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您来到51特产网

潢川特产空心贡面怎么吃 潢川空心贡面怎么煮好吃视频

当前位置:51特产网潢川特产空心贡面怎么吃 潢川空心贡面怎么煮好吃视频更新时间:2024-04-10 21:48:01

一. 河南省 信阳市 潢川县 潢川牛角工艺品

以当地特有的牛角为原料制成,主要有装饰画、装饰品、仿古工艺品等。色泽淡雅,工艺精湛。

二. 湖北省 襄阳市 谷城县 石花空心奎面

“石花空心奎面”制作工艺:是谷城当地创造和传承的饮食文化中的一个独特现象,其工艺特点:精益求精,每根空心,细如发丝,养颜健身。

“石花空心奎面”名称由来:清乾隆年间石花街林家开面铺谋生,且乐善好施。天上奎星神仙见林家忠实勤恳,厚道有德,决意帮他发家度人。于是,下凡化作“叫花子”来到林家,林家见他又脏又饿很是同情,忙擀了一碗面条给他充饥。“叫花子”吃罢了面条说:面条好吃,要是空心就更好了。“人要忠心,面要空心。”林家后来越想越有道理,就开始琢磨做空心面。白天屡做不成,忽有一夜竟神差般将1斤“面肌子”从石花街拉到朝天观口,长5里多路,天亮收回已风干,细圆如丝,可见空心。林家又惊又喜,白天再做难成,只有夜晚做,而在夜晚也只有奎星悬天才能做成。林家顿悟,那“叫花子”一定不是凡人,定是二十八宿之一的奎星。为纪念奎星点化,从此把空心面叫奎面,蕴含奎星点斗、福星高照之意,因产地在石花,就称“石花空心奎面”。

“石花空心奎面”做工十分考究。在用料上,面粉为精选的红皮小麦良种,种于背北朝南的黄土岗地,单收单打,淘净晒干,经石磨磨出的二道精粉。在做奎面前,一要洗澡更衣,保证清洁;二要剪磨指甲,不伤面绒;三要熄烟漱口,气无异味。心情不好时不做,怕做不专一;身体不“美气”(不舒服)时不做,怕体力不支;屋里有外人时不做,怕神工走邪。制作工艺严谨30斤面拉成一丝,长约150华里,细圆柔韧,晾干为空心,白脆清香,煮不糊汤,丝丝清晰,落口滑嫩,爽口爽心。

目前,石花制作空心奎面的人只有2人,制作人都以达70岁以上,至今还未传人经营此项工艺。2008年,谷城县成立了以副县长为组长的谷城县非物质文化遗产抢救保护领导小组。下发了《谷城县非物质文化遗产抢救保护条例》。并协助“石花奎面“这一传统工艺,申报国家专利,并申报中国驰名商标。帮助已停产十余年的“石花空心奎面“重新投入生产,让失踪十几年的”石花空心奎面“与群众见面。开拓“石花空心奎面“销售渠道,使这项传统工艺物有所值,逐渐扩大规模,把产品打响全省甚至全国。“石花空心奎面”已成功申报成为湖北省非物质文化遗产;并通过QS质量体系认证;在襄樊市第四届旅游商品大赛中被评为二等奖。

三. 河北省 邢台 临西县 临西空心手工挂面

始创于明朝万历年间的河北省临西县尖冢镇空心手工挂面,空如竹、细如发、长如丝,直径均不超过1毫米,最细仅有0.1毫米,因其富含人体所需的钙、铁、维生素、蛋白质等多种营养成分,而成为古代进宫和现代人们争宠的佳肴,也从而成为拉动当地农民发家致富的特色产业。

据该县长期从事空心手工挂面制作的京卫空心手工挂面老板王敬达介绍:“尖冢手工空心挂面,以‘大白芒’等优质小麦(2271,5.00,0.22%)为原料,配以精盐、鸡蛋、菜汁等天然原料,经过轧、切、拉等29道纯手工制作,是享誉周边县市的地方传统特色食品。”

近年来,该县为使尖冢空心手工挂面得以延续发展,为其申报了国家、省、市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并注册了商标,鼓励当地农民依托传统手艺发展特色经济。如今,该县已形成了以投资500多万元的临西京卫手工空心贡面厂为代表的空心手工挂面加工企业作坊100余家,直接带动当地10多个村庄2000余人就业,产品远销北京、天津、石家庄、济南等20多个大中城市,使人均增收600余元。同时,该县大力相关配套产业,在各级政府的大力支持下,建设了规模化生产场所

四. 安徽省 安庆 怀宁 龙凤贡面

产于怀宁县,历史悠久。相传北宋时,怀宁石牌镇有人在朝中为官,七十寿辰时,其弟千里迢迢将家乡的“长寿面”送京祝寿,其兄又将此面送给宋太祖赵匡胤进“御膳”。宋太祖因觉美味可口,传旨年年进贡,故称“龙凤贡面”。龙凤贡面与一般面条制作不同。它采用精制面粉、鸡蛋精、小磨麻油、精盐等多种精料,经手工精心拉制而成。成品白如银,细如丝,丝丝成缕,长短一致。其烹调食用亦有讲究,先备好鸡汤或肉汤于碗内佐以酱油、味精、葱花,再将锅内煮沸的面格捞出,放进汤碗内,调伴食用,人口柔软,味道鲜美,富有营养,最适宜老弱妇孺食用。

五. 福建省 漳州 龙文区 空心南瓜饼

张生记大酒店成立于1998年,以香飘十里的张生记老鸭煲驰名海内外,在全国拥有八家大型酒店,是国际级餐饮名店和杭帮菜的龙头老大。张生记的“当家”点心空心南瓜饼,以南瓜、糯米等精制而成,状如桔黄小灯,晶莹剔透,形状小巧美观,外脆内糯、甜而不腻。

六. 河南省 信阳市 潢川县 神仙饺

神仙饺以面粉制片皮,用猪肉配大葱、白菜或韭菜作馅。饺馅掺兑鸡蛋、香油等调拌,再用面皮包捏成饺,其形似猫耳,又称猫耳饺。此饺皮薄馅嫩,以清水或鸡汤煮熟,兼有水饺和混饨之美味。俗称神仙饺。

七. 河南省 信阳市 潢川县 潢川金桂

潢川金桂为地理标志保护产品。潢川县位于河南省东南部,气候温和,雨量充沛,属暖温带向亚热带过度地带,是热带花木北移和温带花木南迁的适生地。《光州志》卷28记载:“木之属有桂,一名木樨花,有红、白、黄3种”。距黄国故城遗址西北,有一延绵数十公里的丘岭,自古就大面积种植桂花,每逢金秋, 桂花盛开, 香飘百里 ,因此得名曰“桂花岭”。潢川百姓逢年过节有流传打“桂花糕”、做“桂花糖”、酿“桂花酒”的习俗。据《光州志》记载:公元前273年,群雄兼并、烽火四起,秦欲攻楚,楚顷襄王派春申君黄歇出使秦国议和,并呈《上秦昭王书》与昭王交涉。民间盛传:春申君历经磨难,呈上《上秦昭王书》,昭王展开-,异香扑鼻。昭王问:什么香?春申君答曰:书中夹带的花香。昭王问曰:什么花?产何地?春申君答曰:今日幸晤昭王,正值中秋,唯黄花盛也,产黄国。昭王赞曰:今遇黄君撮合,缓解秦楚之战,实属贵人、贵事,此花乃贵(桂)花也。“贵”与“桂”谐音,其终年叶繁枝茂,香气浓郁,秀而不娇,清雅高洁,深受历代文人墨客喜爱,在历史上留下了一大批咏桂佳作。据史载,唐朝光州人家就有在庭院种植桂花的习惯。唐朝诗人王建于大和5年任光州刺史,中秋之夜,王闻桂花芳香,假桂花而寄托情思,叹曰:“中庭白地树栖鸦,冷露无声湿桂花。今夜明月人尽望,不知秋思在谁家”。《光州志》记载古代诗人黄俭在潢川城内的南湖堤上也留下 “午雨未成风乍转,隔堤遥迸木樨香”这脍炙人口的诗句。潢川金桂花繁叶密, 潢川金桂照片

清香馥郁,千百年来,与“光州贡面”均成为历代朝廷贡品,得到了古今人们的青睐,并成为人们装饰庭院尤为珍贵的观赏植物。20世纪80年代以后,研究者开始在全国范围内寻找不同的桂花品种,潢川金桂由于其特殊性引起了研究者的关注。陈俊愉、刘师汉(1980)所著的《园林花卉》中记载了12个桂花品种,潢川金桂就为品种之一。陈俊愉、程绪珂(1989)主编的《中国花经》把潢川金桂单独列为一个品种。其后,陈俊愉、朱长山、李瑞符等学者在研究桂花品种时,专门研究并描述了潢川金桂的特性。2004年,从事桂花品种研究20余年的南京林业大学教授向其柏代表中国申请到了国际园艺学会木犀属栽培植物品种国际登录权,从此中国拥有了对木犀属植物的命名权,向其柏、刘玉莲所著的《中国桂花品种图志》于2007年出版,成为世界上桂花分类方面最全面权威著作。这部著作将潢川金桂列为金桂下属的一个桂花品种,并对其具体特征进行了描述。至此,潢川金桂作为一个独立的桂花品种已得到国际承认。可见,金桂给潢川带来了历史风情和特色,因此,潢川人民对金桂有着特殊的感情。潢川金桂种在县城主干道两旁,种在每所学校,种在每个小区,一到金秋时节,全城飘香,因此被评为潢川的“市花”。金桂对于潢川,已有了符号般的标志意义。临近区域,凡提到潢川,都能联想到金桂;凡提到金桂,都不由地想到潢川。
潢川金桂不仅在潢川受欢迎,它独特的品质和浓香、独具特色的人文优势吸引了大江南北的注意,入选了上海国际花卉展、昆明世博会和成都中国花卉博览会,展出中受到人们的一致好评,成就了潢川“花木之乡”之美誉。
改革开放以来,潢川开始成规模培育金桂,形成了繁育、种植、园林设计、养护一整套的产业链。标准化的生产已成为其主要生产方式,产业化的经营成就了一批专业化的公司和研究机构。现在,潢川金桂种植面积已达2万亩,种植范围发展到17个乡镇(场)、4个办事处和1个农场,产品远销上海、南京、武汉城市和南方的广大地区。潢川金桂这一有地方特色的品种正在转变为促进当地经济发展的特色品牌。
潢川金桂的推广带动了潢川花木业的发展。截至目前,全县花木种植面积22万亩,花木园林企业160多家,(其中,具有一级园林资质的公司2家,二级园林资质的公司26家,专业村36个,)实现年产值在16亿元以上。1999年和2000年连续被中国林业局、中国花卉协会授予“全国花卉生产示范基地”和“中国花木之乡”的称号。为了更好地推广潢川金桂和其他花木,潢川县正在境内106国道两侧建一个集展示、观赏、游乐、休闲、实习、度假、销售为一体的万亩花木精品博览园。潢川金桂品牌的树立和其产品的推广,必将促进潢川花木产业的进一步发展并成为潢川经济的重要支柱。
潢川金桂荣获国家地理标志保护产品
12月21日,国家质检总局发布了2010第146号公告,正式批准潢川金桂获得地理标志保护产品。这是潢川县首个国家地理标志保护产品,是潢川县首个花卉国家级品牌,是全国金桂首个地理标志产品,是河南省在花木行业中第二家获得地理标志保护的产品。
潢川金桂花繁叶密,清香馥郁,在潢川种植有千年的历史。改革开放以来,开始成规模培育金桂,形成了繁育、种植、园林设计、养护、产品加工一整套的产业链。标准化的生产已成为其主要生产方式,产业化的经营成就了一批专业化的公司和研究机构。现在,全县潢川金桂种植面积已达2万亩,种植范围发展到17个乡镇(场)、4个办事处和1个农场。近年来,县委、县0高度重视潢川金桂地理标志产品保护申报工作,成立了组织,下发了潢川金桂地理标志产品保护工作一系列文件。潢川县质监局会同县林业局等单位,起草制定了《潢川金桂》省级地方标准,于2009年11月15日批准发布实施。同时邀请省质监局组织专家组现场对潢川金桂地理标志申报工作进行初审,实地考察了潢川金桂基地建设情况和产业化开发情况,审查了申报资料,上报国家质检总局。2010年8月24日, 通过了国家质检总局的技术审查,并予以公告。现正式批准潢川金桂获得地理标志保护产品。
《潢川金桂》地理标志产品的获得,对扩大潢川花木基地建设起到积极推动作用。同时也为潢川金桂的质量管理、质量分级、产品销售提供了强有力的法律保障和技术支撑。

潢川金桂地理标志产品保护产地范围为河南省潢川县卜塔集镇、白店乡、传流店乡、仁和镇、老城街道办事处、弋阳街道办事处、定城街道办事处、春申街道办事处、魏岗乡、隆古乡、付店镇、双柳树镇、江家集镇、踅孜镇、来龙乡、上油岗乡、谈店乡、张集乡、桃林铺镇、黄寺岗镇、伞陂寺镇、黄湖农场等22个乡镇、街道办事处、农场现辖行政区域。

八. 河南省 信阳市 潢川县 双柳板鸭

河南省潢川县双柳树镇八斤稻板鸭是由野生的麻鸭经食用八斤稻育肥30天后宰杀加工而成,八斤稻板鸭也因此而得名。

正宗双柳八斤稻板鸭选料考究,做工精细,造型美观,肉丰骨软,咸淡适中,食味香浓。可蒸制食用,清炖食用,也可根据食用者口味自行烹制。该产品采用真空包装,外套精美外包装盒,并配有高档手袋和包装箱,便于长期储存和携带。是居家、宴会、馈赠之佳品。

八斤稻板鸭是信阳市出口板鸭,产品销往东南亚及北京、广州、上海、武汉、南京、郑州等地,深受广大用户的欢迎。

九. 河南省 信阳市 潢川县 潢川贡面

潢川贡面,历史上称“光州贡面”。此面系清油兑水盐合细面粉,经过拌、揉、发酵、盘条、上架、拉扯、凉晒、截切等十多道工序制成。

据《光州志》载:唐代、潢川已生产挂面,当时“风销华夏,夺魁九州”,被人们称为“光州魁面”。传说,到宋朝时,光州州官令工人将这种面去其头尾,取其中间,匀截成20公分左右的长度,用红绿纸卷成园筒形,每筒半斤,作为礼品进献给宫廷,宋仁宗食后,大赞:“美哉,光州贡面。”从此光州精制的筒装挂面,以“贡面”之称闻名于世。

潢川挂面有近千年的历史,生产精制的筒装贡面已有七百年左右,因此制作场坊遍及城乡,所产之面,畅销省内外。解放后,特别是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以来,贡面生产蓬勃发展,而且质量越来越好。现在的潢川贡面,条细如丝,中空如管,半斤一筒,色洁如银,包装美观,携带方便,宜于保藏,便于食用。下锅就熟,久不粘汤。清水下,爽利可口;兑汤下,香甜味美。营养价值高。且易于消化。所产数万斤,尚供不应求。潢川贡面已收入《中国名食录》。

十. 河南省 信阳市 潢川县 绿豆糍粑

绿豆糍粑

以糯米、绿豆为主料,将糯米蒸熟捣成粘糊状,分成小糯米团再捏成薄片,包上煮熟的绿豆馅,制成椭圆形的半成品,经油炸而成。新出油锅的绿豆糍粑,色泽透黄发亮,两边布满油泡,吃时香柔甜美,食后余味无穷,为早点佳品。

推荐特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