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您来到51特产网

广东梅州客家特产酿粄10个 客家酿粄老家的味道

当前位置:51特产网广东梅州客家特产酿粄10个 客家酿粄老家的味道更新时间:2024-01-30 00:02:39

一. 广东省 梅州 平远县 人缘粄

平远有一种传统习俗,每当嫁娶时男女双方家里都要蒸“人缘粄”,作为甜点馈赠亲友,取义吉祥、团圆、人缘好。

“人缘粄”不仅外形养眼,而且口感好,制作起来也不复杂。先将糯米用水泡软,加入红粬磨成米粉。糯米粉与粘米粉根据所需总量合理配比(若全部用糯米粉,揉成颗粒状后容易粘连;若全部用粘米粉则太硬,成形后容易松散),放进盆中加入适量的水、白糖、红曲粉后充分搅拌调均,再揉搓至不粘手时,捏成一个个小丸子,排列放入锅内蒸熟。当所有工序全部结束,必须待“人缘粄”完全冷却后才可一颗颗揭下来,置于干爽透气的容器中,否则会因挤压而变形,影响美观。红红艳艳的“人缘粄”,是客家人结婚必备的一项粄食。女孩出嫁前一天是蒸“人缘粄”的最佳时机。一般由同族近亲中尚未出阁的大姑娘或已婚的小媳妇负责这项工作。按祖传规矩,整个工序准新娘是不能碰的。听长辈说,把“人缘粄”染成红色,分发给亲朋好友品尝,寓意女孩子融入新家庭后,会讨人喜欢,并且能够与男方亲人、邻居之间和睦相处,日子过得美满幸福。

男方家蒸“人缘粄”也是娶亲前一天完成。一般由自家姐妹或前来帮忙办喜事的妯娌负责,准新郞也是不能染指的。结婚当天,女方的“人缘粄”与花生、桂圆、红枣等食物装在红色的袋子里,随娘家置办的简单轻便嫁妆一起,由送亲队伍挑进新房,放置在婚床上。每当有亲朋好友前来新房看热闹,借机目睹新娘的风采时,媒婆或娘家送亲的妇人就会抓一把“人缘粄”塞给对方,祈求新娘走向新生活有好人缘。来者不论是否喜欢吃,都必须欣然笑纳,放进口袋带回家,送给邻里乡亲品尝,目的是把美好的祝福延伸下去。

男方家蒸的“人缘粄”一部分放在接待客人的地方做点心,一部分在女方娘家人返程时,与其他礼品一起回赠给众亲戚作为手信。

二. 广东省 河源 东源 客家黄酒

客家黄酒

在客家人的饮食中,饮酒是很普遍的习俗,客家人年长的会饮,年小的也会饮,有的客家地区在盛夏时还以酒代茶,普遍饮用。至于节庆佳日、喜庆寿诞上、酒是缺不了少来助兴。

客家人的黄酒除了自饮待客外,也是亲友间来往时的礼品,特别是在婚礼中黄酒是女方回赠男方的重要礼品之一,女方将黄酒和其它礼礼品装在一起,用扁担挑送,俗称“送酒担”,而且所送的酒一般是由女方亲自酿制而成的。另外客家人家里如生了小孩,婆家必备公鸡一只,黄酒一壶,另鞭炮一挂,送往女方娘家报喜,俗称“报姜酒”。

特点

客家俗语中,有句话叫做“蒸酒磨豆腐,唔(不)敢逞师傅”。就酿酒而言,除了人的因素外,还有另外两个原因,第一是要选优质酒饼,第二是水质很关键,要用纯净而清甜的山泉水或井水。黄酒与米酒及高粱酒截然不同,因其含酒精度数极低,口感清醇略带酒味,故老少皆宜,特别是客家妇女尤其喜欢这“既解渴又有补”的黄酒。生活中因喝米酒或高粱酒而酩酊大醉的人,大家见过很多很多,而因喝黄酒而醉倒的却绝少绝少。

家家酿黄酒,人人喝黄酒,黄酒的普遍性可以说是客家农村中极为独特的一种社会现象。黄酒由糯米制成,糯谷在客家农村极易种植,且价格低廉,只比普通稻谷贵一成多,而蒸一缸酒,糯米的数量又可多可少,再加上工序简单,客家妇女人人会做。热情好客的客家人,逢年过节或婚嫁喜庆设宴“请酒”时,黄酒是必需品,席间一人一碗,边喝边斟、边斟边喝,主人与客人、客人与客人之间相互敬酒,你来我往,推杯换盏,为宴席增添了热闹欢乐的气氛。

三. 广东省 梅州 梅县 味窖粄

味窖粄是客家最大众化的食物,用大米磨成浆后与少量土碱水拌匀,用开水冲浆,盛入小碗蒸熟。蒸成碗面四周膨胀,中间凹成窝形,以甜酱油(红味)佐食,故称味窖粄。梅县街头常有油煎味窖粄,是客家特有的传统风味食品。

客家特色味酵粄的吃法:

①醮吃:用黄糖以及少许酱油熬汁,成“红味”,或用蒜仁、辣椒、盐煎调,成“白味”,放进粄碗中,用竹签划成小块醮吃,前者香甜,后者香辣。

②炸吃:把面粉调成糊,碗粄切成两块放糊中均匀拌于表层,放进滚沸的花生油锅内炸熟后捞起,配以“红味”“白味”“蒜蓉辣椒”均可,各具风味。

③炒吃:把碗粄切成小块,配以肉丝、鱿鱼丝、香菇、葱花等配料烹炒后盛盘中,撒上胡椒粉即可,味道甚佳,为客家酒楼餐馆所喜欢采用。

四. 广东省 梅州 梅江区 客家盆菜

客家盆菜

制作单位:

梅江区围龙屋星园酒家

成品特点:

香气浓郁,汤水浓香

五. 广东省 梅州 梅县 白宫米粉圆

材料:白宫自产生熟浆制成干米粉1斤、五花瘦肉3两、湿香菇1两、农家薯粉1两、生抽、盐、胡椒粉适量

制作:先将米粉分成两份,一份用油炸过,一份用温水稍浸回软,分别捏碎,猪肉剁成碎末与米粉混和,加入香菇,调入味料,拌入薯粉挤成小丸,放入盘中蒸熟即可。

成品特点:柔软爽滑,素荤并举,纯香。

六. 广东省 梅州 梅县 梅县烧卖

梅县烧卖

烧卖是客家人的传统名牌小食之一。烧卖既可以登大雅之堂,作宴会佐酒佳肴,也可以在街头巷尾供人作随意小点。据传它是由梅城虹桥头张屋紫文堂张善记传入梅县的。虹桥头烧卖之所以深受人们喜爱,关键是在制作和选料方面下真功天夫。

它的面皮选用精面粉,体薄如纸;它选用新鲜瘦肉、香菇、竹笋、鱿鱼等作馅,吃起来别有风味。

七. 广东省 梅州 蕉岭县 蕉岭冬笋

蕉岭冬笋为地理标志保护产品。毛竹产业是我县大农业范畴的支柱产业之一,全县毛竹种植面积达15万亩(其中南礤镇毛竹种植面积8万亩,蓝坊镇5万亩,广福镇1万亩,其他各镇共1万亩),年产0.8万吨,是蕉岭县冬笋节的主要原料供应基地。

冬笋是蕉岭县十大长寿食品之一,其获得原因是:一是具有鲜明的地方特色;二是产品天然绿色、口味好、品质佳;三是产品具有一定生产规模,经济效益好,在促进地方经济发展中作用显著;四是有稳定的销售渠道、有广阔的市场、是促进农民增收农业增效的主要途径之一。

八. 广东省 梅州 兴宁 姜丝炒大肠

“姜丝大肠”可以说是客家人的代表菜。大肠吃起来脆又爽口,清淡不油腻。是现代人忙碌生活中最佳的精致小点。炒大肠是在洗净后先用小苏打泡过处理,再把佐料如蒜泥.姜丝等配好,看客人喜欢吃酸或吃辣程度,再加调味料.

[所需材料]

材料:猪大肠300公克姜5片大蒜2粒红辣椒1支调味料:A料:醋精、黄豆酱各1小匙鲜鸡粉1/2小匙。

[烹饪过程]

1.全部材料洗净。大肠切段,姜切丝;红辣椒去蒂及籽,切丝;大蒜去皮,切片备用。

2.锅中倒入1大匙油烧热,放入大肠炒热,加入蒜片炒香,在加入姜丝、红辣椒丝及A料炒半均匀,即可盛出。

[备注]

姜丝最好选用嫩姜,才会清脆可口,不仅能调味,亦可直接食用。炒姜丝大肠一定要用醋精,才能表现出道地客家料理风味。

九. 广东省 梅州 丰顺县 青榄

青榄是我国南方特有的果品,既可生食,又可加工成各种凉果。青榄还具有多种药用功效,如生津止渴、治喉痛、解酒毒和鱼毒、治骨鲠等。青榄属于常绿乔木,寿命长,树龄长达100年仍丰产;对土壤要求不严,较耐旱耐瘦脊,粗生易管,是改造低产林、绿化荒山、提高山地创值率的优良果树。

全县已建成8万多亩青榄,全梅州市青榄总面积达10.56万亩,其中挂果面积6.06万亩,年产量2.123万吨。

2004年12月,丰顺县被国家林业局命名为“中国青榄之乡”。

十. 广东省 梅州 五华县 黄粄

黄粄

黄粄的制作方法颇有讲究。首先要选上好的干柴草(如,干茶树枝、干稻草等),把这些干柴草烧成灰,并在灰中加入一些杨梅叶子(调色用)和少许生石灰(防止所做的黄粄吃后过冷),然后,把草木灰用干净的布包好放在桶中用水淋,制成浸米用的草木灰水。

同时,将约占三分之一的糯米和约占三分之二的籼米淘净后,放在草木灰水中浸泡数小时,然后把它加工成米浆。再将米浆倒在锅中用文火煮,注意在煮米浆中要不断搅拌,使水分蒸发而不致烧糊,从而制成柔软又富有韧性粄团,将粄团取出放在铜盆中,再把粄团蒸熟,然后将蒸好的粄团放在臼中舂上十几二十分钟。这样,黄灿灿、香嫩嫩的黄粄便制成了。

推荐特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