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您来到51特产网

黄山特产梅干菜扣肉小烧饼 黄山梅干菜扣肉烧饼60个酥饼

当前位置:51特产网黄山特产梅干菜扣肉小烧饼 黄山梅干菜扣肉烧饼60个酥饼更新时间:2024-01-28 02:02:22

一. 江苏省 南京市 秦淮区 南京梅花糕

南京梅花糕

梅花糕源于苏州,相传乾隆皇帝下江南时见梅花糕其形如梅花色泽诱人,故作品尝,人口甜而不腻,软脆适中,胜过宫廷御点,大加称赞,故流传至今。在南京梅花糕制作上,后又加入小元宵、青红果、松子仁等,使其味道更加鲜美,外焦里嫩,而且有豆沙、果酱、果仁等十几种配制方法,把梅花糕又推上了一新的境界,是目前小吃中的又一个新的卖点。

二. 湖北省 武汉 江汉区 老会宾五叶梅

位于汉口六渡桥的老会宾酒楼制作的宴会名点五叶梅颇具匠心:不仅皮薄馅鲜,而且造型美观,形如五叶梅,五角上分别有红火腿末、蛋黄末、绿香菜、白虾仁、黑发菜,五彩缤纷,诱人食欲。

三. 广东省 清远 连州 星子扣肉

在连州,扣肉不但是佳肴,而且是宴席上的主菜。每逢年节或宴请宾客,无扣肉则不成宴。连州扣肉以星子镇做的最佳。星子扣肉的做法工序繁多,集合水煮、油炸、气蒸的烹饪技术为一体。星子扣肉的做法:将带皮的五花猪肉(俗称“五层楼”)一大块,煤开水,放进去煮至八成熟,(用筷子能插入为宜),取出。用小竹签在肉皮表面上扎小眼,扎得越密越好(俗称“打针”),这样炸出来的扣肉皮与肉才不会脱离,这是一煮。趁热在肉皮表面抹老抽、甜酒汁或黄糖。然后将整块肉皮朝下放进烧至七八成热的油锅里炸。炸时以文火,把肉皮炸成红棕色即可捞出沥干油,这是一炸。再把整块炸好的肉放入锅中用水再煮(俗称“出水”),一直煮到表皮松软起泡,才将扣肉取出沥干水分,些为二煮。把炸好的肉切成件,每件大约0.8厘米厚,两块肉之间可夹上炸过的香芋或慈菇,肉皮朝下,在碗里排好,再将南乳、白糖、老抽、生抽、米酒、盐等用少许水调匀,涂在肉上,把碗放在蒸笼蒸20分钟左右取出,些为一蒸。最后取一碟子盖在碗上,将蒸好的内反“扣”在碟内,让红色的肉皮向外,一碟色、香、味俱全的星子扣肉便可上席了。(文选自《连州民俗大观》曹春生著)星子扣肉是传统宴席名菜,特点是色泽金黄,芋和肉皆肥而不腻、松软爽口、浓香四溢,具有清热袪火、滋润肤色功能。

四. 安徽省 黄山市 黄山区 黄山河螺丝

黄山河螺丝是安徽黄山风味小吃。黄山市境内溪水清澈,浅底尽沙,没有污染,所产之螺丝,质地高出田螺一筹。肉青白细嫩,且无泥腥气。黄山河螺丝略小于田螺,加工时,先剪去其尾端,配上油、盐、葱、姜、醋,入锅烧炒,滋味特别鲜美,深受食客喜爱。

五. 陕西省 宝鸡 岐山 稍梅包子

稍梅包子

稍梅包子,又称稍米包子,形如酒壶,稍端形似梅花。其特点是皮薄松软、油香爽口。清代光绪初年传入岐境,最初由县城三义馆经营,声誉渐起,遂流布各乡、镇。尤以“长有包子”独具特色,其包子皮薄均匀,用料讲究,肥肉去皮,瘦肉抽筋,菜鲜、油多、调料佳。品种有糖、油、肉、菜等多种,其特点油香不腻,软绵适口。经营者刘长有,始终采取薄利多销原则,从不偷工减料,故当时县内流传有“进了南门顺城巷,长有包子吃得香”的民谣。

六. 广东省 梅州 梅县 农家梅菜扣肉

农家梅菜扣肉

梅菜扣肉,以肥而著名。如果你正在节食减肥,这个菜可不适合你。

一般第一次品尝

此菜的人,都会因为它的肥腻而止筷。然而当你大胆地咀嚼一块,满嘴流油的时候,你会感觉他绝对没有红烧肉那么的肥腻。梅菜吸油,五花肉又会带着梅菜的清香

,梅菜和肥五花肉的搭配真的可以说是合味(客家话)。

梅菜扣肉,有人把他归为客家菜,有人把他归为赣菜,但管他是什么菜系,它的确是南方有着悠久历史的一道家常菜。

梅菜扣肉,只是扣肉里面的一种,比如用普通的菜干、咸菜,甚至干豆角,再甚至可以不放这些配料

(比如:东坡肉),但是纵观这些扣肉的做法,各有各的风味、各有各的特色。但是在民间和饭店制作最多的还是梅菜扣肉。

很多人也许认为梅菜扣肉无非是咸菜扣肉,其实这没有错,但也没有完全对,梅菜扣肉中使用的梅菜是腌制和晒干后的梅菜干,所以梅菜干是咸菜大家族里的一种,而且是咸菜中的上品。上次有人问我梅菜

是客家名城梅州的吧,梅菜是惠州的,在当地还流传着一个美丽的传说:话说中原人南迁从赣

南、闽西进入广东,客家人便开荒耕作,求得生存,当时生活十分贫寒。有个姓卢的娘子正在河边洗衣,孩儿们饥肠漉漉,哇哇地哭着要吃饭,娘子不禁心酸,凄楚泪珠滚落河中。这时

候有个仙女从天而降,安慰了娘子几句,并拿出一包菜种送予给她,然后抽身前行。卢娘子十分感动,并忙呼:“恩人姓甚名谁,日后好生报答。”仙女笑答:

“广济苍生,何劳报答,姓梅是也。”随即腾云而去。

卢娘子按照梅仙女的指示,回家把菜种种下,不几天菜种就发芽出叶,到了腊月菜长得又大又肥,采来煮食,鲜甜嫩滑,分外可口,孩子们饱食一顿,喜欢得直蹦跳。亲朋好友问及此乃何物,卢夫人道,是梅仙女送的菜种,就叫“梅菜”吧。此后经亲朋好友引种,很快在东江流域一带传开,广为种植,从此有了梅菜。这虽是个传说,但可以看出梅菜有着悠久的历史。

说了这么久的梅菜,我们来谈谈这扣肉吧,扣肉?难道是有东西扣在肉上面?哈哈,扣肉之所以叫扣肉这要从他的制作方法上领会,在制作扣肉的最后一道工序,也就是上盘,厨师们(比如我)会把扣肉从蒸笼里面取出,并另用一个大盘盖住,然后上下一颠倒,把碗一揭开,好了,具体的形状不用我说了吧,我想仅从外表看,那是非常煽动食欲的。别看上下一颠倒那个动作,不练个几年,很难成功,不成功还是幸运的,最惨就是烫伤手(我是“受害者”),所以在你扣肉的之前,还是先练习练习。

好了,最后,我把梅菜扣肉的制作方法介绍给大家,绝对正宗,是我0经验之谈

【主料】五花猪肉700克,梅菜100克。【调料】植物油600克(实耗约60克),大油120克,鸡汤100克,湿淀粉10克,白糖20克,酱油30克,蒜茸少量。【作法】(1)

将肉用汤煲在文火上煮到6~7成熟,取出来。用酱油涂抹上色。(2)

炒勺倒入植物油,烧到7~8成热,把煮好的肉放入,炸到大红色,捞出来以后,随即放进清水中漂透(用流动清水漂至没有浮油为准,这是本菜制作的关键环节)。(3)

将肉切成长10厘米、厚0.8厘米的大块薄片,皮向下逐块拚摆在碗里。(4)

将梅菜洗干净切碎。炒勺放旺火上倒入大油,爆香蒜茸,下入梅菜、白糖炸匀,取出来放在肉上面。(5)

用鸡汤、酱油调成汁,倒入肉碗内,上笼屉用旺火蒸40分钟。(6)

倒出原汁,将梅菜扣肉复扣于盘里。原汁加入湿淀粉勾芡,淋入肉面上即成。【特点】颜色酱红油亮,汤汁粘稠鲜美,扣肉整齐隆起,食之软烂醇香。

七. 浙江省 杭州 建德 笋干菜扣肉

古严州百姓建新屋上梁时,往往要向围观的乡亲抛撒馒头,当日宴席上也必备一盘笋干菜扣肉,外堆馒头若干,既感谢建房工匠,又有招财进宝,图个好彩头之意,是极具严州风味的一道民间菜肴。此菜肥而不腻,香软而有嚼劲,客至严州,必尝之也。

八. 湖南省 湘西州 凤凰县 土家扣肉

扣肉是湘西土家人待客的一道名菜,一般只有 煨事办酒席才会上用作主菜。扣肉的做法其采用五花猪肉,经过煮、炸、蒸等多道工艺制成。虽说是肥肉制成,但吃起来一点也不腻口,味道极其鲜嫩。目前张家界一般餐馆及酒店都有这道菜,以供旅游者享用。

九. 湖北省 荆州 石首 石首扣肉

以肥瘦红白相间五花肉为原料,经炸制,上糖色,薄片如纸,以碗扣住蒸熟,所以取名千张扣肉。常见用腌菜,豆豉,梅干菜为扣肉做底。此菜色泽金黄,肉质松软,味道鲜香,肥而不腻,味道溶烂不糜,咸甜馥香浓郁。相传于唐代,首创为古江陵地区。减肥爱美的女生,不推荐。

十. 湖北省 黄冈市 黄梅 孔垅梅发兴酱干

明清时期是朝廷贡品。数百年来,上至川峡,下至淞沪,过往客商无不泊船求购。该产品主要是以黄豆和20多种植物香料精为原料,经过水洗、浸泡、碾磨、过滤、烧煮、包扎、压榨、卤制等几十道独特工序加工而成。其色美味香,质地细腻,象肉一样有纤维,能片片撕开,无论是生吃还是热炒,都有沁人心脾之感。相传其配方做法是孔垅镇梅氏家族于700余年前研制的“秘方”,并有传内不传外,传男不传女的“族规”。

推荐特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