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您来到51特产网

汕头买特产店铺推荐 汕头特产哪里买最好的

当前位置:51特产网汕头买特产店铺推荐 汕头特产哪里买最好的更新时间:2023-12-21 09:57:52

一. 广东省 汕头 潮阳 金玉三棱橄榄

金玉三棱橄榄

橄榄是橄榄科橄榄属的常绿乔木果树。原产于我国。

是南方特有的热带亚热带果树之一。其优稀品种三棱橄榄是金玉,栽培历史150年以上。三棱橄榄果皮黄腊鲜亮,倒卵形,果基较平钝,微呈三棱状,故而得名。平均单果重10克,果实横径2.2厘米、纵径3.7厘米,核肉肉易分离。果肉白色、脆而化渣、香浓、回味惹事甘甜,含可溶性因形物12%,果实可食率82.84%,100克肉含维生素C为18.64毫克,钙146.72毫克。蛋白质为3.54毫克,纤维6.08克。据有关测定,三棱橄榄果质优良,维生素C和蛋白质分别相当于普通橄榄的225%和147%。栽培适应性强,耐旱耐瘠,适栽于肥力中等的植地。适应鲜良,价格为普通橄榄的5-30倍。三棱橄榄源于多玉芦塘,清乾隆十五年(1750年)在该村西部瓠靴山发现,经长期选优去劣,嫁接繁衍。果农已掌握其快速育苗技术,在选地建园,成片规划;合理密植、及时高接;抓住花前肥和果实膨大肥轻施,秋梢肥和过冬肥得施的“二轻二重”科学用肥法;加强土壤管理;重视整形修剪、培养矮化树冠和健壮结果母枝、促花壮华保果及病虫害防治等栽培技术上下功夫。特别是重视对老树的更新复壮、高接换种;建立三棱橄榄优质基因苗圃;成立三棱橄榄技术协会三项措施,更使金玉的特种水果三棱橄榄的民展蓬勃地兴起!

二. 广东省 汕头 龙湖区 南社食品

南社食品

外砂镇南社村现有农副产品加工企业55家,从业人数约400人。年农副产品加工量达8000吨,年创值3000多万元,荣获汕头市食品加工专业村称号。该村的橄榄菜、贡菜、香脆青瓜、香脆菜心、咸菜畔等产品畅销海内外市场。该村玉蕾食品实业有限公司是粤东一家大型的农副产品加工企业,厂区面积达10000平方米,“玉蕾”牌商标被认定为广东省著名商标,“玉蕾”牌潮汕风味菜系列产品远近闻名,畅销国内各地,远销新加坡、美国、澳大利亚等国家

三. 广东省 汕头 金平区 广场豆花

   说起豆花,许多人都知道在汕头有个地方的豆花最好吃,那就是“广场豆花”。

    “广场豆花”呈土黄色,和我们常看到的很多豆花摊档上白花花的豆花不一样,显得比较“结实”,其实这就是“广场豆花”的特色———硬。店主告诉记者:“我们的豆花不管放多久都不会‘反水’”。很多人吃豆花都有这样的经历,一边吃豆花,一边看着豆花变成水,吃完豆花,碗里也有很多水,这样的豆花如果打包回家,一半豆花很有可能都变成水。而“广场豆花”就不会这样,“你尽管打包回家,就算吃不了,放到明天了,在微波炉里热一下,照样好吃。”

    “广场豆花”的招牌人物当然就是张伯了。两鬓斑白的张伯经营豆花生意已经30多年了,以前他只是摆个流动小摊在广场边上卖豆花,因为豆花质量好,口感好而赢得大家的好口碑。随着豆花生意越做越好,“广场豆花”的名越叫越亮,张伯和家人在广场边的一个新住宅楼的沿街铺面开了家“广场老牌豆花甜汤”店。“冬天的时候我们一天大概能卖二百多碗,夏天的生意比较好,一天能卖三、四百碗。”店主告诉记者。“广场豆花”的顾客来自四面八方,大家一想起吃豆花都会想到 “广场豆花”。

四. 广东省 汕头 金平区 狮头鹅

狮头鹅

狮头鹅是我国惟一的大型鹅种,因前额和颊侧肉瘤发达呈狮头状而得名。狮头鹅原产于广东饶平县溪楼村。现中心产区位于澄海市和汕头市郊。外貌特征,体型硕大,体躯呈方形。

头部前额肉瘤发达,覆盖于喙上,额下有发达的咽袋一直延伸到颈部,呈三角形。喙短,质坚实,黑色,眼皮突出,多呈黄色,虹彩褐色,胫粗蹼宽为橙红色,有黑斑,皮肤米色成乳白色,体内侧有皮肤皱褶。全身背面羽毛、前胸羽毛及翼羽为棕褐色,由头颈至颈部的背面形成鬃状的深褐色羽毛带,全身腹部的羽毛白色或灰色。

五. 广东省 汕头 南澳县 澳菜

澳菜指南澳出产的天然紫菜干品。在我国沿海岛屿的潮间带岩石上,生长着许多营养丰富的藻类,南澳海区出产的紫菜因其品位高而享有盛誉。据说早在1876年,英国一位船员通过万国公司的管灯人捎带了数捆采自南澳县南澎岛的天然紫菜回国食用,其独特风味轰动了这位船员的故乡,成为澳菜的一段佳话。

为何说澳菜品位高?原来南澳岛地处东海与南海的交界处,寒暖流交融,温度适宜,潮流畅通,海域无污染,水质含氮量高,故紫菜菜片薄嫩,光泽紫里透亮,味道鲜甜适口,所含蛋白质、钙、碘、铁、磷、糖及维生素、胡萝卜素、尼克酸等物质丰富。

澳菜不但是逢年过节喜庆筵席上的汤料佳品,而且有很高的药用价值。能减轻妇女更年期综合症,对男性0,老年人便秘,降低胆固醇等有一定疗效。老年人常食紫菜,有利于防老化。医学家的还把紫菜视为治疗胃溃疡的最佳海蔬。

南澳传统用以做汤的食法:将紫菜放置木炭火上烤至变为绿色,放凉,用手揉碎洒至做好的汤里,清甜可口,风味特别。

六. 广东省 汕头 濠江区 汕头虾丸

采用汕头港新鲜鲜虾打制而成,口感新鲜独特,鲜甜可口,已日渐成为高档潮州菜的必备菜色。

七. 广东省 汕头 南澳县 中华楠

南澳县立足当地的天然资源优势,大力开展珍贵乡土树种中华楠的繁育和栽培攻关,获取了重大成果。4年多来,已成功培育楠木苗木50万株,成功推广造林3000多亩,中华楠培育技术成果跃居全国先进水平。

中华楠是珍稀楠木中较为高级的一种,为中国南方的一种长寿树。它树形挺拔、树姿优美、材质优良、花芽嫩叶艳丽多彩,既是珍贵的用材林,又是贵重的生态景观树种。

近几年,县林业科技人员同园林绿化公司、育苗专业户紧密配合,先后攻克了适时选籽、遮荫避暑、土壤改良、科学肥培等技术难关,使中华楠各项繁育试验全部取得成功,仅苗圃基地近4年多来成功培育的楠木苗木就达50万株,两年生苗普遍达到1.2米至1.5米,并成功推广造林。经广东省林业系统、大专院校专家学者的实地考证,确认南澳岛中华楠多种育苗技术成果跃居我国南方地区领先水平。去年下旬,省林业局有关领导还专程莅岛,实地视察我县中华楠天然次生林的分布状况、育苗生产基地和造林生长情况,对海岛珍贵乡土树种中华楠培育技术成果给予高度评价。

目前,南澳岛成功推广造林的中华楠面积已达3000多亩;2005年4月栽植的中华楠已普遍长至3米之高,较高的已超过3.5米,基本形成自然植物群落,展现了特有风姿,中华楠栽培成果已被专家学者认定“达到全国先进水平”。

八. 广东省 汕头 金平区 红桃粿

民俗年糕。又名红曲桃。取桃果造型而得名。桃果象征长寿,故制桃粿正反映祈福祈寿的愿望。有些地方叫作粿桃。

制桃粿分皮与馅两个部分。皮用大米作原料,加红米曲用家庭碓臼舂捣成粉红色细滑粉末,然后用温水搅拌搓捏成大块团状,下蒸笼至半熟取出,在砧板上反复揉锻,即可捏在粿皮。馅料一般用白豆或红豆做成豆沙或甜豆沙,或用糯米蒸成香饭或甜饭充用。皮馅包制成后,还须用雕刻花纹图案的木质桃形印模印制,再入蒸笼蒸熟即成。

潮汕家庭妇女,一般都能掌握这类食品工艺。由于整个过程必须从舂捣米粉开始,故做粿又称为舂粿。

九. 广东省 汕头 南澳县 赤鯮鱼

赤鯮鱼

南澳以及潮汕一带所称的赤鯮鱼,学名真鲷鱼,又名立鱼,味美色鲜,自古以来被人们视为珍品,而今也是经济效益较高的出口创汇产品。

赤鯮鱼属近海暖水性底层鱼类;它体侧扁,长椭圆形,色鲜艳,赤红色的体面并杂有稀疏小星点。它喜欢栖息在岩礁、砂砾和贝藻丛生的海区。

赤鯮鱼不仅体丰肉嫩;营养丰富,加上鱼体呈红色,寄有吉利、年年有余(色)的寓意,所以受到人们的喜爱。在台湾,赤鯮鱼被列为最名贵的鱼类之一而供不应求。每逢生儿育女,婚宴庆寿或过年过节,都用此鱼请客以示如意吉祥。

由于赤鯮鱼在市场十分走俏,价格昂贵,而目前国内外产量不多,不少国家发展了赤鯮鱼的人工繁殖和养殖。南澳岛四周海域自然条件优越,海湾岩礁底栖甲壳类和软体动物等真绸鱼饵料众多,近年来这里的海洋渔业科技人员已指导渔民大力发展了赤鯮鱼的养殖生产,产品远销台湾及港澳市场,满足了国内外市场的需要。

十. 广东省 汕头 濠江区 橄榄糁

潮汕地区盛产橄榄,橄榄糁可以说是民间橄榄一种最普遍的加工腌制的杂咸。据说橄榄糁还有一传说,过去潮汕地区一些男人,为谋生计外出打工,家中的女人为了让男人回家能吃上新鲜的橄榄,便用盐和南姜把橄榄腌起来,这便是现在的橄榄糁。橄榄的清香,带有南姜盐的咸辣,有很好的消食开胃作用,是橄榄糁的特点,因此潮汕人不但用它作早晨吃粥的杂咸,还常用它作煮鱼的调料,起辟腥的作用。

橄榄糁的制作较简单,把10公斤橄榄捣破,调入3公斤盐、3公斤南姜末,加适量冷开水,搅拌均匀即成。橄榄糁可随做随食,也可放久。

橄榄味甘酸,性平,入脾、胃、肺经,有清热解毒、利咽化痰、生津止渴,南姜有温胃散寒,消食止痛。有温脾胃、祛风寒、行气止痛的作用。这两者结合在一起,便使橄榄糁有了很神奇的功效。

推荐特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