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您来到51特产网

合肥旅游适合带回家的特产 合肥最值得带出去送人的特产

当前位置:51特产网合肥旅游适合带回家的特产 合肥最值得带出去送人的特产更新时间:2023-12-16 12:34:28

一. 安徽省 合肥 长丰县 下塘龙虾

下塘龙虾是合肥市长丰县下塘镇姜大坝龙虾养殖场生产的优质龙虾。

龙虾,翔游浅底的水中呆“将军”,它既没有使人眼前一亮的尊容,也没有跻身珍稀和名贵之 列,甚至于一度被人们误解为泛滥成灾的渣滓。如今,在人们的眼中,龙虾的形象大为改观,身价倍增,套举时髦的话,人气指数一路飙升。

自省城合肥向北沿合水公路驱车数十公里,便来到素有“千年古镇,四方辐辏”之称的下塘。徜徉于古镇的店铺酒肆,品位风味独特的下塘烧饼,其乐无穷。不过,阡陌之间纵横交错的龙虾养殖场更能聚焦游人的目光。沿堤而行,红褐色的精灵们时而倏地一窜,时而趴在水草上悠闲地呼吸新鲜空气,此情此景,令人驻足流连,耳目一新。

龙虾,学名“克氏鳌虾”,追溯求源,上个世纪七十年代传入我国,其子孙香火旺盛,绵延不绝。在农村,大家都称它海虾,因为其横行与稻田水沟,在田埂边打洞生息繁衍,往往头天稻田里的水还满盈盈的,第二天就底朝天,这都是龙虾惹的祸。有如此的“能耐”,龙虾一族自然难逃厄运,人人得而诛之,或丢弃于田边,或带回家成为家鸭的美味佳肴。

在农村,虽然大人们对龙虾颇不感冒,但孩童们还是从中寻到了许多乐趣,度过了许多美好的童年时光。春暖花开时节,池塘和水沟里的一切都变得生动起来,春草挟着水珠荡漾,龙虾也蠢蠢欲动,犹如之蛙以为自己是塘中主宰,自以为是的挥舞着大爪寻觅猎物。

这时候,放学的孩子呼朋引伴,随手掰根枝条,毫不费劲的找来饵料,用绳拴住,抛下自制的简易渔具,不出三分钟,就有呆头呆脑的大龙虾成为俘虏。如此反复,收获多多。即使是侥幸逃脱多次的狡猾的龙虾,终究抗拒不了美味的吸引,直至成为孩子们的战利品时还紧紧地钳着食物,憨憨的模样令人忍俊不禁。

随着时代的变迁,原先被农户们视作洪水猛兽的龙虾逐渐成为香饽饽。龙虾味道鲜美,营养丰富,从虾壳中“甲壳素”提纯的“可聚糖”具有降低血液粘稠度、祛除体内毒素等功能,被科学界誉为继蛋白质、脂肪、纤维素、淀粉、维生素之后的“生命第六要素”。一年四季除了冬季以外,每到逢集,农村集镇的路边、巷道,都少不了龙虾经纪人忙碌的身影。龙虾享受到隆重的礼遇,乘上了汽车、火车甚至飞机,一路颠簸奔向各大宾馆饭店。随着龙虾消费市场的不断扩大,原先自生自息的龙虾无法满足人们的生活需求。由于龙虾易饲养,繁殖快,精明的农户看准行情,走上了人工养殖之路。九十年代初,下塘镇农户率先吃起了“螃蟹”,经过科学养殖,获得了较高的回报。周边乡镇的农户一应而起,打响了龙虾养殖的穿插战,稻田、水沟、塘坝都被充分利用起来,经过近十年的发展,下塘龙虾养殖呈现规模化的发展态势,赢得了“龙虾之乡”的美誉,大大增强了全县各乡镇农户养殖龙虾的信心。座落在下塘镇的龙虾加工企业安徽金鹏农副产品开发有限公司开足马力,每年加工鲜活龙虾120万公斤,产品进入欧美和韩国市场,成为合肥地区第一家龙虾加工出口企业。强大的“龙头”、繁荣的市场推进了龙虾产业的健康发展。

龙虾给农户带来了实惠,为食客带来了欢娱。2003年,首届“中国合肥龙虾节”在一片欢腾中拉开帷幕,它迅速聚集了世人的眼光,新闻媒体也对这一新生事物给予了长篇报道。

火火的盛夏,火火地度过。龙虾煎、炸、烹、煮、烧、烤皆宜,令人大快朵颐。君不见,马路边的龙虾城、大排挡人潮如织。吃龙虾、喝啤酒已是消暑度夏的一种惬意方式,小而紧凑的空间里,彼此不必矜持,不同的情绪可以自由地释放。、红红火火的合肥龙虾节刚一开幕,下塘镇便抢占商机,强劲推出“访千年古镇、游龙虾之乡”活动,让都市人体验到了休闲度假的生态观光的乐趣。旖旎美妙的田园风光、意韵悠长的掌故传说,使游客沉醉其间,流连忘返。

朋友,百闻不如一见,放下手中繁杂的事务,到龙虾之乡来吧,龙虾之乡定会让你乘兴而来,满意而归。

二. 安徽省 合肥 包河区 寸金

寸金是合肥四大名点之一,形似笔杆粗细,长约一寸,故名“寸金”。糖表层脆、心酥软、甜味醇, 具有橘饼、桂花的特有香气,脆、甜兼得。

特点:表层脆而芯酥软,粗细匀称,全身白净,软不粘牙,入口香甜,甜味纯正,经久悠长。

三. 安徽省 合肥 庐阳区 三河米饺

以籼米粉制成饺皮,猪五花肉及调料制成馅心,成饺后油炸而成。色泽金黄,外皮微酥脆、馅心味鲜美。已有近百年制作历史。

四. 安徽省 合肥 巢湖市 林头花生酥

含山县传统名点。采用传统的炒熟花生、白糖、米稀配方掺合在一起,经人工锤打后制作而成。香甜可口,酥而不沾牙,每年春节前批量上市,价廉物美。供不应求
联系电话:0565-4350002( 巢湖)

五. 安徽省 合肥 巢湖市 巢湖毛鱼

学名湖鲚,又称刀鲚、毛草鱼、凤尾鱼等。古称刨花鱼,传说是鲁班修建巢湖中庙所刨的刨花所变,故名。毛鱼是巢湖重要的小型经济鱼类,历来在巢湖鱼类中占有很大比重,约占总产量的80%。巢湖毛鱼形似篾刀,身体略呈扁状,新鲜脊背略呈青灰色,其余部分呈银白色。巢湖毛鱼游速甚快,肉细嫩,肥而不腻,与巢湖银鱼各有千秋。每年6至7月是毛鱼繁殖盛期。春季涨水可以刺激毛鱼产卵,也扩展了产卵水域,对毛鱼生长有利,故巢湖渔民认为"发春水,毛鱼多"。幼鱼生长速度很快,3个月左右可长大成鱼,捕捞主要集中在10、11两个月。成鱼一般长约80毫米,大的可达100毫米。巢湖毛鱼除少量鲜食外,大部分晒制成千品运销全国各地。晾晒干后的毛鱼,酌放辣椒酱、蒜、盐,用油煎炸,肉脆骨酥,是盛宴酒后一道亦素亦荤、人见人爱的下饭小菜。( 巢湖)

六. 安徽省 合肥 巢湖市 炯炀滩梨

主产于居巢炯炀镇六家滩,因地得名。炯炀滩梨适宜栽植平坦地带,有较强的适应性、抗疫性和丰产度。滩梨果形端正匀称,果皮较薄,黄绿色,果肉色白细脆,汁多味甜,风味独特。目前主要为房前屋后梨树受益,面积100亩左右, 年产商品量2000多公斤。

七. 安徽省 合肥 瑶海区 合肥小龙虾

在安徽省会合肥,吃龙虾成为一种时尚。全市围绕小龙虾产业从业人员超过20万人,产业经济总值超20亿元。最近,该市荣获“中国淡水龙虾之都”称号,成为全国惟一在淡水龙虾领域获此殊荣的城市。

近年来,合肥市不断加大龙虾产业的政策扶持、产业规划等综合发展措施的落实力度,把小龙虾做成了大文章。目前,全市现有龙虾养殖户8000多户,近3万农民从事龙虾养殖、捕捞、收购和运输。龙虾养殖面积已发展到3.8万亩,养殖产量突破1.5万吨,初步形成沿巢湖龙虾养殖产业集群。仅龙虾养殖一项,农民户均增收2000元。 小龙虾

龙虾美食在合肥也已成为一大特色餐饮。全市经营龙虾餐饮的大小餐馆已经达到4000多家,从业人员3.5万人,年消费量8万~10万吨。宁国路、芜湖路、巢湖南路逐渐形成了远近闻名的“龙虾街”,诞生了“十大虾王”,出现了“四大名旦”等优质龙虾菜肴品牌。

全市现有较大规模龙虾出口企业12家,年加工出口能力近3万吨,创汇4000万美元以上。预计今年合肥市龙虾经济总量将达20亿元。

八. 安徽省 合肥 巢湖市 巢湖螃蟹

巢湖螃蟹与河蟹、江蟹同属中华绒螯蟹的家族,食之无腥味、无土气、肉鲜味正。巢湖螃蟹在淡水中生活成长,却具有生殖回游的习性。过去每年霜降后,成蟹便成群结队,出湖游至浅海咸、淡水分界处产卵,卵粘于雌蟹腹肢上。次年春末夏初,雌蟹溯游到江河孵化。幼体经过蜕壳变态,发育成为幼蟹,然后长途跋涉,沿着它们父母走过的征途,游回到巢湖中生活。巢湖螃蟹的收获季节,迟于淮河螃蟹,早于长江螃蟹,从8月底延续到12月初,其中9月底到11月初为捕捞旺季。秋高气爽之时,巢湖大毛蟹肉满膏肥,持蟹赏菊常是人们生活中的雅事。湖蟹营养丰富,经济价值很高,每百克含蛋白质14克,脂肪5·9克,并有碳水化合物、钙、磷、铁、核黄素等多种物质。一般多清蒸、焖煮食之;剔下肉黄做蟹糊、做肉馅、炒蟹黄,味道鲜美;醉蟹则别具风味。湖蟹螯髓如玉,脂黄似金,色、香、味俱佳,自古"蟹床上桌百味淡"。巢湖境内的长江螃蟹、三汊河螃蟹,亦以个大体健,肉肥黄满,风味独特而著称。湖蟹、江蟹、河蟹三蟹味皆鲜美,又各有千秋。( 巢湖)

九. 安徽省 合肥 肥东县 封缸陈酒

封缸陈酒

三河生产糯米甜酒的历史甚长,早年有一种名叫金波酒的甜酒,在当地影响甚大。建国后,三河酒厂于1951组织技术力量,挖掘民间工艺精华,开始生产糯米封缸陈酒,当时叫巢湖甜酒。此酒系选用巢湖之滨上等糯米,采用人工传统工艺制作,密封于缸中陈酿一年以上后,压榨沉淀过滤而成,系属纯天然营养酒。该酒具有如下特点:其色泽橙红清亮,有光泽;味鲜美、醇厚、柔和、爽口,口味绵长;各种氨基酸总含量高达5147.44mg/l,其中人体必需的8种氨基酸全部含有,含量为1616.49mg/l,是鸡蛋的3.2倍,瘦肉的3.9倍。男女老幼孕妇饮用皆宜。长期饮用,有振奋精神、强身健体、舒筋活血、延缓衰老等功效,温热后饮用更佳。此酒曾于1981、1983、1985年连续三届获安徽省优质产品称号。被国家经委编入《中国土特名产辞典》,辽宁人民出版社出版的《中国酒》一书,对该酒列专章进行了详细的介绍。

十. 安徽省 合肥 肥西县 卤牛肉

卤牛肉

制作:

1、整块牛肉去杂洗净,切成锅能放下的大块。

2、烧开一锅水,将牛肉放入,再烧开片刻后捞出待用。

3、把锅烧热,加入素油,烧六成熟时,先爆香葱姜蒜,淋上料酒,加入酱油、盐及其他调料,加入鸡汤(加水也行,但要热水,这是窍门),牛肉,大火煮20-30分钟,改为小火煮至牛肉熟烂入味。

4、待肉连汤凉后,放入冰箱内凉透,捞出切片即可。

推荐特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