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您来到51特产网

上蔡县巧巧水果土特产 上蔡巧巧土特产

当前位置:51特产网上蔡县巧巧水果土特产 上蔡巧巧土特产更新时间:2024-01-05 15:34:08

一. 河南省 驻马店市 新蔡 新蔡县红薯

新蔡县有60多万亩的砂礓黑土地,盛产红薯。近年来,该县紧紧围绕“建基地、育龙头、树支柱、强服务”的指导思想和统一规划、合理布局、相对集中、高产高效的原则,确定红薯“三粉”生产基地、全县红薯种植面积一直稳定在30万亩,亩单产(折粮)335公斤,年产“三粉”2500万公斤,主要分布在棠村、化庄、韩集、龙口、栎城、涧头、杨庄户等乡镇,为综合利用科技新成果,充分挖掘红薯增产潜力,新蔡县已着手在全县推广红薯“六改”高产高效栽培技术,即改劣、杂退化品种为高产优质、脱毒种薯;改夏薯栽秧剪春秧为建立采苗圃育苗;改晚栽为早栽;改稀插为合理密植;改不施肥为科学配方施肥;改粗放管理为科学管理。

品种改良后,该县把红薯推向市场,进行“三粉”(粉丝、粉条、粉皮)加工增值。该县在棠村镇成立了谷河薯业有限公司和“三粉”经销公司,组成了10多个“公司+农户”一体化经营实体,在城关、棠村建起两处大型功能齐全的“三粉”批发交易市场,“三粉”产品俏销全国10多个省市。

二. 河南省 驻马店市 上蔡县 上蔡县油菜

油菜,又叫油白菜,苦菜,是十字花科植物油菜的嫩茎叶,原产我国,颜色深绿,帮如白菜,属十字花科白菜变种。南北广为栽培,四季均有供产。油菜中含多种营养素,所含的维生素C丰富。

油菜按其叶柄颜色不同有白梗菜和青梗菜两种。白梗菜,叶绿色,叶柄白色,直立,质地脆嫩,苦味小而略带甜味。青梗菜,叶绿色,叶柄淡绿色,扁平微凹,肥壮直立,植株矮小,叶片肥厚。质地脆嫩,略有苦味。

油菜的招牌营养素含量及其食疗价值可称得上诸种蔬菜中的佼佼者。每100克可食部分含水分93克,蛋白质2.6克,脂肪0.4克,碳水化合物2.0克,维生素0.5克,钙140毫克,磷30毫克,铁l.4毫克,维生素A3.15毫克,B10.08毫克,B20.11毫克,维生素C51毫克,尼克酸0.9毫克,胡萝卜素3.15毫克。所含的矿物质能够促进骨骼的发育,加速人体的新陈代谢和增强机体的造血功能,胡萝卜素、烟酸等营养成分,也是维持生命活动的重要物质。

三. 辽宁省 葫芦岛市 连山区 西堡村水果

连山区位于辽宁省葫芦岛市东北部,连山是辽宁省水果生产基地,品种多,产量大,以葡萄、李子、苹果、白梨最具优势,年产量达到10万吨。

连山区塔山乡西堡村依山傍海,气候温和,非常适合果树的生长。西堡村人口为2240人,全村种植果树的历史已近百年。2004年,西堡村与连山区虹螺水果专业合作社强强联合,成立了连山区塔山乡西堡村苹果生产基地。2005年被认定为无公害生产基地;2007年又被认定为绿色食品生产基地。该村依托连山区虹螺水果专业合作社,销量直线上升,优质水果供不应求。

目前,西堡村水果种植紧跟国际市场,仅富士苹果就有百余个品种,春雪桃、大李子种植面积更是逐年增大。水果除在国内市场畅销外,还远销俄罗斯、朝鲜。全村依靠果业人均收入超过万元。

四. 河南省 驻马店市 新蔡 新蔡县小麦

新蔡县是全国商品粮生产基地县、粮食生产大县,全年种植面积110万亩左右,主要分布在全县各乡镇,近几年向优质专用方向发展。

县粮食局积极发挥自身点多面广、信息灵通的优势,为农民挺进市场铺路搭桥,先后在河北、安徽、北京等14个粮贸、农垦系统建立了营销“窗口”,粮办工业利用小麦资源优势,开发适销对路的新产品,县粮油加工厂及各乡镇分布的大型面粉加工厂生产出的主要产品海带挂面、精粉及副产品市场前景看好。

五. 广东省 湛江 吴川 水果场蜂蜜

黄坡水果场蜂蜜品质极佳,确为上上精品.

《保健时报》报道,古希腊医生希波克拉底和著名科学家德漠克利经常食用蜂蜜,他俩都活到了107岁。俄国教授谬尔1,每天早晚服用蜂蜜,120岁时还精力充沛。

蜂蜜几乎含有蔬菜中的全部营养成分。可促进消化吸收,增进食欲,镇静安神,慢性肝炎、肝功能不良、高血压、肺结核、胃溃疡等患者常吃蜂蜜能改善症状,此外它还可润肺止咳、祛痰、润肠通便、解毒、医疮、止痛、众中益气、调和诸药,提高机体抵抗力。

六. 河南省 驻马店市 上蔡县 蔡酥梨

蔡酥梨是河南省驻马店市上蔡县的。蔡酥梨是上蔡县的水果,种植面积大,产量高,产品质量上乘,在豫南乃至全省远近闻名。

蔡酥梨是经济价值较高的水果,具有结果早、高产、早熟的特点(农历七月中旬成熟),且有盛果期长、容易更新等优点,盛果期年亩产万斤左右,一经栽植可受益百年以上,群众称之为“铁果园”。蔡酥梨具有较强的适应性,耐旱涝,抗盐碱,不论在山地、丘陵、沙滩、沟坡洼地都可生长。上蔡县既有岗岭,又有坡洼地,都适宜栽植蔡酥梨。上蔡的蔡酥梨,个大皮薄,脆甜汁多,营养价值高,除含80%的水分外,每百克梨果含糖12%—18%,碳水化合物12毫克。此外,还富含多种维生素和钙、磷、铁等微量元素,这些均为人体不可缺少的物质,生食有生津止咳,润肺化痰、清心火、解酒毒的功能。以蔡酥梨为原料,可进一步加工成梨膏、梨脯、梨罐头,促进食品加工业的发展。

上蔡县栽植蔡酥梨具有悠久的历史,早在唐宋时,民间栽培已很普遍。但真正发展还是在新中国成立后。每年阳春三月,村头宅院、沟旁河岸,“春暖雪压枝,原为梨花开”,洁白的梨花为乡村增添了无限的诗意;金秋时节,梨树上硕果累累,挂满枝头,黄绿色的、浅黄色的、棕褐色的,应有尽有。果农们摘下梨果,装篓装车,肩挑车载奔集市,换来鼓鼓的钱袋子。近年来,上蔡县在调整农业种植结构中,从实际出发,不断扩大蔡酥梨种植面积,并逐步走上了规模化、产业化道路。全县栽培面积突破万亩,涌现出了一批几亩、十几亩甚至几十亩的专业种植户。全县蔡酥梨生产、加工、销售一条龙服务化体系正在形成,并将很快成为当地的一大特色产业。

七. 广东省 广州 天河区 水果冰粥

水果冰粥

夏日炎炎,酷暑难当,端上一碗美丽“冻”人的冰粥,其中五颜六色的鲜果令人感观愉悦,细细品味,“啊,好爽!”。这一家在天河落户的冰粥店,菜牌里的粥品真可谓包罗万有,有南方口味、北方口味的,而且还附有各种具针对性的营养价值,十分贴心。

据说这是从台湾引入的水果冰粥,在炎热的夏日里可以清清肠胃并凉爽去暑,什么苹果冰粥、西瓜冰粥、荷叶冰粥、芦荟百合冰粥……这些粥听起来都挺特别的,原来是在冰冻的白粥里面加入各种水果粒,白粥像潮洲粥一样还能看到未化尽的米饭粒,水果粒则带出了甜润的感觉,很清淡,尤其适合夏天吃。

这些冰粥还可依照客人的爱好,加入碎冰、红豆等配料,舀上一勺,含在口中,红豆粉粉的很松软,而且很有嚼头,和着碎冰和饭粒吃上几口,温润清爽,实在是从舌尖到喉口都无比惬意清凉,回荡在口里的是甜甜的味道。

八. 河南省 驻马店市 上蔡县 上蔡县捞面条

原料:面粉3杯、豆粉1杯、酱汤(盐1小勺,水10杯,堤鱼30g,海带20cm)、面条调料(南瓜60g,鸡蛋1个,牛肉100g,辣椒丝少量)、肉佐料(酱油1大勺,白糖2小勺,切好的葱2小勺,捣好的蒜2小勺,芝麻2小勺,香油2小勺,胡椒面1/4小勺)。

做法:1、在面粉里混合豆粉和稠,并用木棒卷后拉细而切成丝;2、熬鲥鱼酱汤时放海带,并在酱汤凉后以盐调味;3、牛肉切成丝加佐料炒出来;南瓜切成丝腌一下再炒;鸡蛋煎成黄、白鸡蛋切成丝;准备辣椒丝当作调料;4、把煮出来的面条用凉水漂一漂,盛在碗里倒酱汤再放调料。

九. 河南省 驻马店市 上蔡县 无量寺高青萝卜

无量寺高青萝卜为农产品地理标志产品。无量寺高青萝卜,种植区域在上蔡县无量寺乡一带,俗名“高脚青”,栽培历史悠久。早在《诗经》中就有关于萝卜的记载。元朝的许有香曾称赞萝卜:“熟食甘似芋,生荐脆如梨”。明朝李时珍说:“可生可熟,可菹可酱,可豉可醋,可糖可腊可饭,乃蔬菜中之最有利益者”。 据《古蔡春秋》载:无量寺高青萝卜不是由无量寺的地名而来,它和无量寺地名一样,是以无量寺寺庙冠名的。无量寺寺庙的名字来源于一个凄婉的传说。传说中,织女下凡与牛郎结为夫妻,天庭中的王母娘娘恼羞成怒,派天兵天将到人间把织女抓回天庭,生生拆散这对恩爱夫妻。织女被天兵天将带走,牛郎带着孩子在后面追赶,一路上由重聚、齐哭、寺庙逢而又分到被湖相隔最终离去,令人悲切,肝肠寸断。一路追赶到分离途经的地方,被当时百姓以象征意义命名,以示纪念。现今西平县的重渠(重聚)乡,上蔡县无量寺乡境内的无量寺(无娘寺)寺庙,七块店(齐哭店)村,王连湖(望娘湖)村的名字也就由此而来了。无量寺寺庙的前名无可考,寺庙由“无娘寺”演变到现在的“无量寺”期间已不知经历几多春秋。 无量寺高青萝卜与佛结缘也是偶然,说是佛,实是一高僧。僧人吃素不吃荤,无量寺的僧人除乡邻布施外,自己也种植一些粮食蔬菜,其中便有萝卜。时值白龟庙(现上蔡县塔桥乡境内,因伏羲蓍草、白龟画八卦而名的寺庙)的高僧到无量寺讲经施教,一日,闲步于耕作之处,见该寺种植的萝卜高青个大,众僧喜生食之,高僧品之,入口爽脆香甜,口舌生津;佛手于胸:“阿弥陀佛,苹果、梨,弗如贵寺之萝卜皮”。高僧之言不胫而走,十里八乡的百姓便求寺庙萝卜之种竟效种之,“无量寺高青萝卜”的盛名也随之传遍乡野村庄,被人称颂,繁衍至今。虽是传说,却与其优良品质成就了今天无量寺高青萝卜历史悠久的名优特色农产品。《上蔡县志》中曾这样评价:“吃苹果、吃梨,不如无量寺的萝卜皮”。 无量寺乡位于上蔡县西部,上蔡县历史悠久,古称蔡地。西周武王封叔度为候于此,建立蔡国。秦置上蔡县。晋武帝泰始四年(268年)改上蔡县为武津县。南朝宋明帝泰始三年(467年)易名为临汝县,县志移于悬瓠(今县城西南)。隋文帝开皇元年(581年)改临汝县为武津县,隋炀帝大业三年(607)又复名上蔡县至今。据《古蔡风物》记载:“无量寺高青萝卜种植区域属淮河流域、北汝河由西北至东南走向穿境而过。地处亚热带向暖温带的过渡地带,年平均气温为14.9℃,年平均降水量871毫米,全年无霜期225天。四季分明,气候温和,雨水充沛,光照适中,无霜期长。该区域地势低洼,黄沙土质特性,土质松软且固水性好,土壤营养含量充沛,富含钾、锌、硼、钙、磷和镁。因其生长的地域、土质、光照、雨水等特殊的地理环境等因素影响,形成特有的优良特性”。无量寺高青萝卜个高38厘米左右,直径10厘米左右。外皮深绿,尾部亮白,内瓤青绿,肉质紧密、无白糠花,汁多香甜,清脆爽口。含有丰富的糖、维生素、钾和磷等丰富的营养物质,维生素C18-23mg/100g、钾1800-2300mg/kg、磷0.03-0.05%、总糖3.8-4.8%,脆度11.0-13.0N/mm。 近年来,县、乡党委、政府高度重视,在地理标志区域保护下、逐年扩大种植面积,保持良好发展秩序,继承发扬其优良品质,推动地方经济发展,提高农民经济收入。产品远销全国多个省、市地区,为无量寺乡的农业发展增添光彩。

地域范围

无量寺高青萝卜的地域保护范围包括上蔡县无量寺全乡,涉及七块店村、竹园村、堰南村、五道庙村、寺西村、无量寺村、陈寨村、王连湖村、圪垱刘村、吴宋村、后陈村、郝庄村、苗庄村、张赵村、付刘村、坡王村共16个行政村,保护范围地理坐标为北纬33°22′00"-33°30′00"东经114°10′00"-114°20′00",西北与西平县搭界,西南与遂平县接壤,东南与黄埠镇相连,东北与大路李乡毗邻。东西总长9㎞,南北总长9㎞,适宜种植面积4133公顷,年总产量8万吨。

产品品质特性特征

1、外在感官特征:无量寺高青萝卜属直根系,主根深15厘米-30厘米,主要根群分布在20厘米-35厘米的土层中,肉质根是同化产物的贮藏器官。萝卜花多为紫色,果实为角果,成熟后不开裂,每果有种子3-10粒,脱粒较易。一般种皮有红褐和黄褐色两种,深浅依品种而异,种子千粒重7.0克-13.8克。茎直立,粗壮,圆柱形,中空,自基部分枝。基生叶及茎下部叶有长柄,通常大头羽状0,被粗毛,侧裂片1~3对,边缘有锯齿 或缺刻;茎中、上部叶长圆形至披针形,向上渐变小,不裂或稍0,不抱茎。产品萝卜个高38厘米,直径10厘米,单个重2公斤左右。其樱叶绿色,外皮深绿色,尾部亮白。 2、内在品质指标:无量寺高青萝卜外皮深绿色,尾部亮白,内瓤青绿,无白糠花,汁多微辣,清脆香甜。据测定,无量寺高青萝卜含维生素C18-23mg/100g、钾1800-2300mg/kg、磷0.03-0.05%、总糖3.8-4.8%,其脆度11.0-13.0N/mm。 3、安全要求:产地必须符合无公害农产品产地环境条件和生产质量管理规范,禁止使用未依法登记和国家明令禁止使用的肥料、农药等农业投入品。

十. 河南省 驻马店市 上蔡县 上蔡县生姜

生姜指姜属植物的块根茎。本品为姜属植物的新鲜根茎。秋、冬二季采挖,除去须根及泥沙。有嫩生姜与老生姜,做酱菜都用嫩姜,药用以老姜为佳。

性味:辛、微温,归肺脾胃经。

功效:发汗解表,温中止呕,温肺止咳,解鱼蟹毒,解药毒。

成分:含有辛辣和芳香成分。辛辣成分为一种芳香性挥发油脂中的“姜油酮”。其中主要为姜油萜、水茴香、樟脑萜、姜酚、桉叶油精、淀粉、粘液等。

功用为芳香性辛辣健胃药,有温暖、兴奋、发汗、止呕、解毒等作用,特别对于鱼蟹毒,半夏、天南星等药物中毒有解毒作用。适用于外感风寒、头痛、痰饮、咳嗽、胃寒呕吐;在遭受冰雪、水湿、寒冷侵袭后,急以姜汤饮之,可增进血行,驱散寒邪。

推荐特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