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您来到51特产网

山东省聊城市东阿县特产 东阿十大特产排名

当前位置:51特产网山东省聊城市东阿县特产 东阿十大特产排名更新时间:2024-01-24 15:11:12

一. 山东省 聊城 临清 小笼烧麦

小笼烧麦

临清的“小笼烧麦”也是最受人们欢迎的精美面食。一笼烧麦30几个,如莲花瓣式排列,在外型上成石榴嘴形,既有别于北京“一条龙”的“大麦穗”烧麦,也和天津“荷叶皮”烧麦不同,馅有羊肉、牛肉、肉三鲜、蟹肉之分。现在大多以羊肉为馅,但不腥不膻,再蘸以双醋、香油,令人百吃不厌。

二. 山东省 聊城 东昌府区 郭氏米酒

东昌府区沙镇镇黄屯村具有千年传承历史的郭氏米酒酿造工艺,被评为山东省非物质文化遗产。

一座石碑道出千年风采

在聊城市东昌府区沙镇镇的黄屯村,有一座立于1900年的家族碑,虽然经历了百年的沧桑,但上面的文字依然清晰看见。碑碣楹联:“子孙振振远绍汾阳传一脉,岁月悠悠当论伏生恰同年”,灼灼有声的碑文翔实记录了郭氏家族变迁和白酒文化的历史传承。

一千二百年前,唐朝大将郭子仪力挽狂澜,平息安史之乱,挽唐室之将倾,拯黎庶于涂炭,被唐肃宗皇帝封为“汾阳郡王”。郭子仪生性豪爽,喜爱饮酒,每逢打了胜仗,总要设酒宴犒赏三军将士。

郭子仪受封汾阳王后,在汾阳王府设置了酿酒作坊,精选民间酿酒工匠,采用独特的酿制技艺,酿造出当时名闻天下的“郭府家酒”,招待宾客、宴请同僚,引得李白、杜甫等名士慕名而至,成为府上常客。

郭府家酒,最初仅供家用,后因倍受三军将士、亲友、宾客青睐,开始向朝廷进贡,唐皇饮后龙颜大悦,从此“郭府家酒”成为御点贡酒。明初,郭子仪后代郭城响应朝政,自山西汾阳迁至东昌府沙镇屯(今沙镇),秉承祖上的传统白酒制作工艺,依靠沙镇优良的地下水资源和特有的酿酒微生物群,开始酿制郭氏纯粮白酒,凭借酿酒工艺独特,酿出的白酒甘洌醇厚,口感独特,酒香四溢,极为当地百姓所称道。

三次转折成就历史辉煌

沙镇地处黄河冲积平原,土地肥沃,民风淳朴,历史悠久。在汉代置阳平郡,辖周边府县72所,隋开皇十六年(596年)属博州置武水县。宋朝,白天祖大摆108镇(阵),在武水设黄沙镇,后被穆桂英平定,此改沙镇。明代设沙镇屯,清设沙镇里。

古镇沙镇的酿酒业十分兴旺发达,一度达到了“酒楼酒垆连酒坊”的兴旺景象。“郭氏”酒在众多的佳酿醇醪中独占鳌头。

光绪末年的“武水醉丐”,其名字已不可考,但留下一山东快书《逛东昌》中就有“麻花面筋真不错,沙镇的烧鸡格外香;小米大曲蒸白酒,打开坛子喷鼻香”、“干果仁、兰花豆,挎着篮子串酒坊”,而乡俗更有“秋季的山禽野味真不错,到冬天围炉酣饮大酒缸”之说。这些乡俗俚语印证了“郭氏”纯粮酒的历史和繁荣。

历史上郭氏米酒经历过三次辉煌:十九世纪末期,郭氏米酒作为家族文化酒受到文人墨客的极力推崇,成为-游宴,馈赠亲友的首选,并远销东北三省。二十世纪六十年代,郭氏后人郭孟北响应国家号召——开发大西北,将家传技术带入新疆,酿出的白酒成为新疆当地名酒——大曲米酒。改革开放后,郭氏子孙把原来精心保存的祖辈酿酒的老窖池和窖泥重新整修,利用传统工艺,结合现代科学的酿酒技术,酿成了独具韵味的郭氏米酒。

精湛技艺酿就醇厚味道

“郭氏米酒”不仅历史悠久,而且更以精湛的质量和独特的风格驰名。山东农业大学食品科学院朱传合教授在“郭氏米酒”原产地进行了多次考察,得出构成“郭氏米酒”独特风格的关键所在,在于原产地绿色无污染的酿酒生态,它的空气和土壤有利于“郭氏米酒”所需的多种微生物的生长,经过多年的选择、繁衍、淘汰,形成了一个独有的“郭氏米酒生物体系”水是酒的血液,曲是酒的骨架,“郭氏米酒”原产地地下水资源丰富,水质优良,含有多种对人体有益的矿物质锶、钙、钼、锌、铁、镁等,非常利于酿酒。

“郭氏米酒”酿酒技艺的形成,是历史经验积累的结果,它始终秉承并坚持着传统的手工酿酒技术,生产技术难度大,习艺周期较长,完整地保存了古老的酿酒工艺。“郭氏米酒”从原料的选择到制曲、发酵、蒸馏都极为讲究,它以内蒙古,无污染的优质有机红谷小米为原料,糊化熟而不粘,内无生心;用小麦制成高温曲,为保证酒曲的特色和质量,所有作曲工艺均是人工,根据季节更替和温度变化,合理调整水分和发酵日期。低温入窖发酵,用曲多,发酵期长。

此外,“郭氏米酒”在传统工艺的基础上,采用百年固态泥池发酵,现有的老窖池七口,内为百年古窖泥所砌,古窖池中有多年形成的微生物和香味物质,酿制过程中要经过两次加生沙、八次发酵、九次蒸馏,生产周期长达八九个月,再贮存三年以上,使酒质更加和谐醇香,绵软柔和,酒体醇厚丰满,回味悠长。

得天独厚的自然地理条件,优良的传统酿造工艺,精益求精的品牌文化理念,造就了今天的郭氏米酒,使这一古老酿酒工艺重新焕发出青春的光彩。

三. 山东省 济南 平阴县 东阿阿胶

东阿阿胶为地理标志保护产品。李时珍在《本草纲目》中称之为“圣药”。与人参、鹿茸并称“中药三宝”。有关阿胶的记载最早见于《神农本草经》,距今约有二千年。书中写道:阿胶“生东平郡,煮牛皮作之,出东珂。”可见阿胶最初是用牛皮熬制的。传至唐代,人们发现用驴皮熬的阿胶,药用功效更好,便将牛皮改为驴皮,并沿用至今。

生产阿胶主要原料是驴皮,配以冰糖、绍酒、豆油等十几种辅料,用东阿特有的含多种矿物质的井水、采取传统的制作工艺熬制而成。它生产周期长,工艺要求严格,要经过选料、洗净、化皮、提炼、切削、凉晒等十几道工序,方可完成。现代科学化验分析,阿胶内含有人体所必需的十九种氨基酸。因此,阿胶亦被现代人们用作滋补佳品。创制出黄明胶、鹿角胶、龟板胶、狗骨胶等新产品,特别是阿胶补浆,阿胶酒和阿胶参茸精。

四. 山东省 聊城 临清 圆铃大枣

圆铃大枣也称红枣、大枣,是聊城市的历史。主要产地为茌平县博平镇一带,已有2000多年的栽培历史。聊 城、东阿、阳谷及黄河故道边缘均有栽植。该枣形似圆铃,皮色紫红,较一般枣个大,肉厚核小,味美甘甜,营养丰富,含有大量的蛋白质、维生素和糖分、钙、磷、铁等人体必需物质。鲜枣每100克枣肉中含维生素C高达380-600毫克,居百果之首。含维生素B也是百果之冠。红枣个大肉多,甘甜可口,既是宝贵的木本粮食,又是滋补健身的佳品。红枣既可鲜食,又可晒干加工熏制。用鲜红枣熏烤而成的乌枣,早在清代就畅销大江南北。1985年,茌平县被林业部和省政府确定为大枣生产基地县。1986年,东阿、阳谷、聊城、临清、高唐、莘县又被列入全省大枣生产重点县市。1997年开始出口,深受国内外用户欢迎,被誉为“佐食佳品”
( 聊城)

五. 山东省 聊城 莘县 朝城水饺

朝城水饺久负盛名,很多来莘的外地顾客都要前去朝城品尝这一名吃。其特点:皮薄、肉味鲜、软香可口,回味悠长。朝城水饺按民族划分,回族当属张三水饺,汉族属朝城东关郭家水饺、平家水饺。

朝城水饺工艺及特点:采用6-8个月鲜嫩羊肉、上等香葱、江楼香油、加以祖传滋补配方调料、精面细皮、手工制作而成。馅大皮薄、入口鲜香、不腻不膻、回味无穷。该水饺已有400年历史,由明两京尚书江东引进皇宫。有诗赞曰:“武阳水饺进朝堂,万岁食之赞声朗;盛名佳话天下知,皆因阁老家武阳。”

六. 山东省 聊城 冠县 冠县辣椒

冠县辣椒为地理标志证明商标。冠县辣椒是山东省聊城市冠县的。冠县辣椒鲜嫩,含有丰富的的钙素、胡萝卜素、维生素和其它营养成份,常食能驱寒温胃、减肥美容,并可提取植物色素,市场开发潜力巨大。冠县辣椒获国家地理标志证明商标。

冠县位于山东省最西部,冠县地处鲁西北平原。冠县自然环境优美,农业资源丰富。

冠县辣椒鲜嫩,含有丰富的的钙素、胡萝卜素、维生素和其它营养成份,常食能驱寒温胃、减肥美容,并可提取植物色素,市场开发潜力巨大。全县年种植面积上万亩,年产7000—9000吨,品种有益都红、新一代、三樱椒、金塔、亚平、二金条、8819线椒等。所产辣椒销往全国各地,并出口日本,韩国等国家,是北方地区最大的辣椒集散地。

2013年,经国家工商总局商标局认定,“冠县辣椒”荣获中国国家地理标志证明商标。

七. 山东省 聊城 东阿县 程楼豆腐皮

程楼豆腐皮的味道之所以香甜可口,与它的制作过程有关系,据内行人讲,精选大豆打浆、烧胚、过滤、点浆、一锅豆腐皮就得70多张,接着压水、扯皮,煮皮一串的工序都在400摄氏度的高温下进行的,刚刚从豆腐皮布扯下的豆腐皮,筋颤颤,如果把它像手绢那样揉成一团甩在皮板上光滑的豆腐皮不会有一丝裂缝,而且都不会掉角,真是筋道的难以想象,也是程楼豆腐皮的独到之处。

中医理论认为豆腐皮性平味甘,有清热润肺,止咳消痰、养胃、解毒、止汗等功效,豆腐皮营养丰富,蛋白质、氨基酸含量高,据现代科学测定还有铁、钙、钼等人体所需要的18种微量元素,是一种妇、幼、老弱皆宜的食品。

信息来源:山东省旅游发展委员会

八. 山东省 聊城 莘县 无公害甜瓜

董杜庄镇优质甜瓜品种——王子二号,该品种个大、皮薄,成熟时呈浅绿色,且味香扑鼻,含糖量达20度,一般亩产4000公斤。

九. 山东省 聊城 临清 丁马甲鱼汤

甲鱼营养丰富、味道鲜美,从古至今津津乐道,以甲鱼为原料的名菜、名吃驰名中外。丁马科技聘请中国人民解放军总医院的营养专家和中国肉类食品研究所的食品专家针对甲鱼的肉质、营养特点潜心研制出包装精致、风味十足的即食五香丁马甲鱼、酱香甲鱼腿、香辣甲鱼腿、清蒸甲鱼肉、休闲五香甲鱼肉、霸王鳖鸡、甲鱼胶鸡、甲鱼汤及速冻丁马甲鱼、甲鱼丸等营养方便食品,并由丁马公司生产出品。既满足了人们对方便食品的需求,又解决了家庭做甲鱼菜难的问题。产品投放市场后,深受消费者喜爱,产品供不应求。成为临清又一道亮丽的名食。

推荐特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