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您来到51特产网

吉安特产地图 吉安特产哪里买

当前位置:51特产网吉安特产地图 吉安特产哪里买更新时间:2024-01-19 19:37:47

一. 江西省 吉安 安福县 安福冬笋

冬笋是立秋前后由楠竹(毛竹)的地下茎(竹鞭)侧芽发育而成的笋芽,因尚末出土,笋质幼嫩,是一道人们十分喜欢吃的菜肴。采挖冬笋影响竹子繁殖,但合理采挖也可以增加经济收入。



冬笋是一种富有营养价值并具有医药功能的美味食品,质嫩味鲜,清脆爽口,含有蛋白质和多种氨基酸、维生素,以及钙、磷、铁等微量元素以及丰富的纤维素,能促进肠道蠕动,既有助于消化,有能预防便秘和结肠癌的发生。冬笋是一种高蛋白、低淀粉食品,对肥胖症、冠心病、高血压、糖尿病和动脉硬化等患者有一定的食疗作用。它所含的多糖物质,还具有一定的抗癌作用。冬笋含有较多草酸钙,患尿道结石、肾炎的人不宜多食。

二. 江西省 吉安 吉安县 东固绿茶

东固绿茶产于吉安县东固山区,为地方名茶之一。该

山区由于常年云雾缭绕,漫射光线照射时间较长,鲜茶叶嫩、肉厚、品质好。以其为原料制作的茶叶产品,条索紧凑,细长园直有锋苗,身骨较重,色泽翠绿,调和一致费水冲泡后,茶叶鲜嫩浓列,色清明亮,滋味甜醇,颇受饮者欢迎。

三. 江西省 吉安 泰和县 泰和百合

泰和县种植百合仅十年历史,但发展速度迅猛,年产量已达百吨以上,主要销往香港、澳门及马来西来、新加坡等国。百合的鳞茎含多种生物碱、淀粉、蛋白质、脂肪等,可供食用。中医学上以鳞茎入药,有润肺止咳、清心安神功能,主治劳嗽咳血、虚烦惊悸等症。

四. 江西省 吉安 吉州区 吉安堆花酒

吉安堆花酒是江西省吉安市吉州区的。堆花酒酒色清澈、味绵甜、质醇美。以“清壳透明,浓香寓药香,入口绵甜,回味悠长,尾净”而饮誉省内外,被评为历届江西名酒。

堆花酒具有千年的酿造历史,堆花品牌饮誉江西南北,堆花酒原为庐陵谷烧,享誉四方,堆花酒名出自南宋丞相文天祥之口,文天祥早年于白鹭洲书院求学时偶至县前街小酌,但见当地谷烧甫入杯中,酒花叠起、酒香阵阵,脱口道:“层层堆花真乃好酒!”从此堆花酒名渐渐传遍大江南北,成为当地的传统佳酿。

江西堆花酒业有限责任公司系江西省重点酿造厂家。主要产品为堆花牌系列白酒,有上百个品种,产品在省内外享有极高的知名度,远销湖南、河南、广东等地,深受广大消费者喜爱。

堆花牌系列白酒产品是江西四大名酒之一,以优质大米为原料,集民间酿造精华,采真君山古清泉、用人工老窖发酵精酿而成。酒精度分38°、60°二种。酒色清澈、味绵甜、质醇美。以“清壳透明,浓香寓药香,入口绵甜,回味悠长,尾净”而饮誉省内外,被评为历届江西名酒。

1988年“堆花特曲”获中国文化名酒称号。1989年获首届中国食品博览会金奖,1993年荣获第三十三届比利时布鲁塞尔世界名优质量竟评银奖。1995年“堆花”商标被评为江西省著名商标。“堆花贡酒”荣获江西省酒类市场十大畅销王牌。1996年“堆花特曲”.“堆花贡洒”荣获江西省名酒及江西省免检产品称号。1997年“堆花贡酒”荣获中国食品名牌称号.1999年“堆花特曲”、“堆花贡酒”被江西省技术监督局确定为重点保护产品:同年堆花系列白酒荣获江西省名牌产品称号。2000年元月份、“堆花特曲”、“堆花贡酒”、“堆花缘酒”又荣获江西名酒称号。2000年6月,“堆花”商标被评为第四届江西省著名商标。2002年堆花系列白酒再次被评为江西重点保护产品。

五. 江西省 吉安 井冈山 香药菜

香药菜,又称西芎苗菜,中药名为蒿本,别名为蘼芜。以根入药,《本草汇言》记载:蘼芜,主头风风眩之药也,此药气味芳香清洁,故去风散湿,本草所称主咳逆、定惊气、作饮止泄泻,皆辛香发越郁遏不正之气欤;祛脑中风寒,治头痛头晕、流泪、多涕唾。其嫩苗是很好的膳用蔬菜,属无公害天然食品。

本品系采摘其幼嫩芽苗,通过沸水煮熟晒干的成品。可素炒、清蒸或煮汤,口感好,清香可口。经常食用,能治头痛、偏头痛,对各种风湿病有特殊疗效,是居家,宾馆的席上佳肴,又是馈赠亲朋好友的独特礼品。

六. 江西省 吉安 青原区 林生茶

林生银针外形芳壮毫显,挺直似针,色泽银灰,熠熠闪光,汤色杏黄,滋味醇厚回甘,毫香新鲜,开汤后,芽尖向上,绿绿下落竖立于杯底,条条婷立,上下交错,望之酷似石钟乳 。

七. 江西省 吉安 青原区 梳篦

    竹篦:采用当地特有的竹作主要原料精制而成,具有篦齿柔韧,篦发清污, 坚固耐用,美观大方的特点。 木梳:采用名贵的黄杨、楠木、山桃精制而成,制梳艺人善于选料,因料 施艺制成半圆形、猪心梳等。款式新颖,古朴典雅。 角梳:牛、羊角梳、,相传在明代制作木梳基础上发展而来,现已达到了 较高的技艺,尤其是羊角梳,透明坚固,花纹喜人。( 吉安)

八. 江西省 吉安 吉安县 永和豆腐

南宋文天祥起兵抗元,率部队经过与家乡一水之隔的永和镇时,粮草匮乏,士气低落。永和百姓用本地豆腐汤慰劳大军。文天祥尝后,连连称赞。部队在食用豆腐汤后,大受鼓舞,以高昂的斗志继续投入到抗元的战斗中。民族英雄文天祥为国捐躯后,永和百姓为了纪念他,就将他品尝过的豆腐,叫做 “永和豆腐”。

原 料:永和本地豆腐。

制作方法:把豆腐切成小块,放入锅中煮,中火煮10分钟,小火5分钟即可。

特 点:细腻、淳厚、爽滑、筋道,让人馋涎欲滴、胃口大开,既有利于人体吸收、消化,又增加了味道的鲜美性和口感的多样。

制作单位:吉安县东昌酒楼

九. 江西省 吉安 万安县 窑头豆腐

很早很早,在赣江流域就流传着关于万安饮食文化的名谚:“窑头豆腐百嘉酒”。在今日,窑头豆腐也是与万安鱼头齐名的名菜。凡是吃过窑头豆腐的人,都对其赞不绝口。它以洁白、嫩滑、柔韧、可口传世。尤其切成细丝而不断,摔在地下而不烂成稀泥状而传为佳话。用它再加工成油豆腐、煎豆腐等等、味质亦佳。

那么窑头豆腐究竟是怎样起源的呢?2007年6月,万安政协原副主席,一直从事史学研究的著名学者耿艳鹏先生在遍访该镇14个行政村,几十个自然村,察环境、找古迹、翻族谱、访老人,再查找上千部史学资料,才弄清它的大致历史渊源脉络,解开了这个难解之谜。

豆腐是中国的传统美食。相传是西汉开基皇帝刘邦的孙子淮南王刘安在看他手下的方士炼丹时无意发现的。李时针的《本草纲目》中也有相关介绍。在唐代,豆腐的制作技法传到川北剑门关后,武则天的家乡,四川广元人在进见武则天时带进了皇宫。

唐朝末年,有陈霖者,字时雨,河南人,科考中士,登进士第,得享御宴之幸。御膳上了很多,而陈霖唯独钟情豆腐。那日,御宴上光豆腐就上了三道菜。其中,有一道是豆腐丝,起先,陈霖还以为是那里的粉丝,吃起来才发现是豆腐做的。这让陈霖开了眼界:豆腐中有不少水分,怎么还能开成扯不断的豆腐丝?这豆腐肯定不是一般的豆腐了。陈霖光想着这豆腐好奇,连皇上说东道西些什么也忘记听了。于是陈霖便四处打听,终于在御善房学的厨头那里学到了豆腐的制作技法。后唐时期,陈霖被重用,官至庐陵(今吉安市)郡守,然不久便闲居家中。于是,陈霖便琢磨起豆腐的制作技法来,将善房学厨头的豆腐制作技法又推向 一个新的高度。

据窑头镇夏坪族谱记载:陈霖第八世孙陈彦富于南宋宝庆丙戌(公元1226)年从五云头狮迁居夏坪开基。经过近八百年的世代相传,不断创新,便有了今日的窑头豆腐。

窑头豆腐的制作工艺是有很大讲究的。选豆要精,入磨去皮和浸泡;水质要好,以硬度适中的地下水为宜,这是窑头豆腐的制作工艺的前提。同时,煮豆和点卤的也是制作工艺的关键。

十. 江西省 吉安 新干县 枳壳

枳壳是一种重要的中药材。历史上闻名全国的菊花型商洲枳壳,即产于新干三湖镇,至今已有1000多年的历史。宋时赵与时著的《宾退录》第10卷第135页记载的《枳壳商洲十一斤,枳实商洲一十斤》,即指送给皇宫的贡品。明代著名医学家李时珍在《本草纲目》中记载“枳壳、以商洲者为佳”。可见三湖的枳壳生产在历史上享有盛名。



特殊的地理环境和地貌特点以及丰沛的水资源孕育了商洲枳壳这一具有地方特色的优良道地药材品种。商洲枳壳是非常有特色的中药材品种。其外观表现出皮青肉厚、色白质坚、芳香纯正、果肉翻肚如口盆、果瓤横切似菊花的特点,在长期的中药临床应用中,具有破气、行痰、消痞的功效,疗效明显好于其它同类产品,在国内外市场上享有盛誉。



解放以后,特别是改革开放以来,在国家有关部门的支持下,商洲枳壳的研究成果不断涌现,栽培技术不断成熟,产品质量更加稳定,已成为新干县乃至江西省的一个道地药材品牌,也是国家有关部门首批建议的60个大宗药材GAP建设的品种之一。如今商洲枳壳的药用价值和经济效益越发明显。



目前,三湖已种植枳壳2800余亩,年产量达1700吨。

推荐特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