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您来到51特产网

山西老字号特产有哪些店 山西省十大特产排名

当前位置:51特产网山西老字号特产有哪些店 山西省十大特产排名更新时间:2024-02-01 17:50:45

一. 吉林省 延边 敦化 马五店贝母

马五店村位于吉林省敦化市江源镇镇驻地西南13.6公里,总土地面积76.9公顷,林地8.99公顷,耕地43公顷,皆为旱田,总户数83户273口人,皆为汉族。主导产业:贝母、林下参、林蛙等,加工业以贝母加工为主。贝母是该村的独业也是经济收入的主要来源,立体种植,地上是“粮仓”,地下是“银行”。全村43公顷耕地都种上贝母,并在外地扩繁种植。是远近闻名的贝母专业村,现已辐射全镇16个村及周边贤儒、黑石、额穆、大山等乡镇。这个村接待外地参观者上万人次,是吉林省无公害贝母种植基地。

二. 安徽省 亳州 利辛县 春店筛网

春店筛网

三. 山西省 大同 云冈区 山西刀削面

刀削面是山西人民日常喜食的面食,因其风味独特,驰名中外。刀削面全凭刀削,因此得名。用刀削出的面叶,中厚边薄。棱锋分明,形似柳叶;入口外滑内筋,软而不粘,越嚼越香,深受喜食面食者欢迎。它同北京的打卤面、山东的伊府面、河南的鱼焙面、四川的担担面,同称为五大面食名品,享有盛誉。

刀削面是山西最有代表性的面条,堪称天下一绝,已有数百年的历史。传说,蒙古鞑靼侵占中原后,建立元朝。为防止 “汉人”造反起义,将家家户户的金属全部没收,并规定十户用厨刀一把,切菜做饭轮流使用,用后再交回鞑靼保管。一天中午,一位老婆婆将棒子、高粱面和成面团,让老汉取刀。结果刀被别人取走,老汉只好返回,在出鞑靼的大门时,脚被一块薄铁皮碰了一下,他顺手拣起来揣在怀里。回家后,锅开得直响,全家人等刀切面条吃。可是刀没取回来,老汉急得团团转,忽然想起怀里的铁皮,就取出来说:就用这个铁皮切面吧!老婆一看,铁皮薄而软,嘟喃着说:这样软的东西怎能切面条。老汉气愤地说:“切”不动就“砍”。“砍”字提醒了老婆,她把面团放在一块木板上,左手端起,右手持铁片,站在开水锅边“砍”面,一片片面片落入锅内,煮熟后捞到碗里,浇上卤汁让老汉先吃,老汉边吃边说:“好得很,好得很,以后不用再去取厨刀切面了。”这样一传十,十传百,传遍了晋中大地。至今,晋中的平遥、介休、汾阳、孝义等县,不论男女都会削面。后来,“凤阳”出了朱皇帝(朱元璋)统一了中国,建立明朝,这种“砍面”流传于社会小摊贩,又经过多次改革,演变为现在的刀削面。刀削面柔中有硬,软中有韧,浇卤、或炒或凉拌,均有独特风味,如略加山西老陈醋食之尤妙。

四. 湖北省 襄阳市 枣阳 吴店甘蔗

吴店甘蔗是湖北省襄阳市枣阳市吴店镇的。枣阳市吴店镇是湖北省有名的甘蔗种植大镇,吴店甘蔗色泽好,皮薄,茎脆,汁多,味甜,营养丰富。

枣阳市吴店镇地处枣南山区,阳光充足,土地肥沃,适宜水果甘蔗生长。从近年开始引种,其发展经历了从无到有,由少到多的历程。现已享誉省内外,成为富民富市的重要产业。每年春节前后,外地客商纷至踏来,云集吴店,争先抢购,运往全国各地销售。

吴店甘蔗表现为产量高,一般亩产8-10吨,高的可达12-13吨;色泽好,皮薄,茎脆,汁多,味甜,营养丰富;植株较高,茎秆粗壮,节间长,去表尖后株高在1.6米以上,茎秆直立,便于贮运。既可直接供鲜食,或榨汁作饮料,生津止渴,老少皆宜;也可用于饲喂奶牛,对提高产奶量有很大作用。上市时间最早在10月中旬,一般在11月中旬以后,高峰期在春节前的12-1月。

近年来,吴店镇坚持把甘蔗产业作为农民增收致富的主导项目来抓,目前该镇甘蔗种植面积达1.5万亩,种植的农户达3000多户。

五. 江苏省 徐州市 新沂市 邵店板栗

邵店板栗为农产品地理标志产品。邵店镇是全国板栗重点产区之一,已有数百年的生产历史。以前,由于品种单一、生产技术落后、管理水平不高,板栗年产量一直徘徊在50万公斤左右。近年来,质监局、科技局、林牧业局、农业资源开发局等部门共同联手扶持该镇的板栗产业发展。通过投入农业综合开发资金,着力改善项目区农业基本生产条件;引进培育了焦扎、青扎、处暑红、十月红等多个优质板栗品种;推广了板栗矮化嫁接、密植及劣品种老栗树换头嫁接等先进栽培技术。在此基础上,通过大力推行板栗标准化生产,取得了显着成效。

板栗是新沂市邵店镇沭河村名品,是全国板栗重点产区之一,已有数百年历史。邵店镇被称为“中国板栗第一镇”。积极引进焦扎、青扎、处署红、十月红等一批优质板栗品种,组织板栗专家根据国际、国内行业先进技术,结合本地实际,制定和完善了《无公害精品板栗示范园标准》、《优质板栗重点生产技术》、《板栗病虫害无公害防治日历》、《板栗标准化生产管理技术操作规程》等四个板栗生产标准。按照典型示范、规模发展的原则,建立市、镇、村三级示范园;组织科技人员深入田间地头,进行面对面培训;对各项目区生产的板栗进行随机抽查,全面建立监控体系,从而促进了项目区板栗标准化生产的不断发展。目前,该市生产的“沭河”牌板栗已被认定为省无公害农产品,邵店镇被中国林科院专家誉为“中国平原板栗第一镇”。邵店板栗,分油栗,毛栗两大类型。其中邵店大油栗为最好,籽粒大(每市斤40粒左右),色泽油光发亮,肉质松,味香甜,糯性大等特点。近年来,经两次选种,先后选育新沂九加重、处处红、盘龙栗等单株优良品种,经省验收确定为区域性发展品种,;已在省内外推广。1983年全国出口商品生产基地建设成果展览会上,; 邵店板栗参加展出,获外经贸部荣誉证书。十多年来邵店板栗出口量不断扩大,畅销日本、韩国、新加坡、香港等国家和地区,日本客商点名要邵店大油栗, 邵店板栗在国际市场上取得了很高的声誉,闻名遐迩。

邵店板栗

地域范围

邵店板栗登记保护种植区域位于新沂市邵店镇邵西村、沂北村、邵店村、菜园村、叶海村、陈堰村、西鲍村、友谊村、朱圩村、联合村、悦集村、东鲍村、沭河村、刘冲村,总计涉及邵店镇14个村,种植面积767公顷。种植地域范围界于东经118°24.837'-118°29.038'之间,北纬34°07.598′-34°09.611'之间。

产品品质特性特征

1、外在感官特征:栗果紫褐色,附黄褐色茸毛,或近光滑,栗果玲珑秀美,果肉嫩黄细腻,色泽油光发亮,生食清脆,味道甘甜,有桂花香,质地致密,糯性强。籽粒大(平均籽粒12.3克,最大18克),皮薄易剥,具有本品种特有的风味,无异常气味。 2、内在品质指标:邵店板栗具有肉质松、味香甜、糯性大等特点,富含蛋白质、糖、淀粉、氨基酸、胡萝卜素、维生素及钙、磷、钾等多种矿物质。经检测每100克邵店板栗坚果含蛋白质5.4-5.8克,淀粉23.8-25.6克。各项指标均高于普通板栗。 3、安全要求:邵店板栗产品质量达到农业部行业标准《DB32/T 546-2002 无公害农产品 板栗》,产地环境按照标准《GB/T 18407.2-2001农产品质量安全 无公害水果产地环境要求》的规定执行。合理使用农业投入品,严禁使用高剧毒农药。

六. 山西省 太原 晋源区 山西糖醋鲤鱼

糖醋鲤鱼为山西的传统菜肴,是用正宗山西老陈醋、黄河天桥鲤鱼,烹制出的美味佳肴。黄河天桥鲤鱼嘴大鳞少,肉质脆嫩,味道纯正,鲜嫩肥美。《诗经》载:“其岂食鱼,必河之鲤。”说明早在3000多年以前,黄河鲤鱼就已经成为脍炙人口的名食了。柳宗元在《晋问》中云:“河鱼之大,上迎涛波。”可见,黄河鲤鱼古今驰名。这道菜在烹饪方法上,先将鱼投入油锅炸熟,再用著名的清徐老陈醋加糖制成糖醋汁,浇在鱼身上,香味扑鼻,外脆里嫩,酸甜可口。

七. 山西省 太原 清徐县 山西香醋

要提到山西,最不能忘记的是醋,山西酿醋有悠久的历史,主要分熏醋和陈醋,分别以太原益源庆和清徐老陈醋最为有名,山西的醋有独特的沁香和悠长的后味,绝对称得上中国最好的醋。

山西香醋绝对称得上中国最好的醋。

山西人善酿醋爱吃醋,素有“老醯儿”之称。古时管醋叫醯,把酿醋的人叫“醯人”,把酿醋的醴叫“老醯”。在汉朝史游所撰的《急就篇》中就有“芜荑盐豉醯酢酱”的说法,其中“醯”和“酢”指的都是醋。因此,吃醋不叫吃醋,而叫“吃醯”。由于山西人对酿醋技术的特殊贡献,再加上山西人嗜醋如命,又巧合了“醯”和山西的“西”字同音,所以外省人就尊称山西人为“山西老醯”了。山西人和醋有着深厚的感情,山西做醋的历史大约有4000年之久。清徐是山西老陈醋的正宗发源地,也是中华食醋的发祥地,其酿醋历史距今已有四千多年了。相传,帝尧定都尧(今清徐县尧城村)后,采摘瑞草“蓂荚”以酿苦酒。这里所说的苦酒就是人类最早的酸性调味品—醋了。汉唐时期,并州晋阳一带的制醯作坊日益兴盛,从民间到官府,制醯食醯成了人们生活的一大嗜好。明清时代,山西酿醋技艺日臻精湛,并随晋人迁徙和晋商的足迹,将山西的制醯技术和食醋习俗带到了长城内外、大江南北,是谓山西名扬四海的重要媒体。

悠悠岁月,沧桑巨变,山西老陈醋历经风雨数千年,其味更浓,其名更盛。如今,山西水塔老陈醋股份有限公司已成为晋醋行业的佼佼者,集团已发展成为全国最大的优质系列醋生产基地,拥有了中国醋业第一品牌“水塔”商标,成为“中国醋都”。

八. 河北省 衡水 桃城区 侯店毛笔

产于河北衡水。

侯店制笔业始于明朝永乐二年,盛于清代。相传,清光绪年间,侯店有个叫李文魁 的制笔艺人在北京城开笔庄,因毛笔制作精良,被一个爱好书法的太监看中。有一次,他在光绪皇帝面前推荐李文魁的毛笔,光绪一用果然不错,便封之为“宫廷御笔”,随之名声大振,京城的文人、仕宦争相购买李文魁的“侯店毛笔”,笔庄也日益兴旺。从此,侯店独具一格的制笔工艺便世代流传下来。

侯店毛笔的主要原料是动物的毫毛和尾毛。他们经过试验,选用黄狼尾、香狸尾、 石獾毛、南山羊毛、牛耳毛等40多种毫毛,以冬季毛最佳,经过水盆、干作、零活、 刻字直管、包装五道大工序,七十三道小工序,才能制成不同规格、不同形状、不同用途的毛笔。

具有坚韧适度,刚柔相齐,含墨量大,不易脱毛等优点。

九. 山西省 长治 长子 山西饭食

山西饭食

团子和软米糕是山西省长治地区自古以来过春节必做的一种饭食。其中襄垣的团子、沁县的软米糕最有名气。它们由当地生产的一种优质软米的面粉,加上玉米面,与红豆、红枣合制而成。团子要把红豆、红枣做成的馅包在里面;软米糕则是一层糕面一层枣泥,上笼蒸熟,软、香、甜融为一体,香醇可口,乡村一般家户,过春节都要蒸上百个团子,作为正月里的主要饭食。

十. 山西省 忻州 代县 腌菜

代县由于地处边关要塞,守兵烽屯,官宦蚁杂,粮草远距征集、蔬菜就地调剂成为历史的需要,也形成了代县人讲究吃菜的民风民俗,故人称“菜代州”。如今切咸菜、擀豆面、剪窗花、绣花鞋仍是人们荼余饭后,街头巷尾评判的巧媳妇的几个起码条件。凡在代州乡下呆过一段时间的人,总会说起代州腌菜来。其花样齐全,制作考究,色香味美,刀工精细也真叫绝!一碟碟油露露、黄淋淋的腌菜往饭桌上一端,再加上一碗白生生、香喷喷的大米捞饭,或黄橙橙、软溜溜的黄米糕,甭端起来,就是看那颜色,闻那味道,也足馋得人大口大口地咽口水。一道道数给你听听那也足是一顿美美的精神会餐。

代县腌菜种类有大菜、小菜;腌制方式分单腌、混腌;腌制方法包括腌、拌、发、曝等。代州腌菜品种花样数以百计,但就腌制过程看,要么以盐、糖、蒜等为辅料,增加腌菜细胞浓度,要么加温消毒,闷缸密封。而更多的品种要进行发制。]进行生化处理,控制杂菌感染防止腌菜腐烂变质,提高腌菜的营养价值和适口性。代县腌菜工序严密,制作精细,是劳动人民长期实践的智慧结晶。“菜代州”的美名将永久不衰。

推荐特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