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您来到51特产网

江西金溪县水果特产 江西金溪的特产是什么水果

当前位置:51特产网江西金溪县水果特产 江西金溪的特产是什么水果更新时间:2023-12-22 16:10:36

一. 江西省 萍乡 芦溪县 武功紫红米

“武功紫红米”是芦溪县农业局全国劳模正教级高级农艺师钱怀璞同志经过八年努力研制的功能性保健性大米,是把有色稻米功能性“药食同源”融为一体的保健食品、绿色食品。选用武功山麓“一村食品” 粮食生产基地生产的优质紫红稻为原料,采用先进的工艺流程精细加工。紫红米米粒呈紫红色、透明状,富含一般水稻中缺乏的维生素C、黄酮类化合物、花青素、生物碱、强心苷、天然色素、木酚素和钙、铁、磷、硒等微量元素,具有滋阴补肾、健脾胃、明目活血、接骨生肌、防血管破裂、止血、乌发之功效,所含黄酮类生化合物能降低血压,抑制癌细胞和抗癌作用,是一种罕见的保健绿色食品,更是馈赠亲友之佳品。

蒸煮方法:不用淘洗,蒸煮前用清水稍微冲洗,勿多洗,以免洗去天然成份。米水比为1:1-1:2。煮熟后再焖十分钟左右,开锅食用,味道更佳。用于煮稀饭营养价值更高。

保存方法:存放于阴凉干燥处

卫生许可证:芦卫食许字(2004)第1266号

执行标准:Q/JLH002—2000

标签认可号:360300—201

生产许可证号:QS360301020001

保 质 期:12个月

生产日期:最近生产日期,厂家直接供货。

净 含 量:2KG/包 (真空彩印包装)

二. 江西省 抚州 金溪县 金溪蜜梨

金溪蜜梨为农产品地理标志产品。金溪蜜梨成熟早,特别是以“香、甜、脆、嫩”的独特风味,深受消费者的喜爱。近几年来,金溪县在大力实施金溪蜜梨品牌战略的同时,重点抓好产后销售流通,县成立了“梨业协会”,通过“协会+农户+基地”的市场动作机制,统一品牌、统一规格、统一包装、一体化经营,扎实推进金溪蜜梨产业化进程。全县加大了金溪蜜梨宣传力度,建立和健全了多层次、多形式的蜜梨销售体系,在全国各大中城市建立了直销点和联系窗口,每年蜜梨成熟季节,各地水果商贩络绎不绝云集金溪,金溪蜜梨供不应求,远销广东、福建、浙江、上海、南京等地及港、澳市场,享誉大江南北,显示了蓬勃的生命力。金溪蜜梨的超常规发展,已成为振兴县域经济和农村致富奔小康的一大支柱产业,成为全县农业产业化结构调整优化和推进农业产业化经营重头戏。

金溪蜜梨

地域范围

金溪蜜梨农产品地理标志地域保护范围包括金溪县的秀谷镇、琅琚镇、对桥乡、陆坊乡、陈坊积乡、合市镇、双塘镇共7个乡镇。地理坐标位于:东经116°27′~117°02′,北纬27°41′~28°06′。金溪蜜梨保护面积1200公顷,年产量2.7万吨。

产品品质特性特征

1、外在感官特征:金溪蜜梨具有“香、甜、脆、嫩”的独特风味。果皮黄绿色或黄色,果形端正,圆形或近圆形,果实横径70-90㎜,平均单个果重250克至350克,果面平滑有光泽,果心小,果肉细嫩,质地松脆、爽口、无渣、香味,果汁多、水份多、口感好。 2、内在品质指标:可溶性固形物≥14%,固酸比285.7,总含糖量8-13g/100ml,风味浓甜,营养丰富,具有清热润肺健脾之功效。 3、安全要求:产品符合NY 5011-2006无公害食品林果类水果标准。产地环境技术条件符合NY5013-2006无公害食品林果类标准。植物检疫执行国家植物检疫的有关法规。

三. 四川省 广元 苍溪县 岳东手工挂面

南风日日纵篙撑,时喜北风将我行。

汤饼一杯银线乱,蒌蒿如箸玉簪横。

黄庭坚《过土山寨》一诗中的“汤饼”,指的就是手工面,也就是今天所说的面条。手工面起源于我们中华,且有四千多年的制作和食用历史。因其食用方便,营养丰富,为世人所喜欢。大名鼎鼎的苏东坡就有“甚欲去为汤饼客”这样的诗句。可见,在大诗人的心里,“汤饼”与他的千古文章一样重要。

全国各地的特色面品种类繁多,我们苍溪自然有美上添美的好东西,其中翘楚者当属岳东手工挂面。

说起岳东手工挂面的制作历史,当地耆老都不知有几千年了。但一代女皇使岳东手工面名声大震却是有故事的。

相传媚娘未入宫前,有一青梅竹马的意中人叫常剑峰。可圣命难为,两人不得不忍泪分别。临进宫前,他俩在一面店匆匆吃了一碗面话别。当日天气炎热,面条热烫,难以立即入口。媚娘灵机一动,用冷水将热面一激,再加调料,竟美味可口。媚娘入宫,常怀念与恋人临别时所吃之面。命御厨再作,味总不如从前。既为女皇,四处寻得原面店老父妻,乃利州岳东人士。老夫妻再作“冷淘”之面,其味如故。女皇潸然泪下。旋尔再问,方知岳东手工面制作独有配方,自不同于关中之法。女皇再命群臣品尝,无不交口称赞。从此,利州之地的岳东挂面与媚娘的凉面做法风行全国。

岳东手工面的制作过程分磨面、和面、做条、下盆、发汗、出面、拉条、上柱、分杆、晾干等环节。其中和面最为关键。因为岳东挂面制作过程中要加适量的盐促使蛋白质与淀粉分子的结合,以此来影响面筋的形成。如果比例把握不好,自然只会做出次等的手工面。因此千百年来,岳东之地的做面老艺人至今尚不敢用机器和面。他们只相信他的双手与双眼,面、盐、水的调合粘度也就早已烂熟于他们心中。

正宗的岳东挂面下锅不腻,入口柔软有劲。故而既适合煮热汤面,也适合做女皇所创的“凉面”。如今的岳东手工面,更是品种繁多。以粗细论,有银丝面、龙须面、玉带面之分;以制作添加成分论,有鲜蛋面、玉米面、大葱面、蔬菜面之别等等。市价高达8元一斤的手工面,却一直供不应求,故而催生当地不少手工面的传人。以五代制面的岳东席氏手工面传人席月建为例,一家就能带动80余户400多人就业。他们以专业合作社的形式分户作业,统一包装,统一销售。我们应该相信,不远的将来,岳东手工面肯定能走出蜀中,走向全国。(胡博/文)

四. 四川省 宜宾 南溪县 兰香斋熏肉

兰香斋熏肉,是四川省宜宾市江的著名特色食品,该品成品呈酱黑色,黑晶发亮,具有香味扑鼻、味长鲜美的特点,是理想的佐洒佳肴,也是馈赠亲朋的名贵礼品。

兰香斋熏肉早在二三十年代就以其独特的美味,闻名于省内外,曾在成都花会上展销时,荣获奖状和奖牌,远销成才重庆宁波上海和东南亚等地。中外人士有幸得饱口福者,无不翘指成功盛赞,有诗云:“熏肉味美沽酒醉,芙蓉可口数兰香。”兰香熏肉成品呈酱黑色,黑晶发亮,香味扑鼻,味长鲜美,是理想的佐洒佳肴,也是馈赠亲朋的名贵礼品

( 宜宾)

宜宾兰香斋熏肉的源来:Hrf

大清光绪年间,成都什邡县人氏叶兰亭来到宜宾。因其精湛的肉干加工技艺创办肉干加工作坊,当时有一句话是这样评价的“如入芝兰之室,而满屋生香”这个手加工作坊就有了自己的名字——“兰香斋”。当时宜宾工商史料记载其销售盛况:每日上市,瞬即一空,稍迟一步,倍有向隅之感。Hrf

宜宾兰香斋凭着自己的精湛技艺和兰香斋人的不断探索精神不断的壮大发展,于一九三六年荣获“四川劝业学会优秀奖”自此远销成都,重庆,昆明,汉口和上海等城市,鼎盛时期技工逾百人。Hrf

五. 福建省 南平 松溪县 松溪红茶

松溪红茶为地理标志证明商标。上海世博会上,松溪红茶获得金奖。目前松溪县从事红茶加工的企业约180家,年产量3000多吨,销售产值近1.5亿元,产品畅销北京、福州、厦门等国内大中城市。

去年以来,松溪县紧紧围绕当地农业产业特点,以争创地理标志证明商标作为服务“三农”的切入点,大力实施“地理标志商标富农”战略,扎实推进特色农业走品牌化、产业化、集群化的路子。

松溪红茶

松溪县茶业协会

10034709

六. 江西省 萍乡 芦溪县 萍乡腊芋几

腊芋几是萍乡乡下农村的一种过年熏菜的一个品种,是由新鲜的芋头制作熏制而成,此菜肴味道独特,是萍乡地道的一种家乡风味特色佳肴。

七. 四川省 宜宾 南溪县 四川白鹅

四川白鹅

四川白鹅分布于四川省温江、乐山、宜宾、南溪、永川和达县等地。主要特性:四川白鹅属中型绒肉兼用鹅种。全身羽毛洁白,紧凑,喙、胫、蹼橘红色,成年公四川白鹅额部有一个半圆形肉瘤。成年母四川白鹅肉瘤不明显。无咽袋,偶有腹褶。眼睑小,圆形,虹彩蓝灰色。

南溪县南溪镇莲花村处于四川省西南部,位于长江上游沿岸,这里的自然条件非常适合白鹅生长。

四川白鹅是我国优良的地方畜禽资源保护品种,位列白鹅保护品种之首,具有生长快、产蛋量高、适应性强、肉质及产绒性能好等特点。近年来四川省南溪县大力发展白鹅养殖产业,促进了当地的经济发展。

为了加强四川白鹅标准化养殖区、养鹅专业示范村、科技示范园区的建设,南溪县将镇莲花村确定为养鹅专业示范村,现在该村大部分村民从事白鹅养殖;将南溪县四川白鹅育种场作为四川白鹅科技示范园区;积极推行标准化、规模化养殖,推动全县白鹅产业发展。2009年实现年出栏商品鹅450万只,存栏种鹅8.5万只。

八. 重庆市 巫溪县 巫溪蜂蜜

“红池牌”蜂蜜产于有“南方草原明珠”之称的巫溪县红池坝。本品天然优质,无污染,色泽白至浴黄,气味芳香舒柔。含果糖、葡萄糖、氨基酸、挥发油、酵母、酶类、无机盐及多种维生素。具有补中、润燥、止痛、解毒之作用,对肺燥咳嗽、肠燥便秘、胃脘疼痛、鼻渊、口疮、汤火烫伤、乌头毒等有疗效。

九. 江西省 抚州 金溪县 金溪浒湾油面

浒湾油面为金溪县传统名牌产品,又称龙须贡面、挂面、须面、龙凤见喜、福禄喜面、寿面等。明末就见诸市场,清代曾被选为宫廷食品。民国时,精装油面采用红漆木盒包装,木盒外雕刻有龙凤呈祥、百年好合、锦绣河山等图案,并配描金品名和作坊字号、烹调说明,秀气精美。 浒湾油面用料讲究,采用上等的能承受拉力的优质面粉、茶油或麻油、精制薯粉或葛粉、食盐(福建产的细沙海盐为佳)等原料,按照不同季节严格配方,历三期发酵,经手工精制、微风晾干而成。其做工考究,操作严格,制作过程有和面、调料、搓条、过油、绕面、入箱、上架等十余道工序,要求一环紧扣一环,且一年四季的调料不同。它具有爽滑、细腻、烹调不糊、口感不粘,易于消化等特点。并具有键脾胃、降血压、发伤感、祛风寒、催母乳等功效,是老、弱、病人、孕妇、婴儿的理想食品。 金溪油面生产地在浒湾,因其地处交通要道,人员流动快,信息灵,原料充沛,自然形成生产基地。油面的制作工艺特殊,虽然在清朝后期一些乡村也有生产,但质量却无法与浒湾生产的油面相比。新中国建立前,浒湾生产油面的作坊主要有美芳斋、森和兴、利芳福、何源和等多家。当时生产的油面主要供富人享用,普通百姓只有在喜庆日或节日时少量购买招待贵客。新中国建立后,油面作坊逐步改为公私合营,后作坊全部收归浒湾粮油加工厂。1982年,浒湾油面厂专门生产龙须贡面,产量大为提高,1997年达到250吨。 浒湾油面烹调简单,包装讲究,民间常用做馈赠亲友的礼品,寄予吉祥之意。人们每逢寿诞、婚嫁、婴儿出生,不论贫富都会吃上一顿油面,以示长寿吉祥心愿。1984~1985年,浒湾龙须贡面两次被江西省商业厅评为优质产品,1988年参加中国首届食品博览会,在上海展销会上深受上海市民的青睐。

十. 广东省 湛江 遂溪县 遂溪极品番薯

遂溪极品番薯

遂溪极品下六番薯目前有两个品种:下六女儿红和下六香芋薯,还需按一定的种植方式,而且必须是种植在遂溪县草潭镇北灶尾和下六村委会的一块神奇土地上,约有1500亩左右,才能称为极品下六番薯。

这块土地原是堵海造田的“海地”,大概在10多年前,人们渐渐的发现,在这块土地上种植出来的番薯与其它地方出产的味道不同,这里的番薯别有一番风味。

女儿红薯表皮呈紫红色,光滑无皱痕,无虫害,成薯重量达0.4-0.5公斤。煮熟时薯皮半裂散开,露出红色的薯肉,发出诱人的香味,吃之香、甜、滑;香芋薯表皮呈暗红色,光滑无皱痕,无虫害,成薯重量达0.3-0.4公斤,煮熟时薯皮至薯肉半散开,薯心呈紫绿色,散发出不仅有薯的香味,还有芋的香味,吃之香、粉、爽。下六番薯的特点有:一、风味独特。与其它地方的番薯一样,下六番薯也具有香、甜、粉、滑等特点,相对来说,它明显的将这特点加强了、放大了,还增添一些独特的韵味,把这香、甜、粉、滑引入一个新的高度,令人吃过之后留香、回味、怀念;二、番薯光滑无皱痕,绝无虫害。说来神奇,就是只隔一条田基,这边的薯就绝无虫害,那边的往往就受了虫害,表皮有虫痕,甚至薯肉被虫蛀过而变味变质;三、下六番薯中的秋薯在过了农历9月9后,若不变质者,留至次年的中旬也不会变质了;四、下六女儿红番薯陈薯中间有一条紫红色的芯,有粘性呈半流质状态,味甜而甘,有如面包、饼的馅,令人拍案叫绝;五、人们发现其有较好的保健功能。据群众反映,长期食用下六番薯,某些消化系统疾病不药而愈;六、据说下六番薯和下六井水煲出来的番薯粥在酷暑的夏天竟然两昼夜不变馊。

下六番薯虽然味美,但也要讲求食法。不同的品种,食法也不同。女儿红薯适宜水煮、煲番薯粥、煲糖水,香芋薯则宜于用微波炉烘或用炭火煨,隔水蒸也可。另一点是,若要知其味,需慢慢的品尝,若狼吞虎咽的一餐吃它三四斤,则因其味太浓而不知其味了。若烘、煨、蒸熟的香芋薯顺着薯肉的结构用手大力一小块一小块地撕开(不能用刀等硬物切割,那样风味大受影响),就着甘洌的山泉水一小块一小块地细品,那味道真是妙极了。

由于产量不多,大部分农民都是留下赠送亲朋好友或送礼之用,又有—部分入专程到村里购买吃或送礼,还有一部分人专程收购远销广州、深圳等地,真正的下六番薯在市场上流通的不多。大部分人购买的下六番薯其实只是下六产的番薯而已,并非真品。严格的讲,下六番薯尚是处在养在深闺无人识的状态。

推荐特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