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您来到51特产网

湖北荆州农家特产店 湖北省荆州市公安县农家菜

当前位置:51特产网湖北荆州农家特产店 湖北省荆州市公安县农家菜更新时间:2024-01-06 23:51:32

一. 湖北省 荆州 松滋 松滋洈水鱼

洈水水库属亚洲著名的人工淡水湖,水库大坝全长8968米,是亚洲第一人工大坝。水库水面辽阔,面积37平方公里,总库容量5.98亿立方米,库区岛屿众多,港汊密布,共有岛屿159个,港汊850余处,半岛500个,泛舟其间,宛如进入了一个天然的“水上迷宫”。

洈水水库青山绿水,水质优良,盛产丰富鱼类。大头白鲢、鳜鱼(桂花鱼)、大白刁子等都属纯天然无污染绿色食品,营养丰富,口味极佳。

二. 湖北省 荆州 石首 桃花山鸡蛋

《中国土大全》载:桃花山鸡蛋、笔架山鱼肚、七姊妹朝天椒,并称“石首三宝”。近百万只荆楚桃花山鸡放牧在风光旖旎的桃花山修竹丛林间,觅虫草,啄砂石,饮山泉,吸丽山之灵韵,纳秀水之清纯,天然散养,风味独特,所产“荆楚桃花山”鸡蛋蛋白浓稠香醇、蛋黄金红亮泽,富含人体所需的蛋白质、氨基酸及多种丰富微量元素,堪称健康美食之佳品;2004年被认证为全国“无公害农产品产地”;2005年2月被评为湖北省名优特新农产品著名品牌;2005年5月,在第二届中国武汉农业博览会上荣获金奖。

三. 湖北省 荆州 石首 石首扣肉

以肥瘦红白相间五花肉为原料,经炸制,上糖色,薄片如纸,以碗扣住蒸熟,所以取名千张扣肉。常见用腌菜,豆豉,梅干菜为扣肉做底。此菜色泽金黄,肉质松软,味道鲜香,肥而不腻,味道溶烂不糜,咸甜馥香浓郁。相传于唐代,首创为古江陵地区。减肥爱美的女生,不推荐。

四. 湖北省 荆州 洪湖 香酥荷花

香酥荷花是选用正在开放的鲜荷花加淀粉放入油锅里炸稣后起锅,放上白糖,香甜可口。

五. 湖北省 荆州 洪湖 洪湖野鸭

洪湖野鸭为农产品地理标志产品。洪湖民间素有“九雁十八鸭,最佳不过青头与八塔”之谚。以“青头”“八塔”为代表的洪湖野鸭可说全身是宝。洪湖红烧野鸭已有200多年的历史,被选入《中国菜谱》。早在三十年代初期,53万亩的洪湖就具有良好的湿地环境和丰富的湿地资源,是湿地水鸟重要的栖息地、越冬地和繁殖地。洪湖得天独厚的生态环境使迁徙来的野鸭久久不愿离去,丰富的饵料资源使得成群结队的野鸭聚集在洪湖栖息、繁殖、安营扎寨,使野鸭的种群数量日益增多,“四处野鸭和菱藕”的壮观湖景,装点了洪湖,使得湖面上的野鸭有了一个地标性的名字—洪湖野鸭。洪湖野鸭它含有氨酸和多种维生素,有补虚暖胃,行气活血之功,没有一般飞禽常有的腥燥味,是一种气质纯和食味清隽的滋补佳品。洪湖野鸭取其体毛,精羽可制成羽毛扇,是我省著名的传统工艺品。还是戏剧舞台上理想的道具,也是一种珍贵的礼品。细绒则能做羽绒服。羽绒被,具有“轻、软、暖、弹”等特点。2005年我们开始从事洪湖野鸭食品深加工,现在已逐步形成了产销一条龙的格局,我们通过协会组织的平台,打造产业化经营,完善洪湖野鸭绿色生态产业链,2012年就洪湖野鸭申办国家农产品地理标志认证。

洪湖野鸭种类繁多,通常泛指雁形目、鹤形目、秧鸡目和行目等野生水禽,共39种、分属8目9科。分青头鸭、黑鸭等适应了这里的气候条件,已经安家落户,可以常年猎取。洪湖野鸭一次可以猎取成百上千只,常年产量多达25万公斤以上,占湖北省野鸭产量一半以上,最高的年份达到40多万公斤。对于野鸭、野雁,洪湖民间素有“九雁十八鸭,最佳不过青头与八塔”之谚。以“青头”“八塔”为代表的洪湖野鸭可说全身是宝。取其体肉作为菜肴,洪湖红烧野鸭已有200多年的历史,被选入《中国菜谱》。

洪湖野鸭亦可精制入药。用它制作的“黄鹤”牌水鸭精,已成为新加坡、马来西亚和港澳等地区家喻户晓的名贵滋补品。它含有氨基酸和多种维生素,有补虚暖胃,食味清隽的滋补佳品。一般“虚不受补”的人都视其为圣方。《中国药学大辞典》记载:“用冬虫草三五板,老雄鸭一只,去肚杂,将鸭头劈开纳药于中,仍以线扎好,加酱油、酒如常,蒸烂食之,其药气能从头中直贯全身,无不透浃……每服一鸭可抵人参一两。”经常饮用,可以补肺益气,滋肝养肾,增强体质,抵御疾病,对气血两亏,须发早白,病后欠补产后体弱,食欲不振,精神疲倦,健忘失眠等都有独到的功效。

取其体毛,精羽可制成羽毛扇,是我省著名的传统工艺品。其毛质柔软,色彩丰富,造型美观,精巧轻便,具有送风柔和的特点,最适合老人,产妇和病患者使用,还是戏剧舞台上理想的道具,也是一种珍贵的礼品。细绒则能做羽绒服、羽绒被,具有“轻、软、暖、弹”等特点

地域范围

洪湖野鸭地域范围为湖北省洪湖市行政区域(20个乡、镇、区、办)。具体包括:北起洪湖市的东荆河的峰口镇,南至长江边的螺山镇到燕窝镇,西起洪湖岸边的瞿家湾镇,东至东荆河与长江交汇处的新滩镇,以瞿家湾镇、沙口镇、螺山镇、黄家口镇、汊河镇、乌林镇、滨湖办事处、小港、新堤办事处等为主产区。总生产面积覆盖了整个洪湖行政区域,年养野鸭60多万羽。其地理位置位于:东经113°07′至114°05′,北纬29°39′至30°12′。

六. 湖北省 荆州 洪湖 荆江麻鸭

荆江鸭,即荆江麻鸭,鸟纲,雁形目,属蛋用型地方优良品种。因其主要产于荆江沿岸,故称荆江鸭

监利县地处长江中游平原湖区,属亚热带季风气候,适应荆江鸭的生长发育。且地广田多,沟河纵横,湖塘密布,盛产鱼虾螺和泽草。有丰富的饲料资源,是荆江鸭的主产区

荆江鸭头稍小,额微隆起,似“鳝鱼”头型,眼大有神,眼上方有一长条眉状白毛。劲细长而灵活,体躯稍长,户部较窄,背平直向后倾斜并逐渐变宽,腥部深落,个体小而结实,属蛋用鸭体型。上啄呈石青色,下啄及胫蹼均为橙黄色。全身羽毛紧凑。成年鸭平均体重1.5公斤左右

荆江鸭成熟早,产蛋量高,母鸭100天左右开始产蛋,最早的只有90天,2-3年间产蛋量最高,每只鸭年产蛋200枚,蛋呈椭圆形,蛋壳较薄,但光滑结实。蛋有白壳青壳两种;白壳蛋较大,约占总蛋数的74%;青壳蛋较小,约占总蛋数的26%。平均蛋重62克,16个蛋约1公斤。蛋白蛋黄的比例为52.7比35.3

荆江鸭还有很强的抗暑耐寒能力,夏季产量率仍保持在70%。冬季仍能潜入深水觅食。并且适应性广,抗病能力强,鸭成活率高,适于放牧

荆江鸭饲养历史悠久。据《湖北省家禽品种》记载:“监利县汴河公社合理大队祖辈五代养鸭的75岁的鸭农胡学政反映,他祖父在光绪初年就已喂养当地麻鸭,已有百年历史了。”在这漫长的历史过程中,鸭民们架一叶小舟,逐千只群鸭,漂泊于万里荆东。因群鸭流动放养,露宿野外,数日不收,常与野鸭合群0,遂逐渐进化成这种形如野鸭、适应性强、产蛋率高、鸭肉鲜嫩、味道可口、可与野比美的良种,成为本地人饲养的主要鸭种

二战时期,家住洪湖岸边的湘鄂西省政府主席崔琪,在参加革命工作前,就是一位撑着鸭划,挥动竹稿的鸭司令。他担任湘鄂西苏区领导后,十分重视荆江鸭的发展,充分利用荆江鸭远近闻名的优势,解决苏区的种种困难。他动员群众把荆江鸭腌制成腊鸭,把鸭蛋腌制成盐蛋,装成一篓篓,一方面支援前线红军,另一方面运往各地,换加船船食盐和日用品,保障了苏区人民的正常生活。他还同陈克昌、郭花圃一起,利用麻鸭和麻鸭蛋混过了敌人的一道道关卡,一船船0弹药,机电设备,医用药品禁运物资安全运到苏区

建国后,荆江鸭多次被省列为地方畜禽良种。据记载:1959年荆江鸭主产于监利、江陵等地,总数达50万只,到六十年代后,有的地区曾先后从湖南、江西、江苏引进鸭种进行杂交,致使荆江鸭混杂,数量大减,而监利县引进外种较少。据1981年统计:监利县仍有荆江鸭 18.25万只

为了保护这一地方资源,省、地、县三级畜牧局确定监利县的周沟、分盐、汴河为荆江鸭养殖基地,设立13个专业抱房,统一选蛋、孵化、供种,荆江鸭得到了迅速发展。据1994年6月统计,全县饲养荆江鸭300万只,仅周沟、分盐、汴河三乡镇就饲养100万只

养殖业的发展,有效地推动了加工业的发展。周沟、红城、汴河都办起了禽蛋加工厂,他们用荆江麻鸭蛋腌制的皮蛋,蛋白胶凝,肉体柔软,色彩鲜艳,营养丰富,凉爽可口。1984年,周沟禽蛋厂生产的满春牌松花皮蛋和红城皮蛋厂生产的红莲牌松花皮蛋,同时获得了农牧渔业部优质产品称号;满春牌松花皮蛋还荣获省优质产品称号和国家银质奖。产品远销广东、安徽、山西、河北等10多个省市和日本、新加坡、英国、美国、港奥等地

1991年,分盐镇办起禽蛋联合公司,实行技术服务、雏鸭孵化、鸭源供应、成鸭回收、禽蛋腌制、板鸭加工销售一条龙。他们利用荆江鸭制作的板鸭色味俱佳,成为广州、南昌、长沙、武汉等大中城市的-货,公司年均产值200多万元。分盐镇还把发展荆江鸭作为主要开发项目之一,1995年全镇准备饲养荆江鸭150万只,新上鸭绒加工项目,力争使禽蛋、板鸭、鸭绒的加工产值突破500万元。( 监利)

七. 湖北省 荆州 石首 绣林玉液

绣林玉液为地理标志保护产品。绣林玉液

绣林玉液产地范围为湖北省石首市现辖行政区域。

绣林玉液产地范围内的生产者,可向湖北省石首市质量技术监督局提出使用“地理标志产品专用标志”的申请,经湖北省质量技术监督局审核,报质检总局核准后予以公告。绣林玉液的检测机构由湖北省质量技术监督局在符合资质要求的检测机构中选定。

八. 湖北省 荆州 江陵 千张肉

湖北—千张肉,用猪五花肉为主料制作而成。湖北地区的传统名菜,也是湖北江陵地区传统筵席上的“三大碗”之一。

文化:相传唐代有一个宰相,名叫段文昌,是远近有名的美食家。他经常品尝各类食品,对中华美食文化颇有研究。同时他也是一位烹调高手,他所做的菜肴烹制简便,用料普通,色泽艳丽,美味可口。他经过多年的实践,自编了菜谱若干卷。“千张肉”这道名菜就是他首创的。唐穆宗年间,段文昌回老家省亲,当他宴请亲朋好友时,厨师做了许多菜,其中有一道形如发梳,称之为“梳子肉”,块大肉肥,一看就使人腻得慌,几乎无人食用。宴罢,段文昌找到做这个菜的厨师,对他提出了改进的技法。他让厨师将肥肉换成猪五花肋条肉,将炸胡椒换成黑豆豉,并增加葱和姜等作料,然后,段文昌亲自操刀做示范。数日后,段文昌要离别家乡,再次宴请乡亲,厨师照他的指点重做了“梳子肉”。此菜色泽金黄,肉质松软,味道鲜香,肥而不腻,与上次的“梳子肉”大相径庭,一端上桌,客人们便争相品尝,不一会儿就被吃光了。人们纷纷问道,这是道什么菜?段文昌见此菜肉薄如纸,便随口取了个名字:“千张肉”。于是,这道菜便渐渐走进了千家万户的餐桌和大小饭店,并经专业人员不断加以改进,一直流传至今。清咸丰年间,驻守在荆州的满族-恩将军。曾辟店经营此菜,但不得 其妙,所作“千张肉”膘肥油腻,顾客又渐冷落。恩将军借进京述职机会, 得知御厨肖代和-二位师傅即将回荆州故里养老,就利用权势雇请两位师 傅作主厨。肖、张二位厨师沿袭段文昌生前制作此菜要诀,在原制“千张肉” 的方法上,将 20 片厚块肉改切成 80 片薄片,在配料上把咸菜叶垫底改为浏 阳豆豉,并增加了花椒和糟腐乳汁,配以葱、姜等调料,先用旺火蒸熟,临 吃时,再上笼蒸透,改变了油腻和配料单一的传统做法,又使官办酒楼重新 兴旺起来。

功效:“千张肉”是选用猪五花肉为主料,经煮、炸、蒸三道工序而成。成菜色泽嫣红,肉片软嫩不腻,味道溶烂不糜,咸甜馥香浓郁。

九. 湖北省 荆州 石首 石首酥肉

采用去皮五花肉,经刀工切片切条。鸡蛋,淀粉、葱姜切丝、辛香料等搅拌均匀,下热油锅中,裹蛋糊,炸制金黄。放青红椒,醋,生抽等蒸制即可食用。此菜,温中,益气,补肾,润燥,护眼明目。色泽艳丽,香酥爽口,香气外溢。是桌席下酒,不二之选。

信息来源:石首市人民政府网

十. 湖北省 荆州 监利 子胥饼

春秋战国时期,列雄称霸,临潼斗宝,宣称胜者为霸负者为附庸之国。楚国派子胥出任赌使,众国使者都是有宝物器皿,车送人抬,熙熙攘攘,好生热闹,唯独楚国馆驿门前,冷冷静静,仅仅子胥身边只有随行三人,寓房里除了刀、剑、戟外,珠宝一件也没有。众使者皆曰:“楚国穷矣,穷得仅有几个大汉”。话传到伍子胥耳,他听了为之一笑。时渝三天,斗宝时间已到,众使者派人扛抬绸缎、珠宝、文物雕刻,一一列摆于台旁两扉,周天子正坐检阅台上,各国使节均把宝物一件一件抬至台前,让天子一一观赏,从齐、晋、韩、赵、燕、魏、秦等各国轮观之后,最后轮到楚国,楚使伍子胥素手走前几步,向周天子施躬礼,正欲叩后拜,天子就说:“不用叩拜,只需你当场献宝,分个胜负就行了”。子胥道:“回禀圣上,吾全身皆宝,不信请陛下龙眼观看。”圣上说:“好、就看你的身!”子胥欣然登坛,把上衣脱卸,露出胸脯,伸手举鼎,面不改色,张口大笑。众人见他洁白的排牙无缝,天是走近细看,果然不凡。接着手托悬钟上举,调息呼吸,鼓动胸肋,肋骨成了桶状无隙,评审员在台旁提问:“你们有活宝的,像伍子胥那样走出来赌......”评审员回禀天子。天子在台上说:“有活宝的走出来,朕为你评功论赏”,一连几声无人敢走出人群,周天子哈哈大笑地说:“楚国无以为宝,人亲以为宝”,自此楚中在南方称为强国为五霸、七雄之一
人们不禁要问,肋骨连成梗排,如何屈身俯仰?原来肋骨连接软骨,软骨紧贴肋骨,在自然弯屈时,软骨可以收缩,当吸气鼓动时,胸肋犹如伞叶撑开,呼气时,肋骨收缩,好似伞叶收叠;因此,桶状似的梗肋骨出现,是在吸气时才能使肋骨靠紧。子胥赌宝获胜,名闻天下,秦国也不敢再兴兵干拢楚国疆土
要了解伍子胥奇异的身体,必须研究他的生活习性和民间传说的“子胥饼”。伍子胥出生天监利县伍家场,靠近白鹭湖边,父名伍奢,家有兄、弟二人,兄名伍尚,随父在朝。他学名伍员,字子胥,童年在家习武、读书,喜欢游泳,夏、秋天常常同家丁从毛家沟划船到白鹭湖采菱、摘莲,秋季芡实成熟时,用镛刀钩回,烂去刺皮后,取米作为他喜好吃的佐餐,由于他母亲的慈爱。痛惜伍员身瘦如疳之躯,乃配合莲米、菱角米、五谷虫、灰面、米粉、白糖为料,做成食饼,以供他早膳之餐。数年后。伍员童齿换成了排牙。肋骨连接成叠。武力过人,因而获得他父亲高兴。荐于楚国为将,镇守樊城,以防晋、秦、赵国的侵略。“子胥饼”药性如下:按《本草纲目》记载:“粪中蛆治疗小儿诸疸积、疸疮、......”。近代药学研究,蛆含有蛋白质,能助长以育。莲肉与茨实内含蛋白质、脂肪、钙、磷、铁、核黄素维生素C等,均有增强身体壮盛和骨质增强的作用。故伍子胥童年时代受到这些补益之后,雄伟的将才则来源天此后天食物的调养。( 监利)

推荐特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