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您来到51特产网

四川万州有啥特产 万州有什么特产送人

当前位置:51特产网四川万州有啥特产 万州有什么特产送人更新时间:2024-04-13 09:49:22

一. 四川省 成都 温江 四川五香牛肉干

五香牛肉干为四川著名。以精选牛肉为主料,配以名贵中药材、香料,采用独特工艺精工制作,味道鲜美,风味独特,营养丰富,南北皆宜。销往北京、上海、济南、武汉等地的660多个大、中型商场,并外销香港、新加坡等地,四川五香牛肉干曾获商业部和国家旅游局优质产品称号。

二. 四川省 自贡市 大安区 四川边茶

四川边茶生产历史悠久,宋代以来历朝官府推行“茶马法”,明代(公元1371--1541年)就在四川雅安、天全等地设立管理茶马交换的“茶马司”。清朝乾隆时代,规定雅安、天全、荣经等地所产的边茶专销康藏,称南路边茶;而灌县、祟庆、大邑等地所产边茶专销川西北松潘、理县等地,称“西路边茶”。

南路边茶是采割茶树枝叶经过加工而制成。南路边茶的鲜叶原料较粗老,可手采也可刀割,手采老叶或当年枝叶;刀割当季或当年成熟新梢枝叶。南路边茶因加工方法不同,有毛庄茶和做庄茶之分。采割下来的鲜枝叶,杀青后未经茶揉而直接干燥的,称“毛庄茶”。采割下来的枝叶,杀青后,还要经过扎堆、晒茶、蒸茶、蹓茶、渥堆发酵后再进行干燥的,称“做庄茶”。制成的做庄茶分4级8等,茶叶粗老含有部分茶梗,叶张卷折成条,色泽棕褐如猪肝色,内质香气纯正,有老茶香,滋味平和,汤色黄红明亮,叶底棕褐粗老。毛庄茶也称金玉茶,叶质粗老不成条,都是摊片,色泽枯黄,内质不如做庄茶。南路边茶是压制“康砖”和“金尖”的原料。

西路边茶的鲜叶原科比南路边茶更粗老,采割当年或1-2年生茶树枝叶,杀青后晒干即可。西路边茶毛茶色泽枯黄,是压制“茯砖”和“方包茶”的原料,制造茯砖的原料茶含梗量约20%左右,而制造方包茶的原料茶更粗老,含梗量达60%左右。

三. 四川省 绵阳 游仙 麦冬

一种中药( 绵阳)

四. 四川省 绵阳 江油 川乌

川乌为常用川产道地中药材,草本植物乌头,干燥主根。又称川草乌、乌头等。性热, 味辛、苦,有大毒,具有祛风、除湿、散寒等功效。 四川为主要栽培产区,尤以江油产量著名。商品一般分川乌和川乌片两种。主 要药用及中毒成分为双酯类生物咸,药用一般须经过炮制。( 江油)

五. 四川省 成都 龙泉驿 四川凉糍粑

糍粑是用熟糯米搅拌成泥制作而成,是中国南方一些地区流行的美食,人们习惯于在春节前制作,象征丰收、喜庆和团圆,是过年必备之品。四川凉糍粑色香味俱佳,糯软醇甜,入口凉爽,沁人心脾。



四川打糍粑一般都是中秋节。剩下的多余糍粑可以留到日后加鸡蛋或者醪糟煮来吃,比较甜。

六. 四川省 内江 东兴区 四川辣粽

四川人嗜辣,所以粽子也有甜辣之分,四川的辣粽,因制作讲究,工艺复杂,其口味当然独特,故成为四川千古流传的名点小吃之一。其制法是先把糯米、红豆浸泡5至6小时,将水倒出,放入椒粉、川盐、味精和少许腊肉,用粽子叶包成约60克一个的四角粽。煮熟后食之,香辣适口,风味独特。

七. 重庆市 万州 万州罗田大米

万州罗田大米为地理标志证明商标。万州罗田大米为农产品地理标志产品。万州罗田大米栽培历史悠久,西汉即有大规模种植。据清朝乾隆年《万县志》记载:”万州罗田古镇出好米,其米粒青如玉、晶莹剔透、味浓米香…….”等特点。80年代初期,罗田镇开始推广杂交水稻,产量、品质成直线上升,近年来,镇党委、政府重视农业产业结构调整,专题研究部署了打造“万州罗田大米”产业发展工作,强力推进“万州罗田大米”的品牌建设。2011年获第十届中国优质稻米博览交易会优质产品称号。

“万州罗田大米”产于重庆市万州区南部高山区域的罗田镇,全镇幅员面积81.7平方公里,海拔高度为800—1200米,综合条件十分优越。“万州罗田大米”因其是种植在独特的南方高山气候生态环境条件下的稻谷加工而成,具有天然的色泽美,品质优、食口性好,无污染、无杂质,其味香纯特点。

万州罗田大米

地域范围

万州区罗田镇位于重庆市东南部边缘,万州区城南部边陲,距万州主城86公里,东靠齐耀山与湖北利川市谋道镇,南与利川市建南镇,西与走马镇,北与龙驹镇相邻。全镇幅员面积81.7平方公里(统计耕地面积41640亩,其中水稻田26500亩,大于25度坡地9850亩)。万州罗田大米地域保护范围位于北纬30°29′09.87″—30°35′30.99″,东经108°32′33.24″—108°37′50.76″,涉及天生社区、马头社区、中山社区、梓桐、-、长堰、三溪村、新华、折岩、龙坝、枫香、阳河、阳坪、谷山共14个行政村。海拔高度为800—1200米,综合条件十分优越。镇内用坪、折岩、马头、岗家四坝,土地肥沃,素有“鱼米之乡”之称。境内有长江水源的磨刀溪河,总水域面积为4247亩。地域范围保护规模为2100公顷,年产量 15000吨。

产品品质特性特征

1、 外在感官特征 万州罗田大米米粒饱满、外观阴色透明、心腹白较少,有清香味;蒸煮后米饭油亮、米粒膨胀均匀,味浓郁香,口感柔软有弹性。 2、内在品质指标 垩白粒率≤10%,垩白度≤1%,胶稠度≥50毫米,直链淀粉含量13~22%。 3、安全要求 产品符合NY/T5115-2008《无公害食品大米》要求,对申报绿色食品大米认证的生产区域,生产过程中农药和化肥的使用必须符合《绿色食品农药使用准则》(NY/T393-2000)《绿色食品肥料使用准则》(NY/T394-2000)。

八. 重庆市 万州 万州古红桔

万州古红桔

--2015年度全国名特优新农产品

万州古红桔,又称丹桔,是重庆万州特色柑橘品种之一,有4000多年的悠久历史。万州古红桔,古称丹桔,是三峡库区人培育出的、世界栽培历史最悠久的古农作物良种之一。之所以称这些桔树为‘古红桔’,是因为它们的基因传承有唯一性,而且比杂交基因有更强的竞争力,所以后代的样子、特性,都和数千年前的祖先是一个样子。

据考证,4000多年前,万州人就把野生柑桔驯化成了人工栽培的红桔。当地《巴县志》载:“又西为铜罐驿……地饶桔(红桔)柚,家家种之,如种稻也。”由此可见,重庆长江沿岸古时便已是名副其实的桔乡,果实品味绝佳、柑桔贸易鼎盛。《史记·货殖列传》记载:“蜀汉江陵千树桔……此其人皆与万户侯等。”北宋文豪欧阳修在《新唐书·地理志》中描述了长江上游川渝两地柑桔发展的盛况:“凡气候适宜栽培柑桔的地方,户户栽桔,人人喜食”。 西汉时期,万州红桔“已产甚丰”,成为皇家的贡品,且当时红桔贸易鼎盛,当时的朝廷在此专设“桔官”一职,收管桔税。此外,万州古红桔也是最早走出国门的中国柑桔品种之一。明朝郑和下西洋时便把万州红桔带到了海的另一边。到了清代,乾隆皇帝为色如明焰的万州红桔赐名“大红袍”。至今,万州红桔仍是东南亚地区华人、华侨敬奉神灵或先祖的上好贡品。

有关权威部门调查显示,万州古红桔以其15万亩的种植规模,成为全国规模最大,占国内古红桔面积1/3;年产量达13万吨,占全国古红桔产量的50%左右;品质最优,因色泽鲜红、果大、易剥皮、甜酸适口、食用方便等特点,多次获得全国古红桔品质第一;市场最广,现已销售到全国各地,并出口俄罗斯等国家和地区;栽培最易,在瘠薄的山坡,陡峭的山崖,都种植有硕果累累的古红桔树;是国内和世界上最大的古红桔基因库,可用于柑桔基因遗传性状的研究,可在柑桔遗传育种等领域加以利用,为培育出各种优良的柑桔品种提供丰富的基因资源成为国内“六最”古红桔最大产区。

九. 四川省 凉山 盐源 泡梨

泡梨是摩梭人独特的一种泡菜。当地盛产多种麻梨,他们喜欢将这些适合浸泡的麻梨盛于陶坛内,按比例加上盐、白酒、姜、蒜、花椒和清水,密封一月余后食用,具有酸、甜、脆和浓郁的醇香味道,别具一格,是佐餐的美味佳品。浸泡时间长者,其味更佳。

十. 重庆市 万州 分水李子

万州区分水镇石碾李子协会成立于2002年9月8日,是农业部门指导建立的全区第一个农民专业合作组织。由成立时的90户,328人发展到现有会员632户,2086人,涉及分水、孙家、余家、后山等四个镇乡的石碾、张家嘴、兴发、李丫、柏桐、元河等六个村,李子种植面积由800亩扩大到13000亩,是建会时李子种植面积的15倍多,投产李树常年产量已达500余万斤,年产值近500万元,会员户平李子产值0.8万余元,纯收入达0.4万元,人平产值2400余元,纯收入1200元,其中,家庭李子收入在2万元以上的21户,1万元以上78户,5000元以上的超过了200户,带动了当地李子产业的发展。2003年协会被重庆市批准为农民专业合作组织建设市级示范点,2004年被确定为农业部农民专业合作组织建设示范单位,受到了上级农业部门和区领导的关怀,并得到了有关部门的大力支持,多次被推荐向兄弟区县介绍合作组织建设经验。

石碾李子协会联系电话023-58437226

推荐特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