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您来到51特产网

宝鸡陇县特产礼盒 宝鸡陇县特产小吃照片

当前位置:51特产网宝鸡陇县特产礼盒 宝鸡陇县特产小吃照片更新时间:2023-10-22 10:48:17

一. 陕西省 宝鸡 陇县 关中油茶

关中油茶,是关中各地油茶的总称,包括了西安市的壶壶油茶、疙瘩油茶,三原县的薄脆油茶,宝鸡市的杏仁油茶,均远近闻名。

关中油茶是由西周时的“酏食”演变发展而成。到隋唐五代时,属于风味各异的饭粥品种之一。唐朝时的“饧粥”,是加入杏酪、麦芽糖的粥,是将面发酵饧后稀释制成粥,咸甜香美,营养价值较高。明清时代将油茶称为“面茶”。据清代《素食说略》记述:“炒油茶,生面二斤炒熟,乘熟入芝麻酱半斤或十两搅匀,再入椒茴末及盐和匀,摊开晾冷。不晾或有焦气。临时或以滚水和之,或以冷水煮之,均可。”

西安著名的清真风味“疙瘩油茶”,以有珍珠般的面疙瘩而得名。油茶的吃法有多种,一是单喝油茶,作为消闲品尝;二是油茶配麻花,将麻花泡煮在油茶里边吃边喝;三是油茶上面放些姜末和捏碎的馓子;四是油茶锅里现打荷包鸡蛋。

烹调方法:炒、煮

味 型:咸香味、果香味

原 料:面粉3.5kg,熟猪油750g,杏仁500g,盐适量,芝麻250g,调料面适量。

制作工艺:

1、将杏仁用凉水泡开,煮20分钟,再用凉水浸泡,拨去苦味,搓去外皮。捞出淘洗控干,另将芝麻炒熟,擀碎。

2、将面粉用小火炒黄,出锅晾凉,过罗,加适量盐面、调料面拌匀后,倒入猪油锅翻炒,约20分钟即熟。

3、水烧开将炒面撒到锅内,搅拉熬成稀稠适度的油茶(每500g面粉约需水2kg),吃时碗内放杏仁,再盛油茶,芝麻撒在上面。

4、可将制好的油茶装入保温壶内,随喝随倒,可保温12小时。

风味特点:油香可口,杏仁味浓,疙瘩酥松,快餐食品,早晚均可食用。

继承创新:用此法还可制成长生油茶、锅巴油茶、酥饼油茶、米花油茶、金皮油茶等。

壶壶油茶:把面粉、调和面加凉水搅拌成稠糊糊,慢慢的倒开水锅里搅匀,加进杏仁、芝麻、酱油、盐、胡椒粉、味精等,用小火边烧边搅,大约二十分钟后,颜色变成酱黄色就熟了。然后装进保温瓶里,随到随喝,清香可口。

宝鸡油茶:先把杏仁用凉水泡开后煮二十分钟,再用凉水浸泡拔去苦味,搓掉外皮,捞出,淘净控干,另把芝麻炒热擀碎,把面粉用小火炒黄,出锅晾凉,加适量的盐和调和面,拌匀后炒二十分钟左右,吃时把炒面熬成稀稠适当的糊糊,(500克炒面约2000克水),先把杏仁放在碗里,再倒油起蒸煮后,装进小瓮里发酵,到立冬前后就能育热淋醋了。淋醋时,各家都要把醋婆神敬起来。据说从前是位农妇发明了做醋,一立冬她就给各家教传酿醋技术,死后便被人们封为醋神。头茬醋一淋完,家家都先做一顿浇汤面,人吃之前先给醋婆献上一碗。

近几年,人们在踩曲、煮醋、配料育热和淋醋这四大工序上,又用上了新的工艺,使西府冬醋更香了。

二. 陕西省 宝鸡 凤县 凤党

党参属桔梗科党参属,党参的根为常用中药,味甘性平,具补气,益血,生津的功能,在我国各地皆有出产。凤县所产党参,芦头蜂窝状,俗称“狮子盘头”;芦下密集横纹,称“蚕项”;皮松肉紧,质地柔润,有弹性而易折,断面黄白相间,中间黄色,曲折环绕有裂隙和放射状花纹,称“菊花心”。气清香,味甜,口嚼粘牙,无渣,为党参中上品。

据《凤县志》和《凤县民国志》等资料记载:凤党以名贵质优享誉远销于东南亚、日、韩等地。清末时是朝廷的上等贡品,1964年凤县被省上列为凤党出口商品基地县;1987年凤党被陕西省作为名优地方产品推荐参加上海“中国首届中医药国际学术及展览会”。

由于过度采挖,凤党野生资源已濒临绝迹,一度出现无货供应,凤党品牌逐渐退出市场。近年来,凤县县委、县政府积极抢抓中药现代化机遇,实施“药椒大县”战略,把凤党的发展作为一项重要产业来抓,已建成党参种植基地500亩,凤党实施GAP认证,凤党重振雄风指日可待。

三. 陕西省 宝鸡 麟游县 麟游杂豆

麟游杂豆是陕西省宝鸡市麟游县的。麟游的名贵杂豆,生长期长,品质优良,光照作用好,颗粒饱满,无污染,自古有名贵杂豆之乡的美誉。麟游杂豆远销全国18个省市,出口日本、马来亚、美国等国家。

麟游县位于陕西省关中西北部,总面积1740平方公里,交通便利,资源丰富,历史悠久,文化古老,境内群山皆秀,诸水环布,文物古迹众多,气候宜人,风景秀丽,是天然的避暑消夏、观光旅游之胜地。隋唐两朝在此修筑了举世闻名的仁寿宫、九成宫,皇帝先后21次来这里避暑消夏。

全县耕地48万亩,草地70万亩,宜林荒山130多万亩,境内气候湿润,适宜杂豆生长,是陕西省名贵杂豆优产区和主要生产基地县。主要粮食品种有小麦、高粱、糜谷、荞麦和驰名中外的名贵杂豆,如红小豆、黑云豆,大豆、黑豆、白云豆。

1、红小豆

红小豆,又名小豆、赤豆等,因其富含淀粉,又被称为“饭豆”。具有“律津液,利小便,消胀,除肿,止吐”的功能,故被李时珍称之为“心之谷”。

红小豆营养成份较全,含有 18种氨基酸,是人们生活中不可缺少的高蛋白、低脂肪、高营养、多功能的小杂粮,也是我县名贵杂豆主要品种之一,主要种植在中西部川道及页岭地区,年种植面积5000亩左右,年产量约50万公斤。

2、大豆

大豆是一种主要豆类作物,本县大豆主要为黄色品种,又称“黄豆”。大豆富含钙、磷、铁、锌等元素,微量元素钴、硒的含量也较高,故被誉为“微业元素的仓库”。是理想的健康食品。我县大豆年种植面积 3.1万亩,是主要小杂粮品种之一,产量约400万公斤。

3、黑豆

黑豆是我县传统的豆类作物,以黑豆为主要原料的黑色系列食品因保健功能独特而深受人们的青睐。据宋代医书《延年秘录》记载:“服食黑豆,令人长肌肤,益颜色,乌黑发,加气力……”,因此人们普遍把黑豆制品视为“健康食品”。我县黑豆种植面积约0.8万亩,年产量约80万公斤。

4、绿豆

绿豆的营养价值很高,其蛋白质中赖氨酸的含量几乎是粳米的 3倍。具有利尿消肿、中和解毒和清凉解渴的作用。在烈日炎炎的暑天,人们都喜欢食用绿豆汤,从营养学角度看,绿豆是一种多功能保健品。我县年产绿豆约3万多公斤。

5、云豆

云豆根据皮色分为红云豆、黑云豆、白云豆等,各色云豆在我县均有种植。云豆的营养价值很高,其药用价值也较高,中医认为,云豆有理中气,补肾健胃,和五脏,生精髓等作用。云豆为豆类植物之上品,全年产量约 3万公斤。

6、熊猫豆

熊猫豆属豆科植物,熊猫豆的得名一说为“观其形,察其色如熊猫,故名熊猫豆”。

熊猫豆中含有大量蛋白质,高达34.5%,是豆类中仅次于大豆、四棱豆和羽扇豆的高蛋白作物。熊猫豆氨基酸种类齐全,人体中不能合成的8种必需氨基酸中,除色氨酸和蛋氨酸含量稍低外,其余6种含量均高,尤以赖氨酸含量丰富。国外科学家发现,熊猫豆有防肠癌的作用。

四. 陕西省 宝鸡 岐山 岐山酥饺

岐山酥饺

原料配方

面粉500克猪油175克莲蓉馅150克熟面粉25克白糖100克香油25克熟芝麻50克花椒面精盐红色素少许

制作方法

1.把熟面粉、糖、芝麻、香油、精盐、花椒面拌匀成椒盐馅。

2.把250克面粉倒在案板上,加125克猪油拌匀,拌成干油酥。

3.把剩余的250克面粉加50克猪油和110克温水,和成水油酥,揉匀,饧10分钟。

4.把干油酥和水油酥分成两等份,把其中一块水油酥加少量的红色素揉成面团(呈粉红色),再把两块干油酥分别包入两块水油酥内,稍按,擀成长方形薄片(约3毫米厚),从上向下卷起,卷到头后用水粘住,呈筒形状。再分成每个12.5克的面剂,把小剂按扁成皮,粉红色剂皮,打入莲茸馅,包成饺子形状;白色剂皮打入椒盐馅也包成饺子形状。把两色饺子并在一起,边缘锁上花边即成生坯。

5.把油烧至六成热时,把生坯下锅炸制,待酥饺鼓起浮出油面时即熟。取出沥干油,码于盘内。

产品特点色彩美观,香甜各异。

五. 陕西省 宝鸡 麟游县 血条面

陕西麟游血条面历史悠久,源远流长,是陕西省麟游地区有名的特色风味小吃。这一风味小吃,相传还是唐王李世民来麟游九成宫避暑,去乡间视察民情时发现的。由于皇上的喜爱,血条面才得以发扬光大,流传至今。麟游血条面有着它独特的地方风味,它是逢年过节、红白喜事,麟游人招待亲朋好友的风味食品。

制作步骤

一、血:

选取新鲜健康的猪血或羊血,加盐后反复搅拌,使血不再凝固,然后用细纱网过滤,取缔杂质,放干细调料适量,兑凉开水少许,以备用。

二、面

1、选料:选优良白麦三种以上混合细磨,每百斤取面七十斤。以阳山老红麦面为最优。

2、和面:每十斤面掺碱三钱,用兑好的血浆和面,先拌后搓,以硬为宜,反复揉压,揉面块,以软为宜。

3、擀切:用擀面杖擀薄后,在面上反复擦遍热大油(菜油也可),以互不相粘为宜,然后折叠、晾凉、切细。

4、蒸:将切好的血面,分成若干份,以半斤为宜,上笼蒸二十分钟蒸熟即可食用。

5、晾晒:将蒸熟的血面及时晾晒,晾干后保存,以备日后食用。

三、菜:

1、底菜:取红萝卜、蒜苗、黄花、木耳、豆腐若干,切碎,用菜油炒熟。

2、漂菜:把鸡蛋摊成薄饼,切成菱形小片,取蒜苗或韭菜少许切细。

四、臊子:

取大肉若干切成小片,肥瘦分放;把大油入锅化开,加入适量菜油,先将肥肉放进油锅,文火将肉油浸出,再放进瘦肉,文火至七成熟,依次调上食醋、酱油、食盐、五香调料、辣面。再文火十至十五分钟即可。

五、调汤:

在锅内放菜油少许,烧熟,倒入生姜末、葱或蒜苗炝炒,加入适量肉汤(没有肉汤以开水代替),然后,放入臊子、漂菜。调汤切记少醋多盐。汤要始终保持近乎煎沸的热度。

六、食用:

取适量血面入汤,浸泡3—5分钟,再放入少许凉粉、豆腐片,以配其色。每碗捞血面不可太多,一般一两左右,将汤舀足,再放少量炒好的底菜即食。若在汤中泡上软蒸馍,连吃带喝,其味更香。

六. 陕西省 宝鸡 凤翔 凤翔豆花

黄豆磨制而成。成品居豆腐脑与水豆腐之间。用筷触之散成花块,而不稀解,浇汤淋油(辣子油),油香四溢。以其红白相间,形色如花,故名。咸辣清香,爽滑利口,原汁原汤,易于消化。

七. 陕西省 宝鸡 陇县 陇县马蹄酥

陇县马蹄酥,又名蜜馅儿,圆形似马蹄而得名,马蹄酥的配方及制作方法是被当地一心灵手巧的邦厨,从随行御厨那里学来的,后传入民间。 主要原料及制作方法:精粉、熟大油、白蜂蜜、白糖等。用精粉加水利和少量大油搓成皮面,并用精粉和适量大油搓成酥面,用皮面包酥面卷成面卷,并再加工成马蹄形状,放入大油锅烹炸而成。

马蹄酥层簿如纸,色、香、味、型具佳,以配料精良,制作细致,层多松软,油而不腻,香甜味厚,入口即酥,营养丰富,且能存放而著称四方。

陇县马蹄酥的历史典故

陇县马蹄酥,始于清光绪末年。据《陇县志》记载:陇州西南有吴山,亦称吴岳,即禹贡山岍山,称“五镇之西镇”,为历代宫廷朝圣之地。元代以后,朝圣之风更盛,每隔3年祭祀1次。清光绪末年,清廷派员祭奠吴山,兼巡陇州,皇帝赐钦差大臣“半桌满汉全席”,故命御厨宫某随行。做厨时,陇州厨师贾义财结识御厨宫某,遂将马蹄酥制作工艺授予贾义财。民国初年,贾义财又传给其子及徒弟,逐渐传及秦陇。马蹄酥从此驰名甘陕,成为民间名贵食品。

据民间相传,马蹄酥是唐王李世民的原配夫人长孙皇后,归乡省亲时,传入其家乡陇州的宫廷膳食。乡亲们尝后赞叹不已,经皇后同意,娘家派一名心灵手巧的人,向随行御厨学制作此佳点的工艺,后来传入民间。唐代开辟闽疆,这种宫廷佳点随南下人员传入闽南。长孙皇后原籍陇州香泉乡,如今孙家庄还有娘娘坟遗址。现在的陇县东风乡相公山下的娘娘庙遗址,便是唐代为纪念贤良的长孙皇后奏于圣上减免陇州人民的赋税而建的祠堂。 马蹄酥制作时将饼贴在竖炉壁上烘烤,饼呈马蹄形,故称。清代诗人就写过“乍经面起还留迹,不踏花蹄也自香”赞美马蹄酥的诗句,说明它历史悠久并受到诗人墨客的赞赏。

一说,陇县马蹄酥,始于清光绪末年。据《陇县志》记载:陇州西南有吴山,亦称吴岳,即禹贡山岍山,称“五镇之西镇”,为历代宫廷朝圣之地。元代以后,朝圣之风更盛,每隔3年祭祀1次。清光绪末年,清廷派员祭奠吴山,兼巡陇州,皇帝赐钦差大臣“半桌满汉全席”,故命御厨宫某随行。做厨时,陇州厨师贾义财结识御厨宫某,遂将马蹄酥制作工艺授予贾义财。民国初年,贾义财又传给其子及徒弟,逐渐传及秦陇。马蹄酥从此驰名甘陕,成为民间名贵食品。

1960年,陇县食品厂挖掘民间名贵产品时,由贾氏徒弟边文汉老工匠传艺,继承恢复了马蹄酥这一名贵食品的生产。陇县马蹄酥畅销省内外。

八. 陕西省 宝鸡 麟游县 麟游大豆

麟游大豆

大豆是一种主要豆类作物,本县大豆主要为黄色品种,又称“黄豆”。大豆富含钙、磷、铁、锌等元素,微量元素钴、硒的含量也较高,故被誉为“微业元素的仓库”。是理想的健康食品。我县大豆年种植面积

3.1万亩,是主要小杂粮品种之一,产量约400万公斤。

九. 陕西省 宝鸡 渭滨区 豆花米线

豆花米线配料为:煮过的水豆腐脑-豆花(煮过的好处是水豆腐会淋去水分,变成小陀小陀的,拌在米线里才有口感,而且也好看.) 先把米线用热水烫过,放在一个土花碗里,然后在面头舀进一大勺豆花,再依次放上所有调料,就可以享受了.

拌好,扒一口在嘴里,感觉到带有淡淡甜味的冬菜粒脆脆的,豆花的素净掩盖了辣酱的鲜辣,米线的软滑沾满了清香的韭菜.

十. 陕西省 宝鸡 眉县 眉县大樱桃

眉县大樱桃是陕西省宝鸡市眉县的。“晓文一号(曾用名:冰糖樱)”大樱桃果实鲜红色,肉质较硬,果核较小,完熟后离核,果肉黄色,质细多汁,味甜爽口,风味浓香,品质优。

陕西省眉县大樱桃基地是集科研开发、推广示范、果品销售为一体的专业化单位,基地自1986年引进欧洲大樱桃进行栽植培育以来,与西北农林科技大学专家科研合作,在齐镇建立眉县无公害大樱桃基地8000亩,带动眉县地区发展大樱桃已达1万多亩,在杨凌示范区现代农业创新园(杨凌农高会E馆)建立大樱桃示范园5亩,在岐山县建立优质大樱桃苗木繁育基地500余亩。为四川、湖北、河南等二十多个地市推广“晓文一号”、红灯、拉宾斯等三十多个大樱桃品种2万余亩,为广大农民致富开创了一条崭新之路。

特别是近年来基地自行创新培育成功的“晓文一号”大樱桃专利新品种,无论从果品品质质量、果形大小、色泽、高丰产特性等诸多方面所表现出的综合品种优势,将引领我国大樱桃种植业发展的新的潮流。

基地总结的《大樱桃优质高效丰产栽培技术》使原来七、八年才能结果的大樱桃可实现“三年见果,四年受益,五年丰产”,达到了早果又丰产的技术成果。并获得2009年“宝鸡市农业技术推广成果奖二等奖”。

基地2003年获宝鸡市科技局“大樱桃种植科技示范园”称号、2004年陕西省老科协、宝鸡市老科协、眉县老科协“大樱桃种植科技示范基地”、宝鸡市科协、眉县科协“大樱桃科技示范基地”、2008年获得农业部农产品质量安全中心及陕西省农业厅“无公害农产品及产地”认证。基地合作社被宝鸡市政府评为“十佳农民专业合作社”,2009年被中国科协、财政部评为“全国科普惠农兴村计划”先进单位,2010年大樱桃树苗被中国农村专业技术协会评为“第十七届杨凌农高会优秀产品”,基地被宝鸡市共青团委、眉县共青团委授予“农村青年科技示范基地”,2012年被陕西省农业厅评为“陕西省第二批百强合作社”,陕西省果业协会评为“陕西省旅游观光果园”、被眉县县委、县政府和齐镇政府连年评为果业工作“先进单位”及西北农林科技大学、杨凌职业技术学院、宝鸡三迪幼儿园“课外教育基地”。

推荐特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