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您来到51特产网

武清特产紫米糕

当前位置:51特产网武清特产紫米糕更新时间:2024-01-30 06:22:24

一. 台湾省 台中 清水筒仔米糕

清水镇上众多的筒仔米糕店号里,要属王塔米糕与阿财米糕最有名。位在台汽客运站旁的王塔米糕已有40年历史,是清水镇上最著名的米糕老店,饱满的米粒拌着五花肉、蚵仔、虾米、葱酥,淋上特殊酱料,浓浓的香味令人难忘;而30余年历史的阿财米糕,则凭藉着料好、实在、口味佳,成为当地人的最爱。( 台中县)

二. 天津市 武清区 大黄堡草鱼

大黄堡草鱼为地理标志证明商标。大黄堡草鱼是天津武清区大黄堡镇的。

草鱼是我国淡水养殖的当家品种,因为肉味鲜美,细刺少,所以很受消费者的喜爱。草鱼适应性强,在我国从南到北都可以养殖。可同样是养草鱼,天津大黄堡乡养殖的草鱼,在市场上比其他地方的草鱼价格一斤能高出5毛到一块多钱,价儿是高了点儿,可买鱼的商户却络绎不绝。

2014年,天津市武清区大黄堡水产养殖协会申报的“大黄堡草鱼”被国家工商总局商标局核准注册为中国国家地理标志证明商标,商标注册号为:13938196。

大黄堡草鱼

天津市武清区大黄堡水产养殖协会

13938196

活鱼

三. 天津市 河西区 天津紫蟹

紫蟹是天津市郊区所产的一种毛腿河蟹,大者如银元,小者如铜钱,每值冬季,聚栖于河堤泥洞之中,须破冰掏捕。此物虽小,但腹部洁白无泥,滋味鲜美。因其蟹黄异常丰厚,透过薄薄的蟹盖,呈现出一层紫色,故名。明、清时曾为贡品。天津厨师取用此蟹烹制而成的“七星紫蟹”入口奇鲜,其香无比,成为津沽冬令的传统名菜,诗人曾称赞:“丹蟹小于钱,霜螯大曲拳,捕从津淀水,载付卫河船。官阁疏灯夕,残冬小雪天。盍簪谋一醉,此物最肥鲜。”

这是中华绒蟹的一种,它体小,仅有一颗大衣纽扣大小。揭开蟹盖,蟹黄呈猪肝紫色,煮熟后变成橘红色,味极鲜美。紫蟹都产在寒风凛冽的冬季,因此,常常用于什锦火锅。

四. 湖南省 娄底市 新化 紫鹊贡紫香米

中华一绝“紫鹊贡”紫香米

湖南紫秾特色农林科技开发有限公司出品的“紫鹊界”紫香米经湖南省农产品检验检测中心和湖南省农科院稻米及制品检测中心对“紫鹊贡”紫香米的检测:“紫鹊界”紫香米水溶性灰分酸度+0.082,普通大米水溶性灰分酸度-6.37,系天然碱性米。其独特的碱性品质,能帮助人们在日常生活中控制体内的酸碱度,使体液保持弱碱性,改善现代人的酸性体质,增强人体的抗病抗癌能力。紫香米中还含有丰富蛋白质、脂肪、赖氨酸、核黄素、硫安素、叶酸等多种维生素,以及铁、锌、钙、磷等人体所需微量元素;口感软糯、香味怡人,营养价值高于普通大米。据《本草纲目》记载紫香米可以滋阴补肾、补血益气、健肾润肝、明目活血,收宫滋阴之神奇功效。“紫鹊贡”紫香米中的膳食纤维能够降低胆固醇,有助预防冠状动脉硬化引起的心脏病。紫香米饭能暖脾胃,适应于胃寒痛,消渴,夜多小便等症,以紫香米配草药可治跌打刀伤。“紫鹊贡”紫香米品质卓越、弥足珍贵,故称中华一绝。

五. 天津市 武清区 大黄堡鲫鱼

大黄堡鲫鱼为地理标志证明商标。大黄堡鲫鱼是天津武清区大黄堡镇的。

水产养殖是大黄堡镇的主导产业。近年来,该镇不断扩大水产养殖规模,提升水产品质量,目前,该镇水产养殖面积共6万余亩,主要养殖鲤鱼、草鱼、鲫鱼、花白鲢、南美白对虾、河蟹等,这些淡水产品因口感细腻、肉质鲜嫩、营养丰富而备受消费者青睐。

大黄堡鲫鱼

天津市武清区大黄堡水产养殖协会

13938197

活鱼

六. 陕西省 宝鸡 岐山 蔡家坡紫皮大蒜

蔡家坡紫皮大蒜是陕西省宝鸡市岐山县蔡家坡镇的。蔡家坡紫皮大蒜又称火蒜,外皮紫红、辣味适中、口感好、富含多种营养成分和微量元素,具有健胃、杀菌、保健等多种功效,畅销湖北、四川、江西、甘肃、新疆等地。

蔡家坡地区因当地独特的土壤、水质及气温、地势而形成,蒜皮呈紫色,薄而富有弹性,果实脆而白,半透明,辣味正,口感好,富含多种营养成份和微量元素,具有美容、健胃、杀菌功能,加工利用价值大,开发前景广阔。株高65-80厘米,单头重45克,横径5-6厘米,高3.5-4.2厘米,外皮浅紫红色。花茎长45-50厘米,单薹重20-30克。该种生长势旺,抗逆性强。每公顷产蒜薹3750-4 500千克,产蒜头9000-11 250千克。

七. 云南省 保山 龙陵县 龙陵紫皮石斛

龙陵紫皮石斛为地理标志保护产品。龙陵紫皮石斛为地理标志证明商标。龙陵紫皮石斛为农产品地理标志产品。紫皮石斛原为广泛分布于龙陵海拔1200米~2000米区域的一类优质石斛,在现行市场收购价上,是仅次于铁皮(含铜皮)石斛的优质石斛。经上海复旦大学取样化验,其多糖含量达10.8%~11.6%之间,为霍山石斛多糖含量的60%。石斛多糖具有明显的提高免疫能力,对防癌抗癌、抗衰老及治疗糖尿病有较好的疗效。近二十年来,浙江乐清市的部分农民纷纷涌入龙陵收购、加工紫皮石斛。经多年的采集,龙陵境内野生紫皮石斛几乎灭绝,而市场需求逐年增加,价格年年看涨。在野生可采资源减少、市场需求不断增加的情况下,龙陵县以龙山为代表的广大农民纷纷对紫皮石斛的人工栽培技术进行了大胆的探索,形成了很多成功的模式,取得了较好的效果。

龙陵县紫皮石斛属于兰科石斛属的一类优质石斛,其代表种为齿瓣石斛(Dendrobium devonum Paxt),主要分布于龙山、龙江、象达、平达、木城等乡镇,该类石斛以茎条表现为紫红色为显著特征。以开花期不同分为春紫(清明前后开花),夏紫(芒种前后开花),秋紫(立秋前后开花)三种类型。民间历来有将紫皮石斛捆于喜附生的木棍上挂在屋檐下,作为观赏。近年来,随着石斛开发利用越来越广泛,仅靠野生采集已难满足市场需求,为获得稳定的经济收入,产区农民将采集到的野生石斛中的当年生茎(商品名称白条)剪下出售,而将二年生以上的老茎(俗称老草)作为种苗栽培,由于紫皮石斛的人工栽培尚属新生事物,无现成的栽培模式,全凭各产区农民摸索试验,经过几年的实践,产区农民充分发挥聪明才智,采取仿野生栽培,创造出多种多样的栽培方式,可谓白花齐放。归纳起来,主要的栽培模式有:活树放养法(移活树规范种植放养法),石墙栽培法(在此基础上改进的空心砖填料栽培法)、瓦(草)房栽培法,木床栽培法(改进后的木床加杉原木栽培法)、木槽栽培法等几种栽培模式,取得了亩年产值折计3.6万元的收入,经济效益十分可观。

地域范围

龙陵紫皮石斛农产品地理标志生产区域保护范围位于云南省保山市龙陵县境内,涉及龙陵县的龙山镇、龙新乡、镇安镇、象达乡、平达乡、勐糯镇、碧寨乡、腊勐乡、龙江乡、木城乡共10个乡镇。地理坐标为:东经98°25′—99°11′,北纬24°07′—24°50′,东西横距 64 公里,南北纵距 78 公里。种植面积1000公顷,年产量2190吨。

产品品质特性特征

1、外在感观特征 1.1、鲜品:表面黄绿色带紫斑点或条纹,老熟时叶鞘呈银灰色,有的间有褐色斑,节间裸露部分呈紫色;略具香气,味淡,后微甜,嚼之初有粘滑感,继有浓厚粘滞感。园柱形,横断面圆形,节间微胖;节明显,节间1.3cm~2.2cm,不分枝,茎粗2mm~6mm,基部下延为抱茎的鞘,边缘和中肋常带淡紫色。 1.2、枫斗:未抛光呈银灰色,抛光后呈黄绿色或暗红色。略具青草香气,味淡,后微甜,嚼之初具有粘滑感,继有浓厚粘滞感。呈螺旋形,一般为2-4个旋纹,茎拉直后长3.5-8cm,直径0.2-0.3cm,表面有细纵皱纹,质坚实,易折断,断面平坦。 4.2内在品质特征: 2.1、鲜品 水分≤85%, 粗多糖:鲜品干燥后≥ 28% 。 2.2、干品(枫斗) 水分≤12%,灰分≤6.0,酸性不溶性灰分≤1.0,浸出物≥ 10,粗多糖(以无水葡萄糖计)≥28%。 龙陵紫皮石斛具有养胃生津、滋阴除热之功效。 3、安全要求 产地环境应符合云南省紫皮石斛地方标准DB53/T290.1-2009要求。生产技术规程执行云南省紫皮石斛地方标准DB53/T290.3-2009;质量安全要求执行云南省紫皮石斛地方标准DB53/T290.4-2009。

八. 湖南省 常德市 澧县 澧县紫米

澧县紫米--全国名特优新农产品

城头山紫米是湖南城头山村农耕产业发展有限公司与菲律宾国际水稻研究所合作,对城头山本土及云南等地土壤进行科学分析,从9个国家73个特色水稻品种中筛选、培育出来的适合城头山及附近地域栽培的优质天然紫色稻米。

种植基地远离城市、工厂污染,采用山泉水浇灌,全程施用枯饼等有机肥料,人工除草,生物防虫,不使用任何除草剂、添加剂。商标已经在国家商标局注册,通过了中国绿色食品发展中心绿色食品认证。产品富含微量元素硒(每1000克含0.112毫克)、天然花青素(每100克含33.8毫克)等营养保健物质。硒是一种微量元素,具有增强免疫力和激素分泌能力、延缓衰老、抗疲劳、改善睡眠、防癌抗癌、预防“三高”(高血压、高血脂、高血糖)、护肝、养肾、补血等作用。

紫米严格按照中国绿色食品执行标准NY/T419-2007种植、加工、包装,先后荣获2012年湖南省农博会、上海绿博会畅销产品奖。由于量少、品质好,投放市场以来,一致被称为馈赠亲友之佳品。

澧县紫米

湖南城头山农耕产业发展有限公司

九. 天津市 武清区 玫瑰肠

玫瑰肠是天津的。用猪后腿精肉,剔出肥膘和筋腱,绞成粗肉丁,撒入适量精盐,放进铝盘内,经过一昼夜的排酸腌制处理,配以玫瑰香酒和适量的高级植物香料;再绞成细肉糜状,配以适量的猪脊背肉丁搅拌均匀,灌入猪羊肠衣内,经过两次熏烤和一次浸煮而成。成品呈玫瑰红色,表面皱纹均匀,肠体丰满,含蛋白质多,含脂肪少,味道鲜美,使人开胃,最适宜冷盘快餐。

十. 辽宁省 鞍山 千山区 麻酱紫鲍

麻酱紫鲍

主料:水发鲍鱼250克。

辅料:麻酱25克。精盐、绍酒、味精、油、鸡汤。

制作过程

1、把水发鲍鱼洗净,切成蓑衣形的花刀块。

2、勺内放入猪清油约30克、35克,把麻酱放入勺内煸炒片刻,再将鲍鱼放入勺内炒至麻酱起泡时,加精盐、绍酒、味精、鸡汤再炒片刻,用水淀粉勾少许芡出勺即成。

特点:做法简单,口味鲜香。

推荐特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