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您来到51特产网

太和县有什么土特产吗 安徽太和特产是什么

当前位置:51特产网太和县有什么土特产吗 安徽太和特产是什么更新时间:2024-01-14 23:09:19

一. 安徽省 马鞍山 和县 “鸡笼山”辣椒酱

   善厚属山区丘陵地带,当地农民生产辣椒销往各地。后配制生产成“鸡笼山”牌干妈老系列辣酱食品。制作原料有辣椒、辣油、葱、姜等加工而成。几十年来,一直沿用传统工艺,精心酿造,具有优雅细腻、香辣突出的特点。是居家、旅游和馈赠亲友之佳品。

二. 云南省 昆明 五华区 昆明太和豆豉

昆明太和豆豉是云南省著名的传统食品,已有100多年的生产历史。相传太和豆豉原产在江西省太和镇,清康熙年间传入四川,后从四川传入昆明。长期以来,昆明制作豆豉的师傅,根据本地的原料和人们的口味,对原配方和工艺不断进行改进,使之逐渐形成具有滇味特色的昆明太和豆鼓。

太和豆鼓其色呈红褐又有光泽,味道咸鲜略微回甜,分粒酥软而不碎,保持了豆豉固有的风味,不酸不霉,营养丰富,易于贮存,食用方便,是佐餐调味的佳品。昆明太和豆豉以本地产的"乌嘴豆"(黄豆)最佳,配以食盐、糯米、甜酒、红糖、八角、茴香等辅料,经淘洗、浸泡、蒸煮、制曲、拌料、装罐、后熟而成。昆明太和豆豉呈颗粒状,具有豆豉特有之香气,滋味鲜美,咸淡适口,食法简便,可蒸,可炒,荤素皆宜。

三. 江西省 吉安 泰和县 役乳兼用牛

省畜牧技术推广站和泰和县畜牧兽医站在泰和县澄江,上田,沿溪等地,将体格健壮,气宇轩昂的瑞士西门塔尔公牛与毛色金黄,温顺娴静的本地母牛黄牛杂交而培育出一种新畜种,这种牛,肢直蹄坚体敦实,两眼大而明亮,尾巴摆动有力,既可耕田,又能挤奶,称为役乳兼用牛,据1984年对六头役乳兼用牛产奶量统计,第一个泌乳期每头平均产奶1590公斤,日平均5。2公斤,乳脂率为5。18%;产奶二十天后,便进入使役期,担负五至七亩耕种任务,也未见产奶下降。其中二号牛,在炎热天气下连续使役一星期,每天耕作时间长达四、五个小时,日产奶仍能保持5公斤左右,1985年又对进入第二个泌乳期的三头牛测定,日平均产奶8。7公斤,产奶量比第一个泌乳期提高60%。这项研究。天辟了把传统的役使耕作型牛育成役,奶,肉综合经营型牛的道路,发展前景广阔。

四. 四川省 成都市 郫都区 太和卤牛肉

“太和卤牛肉”因产于郫县回族聚居的太和场(团结镇)而得名。于清朝末年形成,在川西平原远近闻名,腌卤行业中独树一帜。其特点是软硬适度、咸鲜适口、 色泽红亮、食不落渣、香气浓郁、回味悠长。( 成都)

五. 安徽省 马鞍山 和县 白桥茶干

白桥茶干:和县地方,久负盛名,有80多年历史。以黄豆为主要原料制成干坯入锅后,用隔年的陈酱煮,再加上八角、丁香、甘草、白芷、桂皮、冰糖等精制而成,色泽红润,柔韧相济,越嚼越香,营养丰富

六. 江西省 吉安 泰和县 竹篙薯

竹篙是明代弘治年间,采用本县桥头山区的野生山药,在赣江两岸冲积平原上,经过五百年左右的选育培养而成的。全国泰和仅有。



竹篙薯一般每根长40-70厘米,重150-500克,由于形如竹篙,故称竹篙薯。它含有丰富的淀粉和糖类,还有蛋白质、维生素及矿物质元素,营养丰富,松脆可口,老少咸宜。因它性平、味甘,有益脾健胃、滋肺补肾、治油腻、助消化之功效。药用主治脾虚泄泻、消渴、遗精、带下等症。

七. 江西省 吉安 泰和县 三杯乌鸡

三杯乌鸡以被誉为“白凤”的泰和县武山乌鸡为原料,烹制时不放汤水,只需配一杯甜米酒,一杯香油,一杯酱油,至于砂钵中煨制而成。肉质酥嫩,原汁原味,浓香诱人,味道醇厚。

八. 江西省 吉安 泰和县 泰和酱食品

泰和的酱食品有酱油、豆豉、酱菜三大类。泰和生产酱油已有160年的历史,其配料精当、制作精细、味道咸中带甜、浓度高、烹调菜肴色泽和润。品种有建设、生产两种普通酱油,还有制作技术比较复杂,用料、工艺要求较高的富强特级酱油,近年来又在富强酱油基础上配以泰和乌骨鸡,制成营养丰富、香味醇美的乌鸡酱油。产品远销省内外。民国初年,泰和沿溪渡的酱油在美国芝加哥国际酱油评选会上获优质奖;50年代,富强酱油在上海华东调味品协作区评比中被评为优等产品;乌鸡酱油在1989年的广交会上获得好评。

泰和生产豆豉早在宋朝就颇负盛名,四川豆豉的制作方法即由泰和传去。泰和豆豉乌黑、香甜,既能佐餐,又可作菜肴调味品。据清道光《泰和县志》载,豆豉还可作药用:豆豉性温,能发能补,对伤寒头痛、发热鼻塞、流鼻涕初起,以之加葱姜少许,煎汤热服,出汗即愈。

酱菜是泰和酱食品中的佼佼者,其中又以甜酸萝卜为最。甜酸萝卜配料独特,是泰和地方传统产品,它集甜、酸、辣、鲜、脆于一身,回味绵长,且有生津开胃、消积化食的功效,有"未吃先流涎,吃了还想吃"的吸引力。此外,还有酱荞头、酱萝卜、什锦菜、多味酱等20多个品种。1985年,泰和酱菜在山东济宁召开的全国轻工业系统食品调味技术协作会上,被评为国内独创的地方传统产品;1986年,什锦菜、多味酱被评为江西省优质产品;1987年,甜酸萝卜获省优质产品称号,什锦菜获轻工业部优质产品称号。产品远销本省各地市以及江苏、浙江、广东、深圳等地。荞头、酱菜已进入香港、日本市场。

九. 江西省 吉安 泰和县 胖大海凉粉

胖大海凉粉

胖大海凉粉采用生物技术,结合现代营养学,食品学,医学,保健学,选用纯天然胖大海,凉粉草,海藻提取物,蔗糖精制而成。具有清热解毒、润喉养肺,醒酒清神、降低体内血脂、胆固醇,调节人体新陈代谢,增强人体免疫力之功效。该品味甘,性凉,口感纯真。尤其适合夏季降暑,烟酒过多引起的咽喉燥涩以及秋冬气候干燥季节引用,为四季保健,美容,时尚饮品。胖大海凉粉采用生物技术,结合现代营养学,食品学,医学,保健学,选用纯天然胖大海,凉粉草,海藻提取物,蔗糖精制而成。具有清热解毒、润喉养肺,醒酒清神、降低体内血脂、胆固醇,调节人体新陈代谢,增强人体免疫力之功效。该品味甘,性凉,口感纯真。尤其适合夏季降暑,烟酒过多引起的咽喉燥涩以及秋冬气候干燥季节引用,为四季保健,美容,时尚饮品。

十. 河北省 邢台 南和县 麻头纸

走进和阳镇,知道麻头纸的多为该镇的杨牌村村民。这里的老人告诉记者,旧社会因为村民们穷,为了生存,少数村民们便开始学起一种技术——制作麻头纸,并成为村民的一种营生。

“麻头纸已经有几百年的历史了。”村里的老人说:“古时候,朝中重臣向皇上进谏的奏折、民间向官府申诉冤情的状纸,或制作鞋底、糊窗、裱房屋、订账簿等,所用的纸多是这里的村民制作的。甚至解放前还用来做解放区的钞票。”

18道工艺展现灿烂文化

今年80多岁的杨会章老人对当年制作麻头纸仍记忆犹新。“工序要求可严呢,有18道。”分为“展绳”、“泡龙柜”、“澄绳”、“锛绳”、“串麻”、“掐麻”、“蒸浆”“龙柜蜕”、“洗细麻”、“掐麻豆”等,就是先拆开烂麻绳上的疙瘩,将烂麻绳泡在特制的槽子里洗干净,再用刀斧将麻绳截短,放在特制的石碾上压成浆,用石灰水洗干净后,把浆放在锅里蒸熟,再用石灰水洗净。最后,将纸浆放入坑中打好后,用二尺半长、一尺二宽的特制帘子进行抄纸,直到“水中银花现,帘上白云升”时,便有了洁白的麻头纸。

村里的老人讲,村民们为了多挣点钱,往往带上很多麻头纸徒步到山西、河南去卖,能占到全国一半多的份额。

推荐特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