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您来到51特产网

广州特产副食哪家可靠 广州特产副食需要多少钱

当前位置:51特产网广州特产副食哪家可靠 广州特产副食需要多少钱更新时间:2023-09-05 06:00:51

一. 广东省 广州 番禺 鲥鱼

俗称“三黎”。生活于南海和珠江口咸淡水交界的水域。三黎白天多伏水底栖息。待黎明和黄昏天色不很明亮时在水面上层游动,这正是一天中最好的捕捞时机。三黎鱼出水不久即死,故所有海鲜摊档均以冰鲜出售。如要吃到最新鲜的三黎鱼,唯有到万顷沙、新垦、横沥一带海边餐馆享用。食三黎鱼也十分讲究,通常将三黎鱼带鳞蒸熟,食前才把鱼鳞去掉,这样的味道更为鲜美。( 番禺)

二. 广东省 广州 番禺 绿村黑蔗

绿村黑蔗

榄核镇绿村村位于榄核镇中部,是番禺大沙田地区中土地肥沃的一个村,种植黑蔗(即黑皮果蔗)是全村农民农业收入的主要来源。全村总耕地面积2424亩,其中黑蔗面积1750亩,占全村耕地总面积的72%。2000年,种植黑蔗带来的经济收入达到

708万元,占绿村村农业总收入的62.6%。

绿村种植黑蔗有着悠久的历史,自从土地改革以来村民就已经种植黑蔗,当时是每家每户在自留地种植小量的黑蔗,面积只有60多亩。随着政策的引导、经济意识的提高,黑蔗种植逐步进入规模化生产,种植面积的扩大,种植技术的提高,产量的不断增加。种植面积由1984年的100亩,跃升到1985年的300多亩;1986年以后,黑蔗种植面积迅速扩大,到1990年已达到1200多亩。

为提高黑蔗种植的经济效益,增加农民收入,村干部想方设法扩大黑蔗的销售渠道,通过了解市场信息,掌握市场的动态,引导发动农户组织北运专业队将村里种植的黑蔗运往上海、郑州等地销售。同时,积极指导群众从生产技术上严把质量关,在用药时结合虫期发生使用无公害农药,在施肥上根据土壤地力的情况因地制宜实施配方施肥等。

经过多年的努力,绿村黑蔗形成了自身的特色,主要特点有:表皮黑而油润无虫节,蔗身高而挺直,节与节之间疏而有序,肉质脆而甘甜。由于质量好而得到了销售市场的认同,销售价格一般比邻近镇、村的黑蔗高3—5元/担,从而增强了农户种植黑蔗的信心。本村黑蔗面积由90年1200多亩大幅度增加至2000年1750亩,年亩产量也由1990只有5—6吨提高到2000年7-8吨,北运队伍由1990年的2个专业队增加到目前的6个专业队。

绿村黑蔗以连片规模的种植,优良的品质,加上畅通销售渠道,成为榄核镇农业的拳头产品之一。在近年黑蔗销售形势处于历史低谷的情况下,仍然能产销两旺,2000年更是取得产量、收入两大丰收,是农民增收致富的重要途径。

三. 广东省 广州 从化 青梅

从化梅的品种有腊梅、大肉梅、鹰嘴梅、蜡象梅、钩头大肉梅、台湾大肉梅、大青叶梅(大核青梅)、石梅、滑柳梅、胭脂红(红面珠敦梅)、大木梅和青梅等12个,其中以大青叶梅栽培最多,品质较优。梅的经济价值高,种后3--5年结果,12年--20年为盛产期,单株产量10--15公斤,平均亩产130公斤左右,果实于清明后成熟,是一年中最成早熟的一种水果。梅可加工制成梅酱、话梅、乌梅、陈皮梅、甘草梅、密饯梅等10个品种。( 从化)

四. 广东省 广州 越秀区 广雕

雕刻艺术在我国有悠久的历史,按雕刻的质体分类,可分为牙雕、玉雕、木雕、石雕、砖雕、骨雕等。广雕是指以广州为代表的具有岭南地方特色的雕刻工艺及其制品。广雕中最负盛名的是牙雕、玉雕和木雕。

文化:据史书记述,我国牙雕工艺已有30OO多年历史,广州牙雕的出现比中原地区稍晚,始于晋代,亦有2000多年历史。在西汉南越王墓出土文物中有一捆5支大象牙,最大的长达126厘米。据鉴定,象牙的产地是非洲,可能是通过海上丝绸之路运来的。另外还出土了刻画象、象牙算筹和残牙雕器等。可见这些象牙是进口雕刻作原料之用,如果鉴定属实的话,那么,广州牙雕的历史就要大大推前了。过去岭南人,特别是广州及珠江三角洲人视象牙为吉祥之物。认为可以“辟邪除秽”。这里介绍的牙雕是指象牙雕刻。广州的象牙雕兴盛于明代后期,经过历代的发展,逐渐成为广州的著名。

品种:广州人认为玉与象牙一样,能辟邪消灾,如意吉祥,因此特别喜爱玉,视玉为宝。广州街上大多数的俊男靓女颈上都挂玉雕小牌(玉坠),手上戴着玉戒指或玉镯。

1983年在南越王墓0土大量的玉器,其中有玉壁、玉盒、丝褛玉衣、玉印、玉佩、玉角杯等130多种“汉玉中的稀世之宝”。这些工饰精品均经精雕细刻,构思奇妙、工艺精湛。这说明广州的玉雕工艺,在西汉时代已经达到了相当高的水平。而广州的玉雕工艺兴盛于唐代中后期,亦有千多年的历史,可谓源远流长。广州玉雕艺术继承了宋代巧色玉的传统,创造了“留色”的特技,显出了原玉的天然颜色,特别精美。到清代道光年间(19世纪初叶),广州玉雕工艺制造业已成行成市,而且出现了玉器工商行会组织。

广州玉雕艺人汲取各地玉雕技术,博采众长,与广州牙雕技艺结合起来,在品种、工艺、用料等方面创造出自己的风格。广州玉雕的原料多选自粤西信宜的“南方玉”。信宜玉呈草绿色,半透明,多自然斑纹,磨琢后晶莹通透,别具一格。广川玉雕制品有首饰品和摆设品两大类。首饰品有玉镯、戒指、耳环、玉坠以及以金银宝石镶嵌的玉饰等。摆设品有传统的花卉、人物、鸟兽、瓶罐以及玉球、花舫、宝塔等别具风格的高级工艺品。其中通雕玉球是广州玉雕艺人攻克玉石高硬度、难加工的产品,这种玉球构思独特,造型精美,多达20多层,大球套小球,厚薄均匀,各层转动自如,托在手上轻轻晃动,会传出玉石碰击的清脆声,而球上还雕上山水、花卉、人物、虫鱼、花鸟等衬花,形象生动逼真。其中一座18层吊缚双狮子母球曾获1978年全国科学大会奖。薄胎南方玉碗和玉雕小茶具也是广州玉雕中的精品,是中国玉雕艺术的珍品。

五. 广东省 广州 番禺 番禺米粉

是广东米粉中获得“国家轻工部优质产品”称号的米粉,包括排粉及银丝米粉两种。其特点是:爽滑、不断条、不退溶,适合放汤、煎、炒、火局、炸等多种烹饪方法
( 番禺)

六. 广东省 广州 从化 西洋青

西洋青

西洋青是从化清香农庄的之一。它是将新鲜西洋菜经过特殊脱水处理后制成的干制食品,存放在特制包装里。煮时,将西洋青渗水后,在猛火上炒熟就行了。它具有与新鲜西洋菜一般的口感,是一种很有特色的绿色食品。

七. 广东省 广州 增城 仙村马蹄

增城仙村所产马蹄(即荸荠),以个大蒂小、肉厚皮薄、爽脆清甜、无渣多汁著称。无论生吃、熟食,都有清润生津、消暑化痰的功效,是盛夏清凉解暑的佳品。改革开放后,增城市种植马蹄面积5178亩(其中仙村镇3500亩),亩产平均1513公斤,远销国内外。

八. 广东省 广州 番禺 老火汤

老火汤

广东人向来有喝老火汤的习惯。用适时材料煲上数小时的汤,既美味又有功效。常见的有“莲藕绿豆汤”、“生鱼西洋菜汤”、“红萝卜马蹄猪骨汤”和“霸王花瘦肉汤”等等。

九. 广东省 广州 番禺 石楼禾虫

石楼禾虫

禾虫是生长于水稻田土壤中的环节动物,过去曾广泛分布在番禺“大沙田”的水稻产区,是番禺的一种传统土品。近十多年,由于农药、化肥的使用,禾虫产量明显少。番禺区石楼镇地处珠江河畔,土层深厚、水质好,且不少农民素有培殖禾虫习惯,基本掌握培殖技术。该镇生产禾虫以个体肥大、色泽金黄、味道鲜美、蛋白质丰富等特点,在本区、邻近县市及港澳地区享有较高的知名度,深受食客的欢迎。

为挖掘传统名优产品,提高农业生产的综合效益,2000年番禺区把石楼沙北禾虫培殖基地纳入农业产业化项目,通过完善农田路网,改善生产条件,总结并推广禾虫培殖经验,使产量和效益逐步提高。该镇现有禾虫培殖较多的有沙北、沙南、江鸥、海心、青流、裕丰等村,面积8100多亩,生产已初具规模,并有不断扩展的趋势。目前,全镇一般年景年产鲜禾虫80多吨,成为部分农民增收致富的一条重要途径。

禾虫一年主要收获两造,部分农户已从季节性培殖发展到基本实现常年生产。每年早、晚两造水稻抽穗扬花前后,即早造5-6月,晚造9-10月,大量收获上市。

十. 广东省 广州 增城 菜心宴

小楼盛产的增城菜心,具有菜质鲜嫩,香脆甜爽,风味独特,营养丰富的特点,具有稀释、清除肠道毒素,治疗便秘,预防肠癌,美容保健的功效。煮之快熟,嚼之爽脆,尝之甜美,吃起来无渣,非一般菜心可及。 菜心的吃法也有多种:可以生炒、盐水煮、炖汤、炒饭、煲粥。此外还可晒作菜干,用于煲汤,有清热祛湿、清肝明目的功效。

推荐特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