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您来到51特产网

海南特产三件 海南特产干货清单

当前位置:51特产网海南特产三件 海南特产干货清单更新时间:2024-01-07 11:47:25

一. 海南省 定安 青龙丝瓜

龙州青龙丝瓜,主要种植区域在定安北部的定城、龙州、新竹地区,以色泽好,长短适度,肉质嫩脆等特点,被港澳市场认可。

许丽姬 摄

二. 海南省 保亭 保亭山竹

亭山竹是海南省保亭黎族苗族自治县的。保亭是我国重要的南药种植基地和我国唯一能大面积发展红毛丹、山竹等热带珍稀水果的宝地。保亭黎族苗族自治县政府与省农垦科学院签署科技合作协议,计划用5年时间,在该县种植山竹3000亩。

山竹原名莽吉柿,原产于东南亚,一般种植10年才开始结果,对环境要求非常严格,因此是名副其实的绿色水果,非常名贵。果实球形,大小如柿,果形扁圆,壳厚硬呈深紫色,由4片果蒂盖顶,酷似柿样。白色果肉,肉质嫩滑味甜,品质优良,其幽香气爽,滑润而不腻滞,与榴莲齐名,号称“热带果后”。

山竹果肉含可溶性固形物16.8%,柠檬酸0.63%,还含有其它维生素B1,B2,C4和矿物质,具有降燥、清凉解热的作用,因此,山竹不仅味美,而且还有降火的功效,能克榴莲之燥热。在泰国,人们将榴莲山竹视“夫妻果”。另外,山竹含有丰富的蛋白质和脂类,对机体有很好的补养作用,对体弱、营养不良、病后都有很好的调养作用。

保亭县农业局与省农垦科学院有关负责人共同签署了科技对口帮扶合作框架协议和山竹种苗供应与技术服务协议。根据协议内容,双方在“优势互补、互惠互利、共同发展”的基础上开展科技合作,建立新品种、新技术引进、繁育、示范、推广基地,带动县域农业科技发展。依托农垦科学院在山竹种苗培育、基地示范、栽培技术、专业技术人员方面的优势,在保亭推广山竹种植。利用5年时间在全县范围内发展种植山竹3000亩。

三. 海南省 保亭 织绵

黎锦早在春秋战国时就有记载,它是黎族人民劳动智慧的结晶,黄道婆在几千年前就把纺织技术传到了大江南北,为我国的纺织技术开了先河。黎族的绵织工艺精湛。形式多样、色彩鲜明、图案奇异,深受海内外人民的喜爱、两个老人正坐在织机前,精心地纺织着他们美好的生活。

四. 海南省 三亚 椰挞

南方人素来爱喝早茶,每天早上遍布各条街道的茶馆(多为不正规的小馆子)纷纷开门捧出自家焙烤的特色点心供茶客们自由选择。而其中最受欢迎的莫过于蛋挞与椰挞了。

蛋挞并非本地特色点心而是来传自于澳门或香港,椭圆形的脆皮,烤得黄黄的、脆脆的入口特香,脆皮中间由蛋黄烤成的部分颜色更加诱人,像一个熟透的柠檬,当你夹着脆皮咬下去,外脆内嫩,真是享受无比。

椰挞是海南人学习蛋挞的作法做出来的当地特色点心,其形为圆,外面的脆皮和蛋挞一样,而其中的心由椰丝加少许蛋粉烘焙而成,入口椰味浓郁,口感极佳。是海南不可多得的点心。


五. 海南省 文昌 海南椰子

海南栽种椰子自汉代开始,至今已有2000多年的历史。

椰子树高达20米左右,栽种6至7年开始结果,盛产期20年以上,寿命达80年之久。每年秋天是椰子收获的旺季。

椰子果肉香醇,营养丰富,可制作椰子糖、椰子油等。当地导游说:海南有一怪,老太太爬树比猴快,指的就是爬树摘椰子。

六. 海南省 陵水 陵水粽子

粽子,在陵水是一种独特糯米小食。自古以来,陵水农民种糯米,主要是用来逢年过节制作粽子、粿仔、甜粿“米纸”。每年春节前,元宵节前、五月初五“端阳节”,各家各户一定制作粽子用来“解结”以表示吉利。粽子制作比较简单,主要用香料搅拌糯米,中间放几块猪肉、虾仁、鱿鱼干、咸蛋等配料,用产于深山的粿叶包裹,用绳子扎紧,大小不等。每个粽子约需糯米100克-250克。具有油润、爽滑、清香的特点。放在锅中煮熟,然后再放在锅中烘干,以便多食用几天不容易发霉。食用时剥开粿叶,放在碗中,可视各人口胃,放点红沙糖,更加香甜可口。平时也有群众制作出售,一般1-2元一个,当早餐食用。

七. 海南省 三亚 贝饰

用光滑油亮的海贝壳雕琢、镶嵌制成的各种画屏、器具、摆设等,具有色泽明丽自然、格调名贵雅致的特色。贝壳又被制成多种多样实用工艺品,如酒具、摆件、挂件、项链、胸饰等,精美绝不亚玉石。贝壳装饰画的制作流程及工艺相当复杂,依托天然海贝及珍珠贝为主要加工原料,加上大海里的各类贝壳色彩的有机配合从而勾勒出这类纯天然色彩的海贝工艺画,此类贝饰画经过严格的精雕细琢而成,从设计到成品要经过30道以上的打磨工序,再粘贴、下料、雕刻、抛光、组装、上油、装裱而成。

八. 海南省 陵水 陵水槟榔

槟榔系棕榈科,为四大南药之一,含有槟榔硷、槟榔素和胆碱。具有健脾胃,泻气攻积、杀虫行水功能。是防治蛔虫、条虫、姜片虫及家畜肠胃寄生虫的特效药。民间流行吃槟榔习惯,槟榔还是婚嫁的必需礼品。

陵水栽培槟榔已有1400多年的历史。1959年,全县种植39.67公顷。1988年全县种植1249.3公顷,收获面积166,6公顷,年产950吨。1990年种植面积发展到1435.5公顷,收获面积比1988年增加1.2倍,年产500吨。20世纪90年代以来,陵水产的槟榔仔鲜果每年都有25万公斤销往台湾省,槟榔干成品每年都有400吨以上销往湖南、湖北等省。

九. 河北省 廊坊 霸州市 霸州市“三件宝”

“三件宝”(小枣、小米、鸡蛋)著称

十. 海南省 昌江 海南椰子船

特色:海南椰子船,又称“珍珠柳子船”,是海南琼海、文昌一带民间传统小吃。用鲜椰子装入糯米、味料煮熟而成,具有浓厚的椰乡气息。一般只流行于椰子产地的民间,只有个别餐饮店作产品销售。

原料:糯米1000克,椰子1只,白糖200克,淡鲜奶200克(沸水易可)

制作:

1、糯米淘净,浸泡数小时后滤去水分晾于待用。

2、取刚结满白瓢的鲜嫩椰子,剥除外衣及硬壳,取出整只肉瓢,在顶端切开小口留盖,倒掉椰子水,将糯米填入椰盅内,同时加入白糖及鲜椰汁,灌入淡鲜奶(或沸水),用椰盖封口缚紧,放进盛有清水的锅中(勿使椰盅内水分渗出)加盖,旺火煮沸,然后用慢火煮约3--4小时,糯米熟透胀满后取出。

3、待煮熟的糯米椰盅自然冷却后,解开绑绳,用刀切开,顺直势解成若于块两头尖、中间宽的船形块件,摆盘即成。

特点:椰肉和糯米饭紧密结合,色泽白净,晶莹半透明,状如珍珠(故有“珍珠椰子船”别名)。硬软相间,脆糕结合,慢品细嚼,椰香浓郁,清甜爽口。

推荐特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