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您来到51特产网

西藏拉萨买点什么特产好 西藏拉萨如林特产

当前位置:51特产网西藏拉萨买点什么特产好 西藏拉萨如林特产更新时间:2023-09-15 00:13:19

一. 西藏 林芝 朗县 藏帽

藏帽

由于西藏日照强,气候多变,还有风沙大的缘故,西藏群众都比较喜欢戴顶帽子。又根据不同的身分、性别和地区,戴不同形式的帽子,所以西藏的帽子种类繁多,式样各异。

这里只介绍一种最常见,藏语称之“霞冒加赛”。“霞冒”即帽子之意,“加”是汉、汉地,“赛”是丝的借音。总的意思是“汉地金丝帽”。这种帽子里子用毡帽坯,帽顶复以金丝缎,边沿镶以丝带,帽沿有四,前后沿大,左右沿小,帽沿上缝以毛皮。因其质地优良,保暖性能好,所以男女均喜欢戴,只是戴的形式不同。女的一般把两个大帽沿折进帽内,只留前一个大帽沿,下雪天戴时,四个帽沿均在外。老人通常把四个帽沿都露在外面,适应性如此之强,实为别的帽子无法比拟。

藏帽除有着如同藏族服饰的华丽富贵与用料考究,作工精细,经久耐用等特点外,更能引人注目的是这一小宠物竟能表现出不同的审美情趣、地域特色、职业以及更加细致的社会地位、富裕程度、宗教流派等,真可谓藏族帽子是藏族文化的一个浓缩点。

二. 西藏 拉萨 墨竹工卡县 草红花

草红花又叫红花,原产埃及,但在巴基斯坦、印度等地栽培历史也很长。红花可入药,有活血通络之功效。草红花种子含油量达55.38%,长期食用这种油,可降低血液中的胆固醇,防止血管硬化,因此,可用它来治冠心病;由于草红花油中的亚麻酸量很低,所以是制作油漆的好原料。草红花在西藏东部、东南部以及南部地区均可大力栽培,并有很大的发展前景。藏红花又叫番红花或西红花,原产西班牙,在伊朗、沙特阿拉伯等国家也有悠久的栽培历史。在国外,最初仅作为染料来栽培,后来才认识到它是一种活血通络、化瘀止痛的珍贵药材。在医学上常用它来治疗血瘀引起的闭经、胸腹胁肋等疼痛,也可治疗创伤痈肿,特别是它的养血之功能早已闻名于世,正因如此,早在明朝藏红花就传入我国,在《本草纲目》中已将它列入药物之类。当然,就其养血功能而言,要远远超过草红花。

草红花与藏红花仅一字之差,所以在概念上常误认为同类异名,也有人把西藏早已引种栽培的草红花当作藏红花,其实,这是两种完全不同的植物,草红花是属于双子叶植物纲的菊科一年生草本植物,高达1米左右,头状花序中的每一朵管状花呈桔红色。而藏红花是属于单子叶植物纲的鸢尾科多年生草本植物,具鳞茎,花为青紫色或紫红色,它们虽在活血通络方面功能相似,但在系统演化、形态发育和其它用途等方面存在很大的差异。

西藏不产藏红花,那么,为什么藏红花又以“藏“字当头来命名呢?因为这种药材地中海沿岸经印度传入西藏后,又经西藏转运至内地。这样人们就把它称之为藏红花。

三. 西藏 拉萨 尼木县 藏腰刀

藏腰刀有装饰、防身、生产、生活等用途。拉萨、拉孜、当雄、易贡等地的腰刀最为著名。一般是在铜质的刀鞘上镂刻龙、凤、虎、狮等图案,有的还点缀着宝石、玛瑙等装饰品,玲珑剔透、精巧细致。拉孜藏刀,刀口锋利,样式美观大方,坚固耐用,多年来畅销国内外( 阿里)

四. 西藏 拉萨 曲水县 昌都酸梨

【昌都酸梨】酸梨出产于西藏昌都地区的八宿县、左贡县及怒江两岸的上林卡与下林卡区。酸梨醇香,食之不觉酒味,食后不久宛然如醉。酸梨果实卵圆形,果皮黄色,上有麻点密布。果肉黄白色,肉质松脆,稍粗,汁多味甜,果心稍大,食之有渣,重400-500克。传说天神为了欢迎文成公主入藏,以酸梨代酒为其洗尘。( 拉萨)

五. 西藏 拉萨 尼木县 民间木雕

民间木雕

当你步入藏家粉白色的楼房里,就会被一件件雕花镂卉、富丽堂皇的藏式家具深深地吸引住。那些式样布局合理,图案千姿百态,色彩鲜艳明快的藏桌藏柜,以及雕花的门楼窗梁,都洋溢着幸福、吉祥、热烈的气氛。藏式木雕家具是藏族特有的民间传统工艺之一。藏式木雕家具和楼窗梁柱雕刻的内容丰富,题材广泛,人物、花卉、虫鱼、鸟兽图案、花纹等等,无所不包。其中《红莲怒放》、《龙凤呈祥》、《白鹤寒松》、《菩提翠叶》、《莲台金座》、《舒云卷彩》、《吉祥图案》等等,则是西藏民间木雕艺人表现的传统主题。

西藏民间木雕艺术,风格健康、朴实,它的表现手法简炼,重在以神传形,既有浓厚的装饰趣味,又颇具艺术魅力。比如镂空雕刻的《菩提翠叶》,构图简洁,一片片青翠的椭圆形菩提叶连在一起,枝叶镂空,横茎竖连,有鸟栖在菩提叶间,正欲亮翅引颈高歌;繁茂滴翠的菩提叶间,朝阳露出半个笑脸;菩提叶雕镂形成圆形的树冠,给人以神圣的感觉;菩提叶间的旭日云霞造型优美,结构严谨,线条流畅,刚柔得当,不仅体现了菩提叶的自然美,还让人感受到画外之象。再比如《莲台金座》中绽蕾的一朵劲莲横空出世,莲瓣上只有一佛座,但用刀的神秘充分表现出环绕劲莲和宝座的无即空间。《舒云卷彩》中两朵卷飞的云朵舞蹈着腾跃着定格在一方缕空的云木是。其余别无一物,却让人感到一碧蓝空有云起伏,云头环绕无垠空间,无景处都成妙境,又发挥了藏桌藏柜装饰透光通气的功能,可谓一举多得。

西藏民间木雕家具及门窗雕花的着色,多数人家都喜欢用对比色和原色来渲染。因为金碧辉煌、红火富丽的色调最适宜表达藏族人民的生活情趣。当然,大同也有小异,比如《红莲怒放》,却以绿色为基调,弥漫着一种清新、宁静的氛围,表现了莲花出污泥而不染的高贵品质;《龙凤呈祥》,则用金黄色为基调,画面热烈、明快,显示出欣欣向上的情调。在这里,“色彩即思想”的观点得到充分的验证。

西藏建筑装饰木雕把喻意与坚固的和谐统一结合得相当紧密。许多佳作虽经千百年风沙雨雪的浸蚀,仍雄姿不减。在法器模具木雕(多玛班丹)上,主题划一,但形式手法各异刻工们在不足盈尺的面积中将实用、想象、趣味三者完美结合,令人吧服。至于西藏民间经书封板的木雕更是精美绝伦。

六. 西藏 拉萨 林周县 酸奶米饭

原料:酸奶五两,煮熟大米一碗,酥油一两五钱,白糖一两。制作方法:大碗内盛满米饭,加酸奶。把酥油用微火熔化,稍侯均匀地倒在酸奶上,洒上白糖。

七. 西藏 拉萨 尼木县 藏纸

藏纸

藏纸,是一种可以传承千年、西0具特色的传统艺术品。

众所周知,纸是由植物纤维制成,已有数千年的历史,它忠实地记录着历史,见证着人类文明的进程。但因它易腐烂、化和破损等缺点,不易长久保存。藏纸工艺品

藏纸是由西藏产的狼毒草(藏语称为“日加”)、麻等4种草药的纤维,经数十道工序制成。这4种原料大多数是制作藏香的原料和药材,因而成本较高,而数十道工序不能有一道出错,否则整个产品就全部作废。因此,称它为艺术品,并不为过。

八. 西藏 那曲 索县 酥油桶

酥油桶

酥油桶是藏族人民的生活必需品。酥油桶分两种:一种是从奶中提取酥油的桶,叫做“雪董”,这种桶较大,高约1.3米,口径近0.33米,是牧区经常见到的生产酥油桶;一种是家庭日用的酥油桶,藏语叫“雪董”,这种桶较“雪董”小,高1米左右,直径约16厘米。有的酥油桶很小,只有30多厘米高,宜出门时用。

酥油桶一般由两个部分组成:一部分是桶筒;一部分是搅拌器,叫做“甲罗”。酥油桶的制作十分讲究,桶部用木板围成,上下口径一般大,外围用钢皮箍,上下两端用铜做花边,可以打出各种花纹,显得精美、大方。“甲罗”制作比较简单。先做一块比桶口稍小的圆木板,木板上凿4个小孔,以便在桶内搅拌时,液汁和气体可以通过孔上下流动。圆板的中心安上一根比桶长30厘米的本柄,木柄同样用铜箍在把手部分,作为酥油桶的装饰。

做酥油桶的木料,一般用红桦木或红松,雅鲁藏布江中下游一带的红桦本,更是做酥油桶的好材料。

九. 西藏 拉萨 城关区 马奶子

马奶子是哈萨克族人民喜欢的饮料。盛夏,在新疆牧区草原上,饲养马匹的牧户,都能自制马奶子,供日常饮用和款待宾客。马奶子味带咸酸,有轻微的酒香,饮之沁凉可口,帮助消化,健胃益身。若多喝能催眠,令人陶然入睡。牧民酿造马奶子方法简便:将刚刚挤下来的鲜马奶装进牛皮缝制的皮桶中,再放入陈奶酒曲,经过几天发酵,便可饮用。夏秋间如到新疆牧区旅游,便可一尝马奶子的滋味。( 拉萨)

推荐特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