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您来到51特产网

南平忠信土特产 福建南平浦城忠信土特产

当前位置:51特产网南平忠信土特产 福建南平浦城忠信土特产更新时间:2024-01-20 13:35:40

一. 福建省 南平 建阳 小湖水仙

小湖水仙为地理标志证明商标。“小憩偷闲细品茶,湖光潋滟映云霞。水源地脉光天阔,仙洞岩叉宝物华。飘逸提神兴百业,香醇可口乐千家。四方共享芬芳韵,海外驰名翘指夸。”这首七律诗描写的是福建建阳的小湖水仙茶。在福建素有“香不过肉桂,韵不过红袍,醇不过水仙”的说法。水仙茶名列48个“中国国家级茶树良种”之首,是全国41个半乔木大叶型茶树良种的第一个,堪称福建乌龙茶中的一颗明珠。

福建建阳被称为水仙茶的发源地。这里既有田园自然的风光,又有源远流长的历史。于是,“宋韵中国 茶和天下”汴梁晚报记者万里寻访茶叶路特别报道组一行将问茶之旅的脚步选在这里。9月12日,在建阳区委报道组组长王柳珍、建阳区小湖镇三农服务中心主任全祖和以及《闽北日报》编委叶国宝、新闻采访中心记者徐陆锋的带领下,来到建阳小湖镇,探寻水仙茶的醇香。

小湖镇地处建阳东部,南浦溪畔,距城区22公里,205国道线纵穿小湖镇,素有 “水仙茶故乡”之称。目前,全镇共有茶田5300 亩,年产毛茶近万担。初入小湖镇,在205国道路口处便看到茶界泰斗、百岁老人张天福为小湖镇题写的“水仙茶发源地”六个大字。

水仙茶是国家级优良茶树品种之一。以其为原料制成的乌龙茶更是香气极高、滋味甘醇,其形似青蛙,头相卷曲;其色似蛙皮,叶底明亮,金边银底;汤色金黄,闻之有兰花香,喝之有回甘味。因而成为福建省茶叶之名优产品,属于乌龙茶类的佼佼者。小湖水仙茶生产历史已近200年,形成了一整套较为完善的生产加工工艺,有着悠久的历史和很好的市场声誉。早在1910年,小湖水仙茶就获南洋劝业会金质奖;1914年又获巴拿马展览品赛会一等奖;1926年大湖著名茶艺大师、茶业巨子黄秉镛先生所精制“金凤岩水仙”,在福建省闽北产茶区域茶叶赛会上获唯一的茶树良种优等奖。时任福建省省长萨镇冰亲书“武彝0”金匾赠送,小湖水仙名扬天下。

“小湖水仙”地理标志证明商标的产品的生产地域范围:在福建省南平市建阳区行政区域内(北纬27°06’-27°43’,东经117°31’-118°38’之间), 共8镇3乡2个街道办事处,即水吉镇、漳墩镇、小湖镇、将口镇、徐市镇、莒口镇、麻沙镇、黄坑镇;书坊乡、崇雒乡、回龙乡;潭城街道、童游街道。

该区域位于福建省北部武夷山南麓,属中亚热带季风气候,光热资源丰富,年平均气温18.1℃,全年雨日达176天,雾日105天。冬短夏长,秋冬多雾。产区土壤以红壤、红黄壤为主,土层平均厚度达1.1米以上,有机质含量为2.91%,PH值在4.6-6.5之间。正是这些独特的自然条件成就了“小湖水仙”独特优异的品质特征。

二. 福建省 南平 邵武 包糍

春社,邵武农村家家户户都要包“社糍”,又名“包糍”,状似水饺,包馅所用之皮不是用面粉做成的,而是用大米和“水曲”做成的。
具体做法:取粳米,籼米按一定比例混合浸泡,再参入大量野外摘来的一种叫做"水曲"的小草(学名:鼠麴草)墨浆。浆磨好后,入锅熬至半熟起锅,再案板上搓揉成质地均匀的米团,之后将大米浆团分成若干个鹌鹑蛋大小的小米浆团,捏成薄皮,包上馅,上笼屉熟后便可以食用,故又称其为“米饺”。春社这天的包糍馅是非常讲究的,要用上好的冬笋,熏肉,熏豆干,芋头,香菇,薤(又名:荞头)等做馅,蒸出来的包糍,油而不腻,一口下去,汁会沿着嘴角流出来,两人食欲大开。
包糍不仅味美,色如碧玉,而且还是一道药膳。因为米浆里添加的“水曲”,甘平无毒,功能艰危和中,祛痰止咳,饼可治疗慢性支气管炎。包糍还有一种作用:春社吃了“包糍”,竹笋称为“春笋”,不可乱挖;再社日之前竹笋称为冬笋,大家可以挖,这无形中保护了毛竹的生长繁衍。
吃包糍这一风俗一直保留下来,至今只要再邵武就能天天吃到包糍。

三. 福建省 南平 建阳 水吉荸荠

水吉荸荠——天竺马蹄蔬果珍

水吉荸荠,主要产区在建阳市水吉镇,其他乡镇也有少量种植。水吉荸荠有数百年的种植历史,民国时期,产量已达数十吨,新中国50~60年代产量已达数百吨。“文革”期间,农业“以粮为纲”,水田以种水稻为主,荸荠种植被大量削减。直至80年代,农民又开始大量种植,1993年,水吉荸荠在建阳县内种植面积达60多公顷,产量达1100吨。至2000年,全市产量稳定在千吨左右。水吉荸荠品种一般有紫红、深红、紫黑等。味甜、清凉、爽口、去腻、通便是水吉荸荠一大特点,同时也是居民喜爱的当地水果之一。因荸荠种在水田中,又可生食,所以有人戏称其为“真水果”。荸荠洗净去皮即可食用,若放置凉干数天,待其外表有皱纹后食用更甜。上世纪90年代初,当地有人开发荸荠“易拉罐”产品出售,但没有形成规模。水吉荸荠于每年春节前成熟上市,节日期间,当地居民几乎家家户户都要购买,并作为礼品赠送他人。陈平先生有《荸荠赋》赞道:“天竺(古印度)马蹄(荸荠别名)蔬果珍,蛰泥出水洁无尘。定居华夏江南绿,傲雪戏霜沃野春。清热生津疗疹毒,祛邪消痘护元神。新年元日登堂品,送往迎来赠贵宾。”

信息来源:建阳区人民政府

四. 福建省 南平 延平区 南平烤烟

南平烤烟为农产品地理标志产品。南平烤烟是福建南平延平区的。

南平具有种植烟叶的悠久历史,清人陆耀《烟谱》记载:“烟草,处处有之……第一数闽产,而浦城最著。其种较真,产亦独盛。非人力独勤,乃良田地气使然也”,历史上浦城晒烟曾被列为朝廷贡品,有“贡丝”之称。南平地处福建省北部,具有中国南方典型的“八山一水一分田”特征,是“国家级生态示范区”及“国家级烟叶标准化生产优秀示范区”,被认为是我国烟叶产区中最具发展潜力的优质烟区之一。保护区域地处闽江源头,武夷山东侧以丹霞地貌为主的山间盆地、冲积区,森林覆盖率74.7%,位居全国前列,光温水资源丰富。南平烤烟品种以K326为主,实行烟稻轮作、高起垄、深早栽、多施有机肥等栽培措施。烤后烟叶成熟度好,颜色多桔黄、色泽饱满、结构疏松、油份足、弹性强;烟叶具有典型东南清香型特征,烟气绵柔清甜、透发性强,香气质好,香气量足,劲头适中,杂气少,余味舒适。还原糖、总糖含量较 高,钾含量较高。特征致香成分表现为棕榈酸、硬脂酸含量较高,总体表现为碱性致香物质含量相对较低,酸性、中性致香物质含量中等,次生物碱含量低。南平烟叶具有“清香、甜感、透发”的感官质量特色,这特色在各中烟卷烟产品中得到了很好的应用。

所在地域:

福建

申请人:

南平市烟草学会

所在地域:

2014年

地域范围

“南平烤烟”农产品地理标志地域保护范围包括南平市辖区内的延平区、邵武市、建阳市、武夷山市、建瓯市、光泽县、顺昌县、浦城县、松溪县、政和县等十个县(市、区),共计121个乡镇,地理坐标:东经117°00′-119°17′,北纬26°15′-28°19′之间,适宜种植南平烤烟的耕地面积150000公顷,实际种植面积为2万公顷,年产量约4万吨。

产品品质特性特征

1、外在感官特征:南平烤烟烤后烟叶成熟度好,颜色多桔黄、色泽饱满、结构疏松、油份足、弹性强;烟叶具有典型东南清香型特征,烟气绵柔清甜、透发性强,香气质好,香气量足,劲头适中,杂气少,余味舒适。 2、内在品质指标:南平烤烟特征化学成分表现为还原糖、总糖含量较高,钾含量较高,具体指标为还原糖22-32%,总糖24-34%,钾≥2%。 3、产品质量安全规定:南平烤烟产品质量应符合(GB 2635-1992)标准。

五. 福建省 南平 建阳 建阳清明果

“清明果”顾名思义与“清明节”紧密相关,建阳本地又称ONGJIE,清明果是在清明前后制作的一种食物,据说是用来祭奠先人的。清明前后是采摘清明草的好季节。绵软的淡粉团在手里捏揉,隐隐有清香气。它是把艾叶捣烂后连同汁液与糯米粉、早米粉按一定比例揉搓成粉团,然后加工成面皮,里面可包芋头丝,萝卜丝和腌菜。

【制作方法】

原料:米粉、糯米粉、艾、食用碱、咸馅料。

1、做清明果皮:艾叶用热水焯,压出苦汁,放凉水冲洗。以上过程重复两遍。

2、加一点碱,沸水煮烂艾,连同汁倒入米粉里拌,拌匀。

3、加入糯米粉,再次揉匀,揉成碧绿的面团(用湿巾覆盖)。

4、搓成条,分成小团,捏成形。把包好的清明果用旺火猛蒸6至8分钟即可。

信息来源:建阳区人民政府

六. 福建省 南平 邵武 南海金莲

南海金莲是福建南平的特色风味菜。这个菜色彩艳丽,造型像一朵盛开的金色莲花,非常精美,口味清香,口感软糯。

原料:

豆腐500克,水发莲子50克,冬笋50克,水发冬菇50克,凉薯50克,盐9克,味精2克,胡椒粉1克,番茄沙司40克,白糖20克,醋5毫升,长城干白酒25毫升,植物油150克。

做法:

1.凉薯去皮洗净切粒。冬笋切粒。水发冬菇去蒂洗净切粒。

2.炒锅上水洗净加油放入切好的冬菇、冬笋及凉薯粒翻炒,烹料酒,加酱油、味精、白糖及清汤少许,烧入味,加水淀粉勾芡,起锅装盘备用。

3.豆腐去皮,碾成泥状,过细罗放入汤盘中,加盐、味精调匀。取小汤匙25个,抹少许油,将调好的豆腐放入小匙中,再将炒好的馅放入豆腐中间,上面盖一层豆腐泥,做好后上笼蒸10分钟取出。将蒸好的豆腐从小匙中取出。

4.炒锅洗净上火,加花生油烧至6成热,下入蒸好的豆腐炸呈淡金黄捞出,沥净油。

5.取大碗1个,抹少许油,将炸好的豆腐旋放在碗内,从底码在碗边,中间放入蒸好的莲子,上笼蒸20分钟,取出,扣入大盘内。

6.炒锅洗净,上火加底油少许,下入番茄沙司煸炒,加清水少许,加白糖、盐、白醋调均,加水淀粉少许勾芡,淋热油少许,调匀,浇在蒸好的豆腐上。

七. 福建省 南平 建阳 古汉城酒

古汉城酒——芳香郁馥回味长

古汉城酒,其前身为闽越王命名的“城村佳酿”“建兰醇香”。(传说闽越王用此酒为宝剑利刃,因“剑”与“建”谐音,故名)。根据传说,此酒为武夷山城村越王城里久负盛名的古酒,为宫中制酒大师首创酿造,因其酒“芳香郁馥、清爽可口、醇味浓烈、回甜悠长”的独特品质,欣得闽越王及文武百官和当地百姓的交口称道。“古汉城”位于世界自然文化遗产地——中国福建武夷山城村,宋代以前属建阳县辖区,与建阳相距仅35公里。这里青山绿水,稻花飘香,文化深厚,酒业发达。“古汉城”的“建兰醇香”与建阳“大潭城”的“九兰香酒”,其酿造技术异曲同工。尤其是古汉城遗址内至今还保留着一口“永不枯”的水井,其水质为超一类的洁净水,水质标准不仅符合《GB5749-85生活饮用水的卫生标准》,而且是特别适合用于制作米酒。据考证,闽越王城当年就是用这口井水酿造出“城村佳酿”和“建兰醇香”的。古汉城酒,以古汉城命名,这一著名商标由“建阳古汉城酒业公司”注册。是在古汉城传统名酒的基础上进行的再开发、再创造,它是传统工艺与现代科技相结合的产物,它采用“全国商品粮生产基地”建阳市所生产的“嘉禾稻米”(宋景定皇帝嘉许并命名的)为基本原料,采用老窑发酵,微机调味,精心配制而成。古汉城酒现已开发成有“古汉城”白酒及“考亭仙露”加饭酒等系列品牌,上市后得消费者高度评价。

信息来源:建阳区人民政府

八. 福建省 南平 建阳 建阳白茶

建阳白茶为地理标志证明商标。建阳市最独特的外销传统名茶。具有明目清心、清热解暑之功效,其色、香、味、形独树一格,产品品质优良,丽久不衰,深受台、港、澳地区及东南亚各国华侨的喜爱。全市现种植白茶近万亩,年产量200吨。( 建阳)

建阳白茶又称水吉白茶,是福建传统名茶。其主要产品有寿眉、贡眉、白牡丹和白毫银针。外销市场主要是港澳和东南亚等地。

在1985年之前,福建白茶的出口量占全国的85%,其中过半源自建阳,而建阳茶厂毛茶原料90%出自漳墩,由于每年生产大量的白茶,当时的漳墩被称为“万担公社”。

据了解,漳墩镇白茶种植面积1.65万亩,每年产茶8000多担,产值可达3000多万元,该镇每年都要向东南亚各国及港、澳、台地区出口100多吨白茶,国外市场供不应求,但其白茶销售主要还是依靠原料出口,有量无价。为了打开白茶国内市场,做大做强茶产业,促进当地茶农增收,该镇从产业上扶持企业,积极出资为企业注册了“建溪春”贡眉白茶商标;聘请茶叶种植技术人员对项目区种植户开展全面技术培训,采用现场指导,举办技术培训班等多种形式大力推广适用技术和新技术,从而进一步提高茶叶的品质。同时把茶叶产业培育成为企业增效当地农民增收的重要产业之一。

漳墩“贡眉白茶”是福建特有的名茶类之一。其制法独特,不经炒、揉,直接萎凋而成片叶茶,成茶外表满披白毫,呈白色,属轻度发酵茶类。因它采摘嫩度要求高,加上独特的加工工艺,造就了它独特的品质,深受消费者的喜爱。

2012年,经国家工商总局商标局认定,“建阳白茶”荣获中国国家地理标志证明商标

九. 广东省 河源 连平 忠信盐酥花生

忠信盐酥花生制作精湛,香酥甜三味具齐,食之可口,产品远销湖南、江西、港澳等地。

十. 福建省 南平 武夷山 鏊子馍

武夷山方言发音:“咦解”或“移解”

农历七月十五中元节,又称之为鬼节,在武夷山民间称中元节为“七月半”,这天傍晚,本地人要给故人点红烛、烧纸钱等一系列祭拜习俗,而在厨房家家户户都在烹制武夷山中元节的特有的美食——饴子。

将糯米磨成豆浆前先充分的浸泡,为了防御饴子米浆蒸熟后过粘或过硬,可适当的掺入籼米。包饴子通常有2种口味,甜或咸。甜味陷主要将豇豆捣烂后拌入适量的豆沙小丸子;咸味陷主要是咸菜干家肉丝蒸熟后制成的。包饴子的时候为了防止粘手粘芭蕉叶,通常会事先在芭蕉叶上抹上一道菜油。

推荐特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