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您来到51特产网

土家麻饼恩施特产 土家麻饼恩施

当前位置:51特产网土家麻饼恩施特产 土家麻饼恩施更新时间:2023-09-28 10:28:23

一. 湖北省 恩施州 恩施市 生漆

恩施生漆与世界名漆——“坝漆”品质一样,有语赞曰:“看着像清油,照见美人头,摇动琥珀色,提起钓鱼钩。”生漆是恩施市传统的经济林品,分家生品种和野生山漆树两大种,通俗称为中、小木漆和山大木漆。

二. 湖南省 张家界市 桑植 土家包谷烧

旧志载:“邑,惟产包谷烧”。包谷烧酒以包谷作原料,按民间传统方法酿制而成。本市较有影响的包谷烧酒应推湘酒王酒业集团公司出品的包谷烧酒。

三. 湖南省 湘西州 保靖县 土家酸菜

土家族的酸菜,有青菜酸、洋姜酸、罗卜酸、大蔸菜酸、豇豆酸、苞谷渣辣酸等等。也有用野菜做酸菜的,如野伏葱酸、鱼腥草酸等。由于酸菜开胃助消化,深受土家族人喜食。故而在土家山寨,家家户户有做酸菜的习惯。一进农家门,谁家都可看到大大小小的几口酸菜坛子,有的人家,做有十多坛酸菜,作为常用的大宗菜。

四. 湖南省 张家界市 武陵源 土家茶

茶,是土家族生活必需品。孙云梦记九,永风俗:"人啜茗粥,著山屐。"茶,有凉水甜洒茶,凉水蜂蜜茶、糊米茶、姜汤茶、锅巴茶、绿茶、灯笼果茶、老叶茶、茶果茶,还有炒米茶、蛋茶等等。凡来人、来客、主妇必视其对象筛茶,层次级别颇有讲究。常客筛一般茶,贵客筛蛋茶、甜洒茶。夏天,天热口渴,山民用葫芦,竹筒提来沁凉清冽山泉,冲糯米、高梁甜洒,连洒糟一起喝。土家族喜养蜂,蜂蜜为居家珍藏,客来茶中加放蜂蜜,这是客人的口福。冬天,喜喝熬茶。茶用大瓦罐置火坑间熬煮,常年不离,是土家火坑中的"不倒翁"。熬茶多用老茶叶或茶果,汤色深红,香气扑鼻。糊米茶是将米炒成焦块,用布扎紧,放至开水中,待冷却后喝,有止渴解暑之功能。"住山靠山,靠山吃山。"这是土家族生活经验之谈。清代土家族诗人彭勇行曾作"竹枝词":

三月出蕨初茁芽,

枞林九月菌生桠,

秋岭红熟累累果,

玉湎狸肥味更佳。

五. 湖北省 恩施州 恩施市 恩施紫油厚朴

恩施紫油厚朴为地理标志保护产品。恩施紫油厚朴是湖北省恩施州的传统名贵中药材,因主产区位于双河乡双河桥, 图1 恩施紫油厚朴

.又名“双河厚朴”。恩施州栽培历史悠久,产品质优、色紫、油润,故称“紫油厚朴”。恩施市双河桥的紫油厚朴最为著名,数量多,树龄长,被誉为上品。2005年8月被批准为国家地理标志产品,获得保护。.

恩施是紫油厚朴原产地,也是中国厚朴的集中产区。恩施市双河乡(200 图2 恩施紫油厚朴基地

.1年乡镇机构合并,双河乡合并到新塘乡.)厚朴种植历史悠久,该乡水杉坝农民16世纪就开始栽种厚朴,并世代相传。《施南府志》载“凡生儿育女,须栽厚朴一坡(一般100余株),待儿女长大成人,砍伐剥皮,经加工后出售,以备婚嫁用物”,如此代代相传至今。因此恩施双河产的厚朴树龄长、皮厚、香气浓、油性重、质量好。通过在恩施多处发现的公元1841年(清道光21年)刻有府县颁布的种桑、植桐、栽漆、育厚朴、播乌桕劝令的石碑,可以看出,清代当地0已经对厚朴的种植进行指导。20世纪70年代,国家在厚朴主产区建立了湖北恩施(双河)、四川都江堰、广西资源、浙江景宁四个万亩厚朴基地,恩施双河为其它产区提供了大量厚朴种子、种苗。厚朴的种植、加工一直是当地农民的主要经济来源之一。
20世纪初,双河厚朴已远近闻名,引来了湖北、湖南、四川、江西等地客商,他们长年驻地加工、收购和外销,并且将周边相邻县市的厚朴集中在水杉坝加工,产品由各地药商运到沙市、长沙、武汉后,再整装出口香港、日本及东南亚等地,形成了厚朴收购、加工、销售集散地。当时的商品加工质 图3 紫油厚朴基地

.量、规格要求相当规范,操作技术要求严格,并形成了一套严格、独特的采收、加工技术。
20世纪70年代国家投资在建设了四大厚朴药材基地,恩施万亩紫油厚朴基地是其中之一。
20世纪80年代中期由于厚朴市场行情飙升,当地农民无节制的砍伐,导致厚朴面积锐减,至20世纪90年代初,恩施成年厚朴林留存面积不足万亩。而厚朴采收年限在15年以上,造成接下来10多年内,紫油厚朴有名无货的尴尬局面。
2001年厚朴同时列入国家和湖北省科技攻关计划,2006年厚朴又被列入“十一五”重大项目“湖北省地道药材生产和质量规范体系的建立”,2010年厚朴又被列入“十二五”湖北省六个重点地道药材品种。建成了以恩施新塘乡双河管理区长岭岗为中心的厚朴规范化种植基地5000亩,同时建成了相应的恩施紫油厚朴良种繁育基地。其中建立了母本园500亩,育苗基地250亩,指导公司和农民办育苗基地500亩。年提供优质厚朴种子10000公斤,苗木400万株,为从源头上控制种子、苗木质量,提高厚朴规范化种植水平创造了条件。同时辐射周边厚朴种植面积近30万亩,种植规模在中国国内首屈一指。
2010年恩施市种植面积31.2万亩,最高年收购量是1988年的2120.8吨,占当年中国厚朴(包括温朴)收购量的60%,2010年前几年的年产量在1000吨左右,仍占中国厚朴(包括温朴)产量的30%。优良的地方品种和长期形成的富有地方特色的初加工技术,赋予了恩施紫油厚朴更多的文化底蕴,并于2005年获得国家地理标志产品保护。.

根据《地理标志产品保护规定》,国家质量监督检验检疫总局组织了对恩施紫油厚朴地理标志产品保护申请的审查,批准自2005年8月25日起对恩施紫油厚朴实施地理标志产品保护(公告2005年第112号)。.

保护范围

恩施紫油厚朴地理标志产品保护范围以湖北省恩施市人民0《关于界定恩施紫油厚朴地理标志保护范围的建议的函》(恩市政[2004]66号)提出的范围为准,为湖北省恩施市辖行政区域的崔坝镇、沙地乡、太阳河乡、红土乡、新塘乡、白果乡、板桥镇、盛家坝乡等8个乡镇所辖行政区域

六. 江苏省 苏州市 虎丘 松子枣泥麻饼

松子枣泥麻饼是苏式糕点中的著名传统食品。它选用白砂糖、饴糖、鸡蛋、食物油、小麦粉等原料制作皮面,用果仁、果肉、芳香花料等配制成馅料,用皮面裹入枣泥、松仁馅料,精工焙烤而成。

松子枣泥麻饼有权子枣泥、权桃枣泥、松子枣泥豆沙、枣泥猪油、玫瑰猪油、百果猪油等多种品种,造型圆整,面脆溅时,色香兼顾,形味并重。

七. 重庆市 渝北 椒盐麻饼

麻饼是历史悠久的正宗川点。椒盐麻饼除了麻饼的皮薄心多、馨香味素等特点外,配料中有花椒、食盐,成为纯甜、微麻、略咸的特殊风味,为川点中的名品。

椒盐麻饼制作方法

皮料:面粉11.75公斤 麻油2.65公斤 饴糖5.9公斤 纯碱65克 撒粉1.25公斤 面麻2.5公斤

心料:食盐0.25公斤 花椒面0.1公斤 瓜糖4.75公斤 川白糖9.5公斤 桔饼1公斤 麻油2.5公斤 饴糖3.5公斤 熟粉7公斤 蜜樱桃0.5公斤 蜜玫瑰0.5公斤 核桃仁1公斤

1.制皮料:饴糖不能太浓,其温度以35℃左右为宜(以手检能“分岔”)。饴糖与麻油拌合后,下面粉与纯碱。视面粉的干、湿度酌量加水,一般可加水1公斤左右。加水后,再搅拌5~6分钟,用手稍摺叠,然后分皮。

2.制心料:先下各种花果料、川白糖、食盐和花椒粉,再下麻油,最后下饴糖和熟粉,逐次拌合,均匀即可。不宜多搅拌,以免使花果料成酱状。

3.成型:按皮40%,心60%的比例包心。用专用铁圈成型,然后打麻。饼面打麻应均匀,麻粒不能重叠;底面只打上少许芝麻,饼腰不能粘麻粒。打麻后即烘焙。

4.烘焙:用急火,炉温350℃左右。进炉时饼面在下,烘焙1分钟左右,翻面,再烘焙约1分钟,芝麻炸裂有声时,即可出炉。

质量标准 规格:圆形块状,饱满平整,打麻均匀,表面无疑结糖块。

色泽:表面棕黄色,边缘浅黄色,底部黄色,无焦斑。

组织:皮薄心多,剖面层次清晰,无杂质。

口味:香甜中有咸味和麻味,鲜美可口,风味特殊。

八. 湖北省 恩施州 恩施市 鸡爪黄连

黄连是毛莨科多年生常绿草本植物,又名味连、雅连,因外形酷似鸡爪,又被称为鸡爪黄连。恩施市是全国著名的黄连产地之一,故素有"黄连之乡"的美称。

九. 贵州省 铜仁 德江县 德江土家族麻饼

德江土家族麻饼

香脆酥甜的土家族麻饼是贵州德江县土家庭的传统食品。每当逢年过节,家家户户都要做麻饼款待客人;姑娘出嫁或儿子娶亲也少不了它。它还可作为农忙时节的加饭餐。

制法:(1)把炒米、麻糖融合在一起搅匀,然后舀进长宽各70厘米、高5厘米左右的木箱里,用木块和擀面杖压实,冷却,再切成薄片就成了。

(2)想保存长久时间,只需在麻饼上覆盖一层炒米,用塑料袋装好即成。

特点:麻饼的品种很多,有元香米麻饼、芝麻麻饼、花生麻饼、核桃麻饼等。形状也多种多样,有圆形,长方形等等。不管放多长时间,麻饼仍然脆香、酥甜、可口。

十. 贵州省 铜仁 沿河土家族自治县 沿河蜂蜜

沿河蜂蜜是贵州省铜仁市沿河县的。沿河县是贵州蜂蜜主产县之一,产量名列全省前茅。沿河县蜂产品加工厂生产的“王浆蜜”为老幼皆宜的保健佳品。

《沿河县志》记载:“沿河县有‘招蜂养羊,不用家粮’的古农谚。明嘉庆年间蜂蜜是县内主要土产之一。1949年末全县养蜂11560箱,蜂蜜产量20吨。1974年供销社收购蜂蜜86.4吨。1976年全县有养蜂场93个饲养员162人收养蜂2767群。另外还有221户农民改用木箱人工巢础饲养中蜂。人类养蜂的历史可推至原始社会的原始畜牧业,今沿河地区有文字记载的养蜂历史可溯及巴国时代。《元和郡县志》记载,唐代思州(州治今沿河)即以蜂蜜、蜂蜡、茶叶、生漆、朱砂作贡品。

推荐特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