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您来到51特产网

萧县马井镇特产 萧县特产送人必买清单

当前位置:51特产网萧县马井镇特产 萧县特产送人必买清单更新时间:2023-10-23 19:32:23

一. 安徽省 宿州 萧县 萧县葡萄酒

该酒营养丰富,醇香浓郁,柔和爽口,含有多种维生素和氨基酸,并具有药用价值,长期饮用,可增进食欲,活络筋骨。

该酒品种繁多,主要品牌有味美思、白兰地、十全大补、干红葡萄酒、干白葡萄酒等。特别是“夜光杯”牌葡萄酒在全国享有盛名,并远销东欧、日本及东南亚国家和地区。

二. 安徽省 宿州 萧县 萧县黄金梨

萧县黄金梨--2015年度全国名特优新农产品

三. 安徽省 宿州 萧县 皇藏峪莪子

皇藏峪莪子——3000多亩林木繁茂的山峪谷凹里都有出产,其中以瑞云寺周围以及寺南双顶山、钻天峪、皇藏洞为多,狼窝、过山路等地次之。主要原因是林木、落叶、干草较多,年积月累腐朽之后,给莪子生长创造了良好的条件,每年6—9月汛期一到,为产莪旺季,连阴雨时,每天有上百人进山采莪。皇藏峪莪子有10多种,鲜食为主的有槐花、鹿角、黄鸭蛋、青莪、高脑莪、松花、茄皮、草莪、一窝鸡等;干鲜兼用的有土里埋、红脂莪、腊莪等。其中较名贵的品种是槐花、鹿角、土里埋等。民国38年(1949),大蔡庄中医蔡书全,一日雨后,在瑞云寺西北角的龙咂咀,发现一块石板被顶歪,扒开一看是一只土里埋莪子,此莪盖如馍盘大小,直径尺许,视为宝物。特别是香莪,大如指头,色红,晒干后放进衣箱,有浓香味,有人试验香味可维持30年之久,此香味有驱虫、防蛀功效。莪子食法较多,尤以草汤熬煮,其味更佳。当地群众说:“吃了莪子忘了肉。”皇藏峪莪子,过去较多,旺季官桥、曹村、萧城均能买到,后来,人口渐多,山里落叶、烂草不少被人们拾去当柴烧,获量大减,除鲜食外,少量的售于当地饭店或赠送亲友。

四. 安徽省 宿州 萧县 孙楼辣椒

孙楼辣椒——该辣椒产于孙楼乡的孙楼、石桥、夏庄、穆寨、毛河等村,以孙楼面积最大。这里是沙质土壤,地势较高,排水良好,适宜辣椒生产,已有300多年栽培历史。据传说,清朝乾隆皇帝下江南,经过这一带,看到辣椒个大、色艳,赞不绝口,之后,从山东来了不少贩客,抢购一空,从此扬名在外。孙楼辣椒有两个品种,一是羊角椒,占70—80%,由于果实基部粗,尾部细而稍曲,状如羊角而得名。另一种是线椒,果实细而长,故取名线椒。羊角椒是孙楼辣椒的代表,颜色鲜红,晒干后色暗红。比其他椒子肉厚,辣中带香,辣而不呛,味美可口,不论是调味还是作主菜均宜。孙楼辣椒每年种植千亩左右。远销斯里兰卡、日本、民德、联邦德国等地。

五. 安徽省 宿州 萧县 萧县葡萄

萧县葡萄为地理标志保护产品。萧县葡萄为地理标志证明商标。安徽著名。萧县出产葡萄已有1000多年历史,"萧县葡萄"约有100多个品种,其中以"玫瑰香"葡萄为最佳,果实圆满,紫里透红,很像珊瑚玛瑙,而且有穗大、粒饱、肉脆、多汁、甘甜、清香、食后生津等优点;"白羽"葡萄则犹如水晶碧玉,果粒严密,皮薄汁多,香郁爽口。"萧县葡萄"营养丰富,一般含糖18-25%,还含有维生素A1、B1、B2及胡萝卜素和10多种氨基酸,并具有药用价值,利筋骨、治瘘痹;从葡萄皮中可以提炼丹宁、酒石酸,用作镇静和食物防腐;"玫瑰香"葡萄的藤叶,可制成注射剂,用来治疗坐骨神经痛和三叉神经痛。"萧县葡萄"的三分之一供应市场,三分之二用于制罐及酿酒。葡萄酒的生产已有50多年的历史,酒质清亮透明,柔和爽口,回味绵长,具有浓郁的葡萄果香和陈酒的醇香。1984年"双喜牌"白葡萄酒荣获国家优质产品银奖,"双喜牌"红葡萄酒被评为轻工部部优产品,产品畅销国内外。

萧县葡萄,安徽著名。萧县葡萄已有1000多年的历史,在明嘉靖十九年(1540年)所编《萧县志·物产篇》中就有记载。安徽萧县为全国四大葡萄基地之一。

产品品种

萧县葡萄品种繁多,约有100多个品种,其中尤以“玫瑰香”葡萄为最佳。这种葡萄果实圆满,紫里透红,宛如珊瑚玛瑙,并有穗大、粒饱、肉肥、多汁、甘甜、透明、清香、食后生津等优点。其次,“白羽”葡萄亦别具风味,它犹如水晶白玉,晶莹透明,果粒严实,皮薄汁多,既酸又甜,香郁爽口。此外,还有金皇后、龙眼、黑罕、佳利酿、北醇等品种也颇受人们欢迎。

产品价值

萧县葡萄除生食外,大量用来酿酒,并加工罐头。同时,萧县葡萄还具有药用价值,能壮筋骨、治瘘痹。从葡萄中提取的单宁,酒石酸,可用于镇静和食物防腐等。

“萧县葡萄”营养丰富,一般含糖18-25%,还含有维生素A1、B1、B2及胡萝卜素和10多种氨基酸,并具有药用价值,利筋骨、治瘘痹;从葡萄皮中可以提炼丹宁、酒石酸,用作镇静和食物防腐;“玫瑰香”葡萄的藤叶,可制成注射剂,用来治疗坐骨神经痛和三叉神经痛。“萧县葡萄”,三分之一供应市场,三分之二用于制罐及酿酒。

六. 安徽省 宿州 萧县 萧县芦笋

萧县芦笋种植面积5000亩,年产量3000吨,年产值1500万元,主要分布在杜楼、王寨、大屯、刘套、杨楼等乡镇,以生产白芦笋为主,兼产绿笋,主要供应县罐头厂加工芦笋罐头、速冻芦笋出口,年创汇400万美元。产品不足本地加工需求,急需扩大基地生产。

七. 安徽省 宿州 萧县 萧县白山羊

萧县白山羊为地理标志证明商标。萧县白山羊,萧县从元代起就有养羊食肉的习惯,尤其是饲养的优良白山羊,在俆淮一带享有盛名,至今已有300余年的历史。

萧县的白山羊,属于皮肉兼用型。体形不大,体躯紧凑结实。额宽嘴尖,面部稍凹,眼大有神,肋骨开张,背腰平直,四肢较长,蹄质结实呈蜡黄色,尾粗短上翘。公羊鬃甲高于十字部,母羊鬃甲低于十字部。公母羊均有角,呈现镰刀状向上向后伸展,颌下有发达的颌须,毛直色白,基部无绒。萧县白山羊繁殖率高,产肉性好,羊肉脂肪均匀,肉质细嫩,不膻不腥,其味鲜美,为广大人民群众所喜食。萧县白山羊板皮属汉口路,质量优良,是制革工业的上等原料,具有组织细密,分层性能好,制成品柔软、光泽美观、耐用等优点,在国内外市场享有很高声誉。

萧县特处的地理及丰富的饲料饲草资源为白山羊的养殖提供了优越的环境和条件。由于县境内植被保存完好,工业污染程度低,山丘谷地的草场上生长着各种优质牧草,每年5月至11月,牧草茂盛,为白山羊提供了丰盛的天然无污染饲料,12月至次年4月的枯草季节,有青贮作物秸秆和干草等进行补饲。萧县白山羊养殖区域分布在全县23个乡镇。1986年,年饲养量20万只,之后,逐年大幅度增长。2005年,饲养量达到240万只,出栏150万只,年产量3.9万吨。

八. 四川省 德阳市 什邡 马井手工挂面

民国时期,马井乡有专营手工挂面作坊六、七家。面质柔软、洁白,纯净无杂,根头细如银丝,匀称光滑,开水一烫即熟,久煮变不糊不腻,誉为“银丝挂面”。著名的挂面作坊有“清泰和”、“云升号”、“洪顺和”等。每年运销成都约十万斤。



民国二十七年,“清泰和”挂面参加成都展销,颇受好评。因此更加注意质量,并推出朱砂、香油、蛋青等特制新产品。同行的“云升号”、“洪顺和”等与之相互竞争,精益求精,马井挂面更为人们所赞赏。



民国三十年,“中国实业协会”专函什邡县政府,征集“马井挂面”样品送重庆展览。马井乡所征得“清泰和”的朱砂面、香油面各一公斤,匣装送展,得到好评。



民国三十三年,驻广汉飞机场“盟军”飞行人员,多携带马井挂面回国馈赠亲龙。广汉城关经营干菜的张照祥、经营猪肉的张诚恩,大批定购马井挂面,赚取外国人的厚利;成都总府街的“大可楼”、春熙路的“味虞轩”、东大街的“华美”等商号,也纷纷订货经销,马井挂面更是名噪一时。



民国三十五年,川康绥靖公署主任邓锡侯,派专人持名片来马井订购特制蛋青面二百斤,因要求工艺严格,赶制不及,来人竟座候半月之久,才提货而去。马井挂面每年七月开工,次年三月停产,产量小,需求大,不能满足供应。解放后,偶尔生产。

九. 安徽省 宿州 萧县 萧国圣桃

萧国圣桃是萧县圣泉乡郑腰庄村真郑安新于1981年发现的一棵自然实生株,在萧县农技推广中心参与和指导下,经多代无性繁殖,成为一个性状稳定的中晚熟挑新品种,经安徽省科技厅组织鉴定,于2001年9月22日,正式定名“萧国圣挑”。

该品种一是树势中庸,结实力强,一般定植后2—3年开始结果,5年进入盛果期。盛果期一般亩产3000kg,高者5000kg以上。一般亩产值9000元以上。二是品质优,果个特大,一般单果重350g,大者达750g,果实底色乳白,阳面艳红色,含糖量11、3%,酸含量0、24%维生素C含量12、12mg/100g可容性固性物含量14、7%。三是耐运,带皮硬新7、75kg/cm,一般室内常温可储藏20天以上。四是果实熟期好,正值“中秋”、“国庆”两大节日,市场无其它鲜挑供应。五是抗逆性、抗病性强,显著优于大久保和白凤。

萧国盛桃品质佳,效益高,周边地区纷纷引种,至2005年底萧县已发展2万亩,总产达6000万斤,同时,砀山、铜山、丰县永城等周边县市也纷纷引种。该品种最适宜在黄淮海地区发展,新疆引种表现良好的结果习性,四川、山东、河北均有引种。

萧国圣挑自花不育,花期必须进行个人工辅助授粉,特别是低微温多雨天气更要进行人工授粉。

推荐特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