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您来到51特产网

西藏牦牛特产哪里比较好 西藏哪个地方能买到干牦牛肉

当前位置:51特产网西藏牦牛特产哪里比较好 西藏哪个地方能买到干牦牛肉更新时间:2024-01-22 16:36:50

一. 西藏 林芝 朗县 麻森

麻森

在盘子里放上适量的糌粑、酥油、碎奶渣及碎红糖,搅混揉合,盛入一方形小木盒内,用手塞满、压实,既可制成麻森方形糕,其味香甜可口。

二. 青海省 海北 刚察县 牦牛骨制品

牦牛骨制品是本县手工匠人用牦牛骨手工精心雕刻而成,品种多种多样。包括项链,手链,工艺品.......

三. 甘肃省 张掖 肃南裕固族自治县 肃南牦牛

肃南牦牛为农产品地理标志产品。肃南牦牛是海拔2600米以上的寒山区特有的牛种,集中分布在祁连山北麓的高山草原区。肃南裕固族群众特别喜爱牦牛,这与裕固族中流传的一个历史传说有关。据说裕固族的祖先甘州回鹘政权被西夏攻灭后,甘州回鹘余部-西迁出嘉峪关,游牧于今敦煌和新疆哈密一带,至明初洪武年间,吐鲁番察哈台后王出兵攻占哈密,进而骚扰嘉峪关外明王朝所设七个卫所。甘州回鹘后裔时为七卫所辖。饱受战乱之苦,思念故土,请示内迁获准,在大规模内迁途经沙漠时,迷路断水,大队人马面临绝境,部落中一老人告诉首领:牦牛识途,遂让一头黑牦牛引路,大队人马走出沙漠,找到水源并在祁连山下安居乐业。因此牦牛被裕固族人视为神牛而备受尊崇。

肃南牦牛躯体较小,像貌粗野,头大而重,眼突有神,颈短,垂肉少,甲高耸,背低而平直,十字部隆起,胫骨开张,腹大腰长,尾短毛长,四肢粗壮,蹄质坚实,胸腹下部及大腿毛长而密,名曰"白裙毛"。公牛有角,粗而上弯;母牛无角,乳长而小。毛色以黑居多,其它较少。牦牛吼声如猪,故又名"猪声牛"。肃南牦牛以驮运和产肉为主,产奶和产毛次之。数量每年保持在4.4万头、4.9万头,多为裕固、藏族牧民饲养,是牧民的主要驮力,也是优质肉源,在周边地区享有盛誉。

所在地域:

甘肃

申请人:

肃南裕固族自治县牦牛养殖协会

所在地域:

2014年

地域范围

肃南裕固族自治县地处河西走廊南部,祁连山中段北坡,地理位置为东径90°20′—102°13′,北纬37°28′—39°49′之间,地形呈狭长地带,全县除明花乡属沙漠外,其余7个乡镇均系山地。与青海和甘肃的15个县(市)接壤,地势南高北低,自南向北呈带状起伏,整个地貌分走廊山前倾斜平原区和祁连山中高山区两个形态单元。海拔1327—5564米,相对高差4237米。 2013年6月末全县各类牲畜饲养量达到110.02万头(只),其中:牦牛6.38万头,年出栏牦牛2.5万头,年产牦牛肉5000吨。

四. 云南省 丽江 永胜县 牦牛肉火锅

牦牛肉火锅是云南丽江的一个特色美食。牦牛是高原高寒地区的特有牛种,是世界上生活在海拔最高处的哺乳动物。它的毛特别长,适应高寒生态条件。

《吕氏春秋》曾记载“肉之香美,牦向之肉”。可见牦牛肉由古到今都是肉中的极品,尤其进入秋季,能够吃到青藏高原温补的牦牛肉更是首府食客的口福。牦牛因其常年生活在海拔几千米米以上地区,这些地方生长着许多野生药种如贝母、虫草等,牦牛常食这些药材,其肉鲜美无比,杀后可炒红烧、清沌或凉晒成千巴等,其味独特。

五. 西藏 昌都 丁青县 醉梨

醉梨出产在西藏昌都地区的八宿县、左贡县及怒江两岸上林卡与下林卡区。醉梨醇香,食之不觉酒味,食后不久宛然如醉。醉梨果实卵圆形,果皮黄色,上有麻点密布。果肉黄白色,肉质松脆、稍粗,汁多味甜,果心稍大、食之有渣,重400—500克。传说天神为了欢迎文成公主入藏一行,以醉梨代酒为其洗尘。

六. 西藏 藏菜

藏菜是对西藏及广大藏区菜点的统称,是以拉萨藏菜为代表的藏族餐饮。数千年前,生活在雪域大地的藏民族祖先的生活十分简陋。据相关史料,西藏饮食烹调技术第一次发生较大变化的时期是在文成公主入藏前后,开辟了藏汉民族饮食文化交融的先河。进入近代,根据各自的口味合理地选料、调和,以健身,融食、娱、游、乐于一体的文化现象开始进入贵族阶层。而西藏广大农牧区的百姓仍靠原始而简单的烹饪土法度过漫漫岁月。

藏菜的成形主要在上世纪50年代后,特别是随着改革开放,西藏旅游事业的发展,促进了西藏饮食烹饪事业的发展。藏菜向着由简至繁,由粗至精,由低级到高级的方向发展,形成完整而又有改进的藏族饮食文化、饮食科学、饮食艺术等。

半个世纪以来,随着藏族人民对生活品质的要求不断提高,藏餐在保持其传统制作方法的前提下,采用当地特色原材料,不断进行改良,适应了不同人群的口味,同时兼具营养、口味、色泽和品位等文化元素。

藏式饮食的主要原料有糌粑、酥油、牛羊肉、青稞酒、茶叶和不同品种的奶制品,同时,在藏式烹饪中,藏族人对选择食材也十分严格,讲究原汁原味。

西藏大多数地方四季分明,形成了西藏烹饪原料季节性强的鲜明特色。杰布说,除把牦牛肉作为首选原料外,还有如“春有鲢鱼,夏有奶酪,秋有肥牛,冬有绵羊”等选料说法。

同时,还有西藏那曲的冬虫夏草、阿里的藏红花、山南浪卡子县雅卓嘎玛降的风干羊肉、工布达江县措高乡的藏香猪等高原珍贵的原料。

有着数千年历史的藏菜,如今已经走出藏家,在雪域高原形成了独具一格的餐饮文化。杰布时常告诫自己的徒弟,藏菜是宝贵的民族手艺,不管社会如何发展,自己“家”的味道一定不能变。

七. 青海省 黄南 牦牛骨髓

本品采用目前国际先进的FD(冷冻真空干燥)保鲜、保质技术,将新鲜牦牛骨髓速冻而成,保留了其90%以上的营养成份,是上等的礼品及高级保健营养食品。使用方法:本品温水浸泡后,即恢复鲜体样、可煲汤、配菜等能作各种菜肴。

八. 西藏 昌都 类乌齐县 类乌齐牦牛肉

类乌齐牦牛肉为地理标志保护产品。类乌齐牦牛肉是西藏昌都类乌齐县的。

世界牦牛看中国,中国牦牛看西藏,西藏牦牛看类乌齐。类乌齐俗称西藏“小瑞士”,山清水秀,鸟语花香,泉水潺潺,青草萋萋,类乌齐牦牛就在这里过着悠闲自由的生活。由于类乌齐的牧民们从古自今一直沿用了最古老的牦牛“放牧”办法,类乌齐牦牛保持了“原生态、纯天然、全绿色”的特点,被专家论定为全国品种最纯的牦牛。藏家牦牛产品肉源均选择正宗原产地类乌齐牦牛肉。

类乌齐县是自治区指定的藏东牦牛产业带,牦牛业是县畜牧业的重要组成部分,是畜牧业中的优势产业。类乌齐的牦牛肉名扬全区,在市场上供不应求,走遍全区,打下了牛肉市场上独一无二的品牌,类乌齐牦牛肉品质好、口感好,而且是无污染的绿色食品,符合高蛋白、低脂肪的现代人健康饮食要求。类乌齐县有人口4万多,牦牛肉是当地群众的肉食品之一,每年需145吨的牛肉产品,在市场上有明显的市场优势。除本地市场外,昌都市场、拉萨市场对类乌齐县牦牛肉的需求量也十分大。

类乌齐县,其牦牛一直以膘肥体壮、肉质鲜嫩、口感好享誉区内外。为加强商标的保护,使类乌齐县的牦牛肉走出西藏、走向国外,2005年12月,类乌齐县已正式向国家工商行政管理总局申请注册了“类乌齐牦牛肉”绿色食品商标。

西藏自治区类乌齐县长毛岭乡、岗色乡、卡玛多乡、类乌齐镇共4个乡镇现辖行政区域

《类乌齐县人民政府关于划定类乌齐牦牛肉地理标志产品保护范围请示》,类政发〔2015〕34号

《西藏类乌齐县人民政府关于实施类乌齐牦牛肉生产技术规范的通知》,类政发〔2015〕39号

九. 青海省 果洛 甘德县 甘德牦牛

甘德牦牛为农产品地理标志产品。甘德牦牛是青海省果洛州甘德县的。甘德牦牛是国家农产品地理标志保护产品。

物以稀为贵,天下牦牛多为黑色和杂色,而生存于青海甘德这块神奇高原的黑牦牛,就是自然成为世界牦牛珍稀物种.甘德牦牛系青藏高原地区特有的古老原始品种,牦牛具有耐高寒、耐劳苦、耐粗放、善攀登、抗病力强的特性,素有“高原之舟”的誉称。甘德县平均海拔4300米, 地形由西北向东南倾斜,多高山、少平摊,黄河沿地区山地山高、坡陡,岩石裸露,多断崖、石山,黄河河谷地带形成一些冲、阶地,平坦而倾斜度小,是发展饲草饲料的主要基地。水资源比较丰富,分布均匀,放牧草场沟沟有水,水质良好,能满足人畜和草场灌溉用水。牦牛肉细嫩味美,适口性极佳,色鲜,味美,郁香,细嫩多汁,具有高蛋白、低脂肪的显著特点,是纯天然绿色食品,更可祛风除湿、补钙、强筋健体。对增强人体抗病力,增强细胞活力、器官功能均有显著作用,黑牦牛骨头除含多种蛋白质外,还含有丰富的人体易吸收的天然钙、铁、锌等元素.对小孩补大脑、妇女补气血,中老年人强筋壮骨、祛寒除湿等均有显著的功效。传说在一千多年前,藏族同胞世代居住在巴颜喀拉山下,这里气候不好,再加上牛众多,草原就显得格外拥挤,藏族同胞门商量,要到外面去寻找新的草物,于是他们在巴颜喀拉山下煨桑祈祷,要神灵赐给他们更加广阔的草场,让藏族同胞的部落永住下去。有一个少年英雄叫华秀,他身穿白色战袍,骑着黑色的牦牛,放牧、打猎、无所不能,自告奋勇的说:“我去找草肥水美的大草原”,于是出去一年多的时候回来了,藏族同胞问他:“你找到了吗?”,他说:“我找到了,那个地方在阿尼玛卿雪山下”,大家高兴极了,藏族同胞带领着部落的男女老少,赶着牛羊向昆仑山下的方向出发了,正当他们来到一个峡谷口时,他们赶着的那些牦牛像疯了一样嚎叫,在原地打着转儿不肯前进,眼前的这种景象使留恋故土的人们放声痛哭起来。当人们尾随着牛群走出峡口时,眼前却一片惨景。一条黑色巨怪角正盘在出口这时,从雪山深处跑出了一头出现了一只怪兽,它长得青面獠牙,全身像天上的乌云,它怒吼着向牛肉群奔去,咬死了好多的牛,少年英雄华秀骑着黑色的牦牛上前去和那个怪兽进行战斗,人们非常惊恐和紧张,都在为能干担心,少年英雄华秀和怪兽斗了一天一夜,只斗得飞沙走石,天昏地暗,果然那个黑色巨怪角历害无比,最后少年英雄华秀负伤了,那个怪兽也筋疲力尽逃之夭夭,藏族同胞就在那个地方扎下了帐篷,他们把少年英雄华秀扶进了帐篷,他们在牦牛群中挑选了一头非常肥壮的牦牛,宰杀了以后,煮上了最好的牛肉,让少年英雄华秀喝上了浓浓的牛肉汤,少年英雄华秀的伤立刻就好了,增添了无穷的力量,第二天,那个怪兽又来吃牛羊来了,少年英雄华秀骑上了黑色的牦牛,拿上了最硬的弓箭和怪兽进行博斗,最后终于用箭射死了那个怪兽。英雄的华秀,英雄的部落便又继续前行了。走啊走,不知经过多少艰难险阻,也不知走了多远、走了多长时间。有一天,人们面前便横亘起一座雄伟壮丽的雪山,这就是阿尼玛卿雪山。华秀对大家说,这雪山下就是我们的家乡!大家便不再前进,永远在这儿定居下来。这儿草场广袤,草盛林茂,溪水潺潺,山泉叮咚,确实是一块驻牧的好地方。从此,于是他们就在这里居住下来了,世代相传现在。

2013年,甘德县畜牧兽医站申报的“甘德牦牛”通过农业部农产品质量安全中心审查和组织专家评审,实施国家农产品地理标志登记保护。

地域范围

甘德县位于果洛藏族自治州东南部,地处东经99°26′30″-100°53′,北纬33°33′-34°24′。东西跨经度1°16′70″,南北跨度0°91′,东邻甘肃,南频黄河,分别与达日、久治为界,西北和玛沁接壤。甘德牦牛养殖区域遍及全县上贡麻、柯曲、青珍、下藏科、江千、下贡麻、岗龙六乡一镇,海拔一般均在3630-5200米,都属于牦牛的的保护范围。地理位置介于东经99°36′30″-100°53′,北纬33°33′-34°24′。全县土地总面积7046平方公里,草场面积976.88万亩可利用面积881.93万亩,占草场面积的90.3%。青海省牦牛占世界牦牛总数的三分之一,占全国牦牛总数的90%以上。

推荐特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