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您来到51特产网

乐旺土特产余杭 余杭小吃特产可以带走的

当前位置:51特产网乐旺土特产余杭 余杭小吃特产可以带走的更新时间:2024-01-30 03:42:42

一. 浙江省 杭州 余杭 天堂鸟蜜梨

天堂鸟蜜梨是浙江省杭州市余杭区鸬鸟镇的。天堂鸟牌蜜梨以新世纪梨为当家品种;果实呈正圆或略高圆形;表面呈淡黄色,基本无果锈,外观很美;果肉洁白、嫩脆、汁多、味甜,是无公害果品。

“天堂鸟”牌蜜梨是产于余杭区鸬鸟镇的特色名优水果。鸬鸟镇四面环山,海拔800m以上的高山林立,山顶松,山腰竹, 山脚果(以梨为主),山清水秀,溪水潺潺,冬暖夏凉,昼夜温差大,植被丰富多样,生态环境优美,土壤为灰质壤土,周围方圆几十里无工业污染,很适宜蜜梨的生长发育,是砂梨的原产地之一。该镇历代产梨,上百年的梨树到处可见,自1985年始,不断引进国内外最优秀的蜜梨新品种,并十分注重示范和推广。经过20年的努力,该产区现有蜜梨7812亩,年产量3000多吨,年产值超1000万元,已被命名为浙江省“蜜梨之乡”。

“天堂鸟”蜜梨生产,在科研与技术上依托浙江大学,并聘请园艺专业高级农艺师,对蜜梨规模种植企业和广大果农进行技术辅导与技术培训,在长期的生产实践中培养了一大批蜜梨生产能手,形成了一整套蜜梨栽培技术标准,从而使“天堂鸟”牌蜜梨具有鲜明的特色:以新世纪梨为当家品种;成熟期较杭城郊区迟3~5天;果实呈正圆或略高圆形;个果重228~300克的优质果比率高;表面呈淡黄色,今年开始实施国际标准生产果面淡绿色果品,基本无果锈,外观很美;果肉洁白、嫩脆、汁多、味甜,含可溶性固形物12%以上;严格按照无公害标准栽培,是无公害果品。

“天堂鸟”蜜梨由专业合作社统一营销,实行机器自动分级,人工精致包装,产品知名度不断提高,主销深圳、香港、温州、杭州等地,颇受消费者青睐,已荣获浙江省优质早熟梨金奖、浙江省农博会金奖、浙江省无公害蜜梨生产基地,多次获杭州市优质农产品金奖。今年,台商经多次实地考察认为,“天堂鸟”蜜梨内质已完全符合国际标准,消除果锈技术已基本成功,完全可以远销欧美。因此,鸬鸟将成为我国出口梨基地。

“天堂鸟”蜜梨集中连片的主产区,距04省道1.5公里,到杭城仅40分钟车程,是去红桃山山沟沟旅游区的必经之地,已成为中外游客赏梨、采梨、品梨、观光的好去处。

二. 浙江省 杭州 余杭 鸬鸟蜜梨

鸬鸟蜜梨为地理标志证明商标。鸬鸟镇蜜梨两次获杭州市优质农产品金奖,现种植面积达5000余亩。产品已注册“天堂鸟”商标,产品热销温州、上海等地。

2000年8月17日,余杭市首届“天堂鸟”杯梨王赛在鸬鸟镇召开,来自全市33家栽梨大户选送样品参赛,参赛样品有新世纪、黄花、翠冠、西子绿等十几个品种系列。浙江电视台、杭州有限电视台、余杭电视台、浙江日报、浙江科技报、杭州日报、余杭日报等新闻单位进行现场采访。

2001年8月6日,余杭市首届“天堂鸟”蜜梨节暨农业观光一同开幕。由浙江大学教授林柏年等专家对26个单位选送的35件参赛样品进行评比打分。为期一个月的采梨观光活动引来不少游客。

现已申报该镇为省级“蜜梨之乡”。

三. 浙江省 杭州 余杭 临平红烧羊肉

产品产地:浙江省杭州市余杭

产品特性:色泽深红、糯而不散、浓香悦目。

产品成分:含蛋白质、脂肪、碳水化合物等。

产品功效:益气补血,温中补虚,防病强身,清热解毒、滋补壮阳御寒之功能。

产品简介:余杭是全国湖羊主产区之一,临平红烧羊肉更是久享盛誉,距今已有800余年历史。它选用稚口雄性湖羊肉为主料,天然植物为调料,以色泽深红、糯而不散、浓香悦目著称,具有滋补壮阳御寒之功能。

产品历史:湖羊是我国独有的,仅产于杭嘉湖地区的白色羔皮羊种。据史料考证,湖羊生长历史已有八百多年。公元十世纪初,南宋迁都临安(杭州),黄河流域的居民大量南移,就将饲养在北方的蒙古羊带到江、浙交界的太湖流域繁殖。由于太湖地区桑茂豆绿,水清草丰,具有得天独厚的自然条件,加上劳动人民的不断选育、改良,逐渐形成现在能适应本地环境的优良的羔皮羊品种--湖羊。近年来相继开发了临平牌红烧羊肉真空包装及"宋都"牌盒装红烧羊肉两只产品,深受人们的喜爱,产品供不应求。

四. 浙江省 杭州 余杭 塘栖米塑

米塑,又称“粉塑”,是用米磨成粉,蒸熟后用手工捏成。塘栖米塑,从工艺和特色讲,有点类似于北方的“面塑”,都是一种独特的民间工艺。

“米塑”是塘栖乡间特有的民俗工艺,流传较广,各乡各村中年岁较点的妇女几乎都会制作,这些米塑品五颜六色,种类繁多,其中以“上梁元宝”、“定亲饭圆”和“立夏狗”最为出名。

五. 浙江省 杭州 余杭 萧山东坡肉

萧山东坡肉

“东坡肉”有一个很动人的传说。宋元佑年间(约公元1090年),宋代大文学家苏东坡出任杭州地方官,那时西湖已被葑草湮没了大半。他发动数万民工疏浚西湖,把挖出来的泥筑成长堤后被列为西湖十景之一“苏堤春晓”。苏东坡治理西湖的业绩深受老百姓赞颂。

苏东坡喜爱烹调,以红烧肉最为拿手,他曾以诗介绍其经验:“慢着火,少着水,火候足时它自美。”百姓们知道苏东坡喜食肉,那一年的春节,大家不约而同给他送来猪肉、绍酒。苏东坡收到这么多肉和酒,觉得应该与数万疏浚西湖的民工共享,便吩咐家人烧好,连酒一起回赠民工。家人误以为连酒一起烧,结果烧出的肉特别香醇味美,一时传为佳话。人们纷纷传颂苏东坡的为人,仿效他独特的烹调方法。从此以后,以这位大文学家命名的“东坡肉”,也就成为杭州的传统名菜。

六. 浙江省 杭州 余杭 粢毛肉圆

粢毛肉圆,是塘栖一道别具特色的佳肴,同时也是一道名点。蒸熟后的粢毛肉圆,糯米粒粒竖起,肉汁牢牢封在肉圆中,汁水饱满,不仅外面一圈有糯米,肉中也混有糯米,吃起来弹性十足,滋味极佳。

相传,粢毛肉圆与乾隆皇帝还有点关系。乾隆皇帝下江南见塘栖景物宜人,十分留恋,故下令在塘栖的西横头建乾隆行宫,每次下江南便在行宫内住上十天半月。一名汪姓厨师在为乾隆皇帝做佳肴时,错将做狮子头的肉圆掉到一箩湿糯米里面去了,厨师束手无策,干脆将错就错,将所有肉圆全放进糯米里滚了一下,然后上锅去蒸,这一下一种全新的肉圆子诞生了,乾隆皇帝吃了连声称好,忙问此菜叫什么?那厨师心想肉圆子粘着的糯米颗颗竖起,像刺毛,便随口说了声"刺毛肉圆"。就这样,粢毛肉圆就一直流传了下来。

七. 浙江省 杭州 余杭 红烧羊肉

产品产地:浙江省杭州市余杭

产品特性:色泽深红、糯而不散、浓香悦目。

产品成分:蛋白质、脂肪等多种营养成分。

产品功效:具有滋补壮阳御寒之功能。

产品简介:红烧羊肉:余杭是全国湖羊主产区之一,临平红烧羊肉更是久享盛誉,距今已有800余年历史。它选用稚口雄性湖羊肉为主料,天然植物为调料,以色泽深红、糯而不散、浓香悦目著称,具有滋补壮阳御寒之功能。

八. 浙江省 杭州 余杭 塘栖熏鸭

塘栖熏鸭,又叫塘栖板鸭。其外观色泽红亮,味鲜肉嫩,有一种独特清香味。早在民国初期,便是余杭县的一大传统。

塘栖熏鸭的制作十分复杂,须经十余道工序。解放后,塘栖熏鸭技艺曾一度失传。上世纪八十年代初期,塘栖食品中心站为了恢复这一传统名产,建立熏鸭厂,使这传统名产重放光彩。现今熏鸭厂已不复存在,但熏鸭技艺已在民间流传,一些拥有熏鸭技艺的人纷纷开设私家作坊,其制作的熏鸭比过去有过之而无不及,使得熏鸭名声在外。

九. 浙江省 杭州 余杭 超山梅子

产品产地:杭州超山

产品类别:大叶青、大叶猪肝、叶里青、升箩底、花海、紫蒂梅等。

产品特性:汁多味酸,质脆爽口。

产品季节:五六月间,酸甜的梅子便会挂满枝头。

产品成分:富含钙、镁、钾、纳、磷、铁等矿物质。

产品功效:梅子的营养价值可说非常高,它属於硷性食物,酸味来源是有机酸,可以提高血液中的硷性,促进新陈代谢、消除疲劳、预防贫血,还能抗老化、助消化、抑制感冒咳嗽,连晕车止吐、醒酒除口臭,都有妙效,是不可多得的家庭必备零食和药材。

产品简介:超山素以十里梅海著称,并已成为杭州市的一大旅游圣地。大明堂、浮香阁等风景至今还有“唐梅”、“宋梅”等珍稀古梅。花单生或两朵单齐出,先叶开放,白色或淡红色,有清香。核果球形,青色。除供鲜食外,还可制成话梅、陈皮梅和果酱等,远销东南亚国家和港澳地区。杭州超山以植果梅为主,质量之优、品种之多列为三大梅区(另两个为无锡梅园、苏州邓尉山)之首。

产品典故:故事出自《世说新语·假谲》。成语“望梅止渴”,比喻用空想安慰自己或他人。有一年夏天,曹操率领部队去讨伐张绣,天气热得出奇,到了中午时分,士兵的衣服都湿透了,行军的速度也慢下来,有几个体弱的士兵竟晕倒在路边。曹操看行军的速度越来越慢,担心贻误战机,心里很是着急。他看了看前边的树林,沉思了一会儿,脑筋一转,办法来了,他一夹马肚子,快速赶到队伍前面,用马鞭指着前方说:“士兵们,我知道前面有一大片梅林,那里的梅子又大又好吃,我们快点赶路,绕过这个山丘就到梅林了!”士兵们一听,仿佛已经吃到嘴里,精神大振,步伐不由得加快了许多。

十. 浙江省 杭州 余杭 双桥生态鳖

双桥村位于运河镇西北,傍依京杭大运河,是杭嘉湖平原的中心,素有“鱼米之乡”之称。现有农业人口3025人,农户765户,土地面积2027亩,其中池塘面积1860亩。近几年来,双桥村的甲鱼产业无论是在规模上还是在产量效益上都得到了迅速的发展和提高,至今全村生态甲鱼养殖面积达1418亩,产值达3200万元,双桥村已成为国家级生态甲鱼生产基地(村)、杭州市无公害养殖基地。

双桥村主导产业为生态甲鱼养殖,全村生态甲鱼养殖面积达1418亩,占全村面积70%以上,养殖总量达180万只,年生产商品甲鱼达709吨,产值达3200万元,占全村农业产值比重达90%以上,从事生态甲鱼养殖人员众多,2010年人均纯收入达1.68万元。该村已成立有杭州余杭丰盛甲鱼专业合作社,至今有社员共计58户,合作社成员年人均纯收入达1.5万元以上,高于全村年人均纯收入10%左右。全村生态甲鱼养殖户均为“本”牌中华鳖管理协会会员,每年都定期参加协会主办的甲鱼养殖技术培训班,通过远程教育平台每月开展两次以上的养殖技术培训,不断提升养殖户的养殖技术水平。

双桥村分别于2003年承担实施了国家级生态鳖养殖园区项目,于2008年承担实施了省级高标准生态鱼塘改造项目,项目均顺利完成。双桥村农业经济以生态甲鱼产业为主,生态甲鱼产业比重占全村农业比重的9成以上,可以说是名副其实的生态甲鱼之村。

推荐特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