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您来到51特产网

随州特产炸米子 湖北特产炒米子怎么买

当前位置:51特产网随州特产炸米子 湖北特产炒米子怎么买更新时间:2024-01-09 15:23:30

一. 浙江省 杭州 滨江区 干炸响铃

    从前这个菜不是现在的形状,也不叫“响铃”。据说一次有位英雄专点此菜佐酒,不巧店里的豆腐皮正好用完了。英雄不愿败兴,听说豆腐皮在富阳泗乡定制,即上马扬鞭,取回了豆腐皮。店主深为感动,为他精心烹制,并特意做成马铃形状。从此,“炸响铃”就流传开了

它系用优质豆腐皮裹入里脊肉末,切成寸段,油炸而成。若裹入笋末、香菇末及马铃薯泥,则成为素食者喜爱的“素响铃”。(杭州)

原料:

杭州泗乡豆腐皮10张、猪里脊肉100克、鸡蛋1个、绍酒2克、精盐4克、味精1克、甜面酱(已炒过)50克、葱白段5克花椒盐5克、生油700克(约耗80克)。

制法:;

1、将猪里脊肉洗净,斩成细茸,加鸡蛋、味精、食盐、绍酒拌匀。

2、把豆腐皮推开去掉硬边(如果豆腐皮已干脆,可放在蒸笼上用蒸气软化),然后将拌好的猪肉馅放在每张豆腐皮的小一半上,用力摊平,卷成筒形(不宜太松或太紧),并在卷合处蘸上少许清水,使之粘住。如法制完5条,然后用刀斩成3厘米长的小段,竖放在盘中待用。3、炒锅置中火上,下生油,烧至五成热,将豆腐皮卷投入,用手勺不断翻动,旺火炸2分钟,至黄亮松脆时,即用漏勺捞起,沥干油,装入盆内。

4、将甜面酱、葱白段和花椒盐迅速上桌。此菜在炸的过程中,应掌握油温,以温油入锅,沸油出锅。

特点:

干炸响铃色泽黄亮,形如马铃,松脆爽口。

典故:

从前这个菜不是现在的形状,也不叫“响铃”。据说一次有位英雄专点此菜佐酒,不巧店里的豆腐皮正好用完了。英雄不愿败兴,听说豆腐皮在富阳泗乡定制,即上马扬鞭,取回了豆腐皮。店主深为感动,为他精心烹制,并特意做成马铃形状。从此,“炸响铃”就流传开了。

二. 北京市 大兴区 炸灌肠

灌肠是一种北京特有的风味小吃,早在明刘若愚所著《明宫史》中就有记载。清光绪年间福兴居的灌肠在京城小有名气,福兴居的掌柜被称为为"灌肠普",传说其制作的灌肠为慈禧所喜。老北京的灌肠以长安街聚仙居的最好。



最初的灌肠是用猪大肠灌制进淀粉、碎肉制成的,后来随着历史的发展,灌肠的制作工艺发生了变化,改用淀粉加上红曲和香料灌在猪小肠中成型,而现在超市中能够买到的灌肠则把红曲和小肠都省去了,仅仅是用绿豆淀粉加香料灌制成型的一个长长的淀粉肠。



灌肠讲究用猪大肠中练出的油炸制,因此正宗的炸灌肠闻起来总有一股猪大肠的特殊味道,但现在人们出于健康的考虑已经很少用猪大肠油来炸灌肠。炸灌肠的时候须先将成型的灌肠切片,在饼铛中炸至两面冒泡变脆,即取出浇上拌好的盐水蒜汁趁烫吃。

三. 广东省 梅州 五华县 炸角子

炸角子

逢年过节家家户户少不了要做角子,其做法先把芝麻、花生、白糖、椰蓉搌成干馅放在碗里备用,把一定比例的面粉、鸡蛋、白糖、猪油加入少许水不断搅拌,再用面杖压成饺子皮样(与北方包饺子相似),把干馅放入面皮捏成饺子样放入油锅炸熟捞起,待冷却后装入坛里避免受潮密封起来,待节日时启用。

油果和麻花的是事先把搅拌好的米粉捏成长稚形、条形和圆形,其油炸做法和装坛过程与角子相同。

四. 湖北省 随州市 曾都区 云峰山茶叶

云峰山茶叶是湖北省随州市随县洪山镇的。云峰山茶场是湖北省十大名茶场。“随峰牌”茶叶出口日本、美国、德国等十几个国家和地区。其中云雾毛尖、云峰翠毫、珍眉二级茶被农业部评为优质产品,授予“中国名茶”称号。

洪山镇是茶叶大镇,这里气候温和,雨量充沛,土地肥沃,土壤中各种微量元素含量丰富,常年无霜期230天,有效积温4600~5000℃,雨量1100~1200毫米,土壤酸性,PH值在5左右,很适合茶树生长。自1966年在张体学省长亲自关心下在洪山镇建起第一个茶园后,上世纪70年代全镇开始大规模建立茶园, 有大小茶园40多个,茶叶面积近万亩,茶叶产量40万公斤。云峰山茶场是洪山的茶叶龙头企业之一。云峰山茶场始建于1975年,经过先后几次大规模开挖扩建,现有茶园面积13000亩,成为湖北省十大名茶场。茶场自投产发展到现在,已先后研制生产出“随峰牌”云雾毛尖茶、老板茶、银芽茶、龙井茶等近几十种级别不同的系列产品。并出口日本、美国、德国等十几个国家和地区,40多次参加省、市、国家级行业茶叶评比并获奖。其中云雾毛尖、云峰翠毫、珍眉二级茶上世纪90年代被农业部评为优质产品,授予中国名茶称号。1988年,国家主席1曾将云峰山茶作礼品赠给保加利亚客人。

云峰山茶场四大主导产品介绍如下:

曾侯银剑茶

曾侯银剑茶,原产于隋国,楚昭王10年,吴国、唐国围攻楚国,楚昭王在隋国避乱时与隋王曾侯品茶论剑,曾侯银剑茶因此而得名。神农时代有“神农尝百草,日遇七十二毒,得荼而解之”之说,茶叶当为药用之始。现代医学证明,绿茶氨基酸含量高,各种微量元素含量丰富,能增强人体免疫力,敌烟醒酒、利尿解毒、防癌、降血糖、清甘滋醇、回甜爽口,是当今世界公认的首选保健饮品。

曾侯银剑茶其特点是:条索挺直,芽头肥硕匀齐,银绿翠隐,清香高鲜,滋味鲜爽,汤色嫩绿明亮。冲泡时茶芽立于杯底,形似银剑竖立。该产品内含物质丰富,外包装随州风味浓厚,被各界友人誉为随州茶业标志性产品。二OO七年曾侯银剑茶又在中国“蓝天玉叶”杯和世界第一届绿茶评比中双获金奖。二OO八年在韩国的第七届国际名优茶评比中又获金奖。

编钟龙井茶

编钟龙井茶是我场精心研制的又一特种炒青绿茶。该茶鲜叶采摘细嫩,要求芽叶均匀成朵,制作前经适当摊放,再应用抖、搭、拓、抓、推、磨、荡等十几种炒制手法精炒细作而成,因其形似随州编钟,特别是滋味香气犹如古老而神秘的编钟那绕梁三日般的韵律,令人回味无穷,而故名——编钟龙井茶。

该产品无论是在制作风格上,还是在内在品质上均酷似西湖龙井,具有外形扁平挺秀,色泽绿翠,内质清香味醇,泡在杯中,芽叶色绿,好比出水芙蓉,栩栩如生。素以“色绿、香郁、味甘、形美”四绝称著,尤其是其独特的清香,幽而不俗,沁人肺腑,隽永绵长,实乃茶之神品

云雾毛尖茶

云雾毛尖茶是我场研发并最早投入市场的传统名优茶。该茶精选早春时节一芽一叶或二叶初展的茶树嫩稍经摊青→杀青→揉捻→二青→复揉→烘干→拣剔等多道工序精制而成,并以条索紧秀,圆润弯曲显毫,色泽绿润,汤色嫩绿明亮,栗香持久,滋味鲜醇回甘,叶底嫩绿明亮的风格不仅成为广大茶叶消费者的首选品牌,同时,随峰牌云雾毛尖茶是湖北省绿茶行业第一个被评为湖北名牌的产品,且连续五届被认定为湖北省名牌产品,1986年该产品在蒙古国乌兰巴托荣获国际金奖,并多次被评为中国名茶、部(省)优产品称号。

神农绿碎茶

神农绿碎茶源于人类始祖——神农发现茶的药用价值后,便大量采摘利用,因受当时制作条件所限,他们将茶鲜叶晒干后,揉搓成细小碎片,以方便药用,神农绿碎茶因此而得名。为了满足当今人们对食品安全和方便快捷的生活方式的需要,我场与中国农业科学院茶叶研究所等单位联合研发并采用现代加工设备和技术将该茶发扬光大。

该茶外形呈沙粒形颗粒状、色泽绿润、汤色鲜绿明亮、栗香持久、滋味浓醇。理化卫生指标均符合欧盟有机标准,是各种保健茶、袋泡茶最理想的茶叶原料。用该原料生产的商务袋泡茶,饮用方便、卫生环保、经济实惠,是公务接待、大型会议用茶的最佳选择。

五. 湖北省 随州市 广水 徐家河银鱼

徐家河银鱼是湖北省随州市广水市徐家河水库的。徐家河水库盛产银鱼。徐家河银鱼身体透明、无骨无刺,有“水生人参”之称。

银鱼是淡水鱼,长约七至十厘米,体长略圆,细嫩透明,色泽如银,因而得名。俗称“面条鱼”。中国是世界银鱼(银鱼科Salangidae的简称)的起源地和主要分布地区,在中国东部近海和各大水系的河口共分布有世界17种银鱼中的15种,其中特有种6种。银鱼营养价值和经济价值均很高,是重要的经济鱼类。

近太湖新银鱼是于1987年定为新种并命名的,隶属于银鱼科、新银鱼属。

近太湖新银鱼体形长,侧扁,后部渐细。头短,略平扁呈三角形。吻短钝,两颌等长或下颌稍长于上颌。体裸露,仅雄鱼臀鳍基部具鳞。鱼体白色,半透明。成熟雄鱼臀鳍条膨大且中部呈扭曲状,整个臀鳍似扇形。雌鱼臀鳍短小,呈三角形。胸鳍园形,具肌肉基。尾鳍叉形,下叶较上叶略长。脂鳍位于臀鳍基后部上方。腹面具2行黑点,尾鳍上、下叶均呈黑色。

近太湖新银鱼主要分布于我国长江中下游、淮河中下游的支流及附属水库、湖泊和河道中,尤以湖北省分布为甚。湖北省徐家河水库养殖水面5.76万亩,平均水深6米,最大水深30米,是近太湖新银鱼的繁殖地。近太湖新银鱼为中上层鱼类,终生以浮游动物为食。它的生命周期为1年,只有春夏一个产卵群体。生殖季节为每年的3-6月,繁殖期间水温为9-25℃,4月上旬至5月上旬为产卵盛期。捕捞近太湖新银鱼的合理时期为秋冬季。

近几年,广水市加强对徐家河水库的生态保护,同时组建养殖合作社,吸纳库区周边33个村的12000多户渔民为股民,对银鱼进行综合养殖开发。渔民每年可按期分红,消除了竭泽而渔现象。2012年,徐家河水库银鱼产量超过50吨,还出口日本、韩国等地。目前,徐家河水库已成为全国银鱼主产区之一。

湖北广水市银龙集团有限责任公司组建于1996年11月。主要产品有冻银鱼、青虾、匙吻鲟、淡水鱼、鳄鱼等,年销售收入900万元,利税110万元。

六. 湖北省 随州市 曾都区 三里岗香菇

三里岗香菇是湖北随州市曾都区的。

三里岗镇是全国食用菌协会授予的中国香菇之乡。早在1964年,湖北省外贸厅经果部就看中了三里岗的栎木资源,并请香菇制种专家为本地培养技术人员。1966年春在这里召开了湖北省首次香菇生产小型现场会。由于“0”使香菇生产停顿下来。1978年,三里岗杨家棚大队请华中农业大学教授杨新美传授人工段木香菇栽培技术,同时选送一批优秀青年到华中农业大学进修。80年代初期,三里岗很快形成了“队队办菇场,家家种香菇”的格局。当时流传最广的民谣是:“一年种菇盖新房,两年种菇娶新娘,三年种菇存银行,再种香菇奔小康”。据《随州贸易志》记载,1973年全县仅收购香菇40公斤,开创了香菇收购的有史记录。1983年香菇收购达5万公斤,货源重点在三里岗。香菇成了县外贸的拳头产品。

当香菇发展受到当地林木资源的制约时,三里岗人开始走向外扩张发展之路。一批农民在陕西、河南、四川等栎木资源大省承包经营山场,每年收获香菇2000多吨,再加上1400多名农民经纪人在全国各地收购香菇4000多吨,以及本地农民的一些零散交易,上世纪90年代初期,三里岗香菇市场年交易量达8千吨左右。近几年该镇干香菇产量4000多吨,产值2亿多元,农村人均纯收入的80%来自香菇产业。干香菇市场年交易上升到1.2亿吨,交易额10亿元。这里成为中南地区最大的香菇集散地,全省初具规模的五个特色产业镇之一,还通了国家级“原产地保护标记”认证。

七. 湖北省 随州市 曾都区 殷店大米

贡米之乡——随州殷店镇位于长江流域与淮河流域的分水岭、漂水河的源头,特有的地理气候和富含矿物质的无污染水质土质,使该地盛产的大米含有多种人体有益的微量元素,其米质晶莹,色泽光亮,味道清香,口感柔和,营养丰富。所选精米更为人们所喜爱,常吃常新,健胃强身。1987年和1990年分别被湖北省和商业部评为优质产品,畅销全国,出口东南亚,享誉海内外。2003年,曾都区供销社运用传统种植和现代技术相结合的办法,对该品种推行优化种植,并按定向品种、定点种植、定点收购的形式,生产加工无污染、无化学添加剂的优质稻。该产品被曾都区供销社注册为“胜泰”牌大米,经湖北省有关部门检验,被列为全省优质农产品推广项目予以立项。2004年全区落实种植面积20万亩,预计产量可达10万吨。目前“胜泰”牌水晶米已打入各大超市,产品供不应求。

八. 湖北省 随州市 曾都区 花鲢鱼

  曾都区有各型水库500余座,总蓄水能力达20亿立方米。水库除保证农田灌溉用水外,尤适宜发展渔业养殖。因水库多处于深山峡谷、河流上游和交通闭塞地带,其水质洁净、清澈,无污染,是花鲢鱼理想的生长环境。全区年产成品花鲢鱼2万多吨。花鲢鱼,俗称胖头鱼,仅曾都特有。其头大身小,刺少肉细,营养丰富,当地民间甚传:“一个鱼头四两参”。花鲢鱼肥而不腻,香而不腥,具有补脑、明目、养胃、健脾之功效。花鲢鱼头在秋冬季节是烹制火锅和剁椒鱼头等特色菜肴的上佳原料,堪称曾都一绝,深受消费者喜爱。

  

九. 湖北省 随州市 曾都区 车云毛尖

车云毛尖是我国传统名茶,产于随州市北部车云山。车云山茶叶,历史悠久,早在清代光绪三十二年,从六安引种栽培,经茶农精工细制,创造出外形紧细圆直,锋豪显露;内质香高味醇,甜凉生津,色泽嫩绿,汤清叶绿的佳品毛尖。在1915年曾参加巴拿马国际博览会赛展。常饮此茶,能促进血液循环,恢复疲劳,解油腻、利尿、助消化,可以提神,醒酒、解毒,对高压,动脉硬化,都有一定的疗效。解放后,此茶已作为全国名茶之一,载入了浙江人民出版社出版的《中国名茶》。

车云山毛尖采摘严格,加工十分讲究,鲜叶要求采摘匀、净、嫩,加工炒制分“生锅”和“熟锅”。生锅用帚把均匀挑动,待叶软柔后,按顺时针方向旋转成团。先重后轻,边转边抖,至茶叶开始挤出时,进入熟锅,进行赶条,至茶叶表面不粘结时,用手理条,采取四指并拢,拇指分开,使茶叶沿着锅壁轻擦带动,在掌心翻动,从虎口吐出,要求抓得均匀,甩得开展。到七、八成干时,起锅上烘,共需三次烘焙。第一、二次烘焙后时隔一些时间,轻放至色翠绿,毫显露为度,第三次烘焙达到香气高、茶足干的目的。车云山茶叶制作技术,已于1981年8月农业出版社出版《茶叶制造学》作为福建茶叶专业教科书。

十. 北京市 海淀区 炸佛手通脊

炸佛手通脊

烹调类别:炸菜系:鲁菜

食物材料:猪肉味道:香脆

适宜季节:无关

色香味:造型美观,鲜香酥脆,别具一格;

主料:猪通脊肉750克

辅料:鸡蛋150克,生菜叶150克,细面包渣200克,植物油800克(实耗约100克),味精、盐各5克,料酒、辣酱油各10克,干淀粉50克;

制作:1、将通脊肉斜刀切成7厘米长的5个梯形段,再把每段一分为二切成10片(每片约重75克);2、然后顺着肉片宽边切4刀(如手指缝),窄边不切,用料酒、味精、盐、毛姜水稍腌;3、将肉片蘸上干淀粉,刷上用鸡蛋打散搅拌而成的鸡蛋液两面沾上面包渣拍牢,照此再反复一次,将中间3条肉向下变成“佛手伏”;4、炒勺将植物油烧至7成热,把佛手肉卷置于漏勺内放入油中炸挺,这时将勺离火浸一浸,待肉卷在油内漂起,继续加热炸至金黄色,捞出沥油;5、将佛手肉卷顺切成两块,摆在盘中(码成原形),浇上辣酱油,用洗净的生菜围边即成。

推荐特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