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您来到51特产网

四川汉源特产麻椒油 四川汉源花椒油推荐

当前位置:51特产网四川汉源特产麻椒油 四川汉源花椒油推荐更新时间:2023-12-28 06:05:05

一. 四川省 绵阳 盐亭县 四川红烧丸子

四川红烧丸子的原料:4by

猪肉、盐、酱油、小白菜心、葱、味精、菜油、鸡蛋、胡椒面、水豆粉、黄花、绍酒、姜、汤4by

四川红烧丸子的制作方法:4by

1、葱用一半切成3厘米长的节,一半切葱花;姜切成姜米;黄花用温热水发涨,掐去足蒂,淘洗干净;小白菜心淘净。4by

2、将肥瘦猪肉洗净,剁成肉茸,再加葱花、姜米一起剁匀,盛入大碗内,加鸡蛋、水豆粉、盐、酱油、绍酒等调味品拌匀。4by

3、炒锅置旺火上,放入菜油烧至八成热时,将肉馅用调羹舀成大小均匀的肉丸子,下入油锅内炸;待炸干大部分水汽,丸子外表呈金黄色,油进皮后,滗去大部分油。4by

4、放入葱节、黄花、小白菜炒软,掺汤加酱油、味精、胡椒面搅匀,待丸子烧透心后,勾水豆粉,将汤汁收浓起锅即成。4by

操作要领:剁肉时加入姜米、葱花可提味避腥;酱油适量放,目的在提色。4by

二. 四川省 巴中 恩阳甘蔗

四川仅有恩阳独有的俗称“节节脆”、“甜到底”红甘蔗,久负盛名,成为恩阳名品。甘蔗种植是恩阳镇的传统产业,是恩阳镇农民重要经济收入来源,恩阳镇小观村、石马村浅丘台地多,向阳背风,肥田沃土,适宜于甘蔗生长。全镇家家户户都种植甘蔗,规模种植甘蔗就达2000多田。恩阳种蔗始于清代广东移民带来的果蔗品种,民国九年又从内江引入糖蔗。场镇周边的赵台坝、小观坝、麻石垭、杨店梁等地成片栽植上千亩。秋冬商船远销重庆、合川,成为馈赠亲朋佳品。并分别就地开办了糖厂、榨汁熬制红糖,用此红糖做的“提糖麻饼”成为“驰名点心”。蔗渣浸泡后制成的纸,可作书写纸用。红糖、火(土)纸除在本地销售外还运往南江、旺苍、汉中等地销售,十分-。近年来,为了把甘蔗这一传统特色产业做大,恩阳镇通过加大投人,改革传统种植技术,防止品质退化,提高管理水平,使甘蔗生产向规模化、基地化发展。推行无公害种植,努力打造自己的绿色品牌。红甘蔗口碑不减当年,吸引来不少镇外客商上门收购。现在恩阳区甘蔗种植面积达2000亩,亩产量超过万斤,总产值达600多万元,畅销省内外,经久不衰,已成为对外经贸的一张名片。

三. 四川省 成都 新都 姜糖

姜糖系四川新都名产之一,相传已有200多年的历史。姜糖的特点是味甜,略带姜味,绵软滋润,香味浓郁,爽神开胃,生津活血,属疗效食品。原料配方 上等红糖28.5公斤 优质熟油4.5公斤 鲜姜1公斤 上等糯米11公斤 上等芝麻2公斤 桃仁2公斤 蜜玫瑰1公斤。

制作方法 1.制姜汁:将鲜姜洗净,用搅肉机搅碎,加少量水拌匀,挤出姜汁待用。2.制糕粉:按配料将糯米用50~60℃温水淘洗4~5分钟,捞起摊在簸箕里滤干水分,次日早晨用河沙(用菜油制过的河砂)炒制,要大火炒制,不能炒黄。然后用电磨磨成细粉(又称雄粉)。再摊在地上露2~3天后,以手捏粉子成团,不散垮即可。3.熬制红糖:将红糖放入锅内,加适量的水熬化,过滤沉淀,除去杂质,再放入锅内加姜汁和糕粉(要少量地逐渐加入,以免成团)继续熬制。温度掌握在80~90℃,火色不宜大。边熬边搅拌,使糖与糕粉、姜汁渐渐成浓糊状态时加入优质熟油,继续煮开,然后加芝麻和香料拌匀即可。4.成型:将熬好的姜糖糊舀到案台上摊开,冷却后用木棒擀薄,开条切成厚3厘米、宽8厘米的长条形,然后装盒,即为成品。规格:长方条形,大小均匀。色泽:深褐色。组织:绵软滋润,细腻化渣。口味:味甜,微带姜味,清香爽口。

新都姜糖有玫瑰、芝麻、薄荷、桃仁等十多个品种,具有绵软滋润、甘甜微辣、爽神开胃的特点,多次被评为成都市行业优质产品

姜糖创于清代咸丰四年(1854年),系新都区三河场传统食品,现由新都区国营食品厂生产,新都姜糖产于三河镇,已有二百多年的历史。据传,大约在清朝康熙末年,三河场有一位马婆婆,将糯米炒熟磨细,掺上生姜汁、红糖调和均匀,揉成软糕,切成小条,做成一种糖出售,取名姜糖。到了马婆婆的第五代子孙,便在三河场办起了第一家生产姜糖的作坊。以后仿制者日多,又有十多家姜糖作坊相继兴办起来。三河场便成了姜糖之乡。解放后,三河姜糖作坊合并入新都县城关糖果厂,正式命名为新都姜糖。现新都姜糖有玫瑰、芝麻、薄荷、桃仁等十多个品种,具有绵软滋润、甘甜微辣、爽神开胃的特点,多次被评为成都市行业优质产品。

制作方法 姜糖系四川新都名产之一,相传已有200多年的历史。姜糖的特点是味甜,略带姜味,绵软滋润,香味浓郁,爽神开胃,生津活血,属疗效食品。

四. 四川省 凉山 西昌 西昌葡萄

西昌葡萄--2015年度全国名特优新农产品

西昌市具有丰富无污染的光、热、水、气资源条件,是葡萄生长的适宜区域,葡萄种植密度大,产量高,经济效益好,农户种植积极性高,经引种试验、示范,主要推广早熟京秀,中熟巨峰,晚熟红提和克轮生。

1、京秀

欧亚种,粒小,平均粒重7-9克,穗重250-600克,果实红色,味浓甜,果肉硬,可切片,成熟后在树上挂2个月仍然不皱不坏,可按需分批采收,六月中旬成熟。该品种成熟早,品质优,耐贮运,是理想的早熟品种。

2、巨峰

欧美种,大粒,平均粒重12克,穗重250-600克,果实深紫黑色,汁多味甜,风味浓,有香气,品质优,七月下旬成熟。该品种品质优,抗病性强,长势强,是南方种植最多的中熟品种。

3、红提

别名晚红、红地球、美国红提。欧亚种,粒重13-18克,平均穗重800克,宜着色,果实鲜红色,有光泽,果肉白色、果肉硬脆、味甜,品质优。该品种丰产,长势强,耐贮运,抗病性弱,需避雨栽培,是西昌目前大量发展的外销晚熟品种。

4、克伦生

别名克瑞生。欧亚种,粒重7克,平均穗重600克,果实鲜红色,果肉硬脆,味纯甜,无籽,品质优,九月上旬成熟。该品种长势强,丰产,耐贮运,抗病性弱,需避雨栽培,是有发展前景的晚熟无籽葡萄品种。

现全市鲜食葡萄面积达8000余亩,产量1800余吨,已获得四川省农业厅认证的无公害水果基地证书,其中红提葡萄果面着色好、品质佳,病虫害轻,平均穗重都在800g左右,可溶性固形物含量在15-16%,果肉硬脆,极耐贮运,并已远销成都、广州等地,深受消费者欢迎。

五. 四川省 乐山 峨眉山 峨眉山藤椒油

峨眉山藤椒油为地理标志证明商标。峨眉山藤椒油是四川乐山峨眉山的。

藤椒油,色口味清爽,麻香浓郁,麻味绵长,且不哽气。

藤椒油用法

凉菜加入藤椒油风味更佳浓郁。面条、蘸料放入少许藤椒油滋味也非常特别哦。

在做肉菜的时候最好放藤椒,这样不仅可以去除膻气,还可以增进食欲。烹调中藤椒的使用方法很多,可以

在腌制肉类时加入,也可以在炒菜时煸炸,使其散发出特有的麻香味。

六. 四川省 南充 高坪区 四川锅魁

四川堪称锅魁王国,各地城乡随处可见,不分雅俗人人都吃。八味别上看,四川锅魁品种繁多,有甜、咸、白味、五香等;从用料上看,则有芝麻、椒盐、葱油、红糖、鲜肉等等;从制作方法看,又有包酥、抓酥(抹酥、炒酥)、空心、油旋、混糖等等。单是成都地区常见的品种就有三十多个。

街头巷尾的小吃摊上多有出售;名小吃店内有它的地位;甚至高级筵席上也能见到它的踪影。有以此为早点的,有用它打尖的,有以它配食风味菜点的,总之喜食者众。

吃肥肠粉配上它,一口粉一口锅魁,满足啊,或者撕成小块,泡在汤里也很不错,味道交融。

现在锅魁种类很多,除了传统的白面锅盔和椒盐锅魁,还有什么鸡片锅魁、肺片锅魁、鸡米锅魁、素锅魁……

七. 四川省 雅安市 汉源县 汉源金花梨

汉源金花梨又名林檎,属自然实生后代,果实大或稍大,平均单果重400克左右,最大660克,果实圆或长圆形,纵横径8.6×7.3厘米,果皮绿黄色,果点小,中多,萼洼深广,果心小,可食率88.5%,果肉白色,质地细,石细胞少,松脆、汁多,味浓甜、微香。可溶性固形物含量11.3—16.8%,总糖9—9.5%,单糖8.7—9.5%,双糖0.15—0.25%,总酸0.22—0.25%,维生素C3.5—4%,品质上等,花期三月下旬,成熟期九月中下旬。

汉源金花梨先后获:1984年四川梨资源调查鉴评第一名;1989、1994、1996、1999年在四川省梨子评比中名列白梨系统第一,并获优质证书;一九九五年荣获全国第二届农业博览会金奖。四川省已把金花梨列为全省大力发展的优质品种之一。

八. 四川省 成都 龙泉驿 四川凉糍粑

糍粑是用熟糯米搅拌成泥制作而成,是中国南方一些地区流行的美食,人们习惯于在春节前制作,象征丰收、喜庆和团圆,是过年必备之品。四川凉糍粑色香味俱佳,糯软醇甜,入口凉爽,沁人心脾。



四川打糍粑一般都是中秋节。剩下的多余糍粑可以留到日后加鸡蛋或者醪糟煮来吃,比较甜。

九. 甘肃省 白银 会宁县 椒油扁豆

辅料:红萝卜1/2根,菜花200克,花椒1大匙



调料/腌料:a:酱油1小匙,白醋,糖各2大匙,盐少许。 b:油,香油各1大匙



制作过程:

(1) 扁豆去筋切小段,红萝卜切菱形厚片,菜花撕成小朵,均入滚水中汆烫5分钟后捞出盛盘,花生米煮15分钟后捞出沥干,剥去外衣也放入盘中。

(2) 烧热调味料b,放下花椒以小火炸香,倒入调味料a,待滚即熄火,挑去花椒粒后倒入装扁豆的盘中,拌合均匀放置1小时后即可食用。

十. 四川省 成都 成华 成华猪

【主产区及分布】 产于四川省成都市的金牛、双流、郫县、温江等区县。分布于新都、金堂、广汉、什邡、彭县、灌县、崇庆、大邑、新津以及德阳、绵竹、龙泉等县。

产区农业基础好,气候温和,雨量充沛,农产品和青绿饲料丰富,为养猪提供了良好的饲料条件。产区选种除注意母猪的繁殖性能外,还猪种体型外貌的选择。产区因市场需求因素,要求缩短猪的肥育期,多喜欢养体型较小的猪,并惯用大米、细糠、和豆科绿肥等饲料喂养。

成华猪品种形成历史

成华猪饲养历史悠久,据考古研究,成都平原多处东汉墓葬中发掘出陶猪、石猪。据扬雄《蜀都赋》“蜀人籴米肥猪”的记载推算,距今已有1800多年的历史。产区农业生产和社会经济条件好,粮食丰盛,又位于大中城市附近,商品猪需求量较大。当地群众为缩短肥育期、提高商品率,喜养体型较小的猪种。除注意母猪繁殖性能外,还十分注重体型外貌的选择,喜欢颜面皱纹少、耳较小(俗称“金钱耳”)、头部较轻的猪,多选择背腰宽、平直,腹圆而略下垂(俗称“船底肚”),全身被毛黑色的猪种。在养殖方法上,采取直线育肥的方式,习惯用大米、细糠等精料催肥,促进了成华猪品种的形成和发展。是成都平原地区的主要地方品种。

成华猪外貌特征

成华猪体型中等偏小,头方正,额面皱纹少而浅,耳较小、下垂,嘴筒长短适中。颈粗短,背腰较宽、微凹,腹圆、稍下垂,臀部较丰满。四肢较短,结实、直立。被毛黑色。06~7对,排列均匀。

成华猪品种特点

成华猪成年公猪平均体重148.9公斤,体长138.0厘米,胸围127.1厘米,体高74.3厘米,成年母猪相应为:128.9公斤,135.4厘米,121.1厘米,66.0厘米;母猪平均产仔猪10.74头,个体重0.87公斤;仔猪20日龄窝重33.9公斤,成华猪还具有早熟易肥、屠宰率较高和肉质细嫩的特点。

成华猪生产性能

生长发育:在中等营养水平下,成华后备公猪6月龄体重44.4公斤,母猪6月龄体重47.0公斤。据国营农牧场测定,成年公猪(22头)体重148.9公斤,体长138.0厘米,胸围127.1厘米;成年母猪(209头)相应为:128.9公斤,135.4厘米,121.1厘米。

繁殖性能:性成熟较早。小公猪59日龄能产生正常精子,农村饲养的公猪多在3~4月龄、体重25公斤开始配种,国营农牧场饲养的公猪多在8月龄、体重60公斤左右时配种。小母猪初次发情期为88日龄。农村饲养的母猪一般于6~8月龄、体重70公斤左右初配。经产母猪(398窝)平均产仔数10.74头,初生个体重0.87公斤,60日龄断乳成活数9.13头、窝重104.1公斤。

肥育性能:在混合精料不限量条件,饲养14l天,7.5月龄体重达93.1公斤,日增重535克,每公斤增重耗消化能11.3兆卡、可消化粗蛋白质525克。体重65.8~87.0公斤的肥猪,屠宰率70%左右,胴体瘦肉率41.2~46.1%。

推荐特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