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您来到51特产网

龙岩的特产食物有什么呢 龙岩八大特产是哪八大特产

当前位置:51特产网龙岩的特产食物有什么呢 龙岩八大特产是哪八大特产更新时间:2023-09-14 06:05:44

一. 云南省 西双版纳 勐海县 布朗族的棉包锦囊

在布朗族服饰中,刺绣和银饰也是不可缺少的装饰品。刺绣图案多为各种花草、鸟兽和几何图形。绣工独特的要数“棉包锦囊”。

在布朗族的婚礼习俗中,举行婚礼时众人要进行爬竿比赛,新娘必须拿出自己在婚前精心刺绣的“棉包锦囊”,内装五谷、银饰等物,挂在竹竿上,比赛结束将“囊”赠给胜利者,以示吉祥。

二. 云南省 临沧 镇康县 亚热带的党参

党参为植物党参和中药材的统称。党参属植物全世界约有40种,中国约有39种,药用有21种、党参为中国常用的传统补益药,古代以山西上党地区出产的党参为上品,具有补中益气,健脾益肺之功效。现代研究,党参含多种糖类、酚类、甾醇、挥发油、黄芩素葡萄糖甙、皂甙及微量生物碱,具有增强免疫力、扩张血管、降压、改善微循环、增强造血功能等作用。此外对化疗放疗引起的白细胞下降有提升作用。但气滞、肝火盛者禁用;邪盛而正不虚者不宜用。

三. 福建省 龙岩 上杭 溪口芦柑

溪口芦柑是福建省龙岩市上杭县溪口镇的。溪口镇所产芦柑具有色黄、果大、肉质脆嫩鲜甜等特点而闻名全省。

上杭县溪口镇在上世纪八十年代开始引种芦柑,经过几次品种改良和科学培育。目前,省农科所针对溪口乡土壤和气候所培育的“芦柑8号”具有色黄、果大、肉质脆嫩鲜甜等特点而闻名全省,并获得了商标注册和省绿办无公害种植基地认证标志。截至目前,溪口镇已推广种植芦柑5000多亩,年产芦柑4500吨,实现年产值1800万元,芦柑种植成为溪口镇农民增收致富的重要产业之一。

四. 福建省 龙岩 漳平 风鸭

闽西漳平双洋镇(旧时宁洋县)地处偏远山区,这里霜冻低温,阳光充沛,空气新鲜。当地百姓加工风鸭有百年历史。鸭肥肉香,便于蕴藏的风鸭,过去加工只是为了自家过年食用。如今,经过精心加工改进的宁洋风鸭,是利用海拔千米以上高寒地带的霜风、阳光、纯净的空气等得天独厚的自然条件和地理环境,选用以稻谷为主饲料的地方良种番鸭为原料,经山泉水浸透后,采用地方传统工艺和科学配方,适时精制加工而成,加以精美包装,成为特具色泽金赤润亮、味美香醇的地方风味,且具有健胃宜脾之功效,是送礼迎宾之佳品,被誉为闽西佳肴一绝。

五. 福建省 龙岩 新罗 龙岩米粉干

用优质大米精细加工而成。色泽光亮、性韧耐煮,不糊不烂,香甜爽口
( 龙岩)

六. 福建省 龙岩 上杭 上杭乌梅

上杭乌梅为地理标志证明商标。上杭乌梅:因呈棕或乌黑色,故名。以个大、肉厚、核小、外皮乌黑色、不破裂露核、柔润、味极酸者为佳。具敛肺、涩肠、生津、安蛔之功效,治久泻、久痢、久嗽、烦渴、蛔厥、吐逆等症。

上杭乌梅是福建省龙岩市上杭县的。上杭乌梅,别名酸梅、黄仔、合汉梅、干枝梅,是未成熟果实青梅或成熟的果实黄梅,经烟火熏制而成的。上杭乌梅最为有名,颜色呈棕或乌黑色。上杭乌梅中又以个大、肉厚、核小、外皮乌黑色、不破裂露核、柔润、味极酸者为佳。

“上杭乌梅”久负盛名,曾是明代的贡品,迄今已有600多年的历史,是由未成熟果实青梅或成熟的果实黄梅经独特的工艺加工而成,深受国内外消费者的青睐。为了更好地保护和开发利用“上杭乌梅”这一传统特色产品,早在1988年,上杭县就被国家计委列为乌梅出口基地,1998年,上杭把梅子产业列为县域经济农业四大支柱产业之一,并制定综合标准体系,在全县推行标准化栽培,目前,全县种植梅子面积2.86万亩,2011年产量达7000多吨,产值3000万元。

上杭乌梅,福建闽西,别名酸梅、黄仔、合汉梅、干枝梅,是未成熟果实青梅或成熟的果实黄梅,经烟火熏制而成的。上杭乌梅最为有名,颜色呈棕或乌黑色。上杭乌梅中又以个大、肉厚、核小、外皮乌黑色、不破裂露核、柔润、味极酸者为佳。 上杭乌梅味酸性温,具收敛生津,安蛔驱虫功能,可治久咳,久泻,便血,反胃,虚热烦渴,蛔厥腹痛等。

2012年,国家工商总局商标局正式核准“上杭乌梅”为国家地理标志证明商标。

七. 福建省 龙岩 连城 鱼饺

鱼饺。“鱼饺”是连城地方特色美食。以取料精良、制作精细闻名,因费时,技术要求较高,一般宴席上较少见到。“鱼饺”的主要原料是草鱼、五花猪肉、水发香菇、葱白、鲜冬笋、鸡蛋、地瓜粉等。技术工艺要求较高,特别是对刀工的要求。制作时,将草鱼宰杀干净,连皮取下草鱼身上的厚肉,以鱼皮为底边,将鱼肉块两侧修成等腰三角形,再切成厚约2毫米的连刀片(即第一刀切至鱼皮而不断,第二刀切断,展开后成菱形),在连刀鱼片两边粘上地瓜粉,放入五花肉,香菇、葱白、冬笋制作成的馅丸,捏紧两边即成鱼饺。“鱼饺”的烹调有炸食、煮食两种方法,炸食、食之鲜嫩脆香,煮食、食之轻香滑嫩。

八. 云南省 大理 永平县 傈僳族的“麻布衣”

居住在大理地区的傈僳族,新中国成立前,大都是居住在高寒山区,穿着都用自己栽种的1籽剥下的丝皮加工制作的衣服,傈僳族群众叫它“麻布衣”。

傈僳族男子服饰,上身穿一件用10多个麻布丝纽子对排相扣的麻布对襟短农;个别地区男子着长衫,下穿一条大裆麻布裤子,有的头戴瓜皮小帽或以青布包头,或不戴帽而喜蓄一咎发辫缠于脑后。头人及个别富庶人家的男子,则爱在左耳上戴一串大红珊,以表示自家富有,在人们心目中和社会上享有的荣誉、尊严和地位。大多数男子脚穿自家编织的草鞋或用麻线编织的麻草鞋。特别不可缺少的是,成年男子都要左腰配腰地右腰挂一个用熊等兽皮制成的箭包,用来盛箭,身背导弓,犹如一名武士,给人有一种粗护、洒脱、刚毅、威武的感觉。

傈僳族妇女的服饰又与男子截然不同,它给人的感觉又是美观、大方。妇女习惯在前额打一种人字形状的叠式包头,头缠丈二长的黑布绕子。而年轻妇女的头饰打扮要分三层底为黄色或蓝色,二层用花毛巾,三层为青包布。傈僳族妇女不论老少,都喜爱戴银耳环,手戴镯子,年轻妇女则显示自己年青漂亮,再配戴一些贝壳、银币等装饰品,有的还成串挂于胸前,妇女下身着用火草或白布、青布加工制作的百格裙,裙长及地,走起路来人如在云中,蹲下裙散开,又如人在花中。妇女多数腰系自制的白麻布腰带,带上绣有花、叶图案。脚穿布鞋或胶鞋。这种装束使傈僳妇女行走时长裙摇曳摆动,显得购娜多姿,有一种独特的风韵,使人见之不忘。

1949年后,随着生产的发展,生活的改变,傈僳族人民的服饰发生了明显的变化,古朴风雅的服饰添进了现代风采,让傈僳族服饰变得更加绚丽多彩,就象那开放的马樱花,散发出独特的芬芳。

九. 台湾省 基隆 全家福的甜酒酿元宵

全家福的甜酒酿元宵完全是手工自制,在基隆非常知名。所谓的“酒酿”,是用白色的小糯米泡酒酿制而成,而全家福的酒酿,在香醇的酒味中还掺杂着淡淡的桂花香,尝起来酸酸甜甜的,再加上各式手工包馅元宵,就是一碗热乎乎的甜酒酿,此外,也可买生元宵回家自煮,惟冬至、元宵时节,可得事先预订,否则一颗难求。( 基隆)

推荐特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