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您来到51特产网

广东阳江有什么特产零食卖 阳江特产哪里买最正宗

当前位置:51特产网广东阳江有什么特产零食卖 阳江特产哪里买最正宗更新时间:2023-12-25 08:37:18

一. 广东省 阳江 阳春 阳春青瓜咸

在阳春随处都能品尝到阳春百姓居家常备的青瓜咸,青青绿绿的,看上去蛮干身,青瓜皮多过肉,入口爽爽脆脆,非常开胃,青瓜咸白粥一流,白粥可以吃几碗。

阳春人家主妇主男都会做这青瓜咸,关键要做好几个步骤:买、切、盐、腌、晒,他们会买那种细细条的青瓜仔,切成细条后放入适量的盐,压水后再腌,腌好后再压,但求出尽水分,晒后放入宽口玻璃瓶,随时可以食用。

如果下班后来不及买菜,青瓜咸也可以顶上,用它来滚鸡块,鲜美清甜,有瓜有肉有汤,也算对付了一顿,青瓜咸鸡汤很开胃,还可以解掉鸡油的腻。到阳春要是收到一罐青瓜咸,那可是意外惊喜。

因为家庭做的都是最笨的办法——买最好最新鲜的小青瓜,用最好的盐,做足所有步骤,不添加任何防腐剂,安全美味。我个人觉得青瓜咸比泡菜、榨菜、潮州咸菜都要好味,且保持了更多的绿色营养素。

小青瓜常年都有,原材料随手可得,是一种廉价的小食。炒青瓜咸有讲究——炒之前不下油,待炒至青瓜咸干身,再下些木榨花生油,这样炒出来的青瓜咸要几脆有几脆,咸香爽脆,如果不是太咸,空口可以吃一小碗。

餐前吃一点,开启食欲,餐后吃一点,煞嘴(指饭菜食到最后,在临放下碗筷离开之际,忍不住又夹了一口菜塞进口里,慢慢咀嚼)消滞。我觉得青瓜咸应该是阳春的美食手信,就好像潮汕的橄榄菜一样,老少咸宜,居家必备。

我特别愿意到山美水美的阳春,对青瓜咸情有独钟是一个因素。每次都带回两瓶私家秘制的青瓜咸,可以吃两个多月,过足嘴瘾。和好友分享,他们也觉得不错,拍青瓜只可即食,不可久放,青瓜咸作为家庭咸菜,有它独特的风味。

现在阳江的酒店饮早茶普遍都可以品尝到青瓜咸了,来阳江旅游的话,不妨试下青瓜咸来佐粥,爽爽脆脆,非常开胃哦!

信息来源:阳江市旅游资讯网

二. 广东省 阳江 阳东县 酥角

酥角和炒米饼阳江人过年必备两宝:酥角和炒米饼。酥角的制作一般有专用的可开合的模具。模具中有圆形凹槽,槽边会有纹路,铺上面团后,放进椰丝、花生粒等甜馅,将工具合成便成。酥角成形后,形状近于“饺子”,放进油锅炸至外表金黄色即可。当然,家中若是没有做酥角的模具,也可以手工制作,手法与做饺子颇为相似。也有一种说法认为,阳江人的“酥角”实为“酥饺”,只是阳江方言没有固定的用字,一般发音相似的便可以相互取代,所以“饺”被写成了“角”。

三. 广东省 阳江 江城区 阳江刀剪

广东省阳江市是全国五金刀剪的生产和销售产业链以及出口贸易的核心地带,产品有七成对外出口销售,五金刀剪是广东阳江市的著名,在国内外的贸易往来上占有一席之地。据中国网了解,到去年年底,阳江市刀剪生产企业实现工业总产值达160亿元,占到全市工业总产值的四分之一。阳江市目前全市五金刀剪生产企业达1500多家,刀剪制品产量约占全国的65%,出口量约占全国的85%。

阳江是一个充满商机的动感的开放型城市,2000年,阳江市五金刀剪行业协会成立;2002年建成了建筑面积达2万平方米的刀剪专业市场————中国刀具城;2002年,举办第一届中国(阳江)国际五金刀剪博览会,之后每年举办一次刀剪博览会为五金刀剪行业的生产商、经销商、采购商等搭建了一个宽阔的交易平台,赢得了中外客商的广泛参与;2008年,国家质检总局与阳江市政府共同投资5000万元,在位于阳江市区的广东省五金制品质量监督检验中心的基础上组建国家刀剪及日用金属工具质量监督检验中心。近年来,阳江刀剪行业得到蓬勃发展。据阳江市经贸局负责人介绍,截至2008年底,在阳江市刀剪生产企业中,规模以上企业有350家,年产值5000万元至1亿元的企业15家,年产值超亿元的企业11家。

广东省阳江当地的五金刀剪产业,至今已然有着超过一千年的悠久历史,在国内占有举足轻重的分量及地位,1998年以来,阳江先后将“中国菜刀中心”、“中国剪刀中心”、“中国小刀中心”、“中国刀剪机械制造中心”等国字号招牌揽入怀中。此外,还被国家权威机构授予“中国刀剪之都”、“中国五金制品(刀剪工具)出口基地”和“中国刀剪产业基地”等称号。目前,阳江市初步形成了从刀剪机械制造、配件加工、模具制造、热处理、电镀、不锈钢带钢冶炼、包装到科技研发、商务信息、物流配送、技术创新的产业链条,阳江刀剪业逐步形成专业化分工、社会化协作、共同发展的生产格局。

四. 广东省 阳江 阳春 阳春牛杂

阳春的牛杂别具风味,与广州牛杂些许不同。阳春的牛杂选用阳春的特色植物百叶,与牛杂拌在一起,牛杂吸收了百叶的香味,特别好吃,来阳春一定要吃!

五. 广东省 阳江 江城区 平冈蟹

平冈蟹--平冈蟹

六. 广东省 阳江 阳东县 平提蔗

平提蔗

七. 广东省 阳江 阳西县 煎虾孖

煎虾孖

煎虾孖是盛行阳西一种风味小吃,其历史可追溯到宋代,相传苏东坡谪岭南时,曾路过织篢太平驿,被这里的虾孖迷住了,一连住了三日,连荔枝也不愿吃了。后来阳西人为纪念他,在太平城建了太平书院,记下了他贬谪南疆那段凄惶的历史。据说,最早的虾孖,不是下到油镬里滚,而是放进镬煎,边煎边洒水,形成一个个的粉团子,后来越吃越精,改用油来滚,这样的虾孖酥香松脆,味道清甜,爽口,为阳西常见的风味点心。

虾孖不一定用虾肉做馅,也可用蚝,用鲜鱿,个别乡镇还用生鱼片。其做法是:将虾或蚝等去壳,用油盐放镬略拌一下,舀上放一边,再备湿粉浆一盘,粉浆粘稠要适中,并放上少许葱花、蒜油等调味品。开始煎料,放油在镬内煮滚,用铁壳子舀粉少许,把馅置粉浆中,油滚一分钟即成。煎虾孖重要关节是配馅,放佐料,油要取纯正花生油,同时,油滚时间的把握度要精确。这方面,阳西以儒洞上洋虾孖最畅销。到阳西,客人如不吃上一两个儒洞、上洋虾孖,会引为憾事。

八. 广东省 阳江 阳东县 瓜咸

瓜咸是由一种阳江市特有的田瓜(学名叫白瓜)腌制及日晒而成的。瓜咸用田瓜加大量的盐入埕腌一夜后再晒而成。

阳东县大八镇茅塘、雷冈一带的村民有制作瓜咸的传统,只见不少村庄在村头村尾都搭着制作瓜咸的晒棚,一些晒棚正晒瓜咸。每年的春夏秋天,当地的气候最宜田瓜生长,田瓜苗种下30多天便有收获。在茅塘村,有十五六户村民种植田瓜制作瓜咸,天气好时,该村每天可生产3000多斤瓜咸,销往江城和恩平等地。据了解,种植一亩田瓜制作瓜咸,一年可收入一万多元。

而瓜咸怎么做好吃呢?阳江比较常见的做法的:味极瓜咸、葱段瓜咸、蒜蓉瓜咸、豆豉炒瓜咸等。瓜咸爽脆惹味,是佐粥的美味佳肴。阳江茶市白粥是不可少的,而上一小碟“瓜咸”来伴粥,也是必不可少的。

九. 广东省 阳江 江城区 阳江黄鬃鹅

阳江黄鬃鹅为地理标志保护产品。阳江黄鬃鹅是广东省四大优良地方鹅种之一,体型大小适中,行动敏捷,善于觅食,耐粗饲养,抗病力强,易肥、皮薄、肉质细嫩,味美。阳江黄鬃鹅获地理标志保护产品。

根据有关资料记载,阳江养鹅的历史超过500年。阳江鹅又叫黄鬃鹅,因其头顶至颈背有一条棕黄色的羽毛带,形似马鬃而得名,《广东省家畜家禽品种志》将其列为广东省四个优良鹅种之一。著名水禽专家陈育新在《中国水禽》一书中描述其性能特点是:早熟、易肥、肉质细嫩、味美。

作为广东省四大优良鹅种之一,阳江黄鬃鹅肉质鲜嫩润滑,可以说是鹅类品种之冠。成熟肉鹅皮薄、肌纤维细,纤维之沉积脂肪适中,使肉质清香甜滑,口感好。2001年11月1日,由市政府主办,畜牧局、技监局等协办,邀请省专家举行的阳江黄鬃鹅标准发布会,对阳江黄鬃鹅地方良种鹅的种性、食品品质和优质生产性能综合标准作了鉴定,并顺利通过评审,使阳江黄鬃鹅的品牌得到了广泛的认可。

为有效地保护阳江黄鬃鹅的品种资源,在阳东县红丰镇设立了阳江黄鬃鹅繁育场。建立阳江黄鬃鹅良种繁育体系,研究推广应用现代化养鹅配套技术。通过产业化经营,推动阳江市养鹅业向标准化、无公害化养殖发展,打造阳江黄鬃鹅有机食品品牌。

阳江黄鬃鹅产地范围为广东省阳江市阳西县、阳东县、阳春市、江城区、海陵试验区、阳江高新区现辖行政区域。

阳江黄鬃鹅质量技术要求

一、品种

阳江鹅。

二、产地条件

亚热带季风气候区,光照时间长,雨量充沛,气候温和的漠阳江流域,草类植被茂密,有丰富的水草等青饲料资源。

三、饲养管理

1.雏鹅来源:产地范围内的良种繁育场。

2.育雏期(0至30日龄):

(1)环境:1至3日龄 30℃至32℃,以后每天降低1℃,养至15至20日龄脱温;相对湿度60%至70%。

(2)光照:1至2日龄每天24小时光照;3至10日龄每天23小时光照, 11日龄以后自然光照。

(3)密度:1至7日龄20至25只/㎡;8至14日龄15至20只/㎡;15至30日龄5至10只/㎡。

(4)放牧与放水:天热5日龄,天冷15日龄开始放牧、放水,时间约1小时,随着日龄增加,逐渐延长放牧放水时间。

3.育成期(30至56日龄):以放牧饲养、饲喂青绿饲料为主,中午和晚上各补饲1次配合饲料或谷物类饲料。

4.育肥期(57日龄至上市):舍饲, 4至6只/㎡,谷物饲料自由采食。

5.出栏:90至120日龄,公鹅体重≥4.00 kg,母鹅体重≥3.00kg。

6.环境、安全要求:饲养环境,疫情疫病的防治与控制必须执行国家相关规定,不得污染环境。

四、屠宰要求

1.鹅源标准:来自产地范围内,符合种源、日龄、体重要求的健康鹅。

2.屠宰:屠宰前禁食6至8小时,保障自由饮水,减少应激。

3.冷藏:从活体鹅屠宰至入冷库时间不得超过2小时。

五、质量特色

1.感官特色:

(1)活体鹅:头顶至颈背部有一条棕黄色的羽毛带,形似马鬃。背、翼和尾羽灰色,胸羽灰黄色,腹羽白色,喙、肉瘤黑色,虹彩棕黄色,蹠、蹼为黄色、黄褐色或黑灰色。

(2)白条鹅:骨细、皮薄肉厚、肉质细嫩,肉味香浓,风味独特。

十. 广东省 阳江 阳春 阳春马水桔

阳春马水桔为地理标志保护产品。阳春马水桔为地理标志证明商标。阳春市马水镇的马水、石下、岗水三个地方都出产“马水桔”。其色水好,皮薄、化渣、少核、清甜芳香,利水去湿,清热润肺,深受国内外人士的喜爱,成为广东四大名桔之一,名扬港澳市场

马水桔质地优良,主要在于地方的特殊。三处产地,都是漠阳江畔的积层,半沙泥土层深至几米,土质粒细、松软,肥沃。加上独特的培植方法,就产出了名扬海内外的“马水桔”。1949年以前,马水桔是私人种植,面积不大。解放后,政府把发展马水桔摆在重要位置上,成立三个桔场,专人种植。如今,面积近千亩,每年产桔达三十万多斤以上

马水桔是一种高产桔,不但果实饱满,七八个就有一斤,而且结果甚密,一棵桔苗下种后四年即可结果,六年以上的桔树,一年可收果实二、三百斤,最多收四、五百斤,连收二十年以上。每到桔果成熟季节,但见满园的桔树,从地面到树顶,全是金黄色的果子,似一座座小金山。芳香浓郁的桔味、溢于四野,使人难于忍口

马水桔共有两个品种,一个品种叫“十月桔”,在农历十月下旬成熟;一个品种是“年桔”,在农历十二月二十日前后成熟。每到年桔上市,正是春节前夕,家家户户都要买回十斤八斤,一是饭后品尝;二是用来拜年。用碟盛着七、八个桔子,供在正厅台上,示意“新年大吉”;阳春人在春节期间迎来送往的礼物中,也少不了马水桔,意思是互相祝愿“大吉利是”,“如意吉祥”

( 阳春)

推荐特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