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您来到51特产网

陇南山沟特产是什么 陇南山珍土特产有哪些

当前位置:51特产网陇南山沟特产是什么 陇南山珍土特产有哪些更新时间:2023-10-13 16:56:12

一. 甘肃省 陇南 两当县 五灵脂

五灵脂

活血散瘀,炒炭止血。用于心腹淤血作痛,痛经,血瘀经闭,产后淤血腹痛;炒炭治崩漏下血;外用治跌打损伤,蛇、虫咬伤。五灵脂苦泄温通,“通利气脉”,“通则不痛。”故《本草经疏》谓之“血滞经脉,气不得行,攻刺疼痛等证,在所必用。”应用时,可单味服用,如《鸡峰普济方》治卒暴心痛,不可忍者,用本品为末,热酒或醋汤下。若与蒲黄相须而用,治血滞心痛及产后恶露不下,少腹作痛,其效益彰,如《经效方》失笑散。若与功兼活血行气之延胡索、没药和香附同用,以治血瘀气滞,脘痛如刺者,益增化瘀行气止痛之效,如《医学心悟》手拈散。近来常有用本品配活血、行气、通阳之品,治冠心病心绞痛者,亦有良好效果。用于崩漏下血诸证。五灵脂炒用有止血之效,且无留瘀之弊,出血夹瘀者用之,尤能化瘀止血,可单味内服。治血崩诸药不能止者,用五灵脂炒令烟尽为末,温酒调下,可“去故生新”,如《妇人良方》五灵脂散。此方亦治肠风下血。如不能饮酒者,煮乌梅柏叶汤调下。用于小儿疳积。五灵脂有消积杀虫之功。凡小儿食积不化,或兼虫积,脾胃受伤,面黄形瘦,腹大如鼓,呕吐腹泻,不思纳食,嗜食异物,此属脾疳,可用五灵脂与砂仁、蔻仁、麦芽、使君子等同用,以调理脾胃,消食杀虫,如《证治准绳》灵脂丸。若疳积潮热,肚胀发焦,可配以清疳热之品,如《全幼心鉴》用本品同胡黄连研末,猪胆汁为丸服。用于蛇蝎蜈蚣咬伤。五灵脂有解毒之功,可研末以酒调服;并与-调敷患处。1.《得宜本草》:“得蒲黄,治心腹疼痛,产后恶露刺痛。”2.《得配本草》:“得半夏,治痰血凝结;佐胡桃、柏子仁,治咳嗽肺胀;合木香、乌药,理周身血气刺痛;酒调治蛇咬昏愦。”

二. 甘肃省 陇南 成县 陇南猕猴桃

甘肃陇南山区的猕猴桃均属野生,近年来逐步实现栽培化、品种化、商品化,猕猴桃能鲜食,也能加工成果酒、果汁、果酱、罐头、果脯、果干等多种食品。营养丰富,有“维生素之果”称,猕猴桃还有一定药用价值,它性味甘寒,有解热、止渴、通淋之功,猕猴桃还是一种良好的观赏花木。

三. 甘肃省 陇南 礼县 八盘梨

八盘梨

八盘梨是礼县优良梨种之一,因其形状扁圆如盘,农历八月成熟且可收藏到冬食用,故名“冬八盘”。生产历史悠久,在明嘉靖年间就开始大量栽培,因其成熟后色泽鲜艳,底色淡黄,果面有红晕,肉质细脆嫩白,汁液多,含糖量高,酸甜可口,耐贮藏,深受消费者的喜爱。现已于冬果梨、软儿梨、苹果梨、酥木梨、猪头梨、齐梨、长把梨同列“陇上八梨”。

四. 甘肃省 陇南 文县 文县绿茶

文县绿茶为地理标志保护产品。文县绿茶

文县境内气候湿润,海拔低,是甘肃省主要产茶区。近年来,文县通过示范带动和科技、扶贫等支持手段,在碧口、中庙、范坝等乡镇发展茶园6.8万亩。文县绿茶获得地理标志产品保护,将进一步提升文县绿茶的知名度,促进全县茶叶产业向科学化、标准化、规范化发展。

甘肃省文县碧口镇、中庙乡、范坝乡、刘家坪乡共4个乡镇现辖行政区域

《文县人民政府关于确定文县绿茶地理标志产品保护范围的请示》,文政发〔2012〕54号

甘肃省地方标准:文县绿茶(草案)

五. 甘肃省 陇南 宕昌县 宕昌红芪

宕昌红芪本名黄芪,因产于宕昌海拔1400米以上的红色土壤中的为最优,故又称红芪。红芪16种人体必需的游离氨荃酸,具有补气固表,托毒排脓、生肌、利尿等功效。据世界癌症调查组所研究表明,红芪是晒地学化学指示植物,可用抗癌,还可配合治疗冠心病、克山病、大骨节病等,并有延缓人体衰老等功能。

六. 甘肃省 陇南 西和县 西和半夏

西和半夏为地理标志保护产品。中国半夏之乡甘肃省陇南市西和县素有千年药乡之称,西和县全年种植药材半夏、旱半夏、半夏种子,发展半夏种植业,成立半夏协会、半夏合作社。

甘肃省陇南市西和县素有千年药乡之称,中国农业部《中国之乡宣传暨推介活动组委会》颁发证书和匾牌,被正式命名西和县为中国半夏之乡。

甘肃西和县境内气候湿润,光照充足,平均气温8.4℃,无霜期149~214天,日照时数1500~1800小时,年降水量451~734.7毫升,是典型的大陆型季风气候,十分适宜半夏生长。半夏是西和县重要的药用栽培植物之一。西和县所产半夏颗粒大、形状好、颜色白、性粒足,被称为半夏中的优质品。

半夏是我国中药宝库中的一种重要药材,产地只有亚洲的中国和日本。主产甘肃、四川、湖北、山西等地;以甘肃陇南西和的质量最好。

西和半夏地理标志产品保护范围以甘肃省西和县人民0《关于划定西和半夏地理标志产品保护范围的请示》(西政报〔2007〕17号)提出的范围为准,为甘肃省西和县长道镇、石堡乡、稍峪乡、苏合乡、西峪乡、汉源镇、兴隆乡、卢河乡、十里乡、何坝镇、洛峪镇、姜席镇、马元乡、晒经乡、六巷乡、石峡镇、西高山乡、大桥乡、蒿林乡、太石河乡等20个乡镇现辖行政区域。

七. 甘肃省 陇南 礼县 铨水乡大黄(铨黄)

铨水乡:以盛产大黄(铨黄)闻名。

八. 甘肃省 陇南 西和县 西和县麻纸

西高山乡:麻纸。

西高山乡崖房下村:麻纸制造历史悠久。

九. 甘肃省 陇南 徽县 徽县银杏

徽县银杏为地理标志保护产品。银杏又名白果,是我国特有的珍贵树种,其全身是宝,集食用、药用、材用、绿化和观赏等用途于一体,具有很高的经济价值和药用价值。

地处陇南山区的徽县,由于气候、土壤等方面的原因,栽培银杏的历史十分悠久。在嘉陵镇田河村,至今就生长着153棵千年以上的银杏树,形成了一个全国都十分罕见的银杏树群落。然而,由于信息闭塞,加上一直不知道银杏树开发的巨大商业价值,田河村人守着这些祖先留下来的“宝树”却受了一辈子的穷。直到1994年,为了振兴当地的经济,县上组织有关人员到安徽、山东、湖北等地参观,发现这些地方的0都把银杏作为振兴地方经济的支柱产业来抓,受到启发。后来,田河村人根据外地的经验,利用银杏这一资源优势,开发了“银杏人家”旅游项目,形成“吃银杏果、品银杏茶、赏银杏景”的一条龙旅游开发格局,效益不错。由此带动了全县银杏产业的发展。徽县县委、县0结合当地的自然条件,决定将银杏产业作为一项富县富民的产业来抓。经过8年多的不懈努力,尤其是在西部大开发退耕还林政策的推动下,徽县广泛发动群众,采用林粮间作、地埂栽植、早果丰产密植、荒山造林等多种栽植模式,大力栽植银杏树。截至2002年,该县银杏树已发展到13.6万亩,达700万株。

甘肃省徽县柳林镇、城关镇、嘉陵镇、伏家镇、江洛镇、泥阳镇、永宁乡、水阳乡、虞关乡、银杏乡、栗川乡11个乡镇现辖行政区域

十. 甘肃省 陇南 文县 咂杆酒

咂杆酒

用青稞、高粱、大麦、小麦、糜子等多种粮食酿造。煮好的酒醅发酵后不淋出酒,而是将“酒醅子“装缸密封数月,饮用时挖出酒醅子装腔作势入陶罐,置火塘煨煮,饮者持“咂杆”(竹管或铜管)插入罐中吸取,解乏驱寒,提神健胃,为农村土法保健饮品。主产于武都、宕昌、文县等地。

推荐特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