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您来到51特产网

河南商丘有什么 特产 河南商丘市的土特产都有哪些

当前位置:51特产网河南商丘有什么 特产 河南商丘市的土特产都有哪些更新时间:2023-12-31 01:17:53

一. 河南省 商丘市 永城市 永城面粉

永城面粉为地理标志保护产品。永城市是全国最大的面粉加工基地,是中国食品工业协会认定的全国唯一的“中国面粉城”。但在面粉产业发展之初,由于不重视品牌建设,永城面粉企业曾一度陷入困境。永城市工商部门在开展兴企强市、兴农富民“两大工程”活动中,把帮扶面粉企业做大做强作为工作重点,积极引导企业大力实施品牌战略,取得了明显成效,有力地促进了永城面粉业的发展。

起步于上世纪80年代中期的永城面粉业,虽然没有一个自己的牌子,但凭借质优价廉,产品依然占领了国内市场。但是,随着消费者质量意识和品牌意识的增强,这种情况发生了明显变化,原来畅销的产品开始出现滞销。到2000年左右,企业加工1公斤面粉只能获得2厘钱的利润,一些小规模的面粉加工企业纷纷倒闭。有的企业用了几年甚至十几年的品牌不知道注册,结果被他人抢注。针对这些情况,永城市工商部门从普及商标知识入手,举办商标知识讲座,引导面粉加工企业注册商标。质量过硬的面粉有了商标这个金字招牌后,不仅迅速打开了销路,产品供不应求,而且售价也随之提高了。目前,永城面粉近20个品牌中已涌现出宇花、鹤都、远征、康汇,4个河南省著名商标。

河南省永城市城关镇、演集镇、侯岭乡、城厢乡、陈集镇、薛湖镇、太丘镇、顺和镇、蒋口镇、十八里镇、新桥乡、马桥镇、裴桥镇、李寨镇、黄口乡15个乡镇现辖行政区域

河南省永城市人民政府《关于确定永城面粉国家地理标志保护范围的通知》,永政〔2012〕46号 河南省永城市地方标准:DB411481/T035-2012《永城面粉》

二. 河南省 商丘 宁陵 宁陵金蝉

宁陵金蝉是河南省商丘市宁陵县的。金蝉油炸后味道鲜美,又有极高的药膳价值,故在山东、河南等地很是畅销。

爬蚱,又称“雷震子”、“金蝉”,其成虫即是大家熟知的知了。每年6月底至8月中旬,地温达到20多摄氏度,爬蚱就会在傍晚时分爬出地面到树上进行产卵,这时就是捉爬蚱的“黄金季节”。金蝉油炸后味道鲜美,又有极高的药膳价值,故在山东、河南等地很是畅销。

宁陵县是河南省著名的林业生态县,全县林木覆盖面积25万亩,为爬蚱的生长提供了得天独厚的生长条件,也为当地农民提供了一个增收的好门路。伴随夜幕降临,家家户户,男女老少齐上阵,一手拿手电筒,一手提着小瓶、小罐去梨园里捉金蝉。

宁陵县酥梨和白拉杆种植面积不断增大,金蝉的生长和繁殖有了得天独厚的条件(金蝉,又名知了猴、知了龟),素有唐僧肉的美誉,之所以叫唐僧肉,除了其营养价值之外更有深厚的文化韵味深在其中。由于金蝉的营养价值高和风格独特的良好口感,以及对人体发挥的多种滋补药效功能,民间早有把吃金蝉子比喻成可以让人长生不老的“唐僧肉”,显然这是对金蝉营养价值给予的再高不过的赞誉了。

金蝉若虫具有丰富独特的营养价值,据中国食品营养学院理化分析与研究发现:每100g黄金蝉若虫富含蛋白质72g、脂肪15g、灰分1.8g;此外,还含有人体必需的钙、磷、铁和多种维生素及微量元素;经科学分析,它体内含有丰富的氨基酸、蛋白质及微量元素,人体必需氨基酸占氨基酸总量的46.63%。宁陵县的石桥乡梨园内已经形成了种、养、收、销一条龙金蝉产业链逐步形成,仅此一项每年可给该县带来近千万元的经济效益。

三. 河南省 商丘市 柘城县 柘城甜柿

柿树素称“铁杆庄稼”,百年盛产不衰。柘城甜柿皮薄肉细、味甜如蜜,深受人们喜爱。

四. 河南省 商丘市 宁陵县 商丘山羊板皮

是我国传统大宗出口商品之一。商丘山羊板皮有着板毛短白,皮质细嫩,厚薄均匀,油润柔软,分层多而不破碎,弹性好,韧性大,拉力强,易染色等特点。独具“黄蜡板皮”、“蛤蟆形”的特征,是世界上最好的山羊板皮品种之一,是制革工业的上等原料。商丘山羊板皮出口始于清光绪年间,出口最多的1980年达229.9万张。

五. 河南省 商丘市 睢县 罗阳豆腐干

罗阳豆腐干(luoyangdoufugan)是睢县龙王店(集)张家祖传,又称“张家豆腐干”。距今已有300多年的历史,顺治年间,张家豆腐干的创始人因生活所迫,外出谋生,学会做豆腐干,归里后集百家之长,精心研制配料制作工艺,逐步形成独特风味,方圆百里闻名。相传康熙皇帝下白云寺时,主持大和尚佛定特意做道罗阳豆腐干菜。在上百道菜中,康熙唯独连声赞罗阳豆腐干“美哉、妙哉!”康熙每餐必点罗阳豆腐干作为御膳菜。至此,罗阳豆腐干被列入朝廷御餐年年进贡,名声远扬。张家豆腐干做工精细,纯香味美。其制作工艺是:经过选豆泡豆、磨浆、滤渣、熬汁、点、包、压、上色、加味、火煮、晾晒、包装等十多道工序后,再加入桂皮、良姜、三代丁香、八角、花椒等佐料,然后加盐和其它调味,反复蒸煮而成。成品呈深褐色,软硬适口,五香俱全,鲜美可口,营养丰富,取而食之,嘴嚼起来筋而不硬,愈嚼愈香,回味无穷。成品可存放半年,且味色不变,是馈赠亲友之佳品。

六. 河南省 商丘市 睢县 东关刘氏牛肉

刘氏牛肉,是睢县著名清真食品,其第五代传人刘其义先生,在传统工艺的基础上,潜心研究,悉心实践,使这一食品日趋完美,闻名遐迩。

本产品以中原黄牛为原料(1至3岁黄牛),经传统工艺腌制,分割精选而成的瘦牛肉块,在加工过程中配以砂仁、枸杞、肉寇、丁香、苹果、大茴香、桂皮等二十多种名贵作料,不加任何色素和防腐剂,十全大补,营养丰富,色鲜肉嫩,口感清香,适合南北口味,颇受消费者欢迎。

七. 河南省 商丘市 夏邑县 夏邑双孢菇

夏邑双孢菇是河南省商丘市夏邑县的。夏邑县成为全国规模较大的双孢菇生产基地,被国家农业部命名为“小蘑菇生产示范县”,被中国食用菌协会命名为中国食用菌之乡。

双孢菇,别名白蘑菇、洋蘑菇、圆蘑菇等,是食用菌色、形兼备的品种之一,其蛋白质含量高于一般菇类品种,鲜菇粗蛋白含量超过26%,氨基酸含量近30%,其中人体必需的氨基酸比例达到31%;此外,双孢菇还含有大量的维生素、矿物质等,一直是国际市场上的抢手品种。双孢菇是世界上生产数量最大、消费人群最广、尤其受发达国家消费者青睐的主要品种之一,也是我国出口食用菌的主要品种。

河南省夏邑县是我国较大的双孢菇种植基地之一, 夏邑县的双孢菇种植始于1999年,推广之初,由于技术力量有限,农民无种植经验,再加之建造大棚投入较高,加工能力跟不上,导致大部分菇农没钱可赚。由于指导到位,操作规范,管理严格,2002年,双孢菇种植、加工获得成功。他们生产的双孢菇不仅国内畅销,而且出口德国、法国、俄罗斯以及日本、韩国等国家,产品供不应求,价格一路飙升,一棚双孢菇纯收入达3万多元。

2002年至今,夏邑县的双孢菇生产以每年1000多棚的速度递增,至目前已建大棚1万多座,1万余户农民种植双孢菇,年生产双孢菇7.5万吨,年出口双孢菇1万多吨;总产值达8亿元,纯收入3.6亿元,种植户户均增收4万多元,带动江苏、安徽、山东、河南4省十余个周边县市种植双孢菇。夏邑县成为全国规模较大的双孢菇生产基地,被国家农业部命名为“小蘑菇生产示范县”,被中国食用菌协会命名为中国食用菌之乡。

八. 河南省 商丘市 梁园区 啥汤

啥(sha)汤,以肥嫩羊肉、牛肉、鸡丝为主要原料,配以大麦仁及多种作料。制作方法:头天晚上将白条鸡、牛羊肉洗净放入甑(将木桶套在锅上)内,改文火煮熟,次日早上将煮好的汤浇开勾芡,食用时放入小磨香油、胡椒,撒上韭黄或蒜苗花,喝起来不腥不膻、原汁原味。

啥汤,是一种以鸡蛋为主料的辣汤。啥汤用母鸡和圆骨,加上装有12种配料的料包煮汤。煮的时候,汤里放有麦仁、大葱、生姜、鸡丝、胡椒面等,将打碎的鸡蛋放入碗中,用筷子将鸡蛋搅匀,然后用煮沸的原汤冲出一大碗浮着鸡蛋花的啥汤来。有的还在汤上放几片香菜或是薄荷叶,淋几滴麻油。至于汤上的点缀,可多可少,形式多样,内容不拘。“啥汤”鲜、香、烫,吸引了南来北往的过客。

九. 河南省 商丘市 睢县 焦咯炸

焦咯炸是睢县的独特菜肴。其原料“扎卷”,系精良绿豆、小米泡制磨浆,入锅滩成薄叶,然后叠扎而成。将扎卷切丁过油即为焦咯炸,或淡、或甜、或咸、或糖烧、或醋溜、或袋装,口味不一,用途多择。淡者下汤,其余均作拼盘用之。拼盘时,可摆成各种优美的造型,味鲜可口,清香酥脆,嚼后无渣,清热解毒,色泽金黄透亮。

十. 河南省 商丘市 虞城县 珍品刻瓷

瓷器雕刻艺术是在瓷器上以刀代笔雕刻上动物、山水、人物、花草、书法篆刻等名种图案的美术加工工艺,是我国珍贵的历史文化遗产。

瓷器雕刻起源于清朝初年,距今已有300多年的历史,后经战乱失传。虞城县木器厂申世德等经过多年努力探索,于1987年攻克了技术难关,使这一历史文化遗产得到再生和发展,填补了我国刻瓷技术的一项空白,为我国工艺美术百花园增添了一枝新花。刻瓷制品经过绘图、选料、描图、雕刻、着色、表面处理、配套包装等生产工艺,使产品具有刀工细腻、线条流畅、层次清晰、格调典雅等特色。既有明显的刀凿痕迹及突出的金石趣味,又有表面处理良好、雅俗共赏的艺术效果。

该产品在慕尼黑第三十四届手工艺品国际博览会上荣获金牌奖。1988年获河南省轻工科技腾飞奖和轻工优秀新产品奖。它以较高的艺术欣赏价值和收藏价值远销日本、美国、法国、意大利、菲律宾等国家和地区。

推荐特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