热解毒的功效。每当春暖花开,盛产蜂蜜的季节苦荞粑粑烧好或煎好后,从蜂蜜桶里取下蜂蜜,用牛耳大的叶包好,蘸食苦荞粑粑。

苦荞适合在气候寒冷和土壤贫?的地方种植,生育期短,以往用作粮食或饲料栽培。近年来,因其籽粒的营养保健和药用价值引起了人们的重视,被誉为“长寿食品”。

四. 云南省 丽江 宁蒗县 拉市海鲫鱼

拉市海鲫鱼

拉市海鲫鱼,产自拉市海的鲫鱼,分酸菜鲫鱼和清汤鲫鱼。古城边上有很多这样的鱼店,但在拉市海吃最正宗。

五. 云南省 丽江 古城区 东巴木雕

在纳西艺术中,最具魅力的还是木雕。木雕艺术即使不是南方特有的,恐怕也以南方为多,高门大户不 用说,就是普通民居,也都讲求在屋檐、窗扇、门扇、家具上雕上各种花纹。纳西族自然也不例外,雕刻很发达。现在追求时髦,新建筑和新家具不常雕花了,雕刻家们就转向其它市场,独具特色的东巴木雕便应运而生。

东巴木雕主要以杜鹃木为材料,这是一种乔木,四五月份开花,一般要三四个人才合抱得过来。雕刻家们在这种木头上,用线刻、浮雕、立体雕的手法,雕出圆形、方形、立体的图案。这些图案或具象,或抽象,都非常古朴美丽,有民族风味,有的浮雕让人想起了非洲的面具、毕加索的画,而线刻则让人想起了丁韶光、袁运甫的画。线刻有的取材于日常生活,表现少女弹琴、挑担、犁田、种地的画面和热带植物花鸟等;有的取材于英雄故事,表现纳西族战斗英雄三多,身着盔甲,挂着弓箭,骑在马上的勃勃英姿。

还有一种雕刻雕在瓢上。据说纳西人过去就喜欢在瓢上雕花,今天这种瓢已基本失去实用价值,成为专门的工艺品了。瓢的材料不是北方生长的葫芦,而是梨木和杜鹃木。所有这些木雕都是烤干后雕刻的,不开裂,不变形,挂在墙上是一种别有韵味的装饰。

六. 云南省 丽江 古城区 东巴蜡染

东巴蜡染是在贵州苗族蜡染、大理白族蜡染的工艺基础上,以纳西族东巴书画作品为文化

内涵的新的印染工艺品。它以棉布、丝绸、金丝绒等为载体,用一种特制的蜡刀蘸熔蜡绘东巴字画于布,利用植物染料浸染,然后沸水煮去蜡即成。在制作中,工艺师们利用蜡冷冻后产生冰纹的特发报,掌握好冰纹的粗细、疏密、走向,使其恰到好处地表现物像,同时采用分色封蜡,丰富色彩层次等手段,增加艺术表现效果。

目前,云南省社会科学院丽江东巴文化研究所和丽江县东巴文化蜡染厂研制出三十多个品种,除面料衣物外,还有旅游包,手帕、布帘、装饰画、沙发巾等。这些蜡染制品,图案丰富

多变,色彩典雅古朴,生活气息浓郁,文化内涵深沉,因而受到国内外游客,特别是文化艺术,界人士的喜爱产品远销日、美、法等国。

七. 云南省 丽江 华坪县 华坪芒果

华坪芒果为地理标志保护产品。华坪芒果为地理标志证明商标。华坪芒果具有色泽鲜艳、风味浓郁、营养含量高、极晚熟的优良品质。华坪生产的芒果除销往成都、重庆、北京、上海、沈阳等北方大中城市外,还可返销广东、海南等芒果产区。

华坪县地处金沙江干热河谷地区,光照充足,热量丰富,昼夜温差大,非常适合芒果生长。

得天独厚的自然条件使华坪生产的芒果具有鲜明的特色。一是成熟晚:同一品种比海南三亚晚熟4-5个月,比广东湛江晚熟2个月,比广西白色晚熟1个半月,比云南元江、永德晚熟2个月,比四川攀枝花市晚熟20天左右,是我国纬度最北端的芒果产区。二是风味浓郁、营养含量高:芒果积累的营养成分多,风味浓郁,同一品种可溶性固形物含量比国内其它产区芒果高出1.2%-2.5%。三是色泽鲜艳:我县芒果生长季节光照充足,果实着色较好,不同品种呈现紫、红、橙、黄等不同颜色,十分美观。

华坪芒果主推品种特点:

红象牙:大果型红色品种,平均单果重650克,果皮光滑,成熟后底色黄色,盖色红黄色,果肉黄色,组织细密,纤维少,质地腻滑,肉滑汁多味甜,可食率高,可溶性固形物13%,品质良好。该品种抗逆性及耐寒能力较强,座果率高,丰产、稳产性能好,一般在八月中下旬开始成熟。

圣心:中小果型红色品种,平均单果重300克,果皮光滑,初期呈紫色,成熟后转黄红色,果实短卵形, 9月上、中旬成熟。果肉黄色,组织细密,纤维少,口感细滑,可溶性固形物16%,品质中上,有淡松香味。该品种抗逆性较强,丰产、稳产,耐贮运。

凯特:大果型红色品种,平均单果重800克,大果可达2千克。果皮光滑,底色黄色,盖粉红色,有淡紫色的果粉,皮孔多而小。果肉多汁,无纤维,风味浓郁且香甜,可溶性固形物占17%,品质较优。该品种丰产性较好,以高产、优质、晚熟著称,较耐贮运。一般9月下旬至10月初成熟,最晚可挂果到次年2月份。

到2011年,华坪县共种植芒果15.76万亩,其中挂果面积7.63万亩,年产量达3.8万多吨,实现产值2.34亿元,是云南省最大的芒果生产县。

华坪芒果的产地范围为云南省华坪县中心镇、荣将镇、兴泉镇、石龙坝镇、新庄傈僳族乡,船房傈僳族傣族乡、永兴傈僳族乡共7个乡镇现辖行政区域。

华坪芒果质量技术要求

一、品种

凯特、 圣心、红象牙、热农一号等。

二、立地条件

产地范围内海拔1000m至1600m,土壤类型为红壤、砂质土、紫色土,土壤pH值5.5至7.0,土壤有机质含量≥1.0%。土层厚度≥50cm。

三、栽培管理

1. 苗木培育:采用本地三年芒或扁桃芒实生苗为砧木的嫁接苗。

2. 定植:6月上旬到7下旬。成龄园每667㎡(亩)栽植55株至60株。

3. 疏果:谢花后20天至30天进行,一穗果保留2至4个。

4. 套袋:在第二次生理落果结束后进行。

5. 施肥:每年每667㎡(亩)施腐熟有机肥≥2000kg。

6.环境、安全要求:农药、化肥等的使用必须符合国家相关规定,不得污染环境。

四、采收

1.采收时间:凯特采收时间为9月中旬至下旬;圣心采收时间为8月下旬至9月上旬;红象牙采收时间为8月中旬至下旬;热农一号采收时间为8月上旬至中旬。

2.采收标准:果实停止增大,饱满充实,果肩浑圆;果皮颜色转暗,果肉由乳白色转为淡黄色,近核处现黄色;采下果实置于水中下沉或半下沉。

五、质量特色

1.感官特色:皮色新鲜,着色良好有光泽,外观亮丽,果粉较厚。肉色橙黄嫩滑,核小肉厚,纤维少。香味浓郁,风味独特,口感清甜爽口。

华坪芒果

云南省华坪县中心镇、荣将镇、兴泉镇、石龙坝镇、新庄傈僳族乡,船房傈僳族傣族乡、永兴傈僳族乡共7个乡镇现辖行政区域

《华坪县人民政府关于划定华坪芒果国家地理标志产品保护范围的函》,华政函〔2013〕12号

丽江市地方标准:《华坪芒果》(草案)

八. 云南省 丽江 宁蒗县 纳西米灌肠

纳西米灌肠是丽江特有的一种风味食品。它是由猪血、米饭及各种香料,按照一定的配比拌在一块儿,然后灌入加工过的猪肠子而制成的米饭肠。加工制作米灌肠是纳西族的传统习惯。第到杀年猪时,几乎每户纳西人家都要做一些米灌肠。如果家人在外学习或工作,还要想方设法请人到家制的米灌肠捎去。

米灌肠在食用时需切成圆片,或用热油煎炸,或用蒸锅蒸热。米灌肠色泽古朴油亮,香味浓郁,营养价值高,是补血,补气之佳品。

九. 云南省 丽江 古城区 丽江窨酒

是丽江传统的地产名优酒,属黄酒类低度营养酒。酒液呈红褐色,透有琥珀光泽,入口绵甜、香气醇郁、余味芬芳。虽然属甜酒类黄酒,营养和糖度虽高,但又无一般甜型黄酒的粘稠感,当酒液触唇时,糖、酒、粬、各种配味恰到好处,甘而不腻,柔而不烈,佐餐时,无论男士女士,酒量高下,都能调剂众口,开胃进食。丽江窨酒曾是我省涉外饭店宾馆上柜的品牌酒,其风格尤其受日本人推崇;英国女王伊丽莎白访问昆明时,曾在筵席上连干三杯,赞誉有加;一般到丽江的游客,都以品尝丽江窨酒为乐事,俗传在丽江民间,父母生儿后即在庭院梅李树下密封窨藏下一坛窨酒,待儿子成婚时方开启,其香醇更是妙不可言。

十. 云南省 丽江 宁蒗县 泸沽湖清酒

泸沽湖清酒是云南省丽江市宁蒗县的。泸沽湖清酒采用珍贵山药制曲,以玉米、苦荞、小麦和优质高山泉水等为原料精酿而成。酒液清辙透明,甘冽醇香,入口浓郁,酒味纯真芳香,回味香甜,独具风格。

泸沽湖清酒因境内的泸沽湖而得名。相传,有一神女和神鹰相爱,并在人间产下一子,名叫支格阿尔。神鹰外出后久久未归。支格阿尔长大后,母亲让他带着珍贵山药制曲酿造的美酒去寻找父亲,支格阿尔离家后也一直杳无音讯,思念丈夫和儿子的神女终日以泪洗面,泪水汇成了泸沽湖。后来,神女在泸沽湖畔制定了女子当家作主的“阿夏走婚制”即母系家庭婚姻,并把制曲酿酒的方法代代相传下来。

如今,泸沽湖清酒已成为泸沽湖酒业有限公司的主打产品。它采用珍贵山药制曲,以玉米、苦荞、小麦和优质高山泉水等为原料,用传统的手工工艺和现代高科技技术精酿而成。酒液清辙透明,甘冽醇香,入口浓郁,酒味纯真芳香,回味香甜,独具风格。泸沽湖清酒各项理化指标均达国家一级标准,整体酒质达到优级标准,灌装能力由原来的1000千克提高到现在的2000千克,年生产能力达到30多万千克。

随着生产规模不断扩大,产品质量不断提高,泸沽湖清酒先后荣获了“第九届中国专利新技术产品博览会金奖”、“第六届中国国际食品博览会中国名牌食品”等殊荣。2003年7月,在昆明举行的酒类产品品评会上获得云南省酒类产品“优质奖”。同年11月,被中国中轻产品保障中心审定为“中国消费者放心购物质量可信产品”,并在《中国消费者报》上进行公告。

推荐特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