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您来到51特产网

江西特产带芝麻的米饼 江西九江零食芝麻饼

当前位置:51特产网江西特产带芝麻的米饼 江西九江零食芝麻饼更新时间:2023-09-13 13:51:51

一. 湖北省 武汉 硚口区 芝麻酱

芝麻酱是制作武汉热干面的主要材料,大家都是被芝麻酱浓郁的香味吸引,口感浓郁,回味无穷。

主要功效

芝麻味甘,性平;有补中益气、润五脏、补肺气、止心惊、填髓之功效;可用于治疗肝肾虚损、眩晕、肠燥便秘、贫血等症。混合麻酱,富含蛋白质、氨基酸及多种维生素和矿物质、有很高的保健价值。它含有丰富的卵磷脂。可防止头发过早变白或脱落。常吃混合麻酱能增加皮肤弹性,令肌肤柔嫩健康,此外它含的高蛋白和脂肪酸,营养价值高,经常食用有防癌作用。

保管方法

用清洁容器盛装,存于阴凉、干燥、清洁处。酱上层可存持一层浮油隔绝空气,以抑制微生物繁殖。容器盛产,以免吸潮引起油脂败坏。

适用人群

一般人群均可食用。尤其适合骨质疏松症、缺铁性贫血、便秘患者食用;

芝麻酱相关食物

芝麻酱拌生菜 芝麻酱拌粉丝 芝麻酱拌豆腐 洋菜芝麻酱鸡丝 洋菜芝麻酱鸡丝

二. 陕西省 渭南 韩城 韩城风味芝麻烧饼

韩城风味芝麻烧饼,美味可口,闻名关中。饼呈圆形,主要用料是白面、食油、芝麻、调料。做法精细,先将和好的白面拉成扁状长条,再垫入食油和调料,然后卷好压圆,在圆心压上芝麻,成形后放入特置的铁鏊上油烙,然后置于鏊下的焦炭火旁烘烤即成。芝麻烧饼层层多,色泽黄,酥脆可口,人们尤喜伴食热凉郱。

西北人很喜欢吃面食,馍的品种千变万化,除了肉夹馍专用的外脆里软白吉馍之外,泡馍的馍也是专用的,因为泡馍非泡,而是“煮”,非此,馍怎能吸取羊肉鲜汤的精华,还能不散不糊,柔韧可口,羊肉汤还要保持清爽。

馍用上好的白面,加酵母,水(少),反复多次合成面团(很重要),(因为不会做,只能大概说说),微微醒一会,(醒这个术语我非常喜欢,好像让面粉宝宝跟睡美人一样)跟水完全的融合。但是并不要面团发酵。成为死面馍。然后放到饼裆里面烤熟,外面有一层白白的,有时候有点焦的面皮,里面是一层层、散发着麦面特有的清香的芯。可是记着了,实际上泡馍用的馍算是生的,不能吃,应该会消化不良。常见外地人将吃不掉的馍包起来说是晚上回去吃。我们都会好言相劝,不煮是不能吃的。

三. 贵州省 遵义 播州区 香炸玉米饼

原 料:精制玉米粉1000克,玉米面100克,白糖、黄油等适量。 调 料:洗沙馅50克。 制作方法:炸。先将玉米粉、玉米面加糖、黄油、水拌合后揉匀揉透,搓条下剂,包入洗沙馅压扁,再擀成薄饼,锅中烧色拉油至5、6成热,下入玉米饼坯,炸呈金黄色饼皮鼓起后即成
风味特色:色泽金黄,皮薄馅甜。 技术要领:选用袋装精制速溶玉米粉,擀饼时注意擀面和用力均匀,才不会露馅。( 遵义)

四. 贵州省 毕节 织金县 贵州织金的特产-血豆腐

贵州织金的-血豆腐等系列腊味食品系清代兵部尚书总督太子少保丁宝桢家乡对皇宫的贡品。每年腊月间,将山区农家的肥猪屠宰、切块成片加以秘方香料腌制而成,将猪血与酸汤豆腐揉捏成丸; 然后皆以独特的方法熏制,食之肥瘦相宜不腻,味美异香爽口,是享誉全国的地方之一。
贵州织金风味土制烟熏血豆腐忠于传统,用料考究,加工精细,质量上乘。是山外赤子倍加珍视的家乡美味,亲友之间馈赠表意的上佳礼品。备受前来国家级风景名胜区一一织金洞旅游观光的中外来客普遍赞赏。

五. 湖北省 孝感市 汉川 晏桐根的金钢脚

晏桐根的金钢脚:晏桐根,城关北街人。曾在北街现酒厂处设桶炉,以炕金钢脚为主,兼发麻花,猪耳朵。晏桐根的金钢脚,看起来很结,吃起来却很泡,既香又脆,很受青少年的欢迎,他发的麻花、猪耳朵,个个成形,成为汉川小孩最爱吃的风味小吃之一。

六. 湖北省 黄冈市 浠水 芝麻湖藕

芝麻湖藕为农产品地理标志产品。浠水巴河芝麻湖藕为鄂东四大名产之一,明清以来被列为朝廷贡品。此藕与一般藕不同,一般藕只7孔,芝麻湖藕有9孔。一般藕为圆筒形,表皮呈老黄色,多节而有节毛,生吃有渣;此藕身粗壮,每枝三节,每节长2尺左右,为四方形,面上有一凹槽,表皮白色,滋润如嫩玉,不长节毛,不生锈色,储藏十天半月色泽不变。生食甜脆可品,熟食炒不变色,煨炖不浑汤,且香味四溢。其名菜有蜜汁甜藕、藕粉丸、粉蒸莲藕等。( 浠水)

芝麻湖藕

地域范围

芝麻湖藕产区位于湖北省浠水县巴河镇西南部,芝麻湖藕产区东为许庙咀村,西为刘家墩村,南为乌金石窑村,北为芝麻湖村,产区版图面积94公顷,总人口 13.5万人。产区位于北纬30°28′46″—-30°29′4″,东经115°01′9″—-115°02′28″;产区距巴河镇4公里,距长江6公里,距大广高速公路3公里,距京九铁路浠水货运站10公里,交通便利。产区常年种植面积稳定在90公顷以上,总产量在2000吨以上。

七. 云南省 丽江 华坪县 纳西族的七星披肩

近代以来,丽江纳西族男子服饰与邻近汉族的基本相同。一般说来,农村青壮年男子下地劳动多穿一排布扣的对襟衣,外罩羊皮坎肩,下着长裤,穿本地布鞋,免冠或打头帕(俗称“搭头”),腰束带子;平日或赶街时多穿汉式长布衫,戴毡帽。妇女服饰,则明显保留本民族特点。她们内穿汗衫,中穿右衽宽腰大袖的大褂,前幅及膝、后幅及胫,外加毛质或布质的坎肩,下穿长裤(下脚不缝边),打脚带,脚穿挑绣图案的布绒面、皮底船形绣花鞋,逢年过节才穿袜子或裹上脚布。衣服多为蓝、白、青三色,在领、袖、襟等处绣有花边。腰束百褶围腰。妇女下地劳动或外出走亲访友时,再披上羊皮披肩。披肩的制作颇为精巧,背面上端衬着黑平绒或黑色毛幅巾,其下用七对皮条穗订有并排的七个绣花小圆布圈(早先妇女披肩肩部还有两个较大的绣花圆布圈以代表日月),这种“披星戴月”的披肩,象征着纳西族妇女的勤劳。已婚妇女在头顶梳发打髻,戴圆形的纱帕(“古井”);姑娘们则将发辫盘在脑后,戴布头巾或黑绒小帽。少数山区妇女,多着麻布衣裙。

泸沽湖云南一侧纳西族的服饰,与丽江纳西族有明显的差别。男女儿童13岁前均穿长衫,13岁行过成年礼(即女子穿裙子、男子穿裤子)后,他们才换上成人服装。成年妇女喜穿红、蓝、紫色的上衣,用彩色布条镶边,钉双排纽扣,穿浅蓝和白色衬里的双百褶裙,裙长及足背。她们还喜束红、黄色腰带,穿青布绣花鞋。青年男子头梳小辫,或盘在头顶或垂于脑后,壮年则戴自制青布小帽或皮帽。他们喜欢藏族服饰,如戴藏式呢帽,穿藏靴,佩铜、银质的大耳环,显得英姿骁勇。

新中国成立后,丽江纳西族的服饰有了较大变化,其趋势是向节省布料、便于劳动和工作的方向发展,且与汉族基本相同,只是姑娘们一般都还有一套民族服装。泸沽湖畔纳西族的服饰则变化不大。

八. 山东省 菏泽 曹县 韩集芝麻糖

生产历史韩集芝麻糖,生产历史悠久,做工讲究,香甜酥脆,风味独特,是曹县传统糖点类名吃,久负盛名,又以大刘庄所产芝麻糖最为著名。据刘氏后人介绍,明洪武年间,刘氏祖伯仲二人,从-县迁来后,为了生计,开始研制麻糖,世代相传,距今有600多年的历史。清朝顺治年间,大刘庄芝麻糖成为贡品。

技术工艺主要以大米、小米、大麦、芝麻为原料。制作分为三个步骤:第一步熬糖稀。先将精选大麦用26℃~27℃的温水浸泡7天,使其生芽,然后用石碾碾成芽浆。同时将精选的大米(或小米)蒸熟,然后混合大麦芽浆拌匀,装进大缸,用沸水泼浇进行发酵,两小时后,可淋出糖浆,进行熬制,即成糖稀。第二步制作半成品。将糖稀再进行熬制,使之变稠,制成糖饴,冷却到一定温度,加工成为半成品。第三步加工成品。将半成品在温度30℃加工房内进行摔打、抽拔、制孔,然后沾满精选脱皮芝麻,拧成麻花状,稍微冷凉就成为芝麻糖。做好的芝麻糖粗细均匀,每根麻糖中间都有129个小孔,两端封口不通气,食之酥脆,香甜适口。

产品特点及销售该产品,质量上乘,营养丰富。仔细品尝,满嘴香甜,回味无穷,具有酥、脆、香、甜等四大特点。又是利生益寿,涵养心田,健脾开胃,老少皆宜的保健食品。年产量仅100吨左右。2000年前,多是走乡串村散卖,2000年后,建立曹县清晨食品厂,采用礼品箱、盒包装,除在本县、周边县销售外,还销往泰安、曲阜、济南、商丘、开封、郑州等城市,颇受顾客的喜爱。

信息来源:菏泽市地方史志办公室

九. 陕西省 渭南 临渭区 芝麻盐

芝麻盐

把炒熟的芝麻铺成薄薄一层,用擀面杖来回的擀,直到把芝麻粒擀成碎末。

十. 江西省 上饶 婺源县 婺源的特色菜

婺源的主要特色菜有:糊豆腐----------- 特点:色香味齐全,常作为宴席上第一道下酒菜。粉蒸菜 ---------- 特点:味道不同于锅炒,香醇可口,为传统地方菜。粉蒸菜 ---------- 特点:肉嫩味美,滋阴补肾,营养丰富。粉蒸肉 ---------- 特点:肉香味醇,常吃不腻。粉蒸鱼----------- 特点:鱼肉起丝状,鲜嫩味美。清炖荷包鲤鱼----- 特点:红艳之色不变,鱼肉嫩而汤味鲜,壮阳补肾,营养丰富清炖甲鱼--------- 特点:香味诱人,肉汤鲜美,蛋白质丰富,滋阴养血
( 上饶)

推荐特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