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您来到51特产网

内蒙当地人特产茶 内蒙喝的茶从哪些地方来

当前位置:51特产网内蒙当地人特产茶 内蒙喝的茶从哪些地方来更新时间:2024-01-11 19:17:16

一. 广东省 河源 龙川 桂林茶

 桂林茶是在海拔1170米绿色环境里生长,位于龙川大帽山下,是粤东北区一大名茶,历史悠久,畅销国内外。桂林茶茶色清澈淡绿,香味浓郁、有抗氧化、清凉解毒、防脂、抗癌、抗衰老等功能。茶叶中的多酸类、咖啡碱、氨基酸、维生素芳香物质等各种成份,对人体健康有多方面的功效,是当今钟情生活享受和潮流消费的世人真诚之佳品。

二. 江西省 上饶 德兴 德兴高山茶

德兴高山茶是江西省上饶市德兴市的。德兴高山茶含有大量氨基酸、多酚类、咖啡碱、多种维生素、芳香物质、糖类等。

德兴茶叶生产历史悠久,群众有种茶、制茶的好经验,全市有茶地4万亩左右。茶树遍布全市,新岗山镇已初步建成了万亩绿茶基地,占才、界田、黄柏等乡镇栽种面积在3000亩以上,除银城、四洲、张村及龙头山等乡镇外,其它乡镇茶树栽种面积也都在千亩以上。春、夏、秋季均可采茶,但各季茶叶产量、质量差异悬殊。

德兴新岗山镇的晶品香茶,其品质可追婺源的绿茶,是年节赠送亲朋好友的佳品。

三. 福建省 宁德 周宁 官司云雾茶

官司云雾茶为地理标志证明商标。境内山峦起伏,溪谷纵横,地势陡峭、地形复杂,地貌有中山、低山、丘陵三大类型,其中,海拔500~1510米的中、低山占全县陆地总面积的87.7%,500米以下的丘陵地占总面积的12.3%。海拨千米以上大山26座,主峰龙岗山海拔1510米,屹立在县境中部。西中部高,东南面倾斜度大,南部低而陡,中部虽高但较开阔。主要溪流有18条,最大的龙亭溪境内流长56公里。由于山脉走向复杂,盆地与山峡谷相间,构成周宁地貌异常复杂多样,原生植被种类繁多,森林茂密(森林覆盖率72.5%,居全省前列),环境优美(1998年被福建省省人大环境委员会授予“环境优美奖”,),时而群峰迭翠,时而溪河纵横、云雾缭绕,古树参天,遮光避日。

周宁具有悠久的栽茶、制茶、售茶历史。茶是周宁人敬客、聚会和治病药用的重要物品。“官司云雾茶”是福建省历史名茶之一,从明万历年间开山种茶至今达400多年,茶质驰名,饮誉不衰,与“坦洋功夫”、“白琳功夫”齐名,在闽东茶业的发展史上留下浓重的一笔。据《周宁县志》等史料记载,明朝万历8年(1580年),官司村原是苍翠绿林地,距十五华里的浦源村民,迁住官司营管苍翠绿林的同时种植茶树。其茶树品种属有性原生群种,灌木状、树姿半披张、叶面隆起、叶厚平均0.51毫米,质脆、浓绿,发芽期中等,氨基酸含量4.1%,茶多酚含量25.4%,产量高,抗逆性强。清光绪年间,周宁商人带“官司云雾茶”往福州做客,遇外国茶商,品饮后,感其品质优异而扬名。随后在周宁东洋溪(指浦源、狮城、七步等地)二十华里的范围内开设“广源泰号”等二十余家茶行(精制坊),加工“官司云雾茶”。民国35—38年周宁茶商林端惜为了独揽“官司云雾茶”经销,春节前即预付定金,每到来年春季就派人到产地以高于其它茶叶四元大洋的价格收购茶青。生产加工“官司云雾茶”,运售福州协和裕亨等茶庄,再销往海外,每担价值黄金一两四钱,高于临县茶价二至四成。当时盛产“官司云雾茶”名村称“金渡头、银进登、铜桃岭、铁那坑”,称茶山为“金山银世界”,称茶树是“摇钱树”。采茶季节家无闲人,茶山热闹翻腾,山歌和唱,如“清明时节茶吐芽,大男小女上茶山,株株采来片片香,精制名茶换龙番”。

“官司云雾茶”是我省历史名茶之一,清代中期开始种植,因其产地在闽东高山周宁浦源官司村而得名。1946年,“官司云雾茶”获得巴拿马博览会银奖,与“坦洋工夫”、“福鼎白茶”、“白琳工夫”齐名,在闽东茶业发展史上留下了浓墨重彩的一笔。但长期以来,“官司云雾茶”基本上是手工制作,规模小、产量低,再加上“官司”、“官思”等各种品牌繁多,致使“官司云雾茶”处在对内无法实行统一规范,对外则无法跻身名茶行列的尴尬处境。为实现茶叶品牌整合、加强行业管理,更好地造福广大茶农,周宁县工商局把整合品牌和规范管理列入全局中心工作,并在市工商局商标广告科的业务指导下,集思广益,以“官司云雾茶”为名于2010年启动地理标志证明商标申报程序,于今年6月14日申注成功,实现了周宁县地理标志证明商标零的突破,同时也成为宁德市继“坦洋工夫”之后第二个以村级地名命名的地标。

四. 湖南省 怀化 通道 蜜饯茶

蜜饯茶源于湖南省通道县侗族自治区。蜜饯茶在通道有"艺术茶"之称,通道侗乡的汉族妇女有制作蜜饯的传统习俗.蜜饯的原料有两种,即柚子和冬瓜.心灵手巧的妇女会用特制的蜜饯刀把原料雕刻成花.鸟.虫鱼等各种图案,然后需要与铜.明矾一道煮熟加糖.晒干,不可在客人们来访时,放上三 四片到杯子里,加糖冲开水就行了

五. 广西 桂林 象山区 桂林打油茶

打油茶”,工具、选料、制法、喝法都非常独特。先说工具吧,一只小铁锅,一把小木棰。小铁锅类似江南苏锡饮食业使用的炒锅,但锅口很小,约同大汤碗口,且锅口旁有一小歪嘴,以利倒茶;小木棰灵巧又别致,状如大小擀面具,但前端延伸出与相垂直的一小段,以作敲打之用。选料,须选用土茶,就是未经加工过的茶叶,不然,就会失“打油茶”的风味。葱、姜、蒜头、盐是必备的,油炸山芋片、油氽花生米是佐食的佳料。沏茶需用佳泉水已为茶经之事,然“打油茶”又一特别之处是以肉骨汤代佳泉水,自然是茶味别出。制法又很独特,铁锅烧热,加少量素油,待油熬透,推入葱段、姜片、蒜头熬香,放入用清水略泡过的土茶。“打油茶”必须用木棰反复敲打,方能使风味俱出,至打透,再加入肉骨汤,加适量盐,俟烧滚,倒入小碗,加上葱花,放点油氽花生米,香味四溢,茶色似咖啡,红绿点其间,诱你一喝为快。桂林地区喝“打油茶”有这样一句顺口溜:“一杯苦,二杯夹(方言,意为涩)三杯、四杯好油茶”。这就是提醒你慢慢品尝,好好领略。“打油茶”有祛寒湿、提神、饱腹之功能。桂北地区湿度大,矿工颇多,喝“打油茶”便成为当地百姓的饮食习惯,亦是他们用来待客的一种方式,客人围桌而坐,主人用一小炉,“文君”当炉,当众操作,一杯接一杯,颇有风味。如今,“打油茶”不径而走,流传广西数地,倍得人们青睐,风味亦添数种,如“鸡丝打油茶”、“肉丝打油茶”等。

在桂林喝“打油茶”,真不虚此行。愿这朵民间饮食文化中的奇葩开放得象桂林的山、漓江的水更加迷人。

六. 青海省 黄南 雪莲茶

雪莲花采自青藏高原海拔3000米以上的雪线附近,是一种名贵的青海土品。本品是以雪莲花为主,配以红茶等原料,采用科学工艺提取浓缩精制而成,无任何毒副作用,饮用方便,其特点:科学提取雪莲花的有效成分,较常规食用更易于人体吸收,达到事半功倍之目的,适用妇女经期饮用,风湿关节患者。用于闭经、痛经、解留、除寒、除湿、0、咳嗽等症。

七. 广西 来宾 金秀 金秀野生茶

金秀瑶族自治县位于广西中部偏东的大瑶山区,境内森林茂密、山高雾多、空气清新、土地肥沃、水质优良、气候温和、雨水充沛,发展茶叶生产具有得天独厚的自然气候条件和生态环境优势。金秀是公认的全国茶叶生产最适宜区之一,是名优茶优势产区。2005年金秀1万亩茶园通过自治区无公害认证,2009年金秀县被列为国家茶叶产业技术体系示范县。

金秀县产茶历史悠久。据历史记载,早在唐代,金秀县已经开始种植茶叶。清朝末年,东温茶和白牛茶被列为皇室贡品。上个世纪五十年代,在罗香乡白牛村发现的野生白牛茶可以嚼碎铜钱,被列为广西最为奇特的茶叶之一(《广西茶叶史》陈爱新著)。近几年来,县委、县政府出台了一系列促进农业结构调整、农业增效、农民增收的措施和政策,将茶叶生产作为山区农民脱贫致富重要路子和县域经济发展的特色产业来抓,茶叶产业快速发展,茶叶生产逐步成为山区农民脱贫致富的支柱产业,可以说,茶叶产业是金秀县支柱产业中与农民关系最密切、最直接的产业,也是发展势头最好的产业之一。目前全县茶叶种植面积4万亩,茶叶种植覆盖全县9个乡镇的46个行政村,主要栽培品种有福云六号、福鼎大毫、福鼎大白、名山白毫131、名山早311、桂绿一号、石崖茶、本地野生茶品种等。2012年全县茶叶种植面积2.98万亩,茶叶总产量达480吨,实现产值4320万元,2013年茶叶面积为3.41万亩,产量达到534吨,产值5020万元,分别比2012年增长14.43%、11.25%、16.2%。

金秀县野生茶资源丰富,具有“白牛茶”等国家级优良茶树品种,野生茶中富含的茶多酚等物质是开发制作高品质红茶、黑茶关键而不可或缺的基础物质。从2012年以来,金秀县已经开展大面积野生茶人工育苗工作,目前共建立了127亩标准化野生茶育苗基地,培育野生茶苗木1500万株,为今后大面积推广种植野生茶提供了苗木保障。2014年金秀县新植野生茶面积达3800亩。

八. 海南省 万宁 鹧鸪茶

鹧鸪茶

鹧鸪茶—据说古代长有鹧鸪茶地方的老百姓,只是上山时顺便采鹧鸪茶叶回来泡茶喝。后来,相传万宁有一家民养有一只心爱的山鹧鸪鸟,这只鸟生了病,该农民翻山越岭上东山岭,采摘鹧鸪茶泡热水给鹧鸪鸟喝,几天后该鸟不但病愈,且活了很久,于是人们从此认识了此茶有保健功用,并取名为“鹧鸪茶”。

鹧鸪茶

又名鹧鸪叶、山苦茶、毛茶、禾茶,属野生灌木,性僻耐干旱,喜欢生长于荒山野岭石头缝中。主产万宁东山岭,叶圆味甘,是一种奇特的野生茶叶。茶树高可达1—3米以上,最高甚至的10米。叶片互生,枝的上部对生,叶片呈圆状卵形,叶片长5-15厘米,顶端尖形,边全绿呈波状齿,背面有少数透明脉点,叶脉呈羽状,叶柄长1-3厘米。

鹧鸪茶

是海南省的一种采用野生的乔木树叶,晾制而成,它没有经过炒茶等传统工艺,因此泡出来的茶水清香中夹着一种植物特有的味道,口感不错。鹧鸪茶甘冽爽口,并有好闻的药香,有清热解毒、清热解渴、消食利胆、降压、减肥、健脾、养胃之效,还可防治感冒,被历代文人墨客誉为“灵芝草”。茶叶香气浓烈,冲泡后汤色清亮,饮后口味甘甜,余香无穷,是理想的解油腻、助消化的保健饮料。我国著名诗人、戏作家田汉当年登东山岭曾写下:“羊肥爱芝草,茶好伴名泉”的诗句。东山羊肥而不膻,为海南四大名菜之一,据说这与放养于东山岭的山羊爱吃鹧鸪茶有关。

如今,海南鹧鸪茶已成为具有浓郁的地方特色的旅游品,甚受到海南岛旅游的世界各地旅客们的欢迎。

九. 福建省 宁德 霞浦 霞浦元宵茶

霞浦元宵茶为地理标志证明商标。霞浦元宵茶来源及分布由福建省霞浦县茶业局于1981年从霞浦县崇儒乡后溪岭村“春分茶”群体品种中采用单株选种法育成。福建和浙东茶区有栽培。品种特征灌木型,中叶类。植株中等大小,树姿半开张,分枝尚密,叶片呈水平状着生。叶长椭圆形,叶色绿,有光泽,叶面微隆起,叶缘微波浪状,叶身平,叶尖渐尖,叶齿较钝、浅、密,叶质尚厚软。芽叶黄绿色,茸毛尚多,一芽三叶百芽重41克。花冠直径3.7厘米,花瓣7瓣,子房茸毛中等,花柱3裂。

霞浦县处于我国海岸线的中部,福建省东北部,东濒东海,西接福安,北邻福鼎、柘荣,西南与宁德、罗源、连江隔海相望,介于北纬26°25′~27°9′,东经119°46′~120°26′之间,北距温州、南距福州均160公里。地处中亚热带海洋性气候域,气候温暖湿润,夏无酷暑,冬无严寒,年平均气温16℃—19℃,年降雨量1100—1800mm之间,水、热、光资源丰富。气候条件非常适宜茶树生长,为“霞浦元宵茶”的加工提供了优质的鲜叶原料,构成“霞浦元宵茶”特有的品质特征。同时,霞浦优越的自然环境也为“霞浦元宵茶”的品质创造了有力的条件。

霞浦历史悠久,海岸绵长,为闽浙海上交通要道。早在新石器时期,就有古越人在此劳动生息。三国时期,吴国在此设置温麻船屯。晋太康三年(公元282年)始置温麻县。自晋至唐的600多年时间,霞浦先民靠海上交通方便的地理条件,引进茶叶生产技术,开山种茶,制茶饮茶,发展茶叶生产,成为唐代福州地区茶叶主要产区。“霞浦元宵茶”是在霞浦特有气候、土壤等条件影响下,经传统的技术工艺精心制作形成。“霞浦元宵茶”是福建省名茶之一,香高味醇,鲜爽生津。在闽东茶业的发展史上留下浓重的一笔。在长期的劳动实践中,我县人民摸索并创造了一套适合当地茶叶加工的手工制作工艺流程,即:鲜叶采摘—晾青—杀青—理条压扁—辉锅,由此生产出闻名周边地区的“霞浦元宵茶”。上世纪改革开放后,我县茶叶技术人员在传承本县历史地方名茶手工制作工艺的基础上,通过选育和改良当地茶树品种,引进现在绿茶加工机械,改变制作工艺,跳出手工制茶的局限,大力推广机械化制茶,使我县茶叶产量成倍增长,不仅保留了原来地方历史名茶的特有品质特色,而且在外观和品质上有了较大幅度的提升,进而形成了今日闻名遐迩的福建省茶类精品—“霞浦元宵茶”。

霞浦元宵茶

霞浦县茶业协会

10430783

十. 香港 香港茶花(红山茶)

香港茶花,属山茶科植物之一,山茶有红、白两种,白山茶花多是盆栽的的、野生的少,而且花也少,红山茶不仅花美丽,它的叶子也很可爱。在年宵花市上,也有红山茶出售,买回去花可以开很久,如照料得宜,下一季还会继续开花。

山茶有红白两种。香港的白山茶花多是盆栽的,野生的很少,而且花也少。新界大帽山顶有野生的茶树,生在三千尺的高处,花开得小而密,它们就是著名的云雾茶。

红山茶在香港除了园栽的以外,还有野生的。这是香港的野花之一,它们是灌木,可以高至二丈至四丈,花是大红色的,盛开时每朵直径有两寸,正中有黄色的花蕊。那样子虽然比不上云南的双瓣山茶那么富丽,但在香港却已经是颇足观赏的一种野生花木了。它们从十一月底开始先后开花,可以一直继续至次年的三月。

野生的红山茶在香港已经有很多年的历史。一八四九年到香港来搜集植物标本的艾利氏,就已经注意到这美丽的红色花树。他当时仅见到有三株,地点当在今日干德道的上面。次年,更著名的植物学家张比翁氏来港,则说仅能找到两棵。但是相隔百余年之后,今日香港山上的野生红山茶花已很普遍。在跑马地的山上可以见得到,薄扶林道的两旁也有。在山顶缆车站近旁的卢押道上,也有一棵很高大的,这几天正开着满树的红花。在旧鸭巴甸道的顶上更多,那里差不多有五六十棵生在一起。这种花在香港也是受保护野生花木法令保护的,所以能够愈长愈多了。这种红山茶,一般通称为“香港茶”。

红山茶不仅花美丽,它的叶子也很可爱。山茶的叶子本是有蜡光的。红山茶的新叶,像吊钟花叶子一样,映着日 光,能闪出许多美丽的颜色,从油绿、蔚蓝,以至深紫。

推荐特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