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您来到51特产网

云南小郎土特产 云南田间土特产

当前位置:51特产网云南小郎土特产 云南田间土特产更新时间:2024-04-15 02:09:18

一. 云南省 大理 剑川 剑川兰花

剑川兰花栽培历史悠久,清雅素白、幽香宜人的素心兰(小雪素)、大雪素(大素心)为传统名花。近年来新开发的剑川地产莲瓣兰花,以花姿优美典雅,花香幽远,花奇罕见而声名鹊起,连续几年在中国兰花博览会上获金奖,中国著名兰花专家吴应祥研究员为此专门题字“剑川兰花”,资鼓励。产于石宝山的莲瓣兰奇花“剑阳蝶”,副瓣蝶花明显,形如彩蝶,珍贵神奇,获国家注册证书。其他跻于全国名品兰花之列的还有青奇素、陈氏荷(大荷红莲瓣)、金华梅、玉蝶兰等。

二. 云南省 保山 腾冲 藤编

腾冲与缅甸接壤的边境一带原始老林里,盛产一种质地坚韧、身条极长的藤本植物——藤条,其外皮色泽光润,手感平滑,弹性极佳,似蔑而非蔑,故称藤蔑,是一种上好的天然编织材料。腾冲人用此编制的藤椅、藤箱等日常用具工艺精巧,品种多样,经久耐用,古往今来深受消费者喜爱。

参阅古籍,藤编这一地方不仅是一种很好的生活用具,而且还是一种奇特的生产乃至战争器材。《三国志》有关于“藤甲军”的记载,所谓“藤甲”即用藤条编织的战衣,“渡江不沉,经水不湿,刀箭皆不能入”。往昔边境的明光、界头、古永一带的许多道路逢江遇河之外,均沿用古代的藤桥。这种以藤条牵引编制的便桥状如网槽,风雨飘摇而历久不朽,人行其上,晃晃悠悠,坐桥似的。也许是因为藤条在腾冲的大量利用,古代腾冲的地名用字也以“藤越”、“藤川”等较为多见,并有因“盛产藤条得名”的记载,那“藤”字直到明末清初才雅化并规范为“腾”

得天独厚的资源优势和一代代勤劳、聪慧的能工巧匠,使腾冲很早便成了遐尔闻名的“藤编之乡”。如今,藤编工艺之花开遍城乡,所产器具除传统的椅、几、桌等大宗产品外,还有筐、蓝、盒、箱以及花架、书架乃至全套客厅、书房家具,玲珑剔透,古雅而不乏时代新意,具有很强的实用性和艺术性,具适应于不同的环境——置于寒室不觉其奢,布于华堂不觉其陋,可谓贫富咸宜、雅俗咸宜,故产品历来销路旺畅。( 保山)

三. 云南省 红河 开远 甜椒

甜椒为绿色生态食品。颜色鲜亮、个大饱满、耐长途运输、维生素含量极高。

四. 云南省 保山 腾冲 腾冲雪鸡

腾冲雪鸡为地理标志证明商标。腾冲雪鸡是云南保山腾冲的。

腾冲雪鸡属肉、药两用型鸡种,因其羽毛雪白而得名,产于云南省保山市腾冲县北部和东部,沿高黎贡山西麓、陇川江沿岸的界头、曲石、上云、五合等乡,主要分布于腾冲县境内高黎贡山西麓海拔1400至2500米之间广大山区、丘陵地带。腾冲雪鸡属于国家畜禽遗传资源保护品种。

腾冲雪鸡全身扁羽,羽色雪白无斑。皮肤、肌肉、骨质均为黑色图2 腾冲雪鸡(母) 图2 腾冲雪鸡(母)[2]

,内脏及脂肪浅黑色。体型中等,结实紧凑。头小清秀,少数有缨头。冠多为单冠,也有少数玫瑰冠,冠齿6至7个。公鸡冠和肉垂红色,母鸡冠紫黑色,多呈“Z”形折叠。眼大有神,虹彩黄色,瞳孔黑色,耳叶绿色。喙黑色。胫、趾黑色,分有羽和无羽两种。四趾。公鸡120至165日龄开啼,母鸡150日龄左右开产,年产蛋110至150个,蛋重42克,蛋壳呈浅褐色。母鸡就巢性强,年就巢至少2次,一般产18至21枚蛋后自然孵化,平均受精蛋孵化率88%。

腾冲雪鸡

腾冲县畜牧工作站

12109331

鸡肉

五. 云南省 曲靖 沾益 鸡油菌

鸡油菌:颜色金黄,像鸡油一样,菌朵小,有一种小巧玲珑的温柔感,想起就让人感觉非常的温馨。用鸡油菌做出来的菜,其香味淡雅可口,吃起来真让人有一种满颊留香的高雅气来。它有清目利肺、益肠胃的作用。经常食用可有利于维生素A缺乏所引起的皮肤干燥或粗糙症、角膜软化症、眼干燥症、夜盲症、视力失常、眼炎等疾病以及预防某些呼吸道及消化道感染的疾病,此外有报道还称该菌具有抗癌性,对癌细胞有一定的抑制作用。

   

六. 云南省 昆明 官渡区 云南千张肉

原料:

带皮五花肉、姜葱、料酒、盐、酸菜。

做法:

1、做云南千张肉要选择大块的带皮五花肉,至少要有七八厘米的宽度,把五花肉放沸水里,加姜葱、料酒、盐少许煮至七八层熟捞出稍放凉,在肉的表层均匀的抹上一层蜂蜜。

2、锅上火放油适量,油五层热时把抹过蜂蜜的五花肉下锅走红,走红是个技术活,关键是火力的控制,因为蜂蜜比较抢火,稍不注意油温过高就会使肉面漆黑,影响成菜的效果,尤其是肉皮部份要多加注意。

3、待整块肉均匀的上好色后,捞出放凉切成大薄片整齐的铺在碗底。咸烧白是抹酱油或糖色上色的,但我觉得上色效果不如抹蜂蜜红亮,麦芽糖上色效果应该也不错,还没试过,以后试试麦芽糖上色效果如何。

4、千张肉打底料是用的干制酸菜,我们叫做干腌菜。干腌菜以腾冲出产的最为出名,但现在市场上不多见卖。取干腌菜适量用水浸泡清洗干净,挤干多余的水份,锅上火油热后,下干腌菜小炒一会,加白糖、酱油、盐调色调味,定好味后加小量水煮。待水收干,把炒好的干腌菜铺在肉上,上笼大火蒸40分钟左右,千张肉就做好了。

云南千张肉

备注:

干腌菜是酸甜味的,特别能吸五花肉的油脂,而且酸能克肉腥,千张肉看上去大片大片的肥肉有点吓人,其实入口化渣,并不腻人。我最喜欢吃千张肉里的干腌菜,特别是千张肉底的汁水特别的下饭。学会了千张肉,咸烧白、梅菜扣肉换换打底料,就可以一股脑儿全做出来。

喜欢吃酸菜,更喜欢用干腌菜做的千张肉。

千张肉初一听菜名难免会被吓到,莫非有一千张肉不成?这是用了夸张的手法,类似的菜名还有千层糕、千层饼,小小一个菜名也充满了数字的情趣。

千张肉起源于何时不可得知,上网查了下荆楚风味的湖北菜也有千张肉这道菜,做法也基本类似,以“咸鲜”味为本,讲究嫩、柔、滑、爽,弄不好云南千张肉是由入滇的湖北人传入的可能性也极大。

云南千张肉,四川咸烧白,沿海一带的扣肉,做法大同小异。咸烧白是用芽菜打底,加豆豉、泡椒蒸至而成;沿海的扣肉以梅菜扣肉为代表是用梅菜打底蒸至而成;云南千张肉是用干制的酸菜蒸至而成;它们的区别仅仅只是打底的材料有所差异,制作方法基本相同,所以说学会其中一道就可以举一反三,做出三道菜来。

七. 云南省 曲靖 罗平 罗平蜂蜜

罗平蜂蜜为地理标志证明商标。罗平蜂蜜是云南省曲靖市罗平县的。罗平的油菜花蜂蜜有油菜花的香气,味道甜润,略带些辛辣,不过菜花蜜很容易结晶,结晶后呈乳白色,晶体呈细粒或油脂状;性温,有行血破气,消肿散结的功能,能和血补身。

罗平油菜花海作为全国花开最早、全国最大的蜜蜂春繁基地,每年都深深吸引了全国各地的500户余户放蜂人,到罗平繁蜂、采蜜,年产原蜜2000多吨,占全国蜂蜜原蜜产量的1%以上 ,目前已经形成了原蜜生产、产品加工、市场销售、大宗流通的产业化发展格局,年可实现产值7000多万元。

目前罗平本地有 “云岭”、“罗悦”、“罗康”、“甜园蜜语”、“腊峰” 、滇蜂堂”6个品牌蜂产品。

八. 云南省 昆明 宜良 宝洪茶

宝洪茶是从唐末引栽宝洪寺内的千年古茶树选育繁殖而成的特异小叶绿茶种,成茶采摘于高原宝洪山(1850米以上海拔)茶园优质鲜叶炒制而成的传统历史名茶。本茶“清香扑鼻,饮后唇边留香,滋味鲜醇”,素有“屋内炒茶满院香,院内炒茶院外香,一人泡茶满屋香”的留世名传。

主要养份和维生素高于同类茶的独特品质,蛋白质19.1%、氨基酸4.7%、茶多酚25.04%、咖啡碱4.75%、维生素0.82%。1933年征展参加美国农博会获“十里香茶”之称,1980年评为云南省高香型名绿茶品质第一名,1982年评为云南省名优茶,1985年南京全国名茶品种评审会,评为名优优良品种,载入中国茶经《名茶绿》,2002年中国云南思茅春茶交易会名茶评比,获中国云南金奖名茶。1993年10月注册商标为宝洪牌茶叶。

九. 云南省 保山 腾冲 腾药

腾冲素有“天然植物园”之称,“一0坐得着三棵药”,中草药品资源相当丰富。早在明末清初,腾冲在中成药就以原料地道、配方得宜、疗效显著而遐迩闻名,在国内外享有很高的声誉。民国时期,腾药的生产经营更呈一时之盛,大小药铺、诊所数十字,品种上百个,比较著名的药店有“云生堂”、“太和堂”等。解放后,当地卫生部门和医疗单位在充分利用野生动植物药用资源的同时,还兴办了一些人工种养场所,如和顺养鹿场、高黎贡山药场等,并搜集、筛选出了诸多民间疗效可靠的配方进行规模生产,其名牌产品如人参再造丸、珍珠抱龙丸等,均以名贵药材配制而成,不仅在国内素享盛名,而且还广销东南亚各地;而一度被众多医家视为对小儿各种热症独上神效的家庭必备良药六神丸更是信誉卓著——遗憾的是,这种在同名配方0类拔萃的名药因未能及时注册商标而1于1996年停止生产,这无论对厂家还是对患者,都是个不小的损失。( 保山)

十. 云南省 昭通 昭通黄牛

昭通黄牛

品种描述

产地与分布:云南省昭通市全境。

外貌特征:体格偏小,体质结实,结构匀称。被毛以黄、浅黄、草白、黑、红色较多,头大小适中,公牛角短粗,肩峰明显,母牛无肩峰;前躯发育好于后躯,尻部倾斜,四肢粗细中等,飞节稍靠内,尾细长,尾根低。

品种性能:成年公牛体高为111.6厘米,母牛为04.2厘米,阉牛为115.1厘米。体重分别为259.2干克、211.1千克和310千克。平均挽力为96.7千克,最大挽力为311.1千克。眼肌面积为51.3平方厘米,肉质细嫩醇香、无膻味。板皮质地细密坚韧。母牛繁殖率为50%左右,犊车成活率为84.2%。

推荐特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