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您来到51特产网

中山特产桃子饮品有哪些 广东桃子的小零食

当前位置:51特产网中山特产桃子饮品有哪些 广东桃子的小零食更新时间:2024-01-15 03:02:55

一. 宁夏 固原 泾源县 永宁的桃子

桃属于蔷薇科、桃属植物。我国桃子品种极为丰富,据统计全世界约1000个品种以上,我国有800个品种,用于生产栽培的有30个左右。桃果汁多味美,芳香诱人,色泽艳丽,营养丰富。每100克果肉含糖7--15克,有机酸0.2--0.9克,蛋白质0.--0.8克,脂肪0.1--0.5克,含维生素C3--5毫克,维生素B1 0.01--0.02毫克,维生素B2 0.2毫克,类胡萝卜素1180毫克。



桃树为中型乔木,树体不大,栽培管理容易,对土壤、气候适应性强,无论南方、北方、山地、平原均可选择适宜的砧木、品种进行栽培。供观赏用的各种花色类型花桃、垂枝桃以及适应盆栽的寿星桃都为绿化城市,美化人民生活起了重要作用。 桃原产我国,已有4000多年的栽培历史。



桃子的口感良好,通体能散发出一股能够令人心情愉悦的香味儿,所含营养物质也相对丰富,吃了对身体有补益延年的作用。



桃子的枝、叶、果桃还具有药用价值。唐代药物学家孙思邈称其为“肺之果”,还说“肺病宜食之”。按,中医称肺为“娇脏”,喜湿润,恶干燥。桃子富含胶质物,这类物质到大肠中能吸收大量的水分,能达到预防便秘的效果。桃子的营养还善走皮表,《大明本草》中说,将桃晒成干(桃脯),经常服用,能起到美容养颜的作用。只是桃干的含糖量过高,用开水与少量绿茶或花草茶冲服就好得多,还能提高风味。



值得注意的是,鲜桃下树后极其不耐储存,应趁鲜食用。食用前还要将桃毛洗净,以免刺入皮肤,引起皮疹;或吸入呼吸道,引起咳嗽、咽喉刺痒等症状。

二. 广东省 中山 黄圃腊味

黄圃腊味为地理标志保护产品。传统的岭南人有句俗语:秋风起,食腊味。就是说,每年农历立秋之后,北风送爽之时,民间中制作腊味季节到来了。市场的摊档里,一串串、一排排挂起的各式腊味制品,在灯光的辉映下,玛瑙般的鲜亮,流光溢彩,浓浓的腊肉香味,吸引着人们在摊档前流连往返。在这些腊味摊档中最惹人注目的,就是标示“黄圃腊味”商标的产品。

黄圃,是广东省中山市最北部的著名市镇。西北与顺德市为邻,东北与番禺市隔江相望。相传宁代兵灾,南雄珠玑巷先民乘筏逃难到这里,看到遍地黄花,美如园圃,就在这里登岸定居,称这里为黄圃。

千百年来,美丽的珠江为三角洲带来了大片富饶的冲积平原,在这块土地上生活的黄圃人民,用自己辛勤的汗水和无比的智慧,总结了连联合国农业发展部门都赞许的农、畜、鱼循环饲养的农业生产体系:塘基上种果种菜,塘边搭棚养猪养鸭,猪、鸭的排泄物养鱼,鱼塘泥肥田种果种菜。先进的农业技术促进了农产品的商品生命力,时至今天,丝苗米、淡水鱼虾、果蔗、香大蕉、四时蔬菜远近驰名。历史上蛋肉兼用的中山麻鸭、膘厚肠肥的大花白肥猪是这里的名产。这些名产令黄圃商人大动脑筋:把这初级的农产品转变成高级的商品-腊味制作方法就在这时候创造出来了。

相传,始作腊肠的是大黄圃一卖粥档主,名叫王洪(人称老洪先生)。光绪十二年(1886年)冬季某天,天气奇冷,雪雨纷飞,王洪准备的肉料—猪肉、猪肝、粉肠卖不出去。王洪遂用盐、糖、酱油等东西把肉料腌起来。连天阴雨,王洪只好将粉肠掰衣,将猪肉切粒,塞进肠衣,用水草分截绑好。天晴,经数天的风吹日晒,王洪的制品,吃起来别有风味,且耐储藏。王洪继续如法炮制,设档出售。因此物是猪肉辅以肠衣制成,形如猪肠,故名腊肠。腊肠,以其独特的风味、耐储藏的特性,名声日噪,求过于供。大黄圃人争相仿制。后来,更有依照腌制腊肠的方法,用五花肉制成腊肉。

由于三角洲天热潮湿,聪明的黄圃人采用盐、糖、酱油、酒腌制后再晒干的办法制作了色香味美的腊肉。之后又以这种方法对猪的各个部位进行制作。渐渐总结中一套腌制的配方和制作花式品种的方法。自此,黄圃人制作腊味的技艺闻名于世。早在三、四十年代,黄圃人在广州市开设了“沧洲”、“八百载”等烧腊店;广州著名的“皇上皇”、香港的“荣华”烧腊味店,也专聘黄圃师傅坐案,历代相传。黄圃腊味现已成为中外驰名的名店名牌产品。

黄圃腊味地理标志产品保护范围以广东省中山市《关于确定“黄圃腊味”地理标志产品保护范围的复函》(中府办函[2004]443号)提出的范围为准,为广东省中山市黄圃镇现辖行政区域。

三. 广东省 中山 关家尾头菜

黄圃镇关家尾坊出产的头菜也是一种饮誉省港澳的特色食品。民国初期,坊人周安康用晒干、盐渍的方法,制成一种清香甘爽的食品,名为“关家尾头菜”。自此以后,这里的群众都习惯于秋冬季节加工头菜出售。时至今日,仅有二、三十户人家的关家尾坊,每年秋冬时节便可制作销售2000多吨关家尾头菜。

关家尾头菜风味独特,甘爽可口,可作零食,也可送饭下酒。一般传统食法多采用“头菜蒸猪肉”,“头菜剁肉饼”等。也可切成丝状炒猪肉或蒸鲜鱼,把头菜叶切碎拌送白粥别有风味。

黄圃自古是农业大镇,一年四季盛产各类瓜果蔬菜,自明清时代便被坊人辅以盐渍方法,加工咸酸辣菜食品出售。黄圃古楼坊的咸酸铭、辣菜心、祠堂华兄弟等,便是上世纪中期人们念念不忘其挑担咸酸上街卖的人物。现今,黄圃灵古坊的何氏兄弟,兆丰村的吴应文,吴栏村的梁均和等,仍在设厂大量加工生产咸酸辣菜。木瓜、芒果、黄瓜、青梅、桃李、罗卜、沙葛、生姜、辣椒、荞头、椰菜心、大芥菜等,都是常用的咸酸食品材料。

咸酸菜多为即食食品。经腌制好的咸酸食品食用时加少许辣酱、芥末、炒芝麻等,口感别有风味。烧鹅条炒酸芥菜,酸菜炆大头鱼则是人们喜好的醒胃食品菜式。当然,家有新生儿满月,酸辣姜红鸡蛋是必不可少的。

四. 广西 桂林 恭城瑶族自治县 恭城桃子

恭城瑶族自治县是以水果种植为主的国家级生态农业示范县,恭城桃子是县内传统的名特优果品之一。桃子果汁多味美,芳香诱人,色泽艳丽,营养丰富,是人们最为喜欢的鲜果之一。除鲜食外,还可加工成桃脯、桃酱、桃汁、桃干和桃罐头。恭城县内主要栽培的桃子品种有四月红早桃、红花桃、油桃等品种,成熟期一般在4至8月,2014年全县栽培面积6.3万多亩,产量5.4万多吨。

1、四月红早桃:是县内的主栽水果品种之一,果型椭园形,果型整齐,平均单果重70克,最大可达100克,果实成熟期为4月中旬。

2、红花桃:红花桃是县内的主栽水果品种之一,果型椭园形,果型整齐,平均单果重120克,最大可达150克,缝合线较浅,两丰对称,果皮底色乳黄色,阳面和果顶着红色,茸毛短,外形美观,果肉乳白色,局果稍带淡红色,肉质细而致密,粗纤维多,汁液中等,味甜有果香,较离核,每100克鲜果可溶性固形物含量10%、蛋白质0.7g、碳水化合物10g、钙4.5mg、锌110mg、维生素4mg。果实成熟期为早熟品种5月中旬,中熟品种6月中旬,晚熟品种为7月上旬。

3、成熟最早的毛桃——春冠:由甘肃果树研究所最新育成,恭城县4月中旬初成熟,比极早518早7-10天,果实近圆形,成熟时果面鲜红色,平均果重80克,最大150克,可溶性固形物含量14.1%,味甜。极丰产,极抗细菌性穿孔病和黑星病,栽后第3年平均亩产3800斤。

4、大果型特早熟甜油桃——中油12号:由郑州果树研究所育成,恭城县2012年4月24日成熟,比中油5号早5-7天,果实长圆形,成熟时果面白里透红,成熟一致。平均果重126克,最大180-220克,可溶性固形物含量12%,品质佳,不裂果,极丰产。

5、南方樱桃——乌皮樱桃:4月中下旬成熟,可溶性固形物18%,需冷量350小时,自花结实,丰产性极好,栽后第二年最高株产可达4斤,售价30-50元/斤。

五. 广东省 中山 三月红荔枝

三月红荔枝是中山市历史名牌产品,又是荔枝家族中的"迎春使者"。它的特点是:果壳色泽鲜红,果体肥大,果肉厚而雪白多汁,味道似酸非酸,似甜非甜,别有风味,食之使人醒脾开胃,是岭南有名佳果。

六. 广东省 中山 冰凌角仔

沙溪冰凌角仔在其他地方已经甚为少见了,在沙溪只有两间食店还会有这种食品的烹制方法,冰菱角仔大概在民国初年就在沙溪出现了。“冰菱角仔”是因为当它煮熟,过冷河之后就像是剥掉壳的菱角,两头尖中间鼓;又加上颜色剔透妨如冰花,故名之,吃在嘴里富有弹性,且多食不腻。

七. 广东省 中山 大魁黄沙蚬

黄圃大魁水道是有名的“黄沙蚬”产地,蚬肉鲜美可口,人们用蚬肉、腊肉粒、韭菜炒作馅料,用生菜包着吃,也是黄圃的一道特色菜。

八. 广东省 中山 三顺生饼

三顺生饼铺始建于1933—1934年间,长年对饼食的制作深有研究,材料纯正优质,所制作的各种饼食品质油亮,尤以制作的月饼皮薄,馅靓、外观好、口感好、价格实惠,深得客户喜爱。

九. 广东省 中山 横档风鳝

风鳝是鳗鱼的一种,每年的秋冬季节游到咸淡水域觅食,也正是捕获的时机,横档村就有一片这样的水域,因此横档人也善于捕捉风鳝。每年秋末冬初,可以到横档村品尝风鳝。风鳝的肉质嫩滑结实,多食不腻,可用蒜头炒、焖、蒸,放进火锅里吃亦可。

十. 广东省 中山 长江脆肉绍

长江脆肉绍是中山长江水库主要之一,是利用水库的矿泉水,采用特选的综合饲料和长流水养鱼法培育出来的一个特殊品种的皖鱼。这种鱼具有味道鲜美、肉质软滑、爽脆的特点,尤以鱼肚部分最佳。主要菜式有:生炒鱼片、生炒鱼球、蒸鱼肉卷、炖鱼头等,均具有独特风味

推荐特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