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您来到51特产网

宁远九嶷山特产血鸭 宁远血鸭哪家最好吃

当前位置:51特产网宁远九嶷山特产血鸭 宁远血鸭哪家最好吃更新时间:2023-11-08 00:46:14

一. 湖南省 株洲市 攸县 攸县血鸭

攸县血鸭是经典的湘菜,挑最生猛鲜活的嫩土鸭宰杀,让鸭血淌入盛了料酒的碗内。鸭子去毛剖腹切块,再就与生姜、红辣椒、蒜瓣一道入油锅爆炒,然后又加鲜汤焖至快干,最后将鸭血整个儿淋在鸭块上,边淋边炒,再加料起锅。鸭血香滑且清火败毒,鸭肉异常鲜嫩,吃了一块,筷子就停不住了,真是美味的佳肴!

“攸县血鸭”是用攸县麻鸭加工制作而成的一道美味佳肴。取生长期仅两个月左右的小麻鸭,在宰杀时要很好地取其鲜血。方法也有讲究,先在碗中放适量清水和适量食盐,盐量一定要恰到好处。因为盐少了,鸭血难以黏稠,盐过多则味咸色黑。主厨将鸭颈割破,倒提起麻鸭双脚,让其血流入碗内。麻鸭血放尽后,马上就要搅和,达到水、盐、血三者交融,以筷子可以挑起黏糊的鸭血为佳。

炒血鸭的主要特色就是靠鸭血。将麻鸭拔干净毛后,剖腹取出内脏,将其碎剁,取生茶油放入锅内烧热,将麻鸭肉片和生姜、辣椒、桂枝(粉)一起放进锅内炒至六成熟,放入热水,煮至九成熟,再将鸭血糊入其中,看到鸭血由鲜红变成酱紫色,这时候的鸭血就全部黏糊在鸭肉上面,血鸭就可以上口吃了。攸县血鸭其味道甜沁、新鲜、脆嫩,无论是下酒,还是送饭,都是上乘佳品。

改革开放以后,众多攸县人走向全国各地创业,深圳、广州、北京、上海等许多大都市都有攸县人的身影,他们中有些人在城市开酒店、饭店,自然就把家乡的饮食带到了当地。“攸县血鸭”这道家乡菜,现在已经传到全国各地。我曾有幸在谭冬生将军广州的家里做客,他特意嘱咐厨师做“攸县血鸭”这道菜。谭将军说,戎马生涯几十年,都没有改变吃家乡菜的习惯,最具特色的就是“攸县血鸭”。在北京饭店,在上海锦江饭店,都有“攸县血鸭”这道菜挂牌,可是由于鸭子并非正宗的攸县麻鸭,做法也不如家乡人地道,所以其味道远远比不上在攸县本土吃到的血鸭那样原汁原味。

二. 湖南省 永州市 宁远 野产异竹

永州的竹,风姿绰约,别有情趣。那高大挺拔的便是毛竹,又称楠竹,它无所畏惧,直刺蓝天,其称竹林中的伟丈夫。最大的毛竹,截取一节,可以做只水桶。过去,山里人建房,全用毛竹。引水也有竹,修路也用竹。特别是家里的用具,也朋部分是竹:竹床、竹席、竹椅、竹凳、竹碗、竹杯、竹壶、竹筷、竹瓢、竹笠、竹筛等。更有奇者,连床上的蚊帐也有用细如丝发的竹丝编织的,叫竹帐;还可用竹筒煮饭。竹文化的辉煌在这里发扬得淋漓尽致!
在舜皇山,有一种变异的毛竹——金玉竹,当地人叫它“黄金嵌碧玉”或“碧玉嵌黄金”。这种竹高大如毛竹,但竹节间都有排列非常整齐规范的黄绿两种颜色,黄的如金,绿的如玉。有时,以黄色为主,嵌着黄色,那便是“碧玉嵌黄金”。这种竹,往往有一个固定的生长区,从不与其他竹为伍,显得清高得意,一排排,一片片,黄绿相间,披金戴玉婀那多姿,招揽游人,它们是竹林中的美皇后。
斑竹。它的别名很多,如泪竹、湘妃竹等。它是一种瑰丽的观赏竹,竹杆闪亮发光,上面天然洒满了密密麻麻的泪痕,有紫黑色的,有雪白色的,有血红色的,朱点班苍,迎风袅娜,象征着传说中的娥皇、女英与舜帝真挚而高尚的爱情,并以透明耀的光泽角质外皮闻名于世。班竹,主要分布在九嶷山和舜皇山。相传舜帝南巡,崩于苍梧,葬在九嶷;虞舜的两个妃子娥皇、女英前来寻夫,沿潇水而上,凶信后悲痛欲绝,泪尽泣血,滴在竹上就成斑竹,于是就有“斑竹一枝千滴泪,点点滴滴都是情”的佳句。

奇观稀有的的是淡竹的变种——紫竹。紫竹叶呈针形,每两三片生于小枝上,表面绿色背后微白,杆高三五米。新竹初时呈绿色,后渐渐变成紫黑,老竹竹杆乌黑发亮似涂了一层油漆,所以又称油竹、乌竹、墨竹。“竹叶青青不肯黄,枝条楚楚耐严寒,昭并万物东风里,更有笋尖出土忙”。革命老前辈董必武在这首诗里把紫竹生长的特点,坚忍不拔的性格描写得淋漓尽致。坚韧、紫黑的竹杆是箫笛、烟管、手杖、伞柄及工业品的珍贵材料。有人说,手执一根紫竹,千里行路,毒蛇不敢见,狂犬不敢近。紫竹主要分布在东安、双牌、宁远。由于竹杆颜色特殊,可栽植于庭院,以供绿化、美化和观赏。杆材可用于特种编织,竹笋可食用。

竹林里还有一位最惹人喜爱的马戏团小丑——龟甲竹。它的竹节没有一个是正儿马经的,都是东倒西歪,竹节肿胀而又圆纹,表面凸凸凹凹,远望去活像一只小龟引颈上竹。它正应了“正而不足斜有余”的谚语。
罗汉竹也令人发笑,它的每一节间都膨胀如大肚,所以也叫佛肚竹。
还有一种伞竹。其实它不是竹,而是竹的副产品——竹孙。竹孙是一种极其名贵的山珍,它是寄生在竹子根部和腐叶上的一种菌类,也有杆、茎和伞顶,伞顶特别漂亮,像用白色的丝绸精细编辑的罗网,因此,也叫“仙人伞”,是待客的上等珍品,其味特别鲜美。目前,在我市部分地方已开始人工种植。
永州的竹,是美的化身。它,在生当美各,死后为美魂。永州透气竹凉席、通气竹筷、冬笋罐头、竹刻书法书画、竹制家具等竹制工艺品,造形优美,从潇湘美到大江南北,从东方美到西方。难怪苏东坡说:“宁可食无肉,不可居无竹。”

三. 湖南省 郴州市 嘉禾 嘉禾血鸭

嘉禾血鸭子是湖南省郴州市嘉禾县的特色美食。嘉禾血鸭口感爽滑、香辣,具有不粘锅、不粘碗碟的特点。

子姜血鸭是嘉禾人餐桌上最常见的佳肴,选用本地放养的土鸭,宰杀时保留鸭血,鸭子去毛洗净后切块,放入锅中炒干水份后加入茶油炒至粘锅,再放入精盐、八角、桂皮、子姜、红椒后加水焖煮,起锅前和入鸭血即可。

做血鸭,须选用刚刚出栏的仔鸭,肉方才腴嫩肥美,若不肥则同于嚼蜡。由于要取用新鲜的鸭血作为辅料,鸭子也无法提前宰杀治净备用,必须现杀现做。所以制作血鸭的过程,也是颇为匆忙紧凑。首先在一只小碗里备上少许盐水,宰鸭的时候,把鸭血尽数沥到小碗中,再滴几滴烈酒去腥,然后用筷子微微搅动,不使血浆凝结成块。随后将鸭子褪毛治净,用厚背砍刀砍成长条状,砍完还要用刀背将鸭骨细细敲松敲碎,使之骨肉分离。而在为鸭子做“马杀鸡”的同时,还要用料酒、酱油、生姜腌渍一回,及至入味,再将鸭肉剁成小颗的肉粒。

嘉禾县血鸭之所以成为夏日的开胃菜,是因为子姜的辅助。子姜乃是生姜的嫩芽,为夏日上市的时蔬,不仅口感生脆,其中亦蕴含丰富的姜辣素,有益脾胃、改善食欲的作用。炒的时候,先把鸭肉粒在锅中焙干水分,再加入切成细丝的子姜一同翻炒,及至炒出香味,加干辣椒、甜酒糟,调好味后把鸭血倒进去。这时候,火一定要猛,炒动的速度也一定要快,令鸭血在受热凝结之前,就均匀地沾附在鸭肉上,炒熟后就可以起锅了。

吃的时候已被炒熟的黏稠鸭血会顺着口舌渐渐化散开来,鲜艳非常,带有浓郁酒香、味道微辣的鸭肉,嚼起来也是十分入味,由于鸭骨已被敲碎,鸭肉和软骨的柔韧感,在牙齿上都可以清晰地感受出来。饱吸了鸭肉鲜味的子姜丝,微辣带脆,味美亦同。

四. 江西省 吉安 永新县 永新血鸭

永新血鸭也是当地的一道特色菜,曾在“红永新”特色菜肴烹饪大赛获得金奖

永新血鸭是江西省吉安市永新县的。永新血鸭是永新县的一道特色菜肴,制作方法特别讲究,主料为水鸭(2-3个月的嫩鸭最好)配料有:鲜红椒、生姜、大蒜、永新水酒。

永新血鸭是永新县的一道特色菜肴,与永新狗肉、酱萝卜炖老鸭等一样,非常受永新人的喜爱。制作方法特别讲究,主料为水鸭(2-3个月的嫩鸭最好)配料有:鲜红椒、生姜、大蒜、永新水酒。

永新血鸭制作方法:

1、将鸭子宰杀,盛血的碗里放少许永新水酒,并将血拌均匀,不让血凝固。

2、将鸭子洗净,剁成很小的碎块备用。

3、将辣椒切成同鸭块大小相同的丁块。生姜、大蒜同样。一般是多少鸭子用同等份量的配料。

4、将红锅里到油,爆烧鸭子,将水分烧干后放少许永新冬酒、盐;然后倒水,多少水以刚淹没鸭子为佳。盖上锅盖,待水分剩少许时放入辣椒、生姜、大蒜子。

5、起锅前将鸭血倒入,翻炒后装盘即既可这样一盘香喷喷的永新血鸭就制作完成了。

补充一下:首先将鸭头、鸭脚、鸭小翅放进油里炸,不然在后面炒鸭的时候鸭肉熟了,这三件还没熟。

永新血鸭的产地范围为禾川镇、石桥镇、坳南乡、曲白乡、才丰乡、在中乡、烟阁乡、龙源口镇、三湾乡、里田镇、龙门镇、台岭乡、沙市镇、龙田乡、文竹镇、高溪乡、埠前镇、高桥楼镇、怀忠镇、芦溪乡、莲洲乡、高市乡、象形乡、七溪岭林场、垦殖场。

五. 湖南省 永州市 宁远 湘妃竹

湘妃竹又名斑竹,是禾本科竹亚科刚竹属植物桂竹的变型,产于湖南、河南、江西、浙江等地。竹竿布满褐色的云纹紫斑。秆高7-13m,径3-10cm。秆具紫褐色斑块与斑点,分枝亦有紫褐色斑点,与原变种之区别在于秆有紫褐色斑块与斑点,分枝亦有紫褐色斑点。为著名观赏竹,秆用作制工艺品及材用。

湘妃竹即“斑竹”,亦称“泪竹”,竿部生黑色斑点。这种竹子生长在湖南九嶷山中。
中小型竹,竿高达5-10米,径达3-5厘米。竿环及箨环均隆起;竿箨黄褐色,有黑褐色斑点,疏生直立硬毛。箨耳较小,矩圆形或镰形,有长而弯曲之遂毛。箨叶三角形或带形,桔红色,边缘绿色,微皱,下垂。每小枝2-4片,叶带状披针形,长7-15厘米,宽1.2-2.3厘米。叶舌发达,有叶耳及长肩毛。笋期5月-6月。是我国竹家具的优质用材。

相传尧舜时代,湖南九嶷山上有九条恶龙,住在九座岩洞里,经常到湘江来戏水玩乐,以致洪水暴涨,庄稼被冲毁,房屋被冲塌,老百姓叫苦不迭,怨声载道。舜帝关心百姓的疾苦,他得知恶龙祸害百姓的消息,饭吃不好,觉睡不安,一心想要到南方去帮助百姓除害解难,惩治恶龙。
舜帝有两个妃子——娥皇和女英,是尧帝的两个女儿。她们虽然出身皇家,又身为帝妃,但她们深受尧舜的影响和教诲,并不贪图享乐,而总是在关心着百姓的疾苦。她们对舜的这次远离家门,也是依依不舍。但是,想到为了给湘江的百姓解除灾难和痛苦,她们还是强忍着内心的离愁别绪欢欢喜喜地送舜上路了。
舜帝走了,娥皇和女英在家等待着他征服恶龙、凯旋的喜讯,日夜为他祈祷,早日胜利归来。可是,一年又一年过去了,燕子来去了几回,花开花落了几度,舜帝依然杳无音信,她们担心了。娥皇说:“莫非他被恶龙所伤,还是病倒他乡?”女英说:“莫非他途中遇险,还是山路遥远迷失方向?”她们二人思前想后,与其呆在家里久久盼不到音讯,见不到归人,还不如前去寻找。于是,娥皇和女英迎着风霜,跋山涉水,到南方湘江去寻找丈夫。 斑竹

翻了一山又一山,涉了一水又一水,她们终于来到了九嶷山。她们沿着大紫荆河到了山顶,又沿着小紫荆河下来,找遍了九嶷山的每个山村,踏遍了九嶷山的每条小径。这一天,她们来到了一个名叫三峰石的地方,这儿,耸立着三块大石头,翠竹围绕,有一座珍珠贝垒成的高大的坟墓。她们感到惊异,便问附近的乡亲:“是谁的坟墓如此壮观美丽?三块大石为何险峻地耸立?”乡亲们含着眼泪告诉她们:“这便是舜帝的坟墓,他老人家从遥远的北方来到这里,帮助我们斩除了九条恶龙,人民过上了安乐的生活,可是他却鞠躬尽瘁,流尽了汗水,淌干了心血,受苦受累病死在这里了。”原来,舜帝病逝之后,湘江的父老乡亲们为了感激舜帝的厚恩,特地为他修了这座坟墓。九嶷山上的一群仙鹤也为之感动了,它们朝朝夕夕地到南海衔来一颗颗灿烂夺目的珍珠,撒在舜帝的坟墓上,便成了这座珍珠坟墓。三块巨石,是舜帝除灭恶龙用的三齿耙插在地上变成的。娥皇和女英得知实情后,难过极了,二人抱头痛哭起来。她们悲痛万分,一直哭了九天九夜,她们把眼睛哭肿了,嗓子哭哑了,眼泪流干了。最后,哭出血泪来,也死在了舜帝的旁边。
娥皇和女英的眼泪,洒在了九嶷山的竹子山,竹竿上便呈现出点点泪斑,有紫色的,有雪白的,还有血红血红的,这便是“湘妃竹”。竹子上有的像印有指纹,传说是二妃在竹子抹眼泪印上的;有的竹子上鲜红鲜红的血斑,便是两位妃子眼中流出来的血泪染成的。
陈鼎《竹谱》称“潇湘竹”“泪痕竹”。竿部生黑色斑点,颇为美丽。是我国竹家具的优质用材。《阵物志》:“尧之二女,舜之二妃,曰‘湘夫人’,舜崩,二妃啼,以涕汨挥,竹尽斑。”《群芳谱》:“斑竹即吴地称‘湘妃竹’者”。

六. 湖南省 永州市 宁远 珠坝白苦瓜

珠坝白苦瓜

石珠坝白苦瓜是宁远本地优良苦瓜品种,主产宁远县中和镇石珠坝村、上街村、下街村一带,常年种植300余亩,亩产苦瓜1000—1500公斤,亩产值1500—2000元;石珠坝苦瓜属早、中熟品种,从播种到初收80余天。植株生长势较强,果实长圆筒形,长40—60厘米,横茎5—7厘米,成熟瓜外表白气有光泽,肉厚质细嫩,味微苦且有清香。

七. 湖南省 永州市 宁远 焦盐兔片

焦盐兔片

【菜名】 焦盐兔片 【所属菜系】 湘菜 【特点】 成菜色泽淡黄,外焦内软,香酥麻辣。 【原料】 主料:鲜兔肉300克。配料:鸡蛋2个,面粉40克。调料:熟猪油1000克(实耗75克),精盐5克,味精0.5克,料酒25克,葱花5克,花椒粉0.5克,湿淀粉25克,香油5克。 【制作过程】 1.将鲜兔肉洗净,剔去筋膜,斜片成3厘米长、2厘米宽、0.3厘米厚的薄片置碗中,加料酒、味精、精盐抓匀腌3分钟。 2.将面粉、鸡蛋、湿淀粉放入大碗中调匀制成糊,倒入腌好的免肉片均匀挂糊。 3.炒锅置旺火上,放入熟猪油,烧至六成热,将挂糊的免肉片,逐片下油锅,待表面炸呈淡黄色,倒入漏勺沥去油。 4.炒锅内留少许油置旺火上,下兔肉片急炒,撒上葱花、花椒粉,淋入香油,持锅颠几下,装盘即成

八. 湖南省 永州市 宁远 禾亭水粉

禾亭水粉是湖南省永州市宁远县禾亭镇的。

宁远县禾亭镇禾亭村村民刘运富兄弟根据独创的汤料配方和加工方法,制作的“禾亭水粉”深受顾客欢迎。在他俩的带动下,该村村民将“禾亭水粉”店开到了县城和重庆、广州、长沙等大城市。

九. 湖南省 郴州市 桂阳 桂阳血鸭

配料:

鸭2000克。胡椒粉1克 姜6克 盐4克 辣椒(红、尖、干)5克 味精3克 小葱15克 大蒜(白皮)25克 花生油30克 香油10克 料酒35克 酱油4克。

特色:

此菜鸭血褐黑程亮,黑里透红,味香辣,肉鲜嫩,油重抱芡,咸鲜适口,佐酒下饭均宜。

操作:

1.取净碗一只,先装好料酒15克,把鸭由颈下杀一刀,让鸭血流入碗内,用筷子搅匀;

2.再将鸭子浸在沸水内烫一下,随即煺毛剖腹,挖出内脏,用刀切成1.8厘米见方的块,另用碗装好待用(头、脚、翅、内脏等不用);

3.生姜洗净,切成1.2厘米见方的薄片;

4.葱去根须,洗净,取葱白切成1.2厘米长小段;

5.干红辣椒斜切成0.9厘米长条;

6.蒜瓣一切两半,一并放入净碗内;

7.铁锅放旺火上烧热,倒入花生油,烧至七成热时,将切好的姜、葱、蒜、干红椒倒入炒出香味,再倒入鸭块合炒;

8.炒至收缩变白,随即加料酒20克、酱油、精盐再炒;

9.然后加鲜汤200毫升,将铁锅移微火上焖10分钟;

10.见汤约剩1/10时将鸭血淋在鸭块上,边淋边炒动,使鸭块粘满鸭血,淋完后加胡椒粉、味精、略炒一下即起锅,盛入盘中,再淋上香油即成。

贴士:

1.宰杀时刀不离血管,使鸭血顺刀流入碗里;

2.炒鸭肉时会出汤,先滗出装碗,爆干水分,然后放油,用旺火炒至肉色发黄,鸭血用滗出的汁调匀再下锅,改用温火,结块即成

十. 湖南省 邵阳市 大祥区 邵阳血鸭

邵阳血鸭是故乡名菜,这是一种伟大的发明。嫩嫩的仔鸭,配上嫩嫩的青椒,佐以生姜大蒜,撒上树上刚摘下的绿色的花椒,出锅时泼上去的加醋的鸭血,一下子把整道菜的味道勾勒出来,酽酽的血鸭,浓浓的滋味。鲜香辣脆爽,令人咂嘴回味,咂舌自吮。

我们小时候吃的血鸭,都是自家养的鸭。最新鲜美味的,是每年春天的“第一摊”鸭。“第一摊”,即用最早上市的小鸭仔喂养大的嫩仔鸭。俗话说:“四月八,冻死鸭。”电孵的小鸭仔要农历3月底4月初才上市,早了养不活,人家不会买。每年,母亲像呵护小宝宝一样照养“第一摊”鸭。如果赶在端午节之前长成,那是极美妙的。“莫笑农家腊酒浑,丰年留客足鸡豚。”端午佳节,杀一只嫩嫩的仔鸭,鸭肉很嫩鲜,鸭骨头也嫩得可以嚼碎。酥脆之间透着鸭肉的清香,酸辣脆爽,十分劲道可口。

那时的鸭们都是在野地里撒欢觅食长大,不像现在圈养喂饲料催生。农田尚未春耕时,可随意放出。插上禾苗后,得等禾苗长稳固了才敢把鸭们放去水田。鸭子在水田啄食田螺小鱼小虾小虫子,长得飞快。如果勤快,还可以到地里挖蚯蚓,纯天然,高蛋白饲料。吃得多了,鸭们也有灵性,见主人背个锄头就屁颠屁颠跟着跑。锄开黑黝黝的土地,肥嘟嘟的蚯蚓猛然被曝光,扭动胖胖的身躯慌忙逃窜。笨笨的鸭子扁扁的嘴也很灵活,争抢“美味佳肴”。还不停地“嘎嘎嘎”,似乎引吭高歌:“好呷,好呷!”若一天能喂两餐蚯蚓,小鸭们长得可欢实了,吹气球,见风长。刚买回来的小鸭毛绒绒的,只见绒毛没见身架。喂得十天半月蚯蚓,鸭翅上慢慢长出粗羽毛,鸭身上细细的绒毛也渐渐变粗。胸脯高挺,0圆浑,鸭身板就慢慢出来了。等鸭翅上的粗羽毛长全,便是成年。磨刀霍霍,抓鸭子。鸭们扑腾着乱飞,孩子们高兴得跟着跑。用竹耙子按倒一只鸭,抓住,在鸭们惊悚的“嘎嘎”叫声中,放倒一只鸭。

拔毛、开膛破肚、清洗内脏,弄得干干净净的鸭子被大卸成N多块。尽量小块一点好,入味。再说,农村家庭人多,小块更经吃。

配料很简单,农家里都可找得齐:青辣椒、子姜或是老姜、大蒜籽,还可以备点花椒。

香喷喷的猪油下锅烧热,爆炒鸭丁,香味四溢,绝对地撩人口味。如果不嫌腻,可以放上一些带皮的猪肉,肥素一概放进去猛火炒炸。“炒作”这词用在新闻上真是浪费,用在菜肴里,那才是实至名归。炸到黄黄的,香喷喷的,油水都溢了出来。搁几勺盐,放几片姜,捂两分钟,尝一块,已经很美味了。然后加入青辣椒,与鸭丁亲密接触,爆炒、入味。这时捞一块鸭丁入口,哇,不错!青辣椒清新的滋味一下子就附着在了鸭肉上。五月初的青辣椒,那也是一年当中的“第一摊”。赶早栽种辣椒,配上新长成的嫩仔鸭,两嫩相交,鲜嫩无比。再放上蒜籽,放上花椒,最后的关键一步:淋鸭血。把放了醋而没有凝固的鸭血往鸭肉上匀净地泼上一层,翻炒几下。顷刻间,鸭血被烫熟,鸭肉裹上一层酽酽的酱汁,比酱油更浓更鲜美更浓稠。一道绝世美味新鲜出炉。人见人爱花见花开,佛见佛跳墙。吃血鸭,才明白什么是真正的“绝味鸭脖”。鲜香辣脆爽,集于一身。炒完血鸭的锅也不舍得洗掉,盛半碗饭放进去炒几下,把锅底上的浆全都蘸出来,是比蛋炒饭更具特色的美味。

感谢我们祖先伟大的发明:血鸭。最初可能是舍不得倒掉那些鸭血,另作一道菜又嫌料太少,于是某个聪明的主妇创新地把鸭血泼到锅里的鸭肉上,绝世美味就此诞生。

有人认为血鸭的做法起源于永州,邵阳血鸭或许没有“永州血鸭”那么有名,但是在我看来,还是咱邵阳血鸭更正宗。

现在,我已成功地把这种“美味印象”移植到儿子小豆的头脑中。偶尔的周末,到菜场宰一只无辜的仔鸭,拿回家细细烹饪。酽酽的血鸭,浓情好滋味。

作者:陈南玉 来源:凯风湖南

推荐特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