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您来到51特产网

四川省成都市新都区土特产 成都市新都区土特产在哪买

当前位置:51特产网四川省成都市新都区土特产 成都市新都区土特产在哪买更新时间:2023-10-01 12:43:13

一. 四川省 成都 新都 韭黄椒丝炒蛏子

材料:蛏子1.5斤,韭黄4两,红椒丝、姜丝各少许,蒜茸1 茶匙。 调味:盐2/1茶匙,糖2/1茶匙,生抽1茶匙,麻油2/1茶匙, 生粉1茶匙,上汤2汤匙。 做法:(一)蛏子洗去污泥,放入开水中一烫即捞起,去壳取 肉,用冻水冲净,抹干水份。 (二)将蛏子肉放入碗中,加酒一茶匙,生粉2/1茶匙, 生抽1茶匙,腌片刻。 (三)另用沸水将蛏子肉飞水,晾干水份待用。 (四)韭黄切段待用。 (五)烧红锅用3汤匙油,将蒜茸、姜丝、红椒丝爆香, 加入蛏肉,蘸酒,倒入调味汁料炒均后加入韭黄,淋少许熟 油拌均,即可趁热上碟
注意:蛏子的食法很多,炒是较精致的菜式,可用作宴客. 蛏子 买回来以后,需用少许清水加入食盐,将蛏子养约半天,蛏之 壳内的泥沙就会自动吐出,此时再清洗较容易,而且将蛏子去 壳取肉后,如仍有污泥,也容易清洗干净.晾干水份,加入调味 料腌后再经飞水步骤,蛏子已熟七八成,再煮时就容易熟透.( 成都)

二. 四川省 成都市 彭州市 游汤元

“游汤元”,是彭州市天彭镇东街游全根继承父业发展而成,至今已有100余年的历史。每碗汤元五种味道,香甜可口,风味各异。



汤元心有黑芝麻、白芝麻、鲜玫瑰、红糖苏麻和椒盐等多个品种,均系选用上等芝麻、苏麻,经筛选、淘洗、晾晒后,拌和纯净的白糖、菜渍、芝麻油、鲜玫瑰,加一定比例的精炒面粉,严格配方,按传统工艺炼制成。面粉则白净、细腻、滋润、无酸味,系选用本地优质圆、长糯米,按一定比例配合,经六次浸泡、漂洗、手工石磨而成。



“游汤元”在煮法上也特别讲究,添煤、下锅、加水、捞取都按传统方法严格操作,并认真把握火候,始终保持水清面白,不浑不垮,使顾客一饱口福。在彭州市天彭镇进行旧城改造后,游汤元店从东大街“十字口”处搬到南大街的迎宾路地段,食者如云,生意兴隆。

三. 四川省 成都 郫都区 星罗冬瓜

星罗冬瓜盛产于新胜镇星罗村、高篱村,系镇冬瓜种植专业户由本地米冬瓜驯化而成。藤蔓长度适中、结实位低,一般重5-7公斤。适应性较强、容易栽培、早熟高产。瓜长圆筒形、皮绿色,皮面具有蜡质和白粉、白刺毛,品质好、耐储藏,是川西地区夏秋主要蔬菜之一,具有利尿、止咳等功效。星罗早熟冬瓜于6月底上市。( 郫县)

四. 四川省 成都 郫都区 新民场生菜

新民场生菜为地理标志保护产品。新民场生菜

四川省成都市郫县新民场镇、安德镇、唐昌镇、唐元镇、古城镇、三道堰镇、花园镇、友爱镇现辖行政区域

《郫县人民政府关于划定新民场生菜地理标志产品保护区域的函》郫府函〔2016〕171号

四川省地方标准:

《新民场生菜生产技术规程》(草案)

五. 四川省 成都 郫都区 郫县豆瓣鱼

郫县豆瓣鱼是有五十多年历史的著名川菜。它选用淡水鲜活鲤鱼和郫县豆瓣为主要原料,按传统工艺制作而成。具有色泽红亮、咸鲜微辣,味美香浓,细嫩适口等独特风味。

六. 四川省 成都市 邛崃市 发饽饽

发饽饽

发饽饽以大米为主,辅以少部分糯米,淘净后冷水浸泡发涨后磨成浓稠的米浆,通过发酵,蒸制而成。

七. 四川省 成都 郫都区 农科村花卉苗木

四川省郫县友爱镇农科村位于成都平原腹地,具有得天独厚的区位优势,全村幅员面积2.6平方公里,2310人,现有耕地面积2400余亩。

农科村环境优美。核心区绿化达到了90%以上,植物种群以外来植物为主。农科村景区主要植物有桂花、贴梗海棠、银杏、罗汉松、金弹子、天竺桂、紫薇等,分布在各农家乐园子内。此外还有少量香樟、楠木、槐树、桉树、芙蓉、玉兰等植物零星散布在各处。

农科村在种植花卉苗木的基础上,发展农家乐旅游,并走上了致富路。村内现有乡村酒店一家,长年经营农家乐37家,其中星级农家乐16家,高峰期日接待上万人次。2005年,农家旅游收入收入达1800万元,农民人均收入突破4万元。

农科村过去是个只从事传统农业生产的无名小村,改革开放以来,大胆探索,大力发展花卉产业,被中外人士誉为“鲜花盛开的村庄”、“没有围墙的大型农民公园”。农户利用自家盆景、苗圃的优势,吸引游客前来吃农家饭、观农家景、住农家屋、享农家乐、购农家物。成功地嫁接出了农家旅游业,开创了中国农业旅游的先河,成为全国乡村旅游的典范,获得了“中国盆景之乡”、“全国农业旅游示范点”的荣誉称号。

八. 四川省 成都 青羊 新都桂花糕

新都桂花糕创制于明朝末期。它的特点:糕质细软滋润、色泽洁白,具有浓郁的桂花清香,入口化渣,口味清香,长期畅销省内外。四川省商业局评定为1979年度优质产品。新都桂花糕为长方形条状,造型完整,厚薄均匀。色泽黄白分明,无斑点,无杂质。滋润松软,细腻化渣,不翻粗,无糖子。香甜可口,具有浓郁的桂花清香。

九. 四川省 成都 郫都区 郫筒酒

郫筒酒是郫县郫筒镇的作坊生产的一种美酒,史籍中关于郫筒酒的记载和解释有很多。相传晋代名士山涛(即山巨源)在郫县作官时,把上等糯米蒸熟后加曲药装入竹筒密封发酵一月即成酒。迄今已有一千七百多年的历史。

简介 郫筒酒郫筒酒是郫县郫筒镇的作坊生产的一种美酒,具有千多年的历史。史籍中关于郫筒酒的记载和解释有很多。相传晋代名士山涛(即山巨源)在郫县作官时,把上等糯米蒸熟后加曲药装入竹筒密封发酵一月即成酒。迄今已有一千七百多年的历史。据商务印书馆1983年版《辞源》中〈郫筒酒〉条目释为:“酒名。郫人截大竹长二尺以上留一节为底,刻其外为花纹,或朱或黑不漆,用以盛酒。相传晋山涛为郫令,用竹管酿酒,兼旬方开,香闻百步”。上海辞书出版社出版的《辞海》中〈郫筒〉条目释为:“酒名。仇兆鳖注引《华阳风俗录》:郫县有郫筒池,池旁有大竹,郫人刳其节,倾春酿于筒,苞以藕丝,蔽以蕉叶,信宿香达于林外,然后断之以献,俗号郫筒酒”。

酿造方法 今有人根据曹学佺的《蜀中名胜记》“或云山涛治郫,以筠管(竹筒)酿酴醾酒”。就就认为它近似酒米做的醪糟酒,但爱喝酒的人认为,实际上它更近似于浙江绍兴著名的“绍酒”。它与“绍酒”同属黄酒系列,并在很长一段时间内,与黄酒同为全国极品。民国时期,郫县益丰和、元丰源、绍丰和三家酱园均生产少量郫县酒。生产原料主要是糯米、小麦、高粱等粮食。产品有蜂蜜、桂花、佛手等香型。著名作家叶圣陶在《成都近县视学日记》中记到:“(1940年)12月4日,郫县附近尚有杜宇蚕丛墓,及扬雄之子云亭,亦不欲观之。独行入城,尝郫筒酒。酒价每斤一元四。初以为白酒,孰知是黄酒,微苦。带有橘皮味。尽半斤。”

还有人说:“酴醾酒”有两种解释,一种是上述的黄酒,还有一种就是是第二次重酿的酒。郫筒酒就是重酿的酒。根据“郫人刳其节,倾春酿于筒,苞以藕丝,蔽以蕉叶,信宿香达于外。然后断之以献,俗号郫筒酒”的记载,可知它是在原酿酒的基础上再次加工,即将酒倒入竹筒内再作第二次处理,从而使其酒质更纯、更香、更美。经过如此这般处理的酒,已产生某种质的变化,已不同于原来那种意义上的酒了。可以说,这才是真正的郫筒酒。

明代曹学佺在《蜀中名胜记》中还说:“今池井俱存,竹则不产”。但并不能说明那时已不再生产这种酒了,原因很简单,该井、池旁虽然没有竹,但郫县是竹乡,农村处处竹林密布,因此,照样可以继续生产用竹筒酿的造的“正宗”郫筒酒了。其实曹学佺在《蜀中广记·物产》中又说过,郫筒酒是由高粱、大麦、小麦、稻谷、玉米等五种粮食酿成,还说郫县盛产高粱,是做郫筒酒的主要原料。

名人佳句 历代文人墨客留下很多赞美郫筒酒的佳句。 诗圣杜甫客居成都出游返家时,在《将赴成都草堂途中有先寄严郑公五首》中吟到:“得归茅屋赴成都,直为文翁再剖符。但使闾阎还揖让,敢论松竹久荒芜?鱼知丙穴由来美,酒忆郫筒不用酤。五马旧曾谙小径,几回成札待潜夫”。表明他游历天府,已经视丙穴鱼(雅安之雅鱼)为佳肴,郫筒酒为美酒。只要忆及郫筒酒,其它酒就不想喝了。 宋朝穆修在《城南五题独游诗》中吟到:“水曲林幽独杖藜,郫筒香入乱花携。” 宋朝陆游在《思蜀》中吟到:“园庐已卜锦城东,乘驿归来更得穷。只道骅骝开道路,岂知鱼鸟困池笼。石犀祠下春波绿,金雁桥边夜烛红。未死旧游如可继,典衣犹拟醉郫筒”。你瞧,衣服当了也要一醉郫筒,洒脱之外可见郫筒酒是如何的香醇迷人。 宋朝苏轼(苏东坡)在给他远在浙江的老友周邠的《次韵周邠寄雁荡山图。二首》中说:“西湖三载与君同,马入尘埃鹤入笼。东海独来看日出,石桥先去踏长虹。遥知别后添华发,时向樽前说病翁。所恨蜀山君未到,他年携手醉郫筒。” 元代诗文大家虞集在《代祀西岳至成都作》中吟到:“我到成都才十日,驷马桥下春水生。渡江相送荷子意,还家不留非我情。鸬鹚轻筏下溪足,鹦鹉小窗呼客名。赖得郫筒酒易醉,夜深冲雨汉州城。” 清代袁枚在《随园食单》中写道:“郫筒酒,清冽澈底。饮之如梨汁蔗浆,不知其为酒也。但从四川万里而来,鲜有不变味者。余七饮郫筒,惟杨笠湖州刺史木上所带为佳”。在南京一带的袁枚,在那时的交通条件下,能七饮郫筒,可见郫筒酒当年的名气有多大。袁枚对难免已有些变味的郫筒酒,仍赞美不已,可见郫筒酒是多么迷人。 直至当代,郫筒酒也还很有名。当年朱德总司令来郫县时也曾询问过郫筒酒的生产情况,外籍华人韩素音回郫县时也问及郫筒酒。

十. 四川省 成都 新都 家常海参

·原料:水发海参300克。 猪肥瘦肉50克、黄豆芽100克。青蒜苗20克、郸县豆瓣20克、猪油65克、料酒20克、盐卫克、鲜汤300克、红酱油10克、味精0。5克、麻油10克、豆粉10克。 ·制作过程海参片成上厚下薄的斧楞片,用好汤喂两次捞起。猪肉剁细。青蒜苗切成大粗花。黄豆芽去净根脚。豆瓣剁细 。炒锅置火上,下猪油烧至四成热时下猪肉,放料酒、盐肥散,盛盘。再将锅洗净入下猪油烧至六成热时,下 豆瓣炒出香味呈红色时,加入鲜汤烧沸,将豆瓣渣捞出,放入海参及肥好的猪肉、红酱油、料酒推转,将锅移 至小火上煨,待煨至亮油时,勾薄芡,下蒜苗、味精、麻油推转。另用一锅烧猪油,将黄豆芽炒熟,装入盘中 垫底,然后将海参连汁淋于豆芽上即成。 ·特点:汁色棕红,咸鲜微辣,海参火巴糯,肉馅软酥。( 成都)

推荐特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