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您来到51特产网

呼伦贝尔特产哪里经济实惠 呼伦贝尔特产一览表

当前位置:51特产网呼伦贝尔特产哪里经济实惠 呼伦贝尔特产一览表更新时间:2024-01-28 18:57:39

一. 内蒙古 呼伦贝尔 扎兰屯 扎兰屯白瓜籽

扎兰屯白瓜籽为农产品地理标志产品。扎兰屯白瓜籽种植历史,二十世纪二十年代开始种植,当地农村素有种植白瓜籽的习惯,是当地出口农产品之一。1966年,国家开始在内蒙古地区收购扎兰屯白瓜籽,并由外贸部门组织收购出口。60-70年代,扎兰屯白瓜籽年生产1.5-3万公斤,出口2万公斤。1970年从天津引进优良品种后,建立了出口生产基地,采用先进的种植方法,提高白瓜籽产量猛增。

即善瓜籽。是葫芦科蔬菜作物倭瓜、西葫芦、角瓜、窝瓜、南瓜等瓜瓜籽。瓜籽表面呈白色,故称白瓜籽。

作用

白瓜籽含油量较多,一般用来作日常小食品。白瓜籽炒熟后可直接食用,也可加料制成多味瓜子,味道香美。还可以做糕点的辅料,白瓜籽所含蛋白质、脂肪、维生素很丰富。中医用白瓜籽做为肠道寄生虫的驱虫药不仅效果好,而且无化学药品的副作用。是出口商品之一。

扎兰屯白瓜籽产地位于内蒙古自治区呼伦贝尔市南端,背倚大兴安岭和呼伦贝尔大草原,面向东北三省,地理位置优越,是国家南北通道的必经之处,该地区以山险、石怪、水秀、林茂、兽奇、鸟异著称,被誉为“东北地区的后花园”,2008年 12月20日,获得了博鳌国际旅游论坛颁发的“国际旅游名县”奖。扎兰屯白瓜籽产地总面积1.21万平方公里,包括南木鄂伦春民族乡、哈拉苏办事处、卧牛河镇、达斡尔民族乡、高台子办事处、成吉思汗镇、中和办事处、萨马街鄂温克民族乡、蘑菇气镇、关门山办事处、色吉拉呼办事处、洼堤镇12个乡、镇(办事处)及所属95个行政村,32.1万人口,地域面积1.21万平方公里,白瓜籽生产面积1.3万公顷,年产量1.5万吨,年产值达1.2亿元。地理坐标为东经121°18′21″~123°47′10″,北纬47°35′41″~48°16′24″,海拔为1417.5-186米之间。

二. 内蒙古 呼伦贝尔 阿荣旗 蒙古奶制品

1、白油:将鲜奶放入桶内,搅拌后,使其发酵等脂肪在上面呈白色,即成白油。



2、黄油:将白油用纱布过滤,然后倒入锅中加温火炼,用勺频频搅动,待色泽微黄,即成黄油。



3、奶皮子:夏秋季,将鲜奶放在锅中,用小火烘,稍滚,用勺扬,使奶泡沫在上面,同时点上生奶,奶上即成皮一层,用筷子挑起,放在通风处阴干就是奶皮子。



4、奶豆腐有两种做法:将出白油后的酸奶子,经慢火熬煮,放入布袋压榨成为酸奶豆腐;另一种是,将奶放入器皿中发酵,将上面一层“卓口”取出后,再放入锅中煮沸将酸奶汤抛出,经多次搅拌后,再倒入木模中,便成各种型块,然后切成长条或小放块,在太阳下吹晒、晾干,即成为奶豆腐。是牧民冬季的奶食品。



5、奶酪通常做法是:将黄油所余下的奶水放到热处,待其发酵、沉淀,把沉淀下的粉块装入布袋压榨,捏成各种形状,晾干后即成奶酪。



6、奶果子:以白面和鲜奶糖混起来,做成饼或其他形状,用油炸即成。黄油、白油、奶皮子为牛奶中的精华,具有独特的纯香味,营养丰富,最为贵重,吃用时,再加奶茶、奶果子、炒米,常是招待贵宾的佳品。奶豆腐,奶酪是奶制品中最普通的食品,蒙古族制作奶食品的历史悠久,别具一格。

三. 内蒙古 呼伦贝尔 阿荣旗 哈达饼

哈达饼是内蒙古自治区昭乌达草原的传统著名小吃。



原料配方:面粉500克瓜仁5克桃仁5克芝麻5克青红丝5克绵白糖150克奶油200克桂花香精少许



制作方法:



1.先用200克面粉与100克奶油合成干油酥。另用200克面粉与75克奶油、75克水合成油水面。再用100克面粉蒸熟与250克奶油和瓜仁、桃仁、芝麻、青红丝、桂花、香精放在一起拌成甜馅。



2.采用小包酥法,分别将酥面、油水面分别10个面剂。将小包酥擀成圆片,片上撒遍拌好的甜馅心。然后从两端相对卷拢起来,再盘成饼状后,擀成直径约20厘米、厚约3毫米的荷叶饼,上铛用小火烙熟,对切开,堆放式装盘即成。



产品特点:黄白相间,层次清晰,薄如纸,味香甜,到口即化,久贮不坏,携带方便。

四. 内蒙古 呼伦贝尔 海拉尔 迎宾酒

海拉尔迎宾酒兼香型白酒,是酒体兼有浓香型白酒和酱香型白酒。特点是把浓香型白酒泸洲曲酒和酱香型白酒茅台酒,两种白酒的风格合为一种白酒。38度呼伦贝尔迎宾酒的感官特征:无色透明、芳香幽雅、舒适、细腻丰满、浓酱协调、回味爽净、余味悠长,呼伦贝尔迎宾酒是本地区中、高档白酒,属区域性很强的地方品牌,是代表呼伦贝尔以蒙古族为主体和其它民族风格的接待用酒。

五. 内蒙古 呼伦贝尔 新巴尔虎左旗 呼伦贝尔蓝莓

呼伦贝尔蓝莓为地理标志保护产品。蓝莓,学名笃斯越桔,俗称都柿。我国主要生长在北纬52度以北的“五星级地带”的大兴安岭原始森林,纯天然、无污染。成熟之后为蓝紫色,球形或椭圆形,果皮有白霜。蓝莓属高钙、高锌、高氨基酸、高铁、高维生素果实,并且富含其他常规水果所不具有的超氧化酶和视紫质。因此被世界卫生组织定为21世纪首选的“十大健康食品”之一,被联合国粮农组织推荐为“人类五大健康食品”之一,是野生浆果中的极品。



主要功能:解酒 爽口

六. 内蒙古 呼伦贝尔 扎兰屯 扎兰屯沙果

扎兰屯沙果为农产品地理标志产品。扎兰屯市沙果栽培历史久远,是我国沙果的主产区,出产的黄太平、大秋果、海棠果等品种远近闻名,是当地招待贵宾、佳朋不可缺少的果品。扎兰屯沙果特定外观突出表现在:果形如乒乓球大小、色泽鲜艳、果面光滑且有光泽,果味酸甜、多汁、香气浓郁,果心肉质呈油浸状,风味独特,具有驱虫明目之功效。扎兰屯沙果饮品、沙果干食品已名扬海内外、享誉港澳台。扎兰屯沙果系农业部地理标志保护农产品、绿色食品。

(1)土壤地貌情况:扎兰屯沙果产区主要以山区丘陵漫岗为主,山区丘陵面积占总面积的69%,北部属雅鲁河谷平原,中部属架子山低山丘陵,南部属基尔果山中山丘陵。主产区土壤以暗棕壤土为主,椐测定有机质含量6.22%以上,全氮平均含量2.34g/kg,有效磷26mg/kg,速效钾大于65mg/kg,pH值4.9-7.7左右。土层深厚,土壤肥沃,保水保肥能力强,适宜沙果的生长。

(2)水文情况:扎兰屯沙果产区内年平均降水量718.6毫米,水利条件配套齐全,地下水源充足,农田排灌设施配套,水质清澈纯净,水资源保持良好。无污染,达到了旱能浇、涝能排。河流分为雅鲁河、济沁河、绰尔河3个流域,年平均径流量25118万立方米。水资源丰富,其中河川流量为21.25

亿立方米,地下资源5.02亿立方米。由于扎兰屯沙果产区河流众多,南北纵向山谷常年有河水流出,呈阶梯状分布,密度较大,流经沙果产区,水质清澈纯净,水资源保持良好,地下水矿物质含量丰富,为扎兰屯沙果生产创造了得天独厚的自然条件。

(3)气候情况:属中温带大陆性半湿润气候,其特点:春季干旱、风大,升温快;夏季炎热多雨,降水充沛;秋季降温剧烈、昼夜温差大;冬季漫长寒冷,多雪。全年日照时数2411小时,年平均气温3.3C°,≥10°C的有效积温平均达2147°C,年降雨量在450-550mm,降水主要集中在7-8月份,无霜期短,平均110-135天,独特的气候条件,非常适于生产优质沙果。

(4)人文历史情况:扎兰屯沙果栽植历史久远,是我国北方优质沙果的主产区,扎兰屯市出产的黄太平、大秋果、海棠果等沙果远近闻名。扎兰屯沙果又有冷金丹、林檎、无色来、联珠果等别称,在《医疗本草》、《日华子本草》、《开宝本草》、《医林篡要》等文献中均有记载。从19世纪末就开始有零星种植,扎兰屯市从20世纪40年代初开始引进大秋、黄海棠等沙果进行栽植,1950年扎兰屯农业生产试验进行小规模果树示范栽培,取得了在高寒地区栽培果树的经验。此后又从黑龙江、吉林等地相继引进了太平果、大秋等小苹果苗木,同时开始用山丁子进行人工嫁接培育地产沙果树苗,并于1952年筹建扎兰屯河西果树园艺场,作为沙果栽培示范基地,先后从外省引入黄太平、大秋、黄海棠、紫太平、青太平、七月鲜等,经栽培试验,沙果耐寒冷、抗冻能力强,适合当地栽培。1958年部分乡村纷纷建立果园,共建哈拉苏公社花果山果园等200余处。至1959年,仅扎兰屯栽培沙果树就达1506亩,年产水果2.4万公斤。1981-1990年全市栽培沙果树4万亩,年均产沙果600万公斤。至2000年,沙果种植面积近10万亩,年采收量约在6万吨左右,年产值5.4亿元。2006年10月扎兰屯市长征饮料厂生产的绿色天然饮品沙果汁,取得了国家流通产品认证,填补了该项产品国家空白。目前,扎兰屯市沙果系列饮品扬名区外,远销北京、河北、上海等二十多个省市,“糖心儿”沙果系列饮品香飘京沪津。沙果产业带动当地果农实现年增收1140万元。目前全市已发展沙果基地1.6万公顷,深加工企业2家。扎兰

屯市卧牛河镇以沙果“数量多、品质优”素有“沙果之乡”美誉。扎兰屯生产的纯天然沙果汁,2007年荣获中国(齐齐哈尔)第七届绿色食品博览会畅销产品奖。2008年11月,在呼和浩特第六届中国国际农产品交易会上,扎兰屯市长征饮料厂的纯天然绿色食品“沙爽牌沙果汁”受到全国以及美国、英国等国家和地区约15000名国内外专业采购商的青睐;目前,扎兰屯市积极培育、扶持发展地方绿色、特色产业,利用当地特有的气候条件和资源、区位优势,瞅准沙果系列产品这一市场空白,引导农户发展沙果林下间作、庭院种植,以公司+基地+农户的经营模式发展专业化林果产业基地,真正实现农林特色产业良性循环和产品保鲜、储藏、加工、销售一体化经营,增加农民收入,促进农业增效和县域经济的快速发展。

地域范围

扎兰屯沙果的地域保护范围为内蒙古自治区扎兰屯市境内。地理坐标为:东经122°28′-123°17′,北纬47°35′-48°06′,南北长145㎞、东西宽86㎞,主要涉及扎兰屯市的哈拉苏办事处、卧牛河镇、高台子办事处、中和办事处、萨马街鄂温克民族乡、蘑菇气镇、关门山办事处、色吉拉呼办事处、洼堤镇9个乡、镇(办事处),共计74个行政村。总生产面积1.6万公顷,年产量24万吨,年产值达13.5亿元。

七. 内蒙古 呼伦贝尔 扎兰屯 扎兰屯鹿茸

雄鹿的嫩角没有长成硬骨时,带茸毛,含血液,叫做鹿茸。是一种贵重的中药,用作滋补强壮剂,对虚弱、神经衰弱等有疗效。

本品为常用中药,"神农本草经"列为中品。现市售品种类规格较多,由于原动物不同,分为花鹿茸(黄毛茸)和马鹿茸(青毛茸)两种;由于采收方法不同又分为砍茸与锯茸二种;由于枝叉多少及老嫩不同,又可分为鞍子、二杠、挂角、三岔、花砍茸、莲花等多种。

八. 内蒙古 呼伦贝尔 鄂伦春自治旗 兽皮制品工艺

鄂伦春人的服装:过去,鄂伦春人终年过着游猎生活,衣服必须耐寒经磨。所以都是用狍、鹿、犴皮制作的,其中狍皮制品数量最多。


鄂伦春族妇女先用鞣皮工具将皮子鞣制,鞣制过的皮子柔软耐用。她们再将狍、鹿、犴筋晾干用木锤砸成纤维,用以搓线进行缝纫。
   

用狍皮制作的皮袍样式很讲究。男皮袍(“皮罗苏恩”)分为长短两种,长则到膝盖以下,短则只到膝盖。长短皮袍均带大襟。为了美观耐用,袍边、袖口都镶有薄皮边。为骑马方便除左右开叉外,前后也开叉。女皮袍(“阿西苏恩”)上面绣有精美的图案、花纹和项圈。鄂伦春人服饰上的图案大多是刺绣上的,有的如湛蓝天空的朵朵白云,有的如密林深处娇柔的鲜花。由此可见鄂伦春人的刺绣工艺也是十分精湛。

九. 内蒙古 呼伦贝尔 海拉尔 手把肉

手把肉是呼伦贝尔草原蒙古、鄂温克、达斡尔、鄂伦春等游牧、狩猎民族千百年来的传统食 品。即用手把着吃肉之意。羊、牛、马、骆驼等牲畜及野兽的肉均可烹制手把肉,但通 常所讲的手把肉多指手把羊肉而言。 手把肉是草原牧民最常用和最喜欢的餐食,也是他们招待客人必不可少的食品。常年似乎已 形成这样一种概念,即到草原观光旅游不吃一顿手把肉就算没完全领略到草原食俗风味和情 趣 ,虚此一行。牧民不用手把肉招待客人,就不能完全表达自己的心意。因此,用手把羊肉款 待远方客人,在呼伦贝尔地区已成为一种定规。 手把肉的制作和吃法也别具一格。 通常选用膘肥肉嫩的小口羊一只,先拔去胸口近腹部毛,后用刀割开二寸左右的直口,将手 顺口伸入胸腔内,摸着大动脉将其掐断,使羊血都流聚在胸腔和腹腔内,谓之“掏心法”。 这种杀羊法优于“抹脖杀羊法”,即羊血除散在腔内一部分外,还有少部分浸在肉里,使羊 肉呈粉红色,煮出来味道鲜美,易于消化,羊肉干净无损。然后剥去皮,切除头蹄,除净内 脏和腔血,切除腹部软肉。并按羊各关节,将全羊带骨制成数十块,放入不加盐和其他佐料 的白水锅内,用大火烧煮,保持原汁原味,适当控制火候。只要肉已变色,一般用刀割开, 肉里微 有血丝即捞出,装盘上席。大家围坐一起,一手握刀,一手拿肉,用刀割、卡、挖、剔。手 把肉鲜而不膻,肥而不腻。这是牧民的常用食法。如在城市的宾馆餐厅、饭店,还可用芝麻 酱 、香油、韭菜花、辣椒油、腐乳汁、青酱油、味精等调成佐料,装入碗中,采用割肉蘸佐料 食用。这种草原、城市结合起来的手把羊肉的食法也颇具风味。如果你头一次在餐桌上看 到 人们(包括自己)用刀割下自己所看中的羊肉,用手一块块送入口中的时候,除了感到肉的鲜 嫩味美之外,还会感到新奇有趣。 ( 呼伦贝尔盟)

十. 内蒙古 呼伦贝尔 牙克石 蒙古居民奶酪

奶酪,俗称“酪蛋子”,是蒙古族居民十分喜爱的一种奶食品。



奶酪,分生奶酪和熟奶酪两种。



生奶酪的做法是,把鲜奶倒入筒中,经过翻搅提取奶油后,将纯奶放置在热处,使其发酵。当鲜奶有酸味后,再倒入锅中煮熬,待酸奶呈现出豆腐形状时,将其舀进纱布里,挤压除去水份。然后,把奶渣放进模具或木盘中,或挤,大多都在行囊中放几块奶酪,以防不测,备以充饥解渴。



压成形,或用刀划成方块,生奶酪就制做成功了。



熟奶酷的做法与生奶酪的做法略有不同。制做熟奶酪时,先把熬制奶皮剩下的鲜奶,或经过提取奶油后的鲜奶,放置几天,使其发酵。当酸奶凝结成软块后,再用纱布把多余的水份过滤掉,放入锅内慢煮,并边煮边搅,待呈糊状时,将其舀进纱布里,挤压除去水份,然后,把奶渣放进模具或木盘中,或挤压成形,或用刀划成不同形状。奶酷做成后,要放置在太阳下,或者通风处,使其变硬成干。



食奶酪方法很多,或泡在奶茶中食用,或如吃干粮一亲细嚼慢咽,越嚼越能品尝出其中的滋味。

推荐特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