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您来到51特产网

恩施市有缘土家特产经营部 恩施特产代理联系方式

当前位置:51特产网恩施市有缘土家特产经营部 恩施特产代理联系方式更新时间:2024-05-07 23:19:52

一. 重庆市 石柱 土家野生菌宴

黄水森林菇菌种类多,香味和质感都十分独特,加上含丰富蛋白质、氨基酸及维他命,近年更成为健康饮食的一大热点,不论中外游客都经常以菇菌入馔。

石柱土家人向来有吃野生菌的传统,对各种菌类的辨认更有其独到的经验和技巧,吃法多样,可烧、可烤、可煎、可炒、可煮、可炖,近年又推出了独特的野生菌宴。

野生菌宴和连茶、莼菜羹一样,是土家特色新饮食文化的代表。它由牛肝菌、大脚菌、千夫头、九月香、鸡脚菌,黄丝菌等20余种天然菌组成,配以土家特色佐料,以“火锅”形式品偿,味道鲜美,营养丰富,有促进人体新陈代谢,增强体质,养颜美容等多种功效,被誉为“卫生食品”、“保健食品”。游客到黄水国家森林公园休闲渡假,“品野生菌宴,赏土家风情”是一种莫大的享受。

二. 贵州省 铜仁 万山区 土家“草凳”

“草凳”,是用稻草晒干后,结成绳索,人工编织而成,一般一个人一天可以编织1至2个。由于软而厚实,坐上去软绵绵的,特别适合做低坐,是一款很有土家风情的小商品,很受消费者青睐。

三. 湖北省 恩施州 恩施市 福宝山莼菜

福宝山莼菜又称马蹄草、荨草、水葵。是一种高等多年水生植物,叶片呈椭圆形,正面绿色,背面暗红色,叶柄细长。

福宝山莼菜相传为古代神山所赐,是水中一珍,自晋代以来为历朝皇宫御案之贡品,皇室宫宴之佳肴。它可煮、可炒、可凉拌,尤其是与鱼肉、熟鸡、火腿、香肠等配在一起做汤,鲜嫩可口,味粘甘滑,色、香、味、形俱佳。

经检测,福宝山莼菜含蛋白质24.7~36.5%,糖类含量39%,锌稳定含量高达153~288ppm,锗含量0.11mg/g,硒含量0.1~0.54ppm,并富含多种氨基酸和维生素。果胶丰富,风味独特,鲜脆、滑嫩如鱼髓、琼脂,不仅可广泛用于炒、凉拌、做汤,而且是一种天然的降温、解暑佳品及幼儿增智食品。同时,据传统医学和现代医学研究表明,莼菜除对抑制消化系统癌症有食疗效果外,还对抑制动脉粥样硬化、抗脑血栓、利水、消肿、健胃、美容护肤等均有良好效果,是难得的绿色保健食品,深为消费者青睐。

《诗经》、《本草纲目》中记载,食用莼菜可以消渴熟痹,又可补下气,还可治痛肿等症,具有延年益寿、健胃强身、美容润肤的作用。

福宝山莼菜主产于海拔1400米左右的福宝山沿线荒滩沼泽地上。这里山泉清澈,林木葱郁,土壤有机层含量高,且无任何污染,这种优质生态环境为优质莼菜的生产奠定了首要条件。如今,福宝山莼菜在宣恩、恩施等县市引种成功,为扩大规模经营创造了条件。

福宝山莼菜先后获得“首届中国国际农业博览会名牌产品金奖”,是同类产品唯一取得国家“绿色产品”标志的产品。

四. 湖北省 恩施州 宣恩县 土家炕洋芋

“洋芋”就是土豆。

吃洋芋有多种吃法,其中炕洋芋松泡味美。其做法是,先将洋芋刮皮洗净,放在锅里煮一煮,不等全熟捞起来,立即放在锅里炕,放进菜油或漆油,翻来复去将表皮炕得焦黄,再放进盐,蒜末、辣椒粉,拌匀即可。

客人来了,奉上一碗,作为饭前压肚之食,是一种地道的土家风味食品。

五. 湖南省 张家界市 武陵源 土家茶

茶,是土家族生活必需品。孙云梦记九,永风俗:"人啜茗粥,著山屐。"茶,有凉水甜洒茶,凉水蜂蜜茶、糊米茶、姜汤茶、锅巴茶、绿茶、灯笼果茶、老叶茶、茶果茶,还有炒米茶、蛋茶等等。凡来人、来客、主妇必视其对象筛茶,层次级别颇有讲究。常客筛一般茶,贵客筛蛋茶、甜洒茶。夏天,天热口渴,山民用葫芦,竹筒提来沁凉清冽山泉,冲糯米、高梁甜洒,连洒糟一起喝。土家族喜养蜂,蜂蜜为居家珍藏,客来茶中加放蜂蜜,这是客人的口福。冬天,喜喝熬茶。茶用大瓦罐置火坑间熬煮,常年不离,是土家火坑中的"不倒翁"。熬茶多用老茶叶或茶果,汤色深红,香气扑鼻。糊米茶是将米炒成焦块,用布扎紧,放至开水中,待冷却后喝,有止渴解暑之功能。"住山靠山,靠山吃山。"这是土家族生活经验之谈。清代土家族诗人彭勇行曾作"竹枝词":

三月出蕨初茁芽,

枞林九月菌生桠,

秋岭红熟累累果,

玉湎狸肥味更佳。

六. 湖北省 宜昌市 五峰自治县 土家蒸肉

土家蒸肉是湖北宜昌的特色小吃。每逢腊月,土家人大多杀了自家喂养的年猪,最吸引人的莫过于杀年猪后家家都要做蒸肉吃。 土家主妇几乎都会做这道特色小吃,其实工序很简单。首先就是准备必备的材料--玉米面,新鲜肉(瘦的和肥的及骨头各有),南瓜(可以加一点点糖单独搅拌),土豆(剥皮剁成小块块),炸辣椒少许.然后用大的容器把这些材料及一些调味品(如花椒粉辣子味精等)放在一块搅拌直到全部均匀色调接近中性色。然后把做好的蒸肉盛进土家蒸蒸肉的专用蒸格并放于锅里煮,约莫半个小时光景见蒸格有大气冒出即可食用,其香奇醇其味奇美。实是土家一大特色小吃。

七. 湖南省 湘西州 凤凰县 土家扣肉

扣肉是湘西土家人待客的一道名菜,一般只有 煨事办酒席才会上用作主菜。扣肉的做法其采用五花猪肉,经过煮、炸、蒸等多道工艺制成。虽说是肥肉制成,但吃起来一点也不腻口,味道极其鲜嫩。目前张家界一般餐馆及酒店都有这道菜,以供旅游者享用。

八. 贵州省 铜仁 沿河土家族自治县 沿河沙子空心李

沿河沙子空心李为地理标志保护产品。沿河沙子空心李为地理标志证明商标。沙子空心李因果肉与核分离而得名,产于贵州省沿河土家族自治县沙子镇,以南庄、永红两村为佳,是区域性特色水果。果色青灰鲜艳,果肉脆嫩,酸甜适度,营养丰富,芳香可口。2006年,国家质检总局批准对沙子空心李实施地理标志产品保护。

.据沿河县志记载,沙子空心李从1858年起在沙子镇沙坝村一带开始栽种。因产地群山环抱、溪水纵横、绿山碧水、低山、低中山、槽坝交错并存,森林覆盖率达36%,形成了雨热同期,光温同步,昼夜温差大和小气候明显的气候特点。产区内无任何工业企业,无化工污染,山青水秀,空气清新给沙子空心李的生长造就了独特的地理和气候环境。.

营养价值

.沙子空心李果实呈扁圆形,一般在七月下旬成熟,成熟的空心李外表披上银灰色的白腊质保护层。.沙子空心李平均果重43.4克,最大在54.5克,成熟时果皮呈黄绿色,皮脆而芳香,特别是横竖的果实核仁分离,亦称“空心果”。空心李肉质紧脆,酸甜适度,品质上乘,营养丰富。据分析化验,每100克果肉含蛋白质0.2~0.5克,脂肪0.2~0.7克,碳水化合物6.6~14.9克,钙17~20毫克,磷20~30毫克,铁1.8毫克,胡萝卜素0.07~0.11毫克,核黄素0.02~0.08克,尼克酸0.3~0.4毫克,抗坏血酸1~24毫克,具有“清热解暑、健脾开胃、养颜益寿”等功效。

沙子空心李栽培历史悠久,具有生长快,发枝力强,结果早,盛产期长的特性,果品色泽鲜艳,营养丰富,酸甜适度,脆嫩香酥,为李果中之佳品。《沿河土家族自治县地理志》载:“沙子空心李为蔷薇科李属,产于沙子镇,移栽异地而果品变劣,是区域性特色优质水果。属小乔木,3~4年始果,7~8年进入盛果期,盛果期25~30年,寿命50~55年。2月下旬至3月中旬花芽萌发,3月上旬至中下旬叶芽萌发,4月上中旬始花,5月上中旬结果,7月下旬至8月上旬果实成熟。果品感官特色:呈圆形,果实表面具有一层特有的银灰色腊质保护层;离核,果肉黄白色,硬度适中、脆嫩、汁多爽口、清香浓甜。果实有皮薄肉脆、酸甜适度的特点,且具有开脾健胃、滋润肌肤的保健效果,果品主要用于鲜食,品位独特,无论吃多少,都不会出现腹泻现象,为李果中之佳品, 被誉为“人间仙果,李中茅台”。

2006年国家质量监督检验检疫总局批准对沙子空心李实施地理标志产品保护(国家质量监督检验检疫总局2006年第95号公告)。由于沙子空心李品质优良,产品大多数销往外地,县内市场少有踪影,市场营销空前活跃,供不应求。

沙子空心李品质优良,在周边地区及省内没有竟争对手;国内其他地区李子品种虽多,主要有美人李、红心李、金塘李、青宵李、南华李等,重点分布在浙江、广东、广西、四川等地,但口感没有沿河空心李好。国际上李树栽培主要是南斯拉夫、罗马尼亚、美国等少数国家,产品主要是李干,李干在欧美国家十分风行。沙子空心李既能鲜食,又是果干、蜜饯、果汁、果酱、罐头的上等原料,适合各种人群消费。

地理标志产品保护

根据《地理标志产品保护规定》,国家质检总局组织了对沙子空心李地理标志产品保护申请的审查。经审查合格,批准自2006年7月12日起对沙子空心李实施地理标志产品保护。

保护范围

沙子空心李地理标志产品保护范围以贵州省沿河土家族自治县人民0《关于界定沙子空心李地理标志产品保护范围的函》(沿府函[2005]68号)提出的范围为准,为贵州省沿河土家族自治县沙子镇、中界乡等2个乡镇现辖行政区域。

九. 重庆市 酉阳 土家白酒

土家白酒利用武陵山区绿色资源——玉米、高粱、小麦为主要原料,取深山矿泉水,使用土家传统酿酒技艺酿制土家白酒,该酒以原味著称,酒体醇厚,细腻优雅,回味悠长,是馈赠亲友之佳品。

十. 重庆市 黔江区 土家绿豆粉

绿豆粉是土家少数民族的美食,自古以来被当地人称为“养生美食粉”。土家绿豆粉主要是由绿豆经精细加工制成。绿豆是夏令饮食中的上品,它有更高的营养价值,又名青小豆,因其颜色青绿而得名,在我国已有两千余年的栽培史。由于它营养丰富,用途较多,李时珍称其为“菜中佳品”。。濯水绿豆粉是重庆市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项目。目前,濯水镇制作绿豆粉的有20多家,开绿豆粉馆的有10多家,每年为这些绿豆粉经营户增加收入300多万元。

黔江绿豆粉:到黔江不可错过的早餐

黔江,这个汇聚了土家、苗、汉等民族的神秘地域,美食饱含着它独具的少数民族特色,食味幽香飘远。黔江美食,融入神秘的土家族、苗族元素,以它独具魅力的风味,引得一拨拨食客流连忘返,难分难舍。

绿豆粉是黔江人最常吃的食物之一。千百年间,黔江人和绿豆粉“难舍难分”。绿豆粉在黔江的大街小巷、菜市场、市民家中都不鲜见。

黔江绿豆粉最为有名的当属黔江区濯水古镇的濯水绿豆粉。

濯水绿豆粉历史悠久,早在宋朝年间便有记载,宋人陈达叟将其列为鲜美的、无人间烟火气的素食二十品之一。“游古镇老街,看后河古戏,品土家美食,听阿蓬水音”是黔江濯水古镇旅游的四大亮点。游客在游览古镇的同时,吃一碗独具特色、传统手工制作的绿豆粉,大饱眼福之余也可以大饱口福。

绿豆粉是大米和绿豆打磨成粉浆后,用漏斗挤出,在平底锅内形成蚊香般一圈一圈的面条,下锅煮熟后即可食用。

传统绿豆粉全是手工制作,特别是用石磨磨出的粉浆比机器打磨的粉浆更有劲道。“一碗汤粉淋上用牛肉、杂酱、牛肚或肥肠熬制的臊子,闻一闻,浓香四溢;吃进嘴里,口感爽滑,一碗下来,尽是满足。”一位食客说。

目前,濯水古镇的绿豆粉制作技艺已被纳入重庆市第二批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名录。

推荐特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