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您来到51特产网

呼伦贝尔润泰土特产公司 呼和浩特呼伦贝尔特产店

当前位置:51特产网呼伦贝尔润泰土特产公司 呼和浩特呼伦贝尔特产店更新时间:2024-01-21 19:39:33

一. 内蒙古 呼伦贝尔 根河 根河山野蘑菇

根河山野蘑菇

根河山野蘑菇资源极为丰富,种类多、储量大、营养价值高,属时尚的绿色食品,备受市场青睐。年可产山野蘑菇60万公斤,干品14.6万公斤

二. 内蒙古 呼伦贝尔 阿荣旗 蒙古袍

蒙古袍

三. 内蒙古 呼伦贝尔 满洲里 满洲里白蘑

满洲里市辖境的草原土壤松散,富含有机质,没有受到污染,夏秋季节气候温凉湿润,光照时间长,为白蘑的生长提供了良好的生态环境。白蘑是伞菌中最珍贵的品种,含有丰富的蛋白质、维生素及钾、钙、铁、磷等矿物质,其形状如伞,洁如玉盘、嫩如鲜笋。每年雨量充足的8~9月为盛产期。

四. 内蒙古 呼伦贝尔 根河 美味香橙羊肉

内蒙古创新菜肴。以新鲜去骨羊肉为主料烹制而成。将鲜橙去瓤,修成提蓝。羊肉煮熟切成小丁,加枸杞、精盐、味素等调味品炒至入味装在提篮内,摆在盘边。生羊肉剁茸加橙汁、精盐、味素等调味品拌匀,挤成丝汆熟。勺内添底油烧热.用葱、姜丝炝锅,投入主料,烹料酒,加精盐,味素炒至入味出勺,装在盘的中央即可。持点造型美观,色泽明快,口味咸鲜,酸甜并重,质地细嫩,富有营养。宜作大型宴席的主盘或配件,多在中、高档饭店经营。

五. 内蒙古 呼伦贝尔 扎兰屯 内蒙扒驼掌

驼掌即骆驼的掌,骆驼主要产于内蒙古荒漠草原地带,驼掌的味道极为鲜美,食之可强筋壮骨。驼掌和熊掌一样都是珍贵的美味。早在汉代就有“驼蹄羹”,并成为历代宫廷名菜。明《本草纲目》载:“家驼峰、蹄最精,人多煮熟糟食。”内蒙古地区都喜食用驼蹄。骆驼主要产于内蒙古荒漠草原地带,体形高大,肌肉发达,尤其驼峰和驼掌可作名菜。驼峰肉质细腻,丰润肥美,被列为饮食珍品之一,驼掌的味道也很鲜美,食之可强筋壮骨。“扒驼掌”配以菜心,荤素俱佳,肥而不腻,是秋、冬季补品之一。

做法:将驼掌、蹄黄治净,入沸水锅略焯取出,洗净。将蹄黄入锅,加鲜姜、大葱、水煮至八成熟取出。冷却后切成1厘米厚的圆片,放入大碗中,加酒、鸡汤。将带骨鸡、鸭肉适量经沸水锅略焯后,也放入碗中,加葱、姜、花椒、八角、酒、酱油,上笼蒸熟,取出,将蹄片拣出。炒锅下花生油烧热,下姜片、葱段炝锅,下酒,捞出葱、姜,加鸡汤、水、蹄0、精盐少许、味精、酱油、酒,扒烧至卤汁收紧,下湿淀粉少许勾芡,淋上熟油出锅装盘即成。

菜品:用驼掌和鸡、鸭蒸、烧而成。成菜色泽深红,驼掌软烂筋糯,鲜味浓厚。

《红楼梦》第53回“乌进孝进租”时的进物单上,有“熊掌二十对”的记载,“扒驼掌”本为“扒熊掌”,但因“熊”为野生保护。

六. 内蒙古 呼伦贝尔 鄂伦春自治旗 兽皮制品工艺

鄂伦春人的服装:过去,鄂伦春人终年过着游猎生活,衣服必须耐寒经磨。所以都是用狍、鹿、犴皮制作的,其中狍皮制品数量最多。


鄂伦春族妇女先用鞣皮工具将皮子鞣制,鞣制过的皮子柔软耐用。她们再将狍、鹿、犴筋晾干用木锤砸成纤维,用以搓线进行缝纫。
   

用狍皮制作的皮袍样式很讲究。男皮袍(“皮罗苏恩”)分为长短两种,长则到膝盖以下,短则只到膝盖。长短皮袍均带大襟。为了美观耐用,袍边、袖口都镶有薄皮边。为骑马方便除左右开叉外,前后也开叉。女皮袍(“阿西苏恩”)上面绣有精美的图案、花纹和项圈。鄂伦春人服饰上的图案大多是刺绣上的,有的如湛蓝天空的朵朵白云,有的如密林深处娇柔的鲜花。由此可见鄂伦春人的刺绣工艺也是十分精湛。

七. 内蒙古 呼伦贝尔 扎兰屯 扎兰屯榛子

扎兰屯榛子为农产品地理标志产品。主要产于扎兰屯市东部和醅山区,年产量约80万公斤,曾是出口创汇土品。榛子营养价值较高,用途较广。生食或炒食,清脆可口,香气浓郁,是深受人们喜爱的小食品,也是馈赠亲友的上乘土品。榛子通身都是宝,榛仁可作糕点馅,果壳可制活性炭,榛皮及叶含鞣质,可提取烤胶,叶子可作饲料,根条可作纺织品。

扎兰屯榛子是“纯天然、无污染、高营养”的绿色食品,加上“国家地理标志产品”的金字招牌,使这里的榛子名扬国内外。北京、天津、广东、山东等省市采购商纷纷前来大量采购。尤其是被中科院专家称为“手拍水漏”的 “榛子落儿”因其独特的口感极为-,不少外地客商甚至不惜花双倍价钱抢购,每年春节前扎兰屯榛子都被当做贵重礼品赠送亲朋好友。

如今,“扎兰屯榛子”这貌不惊人的野生小坚果,已成为扎兰屯全力打造的绿色食品中重要的一员,也是帮助当地农民致富的“金疙瘩”, 成为投资少、获利大、“生态、社会、经济”效益三赢的“朝阳产业”。

地域范围

扎兰屯榛子农产品地理标志地域保护在扎兰屯市境内13个乡、镇(办事处)及所属89个行政村,具体是南木鄂伦春民族乡、哈拉苏办事处、达斡尔民族乡、成吉思汗镇、中和办事处、雅尔根楚办事处、萨马街鄂温克民族乡、蘑菇气镇、关门山办事处、色吉拉呼办事处、洼堤镇、浩饶山镇、柴河办事处,总生产面积33000公顷,年产量500万吨。扎兰屯榛子产地地处大兴安岭东麓,济沁河、绰尔河上中游两岸,扎兰屯市西南金界壕两侧,介于东经122°32′—123°10′,北纬47°55′—48°02′,海拔1120——215m,适宜扎兰屯榛子生长。

八. 内蒙古 呼伦贝尔 扎兰屯 杂交油葵

浩饶山镇是扎兰屯市西南部重镇,是美丽富饶的“杂交油葵之乡”,杂交油葵种植面积达到6万亩,该镇以A17、A15、562、康地5号、超级矮大头等杂交油葵、食葵为代表的葵花生产水平在呼伦贝尔地区处于领先水平,2006年注册了“浩饶山”牌绿色商品,而且扎兰屯市地区盛产的“葵花”已成为国家地理标志保护产品行列,浩饶山镇杂交油葵、食葵更是如虎添翼。当地农民种植杂交油葵的积极性很高,国内大批收购商蜂拥而至,争相抢购浩饶山镇油葵。浩饶山”牌杂交油葵不但走出了内蒙古,还远销到吉林、山东、辽宁、黑龙江等全国各地。经过不断努力,杂交油葵已成为浩饶山镇农村经济的支柱产业,成为浩饶山镇对外的一张“名片”。

九. 内蒙古 呼伦贝尔 满洲里 稍美

又称“烧美”,是呼和浩特的一种流传很久、至今不衰的传统风味食品。早在清朝时,当地的稍美就已名扬京城了。当时,北京前门一带,稍美馆的门前悬挂的招牌上,往往标有“归化城稍美”字样。外地客人来到呼和浩特,都要品尝一下稍美,才算不虚此行。稍美制作工艺独特,选料精良,皮子精而薄、羊肉馅肥瘦适中,葱姜等佐料齐全。稍美出笼,鲜香四溢。观其形,只见皮薄蝉翼,晶莹透明,用筷提起垂垂如细囊,置于盘中团团如小饼。吃起来香而不腻。可谓食中美餐,形美而味浓。呼和浩特的稍美,过去专作早点之用,多由茶馆经营,如今,已成了许多饭馆的必备食品和家庭中的常用美餐了。

十. 内蒙古 呼伦贝尔 陈巴尔虎旗 蒙古奶茶

蒙古族主要居住在内蒙古自治区及其毗邻的一些省、区,蒙古族牧民以食牛、羊肉及奶制品为主,粮、菜为辅。砖茶是牧民不可缺少的饮品,喝由砖茶煮成的咸奶茶,是蒙古族人们的传统饮茶习俗。在牧区,他们习惯于“一日三餐茶,一顿饭”。所以,喝咸奶茶,除了解渴外,也是补充人体营养的一种主要方法,每日清晨,主妇的第一件事就是先煮一锅咸奶茶,供全家整天享用。蒙古族喜欢喝热茶,早上,他们一边喝茶,一边吃炒米,将剩余的茶放在微火上暖着,以便随时取饮。通常一家人只在晚上放牧回家才正式用餐一次,但早、中、晚三次喝咸奶茶,一般是不可缺少的。

蒙古族喝的咸奶茶,用的多为青砖茶或黑砖茶,煮茶的器具是铁锅。煮咸奶茶时,应先把砖茶打碎,将洗净的铁锅置于火上,盛水2~3千克,烧水至刚沸腾时,加入打碎的砖茶50~80克。当水再次沸腾5分钟后,掺入适量牛奶,稍加搅动,再加入适量盐巴。等到整锅咸奶茶开始沸腾时,才算把咸奶茶煮好了,即可盛在碗中待饮。

营养成分

牧区奶茶中牛奶含丰富的蛋白、脂肪等多种高级营养物质。茶中含咖啡碱,多种维生素(Vc、Vp、菸酸、叶酸等)、单宁酸、茶碱、芳香油、氨基酸、糖类、各种矿物质和叶绿素等三百多种对人有益的化学成份。

一般做法

先将茶捣碎,放入白水锅中煮。茶水烧开之后,煮到茶水较浓时,用漏勺捞去茶叶之后,再继续烧片刻,并边煮边用勺扬茶水,待其有所浓缩之后,再加入适量鲜牛奶或奶粉,用勺扬至茶0融,再次开锅即成为馥郁芬芳的奶茶了。

熬奶茶的方法:1.把小米炒熟(开花就像爆米花一样);2.熬好砖茶(红色);3.把茶叶取出(只留汤不留叶)或把茶水倒出,这样的茶水没有一点的茶叶渣非常干净;4.倒入炒熟的小米,熬2分钟,再倒入纯牛奶(不是袋牛奶,那个不好喝);5.再熬4分钟即可,加入少量咸盐;6.也可以加入黄油(少量的也可以不加);7.可以品尝了。

主要功效

奶茶可以去油腻、助消化、益思提神、利尿减毒、消除疲劳,也适合于急慢性肠炎、胃炎及十二指肠溃疡等病人饮用。对酒精和-药物中毒者,它还能发挥解毒作用。

推荐特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