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您来到51特产网

从香港回去带什么特产 香港有哪些特方便带走的特产

当前位置:51特产网从香港回去带什么特产 香港有哪些特方便带走的特产更新时间:2023-09-23 16:14:50

一. 香港 牛油多士

港式的牛油多士也是很值得称道的一道点心,当服务生为你摆上刀、叉、勺的用具时,你会觉得自己仿佛是在吃西餐。没错,这就是香港美食传达给人们最直观的特点,这种或浓或淡的洋味,让与粤菜风格十分相似的“港食”透露出一股时尚的气息,恰似一杯浓浓的港式“丝袜”奶茶给人的特别感觉。



厨师说,港式奶茶用的茶叶都是精心挑选多种茶叶混合而成的,每家的配方都不一样,所以奶茶的做法尽管大同小异,但味道却有些出入。这种经过“丝袜漏斗”过滤后的奶茶十分细滑,浓浓的茶味与奶香扑面而来,让人感觉幸福和温暖。



二. 重庆市 合川 “从龙牌”天星特醋

属“天星醋”系列产品,由合川县天星桥第一麸醋厂生产, 1985年荣获重庆市优质产品称号。天星醋距今已有 70多年历史,源于问中保宁醋之技艺,结合当地水源和自然特点,经过加工和改进而制作成“从龙牌”天星醋。此产品不仅香气醇郁,粘稠性强,酸味纯正,回甜味鲜,而且具有不生花、不变质、不变味的特点。还含有人体所需的多种氨基酸,其氨基酸态氮、葡萄糖等成份都优于国家、部颁标准。此醋既是佳肴的理想佐料,又具有促进食欲、开胃、杀菌、除病健身之功效。因而产品深受群众欢迎,畅销川、黔各地。( 合川)

三. 香港 碗仔翅

碗仔翅是香港常见的街头小吃之一,以前通常由小贩在街边贩卖,因以小碗盛载而得名。

在从前,不少小贩向酒家拿些零散的鱼翅(俗称“翅头翅尾”),加入冬菇、木耳、猪肉丝、高汤加入味精、马蹄粉(或豆粉)等煮成。吃时通常加入胡椒粉、浙醋、麻油等调味,亦可以加入鱼肉、生菜丝等。

现在的碗仔翅内已没任何鱼翅成份,只是由平价的粉丝代替。

碗仔翅是一款常见于香港街头的仿鱼翅汤羹,其材料以粉丝为主,以淀粉将汤煮至浓稠,并加入老抽和生抽弄成棕色,佐以麻油、浙醋、白胡椒粉、辣椒油等。

四. 香港 柳橙鲜虾沙律

柳橙鲜虾沙律材料:柳橙(1只)、基围虾(10只)、青瓜(半根)、西芹(1/4棵)、红萝卜(半根)、圣女果(2粒)、西兰花(3小朵)



调料:草莓酱(3汤匙)、沙律酱(4汤匙)



做法:



1、洗净基围虾,放进沸水中烫30秒,捞起剥去虾壳,投入冰水中至凉透,捞起虾仁沥干水。

2、将西芹、青瓜、红萝卜洗净沥干水,然后切成丁。

3、烧开半锅水,倒入切好的西芹、青瓜、红萝卜丁和西兰花,烫1分钟后捞起沥干水。

4、加4汤匙沙律酱入碗,连同西芹、青瓜、红萝卜丁一起拌匀。

5、把柳橙洗净后切成花篮状,挖出橙里的果肉,再削去橙底部一小片果皮,好让它能斜放于碟上。

6、将水果沙律舀进香橙篮里,装满后将剩余的沙律倒在篮边,舀3汤匙草莓酱平铺在篮边,再摆上西兰花和圣女果。

7、取出挤花袋装入沙律酱,剪一个小口后,将沙律酱挤在香橙篮上,并在草莓酱上挤一些花纹即可。

五. 香港 八仙鸭子

八仙鸭子是孔府宴席的大海碗菜。曾是光绪二十年孔令贻及其妻、母入京为慈禧祝寿时,进献两桌祝寿宴席上的主菜之一。



此菜的烹调节器方法是先蒸,再做奶汤,酥烂色白。鸭腹内装八种馅料,故名八仙鸭子。



原料:



肥鸭一只1750克,水发海参、鱼骨、蹄筋、干贝、海米、口蘑、火腿、玉兰片各50克,肥瘦猪肉250克,净白菜心50克,葱油75克,料酒25克,葱、姜各15克,盐水适量,姜汁少许,清汤250,奶汤375克。



制法:



将肥鸭整骨剔除,保持鸭子外皮完整。洗净,控去水分。



做馅料:海参、鱼骨、蹄筋、火腿切丁,口蘑、玉兰片切丁片,干贝、海米切小丁。肥瘦猪肉切小丁。将以上诸料(猪肉,火腿除外)放开水中氽过。



把炒勺放火上,加葱油(50克)烧至六成热,放入猪肉丁炒至八成熟,加入盐水、料酒(15克),将其他各种馅料加入拌炒均匀,倒出放在小盆里晾凉,拌上葱姜末。将馅料从鸭子剔骨之刀口处装入,用竹签别住刀口,即成八仙鸭。将八仙鸭子放入开水,煮约1分钟,捞出后腹朝下,放入小盆,加清汤、盐水、再入笼蒸40分钟,使熟透取出。腹朝上放在大海碗里。把白菜心用开水氽过,撕开放在鸭子周围。炒勺放火上,加葱油烧至七成热,加入奶汤、料酒、蒸鸭之剩汤(用净纱布过滤)烧开后稍收,使奶汤较浓,倒入姜汁调匀,浇在大海碗内。



六. 香港 炸两

炸两

炸两是一种广东的特色小吃,流行于香港。是广东人把肠粉和油条两种小吃混合而产生的小吃。制法是用肠粉包裹油条,然后切成小段,淋上豉油,洒上芝麻即成(习惯上一般普通肠粉在拉制中均洒上葱花及小虾米,但制作炸两时通常会用没有葱花和小虾米的斋肠包裹)。香港人通常在吃粥时吃炸两,所以炸两主要在粥店或大排档售卖,现在扩展到也有酒楼当作点心售卖。

七. 香港 车仔面

历史



车仔面初时是流动小贩售卖的食物,特别之处是一碗面中有多款食物,例如牛腩、鱼蛋、豆腐卜、猪皮、萝卜……食物种类的数目及配合全由顾客决定,而且价格便宜。调味料有盐、生抽、麻油、胡椒粉、姜、上汤、辣椒油、水等,这些材料便可煮出一些好味的车仔面了。车仔面是在五十年代香港经济最低潮时兴起的,那时平民的消费能力有限,能够用最低廉的价钱享受到多种多样的食物,难怪车仔面会在那时大受欢迎。



演变



时至今天,车仔面依然甚得人心,不过小贩式经营己成为历史陈迹。车仔面再没有车仔,全都上了铺,车仔面成为「有名无实」,而价格方面则有贵有平,到底车仔面的材料众多,要贵可以很贵。车仔面极受香港人欢迎,原因是方便快捷,符合香港人口味,而且食物款式种类繁多,最重要是价廉物美。



常见材料



猪皮、猪红、牛腩、牛肚、鱼旦、豆卜、鱼饺、冬菇、时菜、鱼片、鸡翼尖、鸡翼、鸡脚、墨丸、肉丸、贡丸、牛丸。



不同的店铺会有不同的款式,并不能在此一次尽录,大家可跟自己的口味去选择,配以各式粉面,就成为一碗有个人风格的美食。

八. 香港 香港烧腊

烧腊包括烧鹅、乳鸽、乳猪、叉烧以及一些卤水菜式。一般是先用秘制的酱汁腌制一段时间再放到炉里烤,烧鹅、乳猪皮脆,肥美,口味略带广东人喜爱的甜味。深井烧鹅、花田乳鸽是其中的“老字号”。广东人逢年过节上香拜神都会带上乳猪,电影(视)开镜也喜切乳猪图吉利。卤水菜式相对清淡,卤水鹅掌(翼)、卤水鸭肾等。

朋友圈里,我的嘴谗是出了名的。不管出差到哪里,不去领略名胜古迹,而是先打听当地的风味小吃。虽出身贫贱农家,嘴巴却极其挑剔。我曾有言:宁吃有特色的简单小菜,也不愿食无特色的佳肴。最头疼的是去装潢考究的饭店,面对一大桌珍馐佳肴,我却无所适从,很少下箸,只好频频灌酒。而普通的一碗特色小吃,足令我垂涎难奈,饕餮失相,这可能与我生性贫贱有关吧。

说到吃,当下不少人都抱怨现时的饭没有以前那么香了,人们似乎一夜之间都没了胃口。曾几何时看到那些有头有脸的人物频频出入酒场,令人羡慕不已。时隔几年,别说那些权势人物和腰缠万贯的款爷视酒场于畏途,就是我等一介草民也早已厌倦了酒席饭局。不过前几年我因摄影之名义全国各地到处逛荡,倒也领略了各地一些有特色的美食。那我就从南边写起吧。

第一次去香港的时候是上世纪93年,朋友的舅舅多年前移居港岛,过得倒也舒心。我去深圳印东西时,朋友约我去那边玩玩。我就去了。

我一向对新鲜东西没甚感觉。初去香港倒没什么特别印象,好像和老家差不多,只是楼高了一些罢了。有一些小吃给我留下印象怪深。那些名目繁多的早茶和时令海鲜自不必说,那些港式特色小吃也足让我垂涎欲滴。印象最深的当属港式烧腊,因为在内的很少见到这么地道的玩意。

香港烧腊和广式烧腊差不多,无非是烧鹅、乳鸽、乳猪、叉烧以及一些卤水菜式。做法也大同小异,一般先用秘制的酱汁淹制一段时间再放到炉里烤。烹制出的烧鹅、乳猪皮脆,肥美,口味略带广东人喜爱的甜味,其中深井烧鹅、花田乳鸽尤为滋味肥美。朋友看我出身贫寒,口味却及其挑剔,就领我去品尝一些香港最具特色的烧腊馆。位于中环的镛记酒家的烧腊在香港就堪称一绝。

称得上烧鹅大哥大的“镛记酒家”,就坐落在中环的威灵顿街,与兰桂坊近在咫尺,据说已有50多年的历史,连续蝉联香港十大餐馆之冠。据他们介绍镛记酒家烧腊材料讲究,他们用的鹅、鸭,必须是自己农场亲自饲养,饲料也及其考究,绝不用带激素的饲料。用的酱汁,也是也是自家调制,别有风味,且密不传人。

镛记烧鹅有30年的烧腊经验,这里的烧鸭是用了十几种材料腌制而成的,外皮烧得鲜红诱人、脆而不硬,肉则是又香又嫩。好吃的食客一旦落座,口味自然不同:喜欢食肉者,味浓而不肥腻,可以挑鹅背吃;喜欢肥美的,酱汁浓郁的,挑鹅腩吃;年轻人爱吃肉,就吃鹅胸。我最喜欢的还是鹅皮,酥脆绛红,再佐以密制酱汁,其滋味甘美无比。

镛记酒家的当家菜还有"镛记鹅濑",濑粉用纯米浆手工磨成,滑口又有弹性,在一般餐馆很难吃得到,濑粉汤底都是就地取材,用去皮鹅颈熬煮,还加有猪骨、罗汉果、黄豆及虾干,其滋味尤其鲜甜浓美,妙不可言。

除了镛记酒家这样的专业烧腊,香港不少粤派的酒家饭馆,制作的烧鹅别具风味,食味不俗。如小巷中众多的卖"烧鹅濑"、"烧鹅饭"的食店和中式快餐店,乃至街市烧腊档出售的烧鹅,不少都是味好价廉的。此外,这里也有卖烧烤香肠、排骨、鸡翅膀和叉烧,我尝着是用一种带有辣味的自制酱料腌渍的,很能挑拨你的食欲。

烧腊在香港及广东一带盛行,也与他们的习俗有关。香港人喜图吉利,每逢年过节上香拜神都会带上乳猪烧腊,电影开镜也喜切乳猪图吉利。由此港式烧腊一直经久不衰。

九. 香港 鲜虾云吞

香港的鲜虾云吞就像上海的小笼包一样,是不得不尝的美食杰作。知名的店家有很多,但想不到最好吃的竟然也是最便宜的。一碗4个净云吞加油菜,只要10块钱。云吞个个有婴儿拳头大,馅全部是完整的大个鲜虾做的。

十. 香港 湾仔豆花

湾仔豆花是从香港流传过来的名小吃,豆花是中国传统的风味小食,以其香、嫩、滑著称,豆花营养丰富,有“植物肉”之称。



它比豆浆更易消化,其蛋白的消化率在95%左右,比其它豆制品均高,豆花不但含有营养丰富价值高的大豆蛋白,还含丰富钙质,有助预防骨质疏松,保持骨骼强壮。该品久食可以补脾益胃,宽肠下气,清心润肺。

推荐特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