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您来到51特产网

迁安历史风俗特产 河北迁安有哪些特产美食店

当前位置:51特产网迁安历史风俗特产 河北迁安有哪些特产美食店更新时间:2023-10-01 10:29:57

一. 四川省 雅安 天全县 雅安历史上六大“贡品”

汉源贡椒(花椒)、名山贡茶(蒙顶茶)、雅安贡鱼(雅鱼)、贡莲(黄莲)、宝兴贡砚(外郎石砚)、天全贡米(香谷米)( 雅安)

二. 河北省 唐山市 迁安 迁安手工造纸

河北省非物质文化遗产迁安手工造纸为河北省非物质文化遗产。河北省迁安市北依燕山山脉,南临渤海之滨。这里物华天宝、人杰地灵,历史文化源远流长,广大劳动人民在这里创造了丰富的精神文明和物质文明。

迁安市手工造纸始于元末明初(公元1405年),公元1723年开始兴盛起来,到清末明初最为鼎盛,解放前后遍布迁安各地,曾有手工造纸厂830余家。迁安手工造纸主要以当地盛产的桑树皮为原材料,经过去皮、扁皮、切皮、打油、抄纸、晾晒等工序(均为手工操作),制成毛头纸、红辛纸、书画纸等,是迁安独有的特色产品。

毛头纸因石灰打浆的桑皮纸四周有不齐的毛边,故由此得名。毛头纸有着拉力强、不易损等特点,起初用于糊窗和屋棚用,后经过改进用于书画,迁安国画纸(迁安宣)不跑墨、吸水快,深受国内外书画家的喜爱。迁安毛头纸系列曾远销日本、韩国及东南亚地区,我国著名书画大师刘炳森曾用迁安纸留下“南宣北迁”之墨宝。

迁安手工造纸有着悠久的历史,其手工造诣十分讲究,所造毛头纸、红辛纸、书画纸都是机制纸无法替代的,为民间手工技艺行业中的佼佼者。近年来,随着机制纸业兴盛及市场冲击,迁安手工纸虽价格低廉,却因纯人工操作,用工成本较高,逐渐走向衰落。目前,熟练掌握迁安手工造纸技艺的老人都年事已高,濒危状况十分严峻。

三. 河北省 唐山市 迁安 迁安桑皮纸

迁安桑皮纸为地理标志保护产品。迁安造纸历史悠久,据《迁安县志》记载,迁安造纸业始于后汉,到明末清初已发展到鼎盛时期。迁安宣纸柔软纯净,洁白细腻,搓折无损,长期保存不变色,不腐不蛀,吸水性好,不易老化,最适书,画,装潢裱托,成为中国特种工艺品之一,被书画艺术家们视为珍品。1981年在原书画纸的基础上,经多次精心研究改进配料,研制出了独具特色的迁安宣纸新品种,1989年生产的书画纸已达30多个规格,年产纸达100多吨。迁安宣纸颇受国内外书法名家和绘画大师们的赞誉。产品销往全国各地,北京荣宝斋美术服务部,故宫博物馆,天津杨柳青画店等是迁安宣纸常年定货的单位,每年产品的大部分远销日本,东南亚,欧,美等十几个国家和地区。(唐山)

迁安书画纸:与宣纸齐名,有“南宣北迁”之誉。主要用于书法和绘画。迁安市位于滦河流域,多贫瘠白沙地,农家素有种植条桑的习惯,自古为我国北方条桑之乡。所产桑皮纤维长,质细密而柔韧,拉力强,为制造书画纸的上乘原材。其生产历史可上溯至500多年前的明朝初期。

迁安桑皮纸(迁纸)产地范围为河北省迁安市现辖行政区域。

四. 河北省 唐山市 迁安 贯头山酒

贯头山酒是河北唐山市迁安的。迁安造酒历史悠久,传说起于黄帝,贯头山酒业公司现有魏晋时的古井仍在使用。我国的一些酿酒专家认为,贯头山酒业有丰富的酒文化遗存,遗址、遗迹保存完好,具有鲜明的地方性、民族性和代表性,从而确定了迁安是中华民族白酒的重要发祥地之一。

贯头山酒厂始建于清朝同治年间,原名“全盛局”,后改名为“德盛局”。1958年,迁安县政府在德盛局原址建立了贯头山酒厂,产品曾远销日本。1962年秋,暴雨成灾,全厂被淹。次年,工业调整时企业停产。1972年,日本首相田中角荣访问我国时,曾向周恩来总理询问贯头山酒厂的兴衰,并品尝了贯头山老白干。在这一背景下,1973年,贯头山酒厂又恢复扩建,酿酒工艺不断改进,酒质不断提高。

“贯头山酒”秉承传统固态泥池发酵工艺,融入现代高科技成果,传承中华悠久酒文化,保持千年品质,所酿造的“贯头山”牌系列白酒:老白干、二特、特酿、酒王、新唐山酒王、千酒等,具有窖香浓郁、干洌清爽、纯厚绵甜、回味悠长之特点。2004年5月28日,被文化部诗酒文化协会评为首届十大“中华文化名酒”。2006年。贯头山酒业公司被文化部中国诗酒文化协会、中国酒文化学术活动中心专家委员会批准为“中国酒文化学术活动基地”。多年来贯头山系列白酒获国际大奖三项,国家级大奖五项,省市级奖励及证书三十二项。企业现存古井和古窖池群在全国酒业文化万里行活动中被评为“中国酒文化十大古井”、“中国酒文化十大古窖”。

河北省迁安市大五里乡现辖行政区域

《迁安市人民政府关于界定“贯头山酒”地理标志产品保护范围的请示》,迁政呈〔2017〕16号

河北省地方标准:《地理标志产品贯头山酒》

(草案)

五. 河北省 唐山市 迁安 迁安粉条

迁安粉条是河北省唐山市迁安市的。迁安市粉条生产历史悠久,素以风味独特、品种齐全、做工精细、质量上乘而享有盛誉。

百余年来,迁安市是北方四省、两市的粉条集中产区,现在年产粉条1.2亿斤,已发展成为粉条基地县。迁安粉条产品畅销辽宁、吉林、黑龙江三省,天津、北京两市和内蒙古、山西等地。

迁安市“建亚”牌粉丝产品跨入省级名牌产品行列,并实现了无公害农产品标识上市。

六. 河北省 唐山市 迁安 贯头山白酒

采用千年古泉井水固态泥池发酵而成,具有浓香、绵甜爽净、回味悠长之特点。各种卫生理化指标均达到国家标准,得到国家权威机构的认证,素有“酒气冲天,飞鸟闻香变凤;糟粕落水,游鱼得味成龙”之赞誉。1972年日本前首相田中角荣先生访华时曾向周恩来总理询问贯头山酒业的兴衰,并执意品偿该厂老酒。1985年以来,系列产品先后荣获国际级大奖三项,国家级大奖五项,获省市级奖励证书28项。产品深受广大消费者和经销商的青睐。

贯头山酒源远流长,是中华酒文化的源头之一。早在黄帝时期,黄帝就和他的保健大夫岐伯在迁安发明了保健酒“汤液醪醴”。安新庄出土的陶雕女酿酒师像及《黄帝内经》一书都可以佐证黄帝时期,迁安就有了酒。迁安马哨村出土的文物青铜鼎和有“箕子”铭文的青铜簋证明商周时期酒已成为迁安一带的主要祭祀品。

到了汉代,迁安酒业已趋兴盛,酒渐渐地成为达官显贵庆典、祭礼、会盟、接待等各种场合中所必备,饮酒赋诗,对酒当歌形成时尚。迁安于家村汉代古墓0土的大量的陶酒罐、陶酒壶、陶酒杯及陶粮仓,证明了在这一时期,酿酒技术已经融进了百姓生活,一些富庶大户还有了自己的家庭小烧锅。

东晋时期,随着酒文化的不断丰富,酒与水之间的特殊关系已被人们所了解和确认。水为酒母,亦为酒魂,只有古泉佳水,方能酿出世间美酒。认识了水的重要性,这一时代的酿酒高师自然不惜任何代价寻觅甘冽佳泉,著名酿酒大师狄戎便是其中佼者。

据史料记载,狄戎,河北徐水一带人,是当时享誉天下的酿酒大师。为酿出世间佳酿,慕黄帝造酒之地,千里迢迢踏访至黄帝古都迁安,见贯头山下一眼神泉与众不同,水澈如晶,饮之甘爽,狄戎此生终遇灵泉,便安居于此酿酒授艺代代相传,贯头山酒从此名声大震,成为享誉北国的酒中之冠。此泉至今仍用。

1996年7月,迁安市城区东北角发现了一金代古墓群,其中3号墓出土了三个写有“千酒”字样的酒瓶,这对考证迁安酒业发展史有着重要的史料价值。

能证明墓主人身份的是一块长20厘米,宽15厘米,厚3厘米的石砚,底面刻有“李酒使”字样。此外,还有印盒及印章,陶瓷酒瓶、酒杯等。

“李酒使”属地方官吏,官居八品,《金史》食货志及百官志载,金朝对酒类生产销售监管征税单独设立机构和官员,不与其它税目混同课征,同时,在酒生产规模较大的地方设立征税机构和酒使,以此加强税收的源泉控管,这从一个侧面反映出酒业收入成为当时迁安财税的主要收入。

到了金代,迁安酿酒业已发展到相当规模,并且开始采用老五甑法,泥池发醇的工艺烧制高纯度粮食酒,这种酒通常封闭三年以上出售,所以人们俗称这种酒为“千日酒”或“千酒”。

烧酒的出现,使迁安酒业长盛不衰,到了清代,以贯头山老白干而享誉北国的白酒已成为皇家饮品。迁安贯头山老白干酒畅销东北三省及内蒙一带,南边畅销到苏杭二州,贯头山白酒誉满京城,红遍北国,有“酒气冲天,飞鸟闻香变凤;糟粕落水,游鱼得味成龙”之赞誉。

1972年,日本首相田中角荣访问中国,实现中日邦交正常化。他在周恩来总理接见时,特意向周总理询问贯头山酒的兴衰,并执意要品尝该厂生产的“老白干“酒。田中角荣为什么对贯头山白酒情有独钟呢?一种说法是,日本侵华期间,田中角荣曾驻扎在迁安杨店子一带,一次在下乡讨伐中,一小队日军被埋伏的我军歼灭,而巧的是田中角荣因喝贯头山白酒喝醉了,未能参加讨伐而捡了一条命。另一种说法是田中角荣在东北日军军人服务社工作过,经销贯头山白酒,每当想念家乡时,就用贯头山白酒消愁解闷。2015年8月25日,田中角荣的长子田中京与贯头山酒业公司董事长总经理杜宝海在北京建国饭店见面,畅谈了其父在华的情况,并表示要把老一辈开创的友好之路继续走下去,为贯头山酒业公司做一些实事。

2000年,企业改制,杜宝海任贯头山酒业公司董事、总经理。他把弘扬黄帝文化作为推动企业转型发展的重要引擎和有利抓手,对企业进行了大刀阔斧的改革,摒弃了原有的破旧与落后,深度挖掘贯头山酒的文化底蕴,大力弘扬渊远流长的迁安酒文化,坚定的确定了“以人为本重诚信,精良工艺育精品,挖掘文化拓市场,与时俱进谋发展”的经营战略,他投巨资修建了贯头山酒文化园,敬立了黄帝圣像及黄帝祖庭馆、建立了河北省第一家酒文化博物馆、展出了在迁安出土的与黄帝有关的文物、黄帝与迁安酒有关的传说和文物。并依据大量的历史依据,修建了百米诗酒文化长廊,展出了迁安白酒发展的历史典故与传说三十四幅浮雕。对魏晋时期的千年古泉和古井亭进行了有效保护。全厂生态环境美化、绿化、达到省级园林单位标准。收藏了大量的与酒和生活有关的传统文物、酒器、酒具,开辟了文化活动中心,名人书画展厅和庭外酒庄园等一系列设施,并在“至尊酒王”包装中印刷《迁安宝典》一书。还出版了上万本《贯头山酒话今昔》的书籍,坚定了弘扬民族传统酿酒工艺不动摇的信心和决心,为确保传统酿造酒的品质不动摇,企业做出了具大的努力和利益牺牲。

他认为自己抓传统文化的做法,就是对一个民族文化的自信,让人们从厚重的贯头山酒文化中了解到迁安的历史文化。他举的是中华酒文化的大旗,干的是迁安文化的大业,这是一条非常正确的道路。果真他的事迹被文化部诗酒文化协会领导发现和赏识,派诸多专家学者进行了深入的考证,并肯定贯头山酒业做为中国酒文化的典型企业,拥有丰富的酒文化遗存、遗址、遗迹保存完好,著述和研究工作成绩突出,客观上指示了中国酒文化的研究方向,酒文化博览馆在收集,展示中国酒文化器具和文化宣传上,形成相当规模和特色,对贯头山酒文化的挖掘、领会和表达,具有鲜明的地方性、民族性和代表性,体现了科学、健康的传统文化品质。

2004年贯头山生产的酒王酒和精制特酿酒,被评为首届十大“中华文化名酒”创出了名牌,使贯头山酒业名声大振,为打造诚信迁安和提高迁安知名度做出了突出贡献,在人民大会堂,铁木尔.达瓦买提、万国权等领导为其颁发了奖牌,奖杯和证书,同时也受到了迁安市委、市政府的表彰和嘉奖。2006年又被文化部诗酒文化协会命名为“中国酒文化学术活动基地”,并在贯头山酒业公司召开了全国首届“中国酒文化学术年会”。至此公司又紧接着推出了定向储酒、婚宴专供酒和礼品酒,迎来了市场的高度认可,与此同时又以优质精美的“新唐山酒王酒”覆盖了唐山市场。贯头山酒多次被评为“河北省著名商标”、“河北省名牌产品”,被中华人民共和国商务部评为“中华老字号”。其酿酒技艺也被列入“河北省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杜宝海也被确定为贯头山白酒技艺河北省非遗传人。

如今的贯头山酒,不仅是令迁安人骄傲的礼品酒,同时也作为一种有效的传播迁安文化的载体,已传播到祖国的四面八方。

七. 河北省 唐山市 迁安 “金香玉”小米

“阜安”牌白小米是国家珍稀品种,产于迁安北部山区长城脚下,远离工业污染,纯净山水蕴育了该米洁白如玉的品质,属迁安独有的珍稀品种。“阜安”牌白小米米色洁白,粘软爽口,米香浓郁,回味悠长,具有祛脾胃中热、益气之功效。常食对调节视觉、安定情绪有一定作用,对高血压、心脑血管疾病的预防更有独道之处。

八. 河北省 唐山市 迁安 毛毯

“神鹿”、“黄鹂”牌纯毛水纹毯、纯毛混纺绒面毯、粘胶毯等品种选料精良,工艺精湛。毯面绒毛丰满,均匀细腻,富有弹性,抗静电、保暖、防潮、图案新颖,色彩协调,美观别致,典雅大方。纯毛毛毯具有良好的防蛀、抗菌、阻燃功能,达到国际羊毛局最高等级标准。多种产品先后4次获省部优称号,16次受省级以上表彰。产品出口澳洲、东南亚、北美洲等国家
( 迁安)

九. 河北省 唐山市 迁安 建昌营馓子

迁安市北部的建昌营镇有一种在京东一带独具特色的食品——馓子。建昌营的馓子,色泽嫩黄,薄如纸,最薄处承半透明状。吃起来酥脆可口,香而不腻,是极好的营养食品。馓子可以长期放置不变质,夏季一般可以放半个月,冬季可以放两三个月。

馓子历史悠久,春秋战国时楚国的屈原在《楚辞•招魂》中就曾经提到最古老的馓子。宋朝的大诗人苏东坡吃了一位老太太做的馓子后,赋诗称道:“牵手搓来玉色匀,碧油煎出嫩黄深。夜来未睡知轻重,压扁家人缠臂金。”写出了馓子细洁、光亮、喷香、脆酥的特点以及制作者的辛劳。明朝医学家李时珍说,因为它酥脆,“易消散也”。这就是馓子得名的由来。馓子还有两个别名,一称“捻头”,在制作时要“捻其头”;一称“寒具”,因古人在寒食节时食用它。

具体做法是:用石磨磨的特级面粉,盐水和面,揉揉停停,停停揉揉,5斤面约和两个小时。把和好的面用手搓成手指粗细的面条,用油浸泡一小时,然后,再把泡好的面条往手捯,捯成筷子粗细,五、六条成一把,用两根筷子托着下油锅炸。油是芝麻油和花生油各半的混合油。炸时看好火候,火大炸碎了,火小炸不起来。

馓子具有医疗价值。《本草纲目》中称它可以“利大小便、润肠,温中益气”。所以建昌营人都买它用来看望病人、产妇或者给老人做补品。

建昌营的馓子,至少有二百年的历史,可以说是历史悠久,用料讲究,制作精细。自1979年恢复生产以来,名声不胫而走,除在本地大量销售,还远销到京、津、唐、沪及内蒙等地,成为人们喜爱的一种食品。

推荐特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