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您来到51特产网

恩施硒港土特产超市整改 中国硒港恩施站特产超市

当前位置:51特产网恩施硒港土特产超市整改 中国硒港恩施站特产超市更新时间:2024-05-10 03:30:00

一. 湖北省 恩施州 来凤县 来凤松花皮蛋

来凤松花皮蛋是湖北省恩施州来凤县的。来凤松花皮蛋利用来凤本地麻鸭所产鸭蛋制作而成。制作工艺独特,蛋清如玉,上有松柏叶状花纹,俗称松花,食之鲜嫩味美,余香满口,在国内外享有盛誉。

来凤土家松花皮蛋产自湖北恩施土家族苗族自治州来凤县,来凤松花蛋制作工艺已经有百年的历史,但是这一制作工艺即使是来凤本地人也鲜有人知道,只有少数的来凤人通晓这门工艺,并作出纯正的来凤无铅松花皮蛋!来凤松花皮蛋蛋体紧致有韧劲,即使从两三米的高空落下,也毫无破损。糖心十分浓稠、味特别纯香。吃完之后从嘴巴到喉咙有股浓郁的松花蛋香,久久无法挥散,甚至还有股十分清爽的甘甜!

来凤无铅松花皮蛋经农业部食品质量监督检验测试中心检测,符合GB9694-88一级标准,达国内先进水平,荣获2001年中国国际农业博览会优质产品奖。

二. 湖北省 恩施州 利川 利川黄连

利川黄连为地理标志保护产品。利川黄连为地理标志证明商标。恩施药材丰富,主要有利川黄连、窑归、板党、当归、天麻、贝母、田七等,利川黄连最为著名。黄连性寒、味苦,具有泻炎解毒、清热燥湿的功能,主治高热烦躁、胸闷呕吐、泄泻痢疾。利川市春迟夏凉,秋早冬寒,垣充沛,日照较少,为黄连生长提供了得天独厚的自然条件。利川市栽培黄连已有300多年的历史,是全国黄连的重要产地。

全世界种植栽培黄连最早的国家就是中国,其中,拥有将近1000年种植悠久历史的要数湖北省的利川市,自古以来被世人称为是中国“黄连之乡”,利川所产的黄连形如鸡爪,即有“利川黄连”之称,品质药用为全国最优,它别名又叫南岸味连,属于黄连中的名贵品种。

利川黄连形如鸡爪,根茎集聚成簇,黄肥坚实,早在唐代就列为贡品。1985年,利川被湖北省计委列为全省黄连基地县,并被国家有关部门指定为全国黄连生产基地。

利川位于鄂西南隅,属于云贵高原东北延续部分,为大巴山系余脉,武陵山系西北部,面积为4602平方公里。全市平均海拔1100米,最高点位于东北部的寒池,海拔2415米,最低点位于西南部长顺郁江出境处,海拔315米。利川地处中亚热带与北亚热带的过渡地带,属亚热带大陆性季风气候。与同纬度平原相比,具有明显的山地气候,低山四季分明、冬暖夏热,无霜期长,高山春迟秋早,湿润多雨,冬长夏短。年均气温8-12℃,年日照时数1278小时,年降雨量1500毫米,无霜期190天。

利川市为黄连生产作了大量艰苦、卓有成效的科学研究、技术推广工作,使利川成为全国黄连栽培新技术的原创地,全国黄连产地生态保护的示范地,中国“南岸味连”的正宗原产地。

《中国名乡大全》中记载,利川盛产的“鸡爪黄连”,出口日本和欧美等国。在2009年底由农业部信息中心举办的首届中国农产品区域公用品牌建设论坛上,“利川黄连”的品牌价值被中国农产品区域公用品牌价值评估课题组评估为5.99亿元,在中国品牌农产品百强排名中位居第89位。利川适宜种植黄连的地方很多,但最适宜的还是建南镇、谋道镇、汪营镇、忠路镇、凉雾乡、福宝山生态开发区等地海拔在1200米至1800米之间的高山地区。到2008年底,利川市共有黄连留存面积9.8万亩,占全国总面积的54%,黄连产业总收入达2.7亿元。

利川现有15个乡镇中有14个乡镇出产黄连。主要生产基地有:建南、汪营、谋道、忠路及福宝山5个乡镇和开发区,涉及有110个村、970个村民小组、3万多农户种植黄连。2009年利川黄连产业总收入4亿元,其中连农收入2.3亿元,销售企业1亿元,加工企业0.7亿元。其中,利川香连药业有限公司可谓是“近水楼台先得月”,以黄连为原料药,进行中成药加工,2004年通过国家“GMP”认证,其加工生产的“香连片”为国家中药保护品种和国家应急储备药品。利川市清江黄连开发有限责任公司是一家以黄连种植为主,集种植、加工、销售于一体的中药材专业公司,公司现有基地总面积4000余亩,其中黄连留存面积1500亩,产品以统连、枝连、黄连饮片为主,销往武汉、亳州及安国等地的药材市场及药材加工企业。

目前利川市黄连留存面积约5万亩。通过推广黄连之圣徐锦堂教授的“生态节能黄连栽培技术”后,从2001年以来每年以新栽培l万亩面积增长,预计到2010年留存面积将达到10万亩,每年产量超过4000吨,产值超过2亿元,药农增收1.2亿元左右。

地域范围

利川黄连形似鸡爪,称鸡爪黄连,又称南岸味连,是黄连中的名贵品种。利川黄连在当地已有300多年的栽培历史,相传北京同仁堂即以利川黄连为原料。1976年,利川被定为全国黄连基地。

特定品质

目前,利川黄连基地年留存面积4万亩,产量1400吨,质量居全国第一位,年产量仅次于重庆石柱,居全国第二位。以此为原料生产的中药片“黄莲片”,治疗肠炎痢疾功效独特。

文化典故

《利川县志·卷之七·物产篇》记载:“黄连,邑产甚多,似鸡腿者良。”说明明朝土司制度时期利川黄连已广有栽培,且有鉴别良莠的标准。其实,从唐至清代,黄连一直是利川重要的土产,并用作贡品。清朝以后,黄连种植面积逐渐增加。

三. 湖北省 恩施州 利川 利川山药

利川山药为地理标志保护产品。利川山药为地理标志证明商标。又名"薯蓣"。多年生缠绕藤木,有青、白、红藤三种。四月生苗延蔓,紫茎绿叶,叶有三尖,似白牵牛花叶而更光润。五六月开花成穗,乳白色。结荚成簇,荚凡三棱合成,空而无仁,大小不一,皮色土黄而肉白,可用以繁殖,煮食甘滑与其根同。地下具圆柱形肉质块茎,如脚掌者,称"脚板苕"。多用块茎或珠芽繁殖,块茎供食用;中医学上用作益健脾胃、补肺肾药,性平、味甘,主治脾虚泄泻、消渴、遗精、带下等症。据浙江农大《高等院校教材》载:山药含水分76.76%,碳水化合物19.68%,蛋白质1.89%,脂肪0.06%,粗纤维0.45%,灰分1%,还含有维生素A、B、C、E,胆碱、粘液汁、酶、薯芋皂甙等。利川山药以块茎大、根须大、根须少、皮薄、肉细、味美而著称。主产团堡、元堡、凉雾等地,年产达1000吨以上,主销川、鄂、湘诸省。( 利川)

利川山药,在利川市有1500多年的种植历史,地道的山珍佳肴,是来自山野的“绿色之风”,富含硒、锗等稀有微量元素,性平味甘、无副作用,是医疗上一种常用中药,也是人们喜食的一种上乘滋补蔬菜和天然保健品。利川山药中尤以利川市团堡镇产的红皮山药品质最佳、药用价值高,其特点为皮薄(呈淡紫红色)、色白、质实、高粘液质、水分含量低、味清香怡人、口感绵和。 2007年,利川山药成为国家质检总局地理标志保护产品;2008年,利川山药产地被国家绿色食品中心认定为“全国绿色食品原料标准化生产基地”;2009年,利川山药获国家绿色食品认证;同年,在农业部信息中心举办的首届中国农产品区域公用品牌建设论坛上,“利川山药”的品牌价值为2.32亿元;2010年,“龙船水乡”牌利川山药获国家有机转换食品认证;同年,“龙船水乡”牌利川山药被选定为上海世博会专供产品,在国际有机食品博览会成功签约160万美元。

根据《地理标志产品保护规定》,国家质检总局组织了对利川山药地理标志产品保护申请的审查。经审查合格,现批准自即日起对利川山药实施地理标志产品保护。

保护范围 利川山药地理标志产品保护范围以湖北省利川市人民政府《关于拟界定利川山药地理标志产品保护地域范围的函》(利政函〔2006〕50号)提出的范围为准,为湖北省利川市团堡镇、柏杨坝镇、建南镇、忠路镇、谋道镇、汪营镇、元堡乡、凉雾乡、文斗乡、沙溪乡、毛坝乡、南坪乡、都亭街道办事处、东城街道办事处等14个乡镇街道办事处现辖行政区域。

四. 湖北省 恩施州 咸丰 瀑泉茶

瀑泉茶是湖北省恩施州咸丰县黄金洞乡的。瀑泉茶品质特征:外形紧秀匀整,色泽嫩绿油润,嫩香浓郁持久,滋味鲜爽醇厚,汤色明亮,叶底嫩绿。

咸丰生态环境好,农药残留低,生产的茶叶无泥腥味,有天然兰草香,市场前景广阔。

五. 湖北省 恩施州 恩施市 玉米爽

该饮料具有浓郁的玉米香味,口感细腻滑爽,风味独特;同时该产品富含蛋白质、氨基酸、不饱和脂肪酸及有机硒等矿物质,且有降低血清胆固醇,调整肠道功需的有机硒,具有极高的调节视力和防癌抗癌作用,更是不可多得的食疗佳品,故被称为“中国一绝”、“黄金食品”。

六. 湖北省 恩施州 恩施市 沙地油栗

沙地油栗产于恩施市沙地乡,系恩施市林特局通过品比试验和生产试验,从板栗地方种中决选而成的板栗良种。

沙地油栗树冠紧凑,树势强壮,树姿半开张,圆头形,中果枝,叶大呈倒卵形,叶面有光泽,总苞椭圆形,中等大小,苞皮薄,成熟时呈十字开裂,出实率大于45%,实果平均单果重11克,果面粽红色、油亮、外形美观,涩皮易剥,果肉香甜可口,营养丰富。据中国农科院原子能所测试,内含蛋白质8.9%、糖18.8%、8脂肪%、淀粉64.3%,含硒、锌、铁、钙等20余种微量元素。该品种适合在海拔1400米以下的微酸性黄壤和砂质壤土种植,每亩种植55-110株为宜。

沙地油栗于19世纪年代在恩施市沙地乡大池村被发现,而且当时在该村进行了小规模开发。19世纪80年代末90年代初经恩施市林科所开发研究,选育成地方优良品种,恩施市科委将其定名为“沙地油栗”,并通过中国农科院原子能利用研究所测试,其品质优良。1998年以来,沙地乡政府依靠科技、合理规划,对沙地油栗进行了产业化规模开发。一是与湖北民院联姻,在板栗的储藏保鲜、病虫防治、系列产品开发等方面取得了实质效果;二是办好了大池村和长脚坡林场两个沙地油栗生产基地,面积达1万亩;三是为“沙地油栗”正名。1999年,经州农作物品种审定委员会认定,该品种属地方优良品种,并正式定名为“沙地油栗”。2000年9月下旬,在湖北民院和恩施市政府主办、沙地乡政府和湖北民院园艺系承办的“恩施市板栗生产学术研讨会”期间,来自全国种地的30多位知名干果专家对沙地油栗进行品评和学术交流,对基地进行了实地考察,认为“沙地油栗富含硒、锌、钙等微量元素,属地方优良品种,可在长江中下游或南方大部分地区示范推广种植”。自此,沙地油栗踏上了快速、高效、科技含量高、规模开发的产业化建设轨道。目前,沙地乡已发展沙地油栗3.2万亩,年产量达11万公斤。

七. 湖北省 恩施州 巴东县 巴东魔芋

巴东魔芋是湖北省恩施州巴东县的。巴东县的土壤和气候特别适合种植魔芋,种出来的魔芋品质好、个头大。

魔芋属被子植物门,单子叶植物纲,天南星科。它能加工成精粉、粉丝、芋糕、罐头等风味食品,倍受国内外美食家的青睐。还有消肿散淤、解毒止痛、抗癌防癌、降低胆固醇、防治高血压、清洁肠胃、帮助消化之功效。对胆石症、心血管病、糖尿病、便秘痔疾也有较好的治疗效果。魔芋中还有一种叫做“海曼纳”的物质,它能控制人的体重,长期食用可以减肥健美。魔芋不仅是理想的食品,而且是重要的工业原料,被广泛用于石油勘探、化工、印染等行业。

巴东既是三峡库区重点移民县,同时也属于国家西部大开发范围。为充分利用优势资源,发展特色产业,加快鄂西山区农民脱贫致富步伐,湖北省人民政府下发了《关于大力推进我省魔芋产业化建设的决定》,制定了《湖北省魔芋板块经济发展规划》,将恩施州定为全省魔芋生产中心区,巴东县是全省、全州魔芋产业化建设和魔芋板块经济发展规划的重要组成部分。

近年来,巴东县按照“一县一特”、“一村一品、一村一业”模式,引导农民发展魔芋产业,并引进2家魔芋初成品加工厂,让村民在家门口就能销售魔芋,目前,魔芋种植面积6.3万亩,产量22万多吨,主要分布在清太坪、金果坪、野三关等乡镇。主要推广魔芋芋鞭良种繁育技术,2005年巴东县被全国授予魔芋种植大县。

八. 湖北省 恩施州 恩施市 恩施酱香饼

恩施酱香饼是湖北省恩施州恩施市的特色小吃。恩施土家香酱饼以香、甜、辣、脆为主要特点,它香中有香,甜中带绵,辣而不燥,外脆里软。

土家酱香饼也叫香酱饼,是湖北省恩施长阳土家族的一种特有的小吃。

恩施酱香饼的制作方法:

面料:高筋面粉20斤、干酵母50克、泡打粉65克、糖2、吉士粉半匙、水12斤、色拉油400克、

馅料:生猪肥肉末(不要瘦肉)11斤、蒜5两、姜5两、孜然5半匙、辣椒油适量、辣椒粉适量、豆瓣酱适量(炸熟)鸡精粉适量、蚝油半瓶(或老抽适量)盐适量辣椒油: 色拉油(适量)在没开的时候倒放辣椒粉(适量)中搅匀制作饼表面油: 色拉油30斤,大葱5根,大蒜,姜各半斤,麻椒20克,芹菜4两,花椒25克,大料20克,桂皮30克,当油开的时候把这些料倒入炸至无水份捞出既成.

制作:

1.面粉,面料倒入和面机和面,色拉油分二次倒入和匀。

2.面揪剂子每个135---150克,擀皮抹一层满薄薄的馅,包起来擀成饼,在饼的上面抹上一层匀称的馅。在馅的上面在抹一层表面油。

3.在饼的上面撒上一些芝麻(生)葱花

4.饧三至五分钟,放入烤箱,烤至表面金黄色即可。

九. 湖北省 恩施州 利川 利川红

利川市毛坝镇兰田村地处星斗山腹地,常年云遮雾绕,深山里,一片片茶园青翠。这里的各种茶成了当地人的主要收入渠道,也就是这里的茶,经过采摘,加工,装箱,漂洋过海,来到德国汉堡,最终走进欧洲的家庭。

毛坝镇从优化资源配置,推进利川红茶业集团组建,完善其标准体系建设,申报“利川红”地理标志证明商标。在武汉、北京、广州等地建立“利川红”茶叶旗舰店和连锁店,主推毛坝茶产品,抢占国内市场,打造中国“宜红”第一乡。

十. 湖北省 恩施州 咸丰 矿泉水

省内矿泉水(水温( 湟中)

推荐特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