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您来到51特产网

江苏扬州特产有哪些茶 江苏扬州特有的茶叶

当前位置:51特产网江苏扬州特产有哪些茶 江苏扬州特有的茶叶更新时间:2023-10-04 14:17:16

一. 江苏省 扬州市 高邮 蟹黄肉包

蟹黄肉包

高邮螃蟹是高邮湖盛产的水产品之一。高邮湖螃蟹的特色是:体形肥大、肉质白嫩、滋味鲜美。现向网友介绍一下具有独特风味的高邮蟹黄肉包制作方法:

一、蟹油制作过程

(1)选料:高邮湖鲜蟹5000克,选雌蟹,每只蟹的重量在120克左右为宜。

(2)蒸蟹:将蟹放清水中活养2~3小时,让其吐出体内污物。再用刷子刷去体外的泥污后上笼蒸。蒸熟后用清水浇透待剥。

(3)熬蟹油:先下荤油(数量与蟹肉相当),烧至四周起烟时,下蟹的正身肉和蟹黄,后下腿肉,熬至出香放生姜、葱、小盐。

二、蟹黄肉包的制作过程

(1)主料及配料:富强面粉30克、蟹油16克,无骨后腿鲜猪肉12克、冻皮4克、酱油5克、麻油2克、白糖2克、生姜葱汁适量、胡椒少许。馅料一起入盆内,调拌均匀待用。

(2)坯料:将富强面粉制成发酵面团待用。这种发酵面团的制法是:将面粉与水调和在一起,再加酵肥,揉成一个面团,必须揉透揉匀。酵肥、水温和时间长短要根据季节而定。制坯要求是:“壮肥大酵,轻肥慢长”,才能实现“紧捏细花,兜汤成圆”的目的。

(3)成形拍坯:坯是包子成形的基础。要求边薄中厚,动作要迅速敏捷。捏包:要紧捏细花,花纹均匀,从开始到收口要求全花。拾笼:把点心按原形进笼,要求轻拿轻放,先做先拾,防止变形。蒸制:把点心成形的最后一道工序,非常重要。尽管前几道工序很好,蒸掌握不好,就会前功尽弃。水开气足时上笼,蒸的时间一般10分钟左右。

除掌握时间外,看点心生熟还有三种方法:

1、外看笼的气挂线直不直;直则热,不直则不熟;

2、内看点心抬身包口的汤,清则熟,浑则不热;

3、看包皮是否粘手,粘手则不熟,不粘手即熟。蟹黄肉包的特点:皮薄馅多,蟹黄满顶,卤鲜味美,营养丰富。

二. 江苏省 扬州市 宝应 扬州绒花

扬州绒花:绒花亦称宫花,早在唐代就已进入宫廷。扬州是我国绒花工艺的起源地之一,扬州绒花艳丽多姿,艳而不俗,被誉为工艺品中的“小家碧玉”。扬州绒花已有四代产品:第一代绒花作为一种装饰,只用于妇女儿童在节日头戴和胸佩;第二代绒花成为案头小品,增添了观赏价值;第三代产品是绒制挂屏。20世纪80年代,扬州著名绒花艺人王继康首创绒制仙人盆景,使扬州绒花诞生了第四代产品。这种工艺盆景,是借鉴扬州盆景艺术,以仙人球、仙人掌等为题材,用绒花材料结合其他材料做成球体,球体上鲜花硕果做得惟妙惟肖,四周棱角上的毛刺锋芒逼真,造型生动自然,色彩浓淡相宜。

三. 江苏省 扬州市 宝应 乔家白酒

宝应早在唐宋时期,酿酒业就十分兴旺,民间酒坊、酒肆星罗棋布。明末清初,“乔家白酒”脱颖而出,冠领里下河酿酒业数十年,成为皇室贡品。1934年,以其传统工艺,选用陈瓜为辅料的“陈瓜酒”荣获巴拿马国际博览会金奖,蜚声中外。二十世纪中叶,宝应人又沿袭光大“乔家白”之工艺,生产出第三代产品“五琼浆”、“龄酒”,连续十多年荣获江苏省名酒称号,是省著名商标。

“乔家白酒”为浓香型大曲酒,经固态发酵酿制,其酿制技艺源自千年酒乡,经历代酿酒师传承、改进,日臻成熟、完美。它选料考究,工艺要求精细,操作要求严格,关健控制点更要把握精准。现代宝应人在此基础上运用现代科技手段,汲取浓香型大曲酒之精华,选用5种优质粮食为原料,精心酿造。生产出来的白酒浓香突出,酒度适中,色清透明,窖香浓郁,醇厚丰满,味纯尾正,口感别具一格,被评酒专家誉为“上乘佳品,精品中之珍品”。其工艺填补了江苏白酒在全国五大香型、十大类别上存在的空白,成为江苏名酒、江苏省著名商标。采用传统工艺,选用上乘中药材为原辅料酿制的龄酒,开创了中国保健酒生产的新路,荣获中国优质保健食品称号。

中国酒业泰斗、白酒权威秦含章老先生有诗赞曰:乔家传名梨花香,古园酿得五琼浆,秋风送到维扬曲,爱把书巢作醉乡。

四. 江苏省 扬州市 宝应 慈菇

慈菇

慈菇在宝应县很早即有种植,慈菇豆腐汤白如奶质,鲜美可口,唐代时就列为朝廷御用贡品。

十一届三中全会后

,慈菇生产发展迅速,目前全县种植面积达5万亩,总产6万吨,主栽品种紫圆(侉老乌)品质

好、个头适中、肉质紧实、食用时无苦味,深受客户欢迎。每年慈菇上市期外地客商纷纷上

门收购。

慈菇加工主要是保鲜出口,年出口量500多吨。

五. 江苏省 扬州 宝应 冷盘围碟

主盘:王母蟠桃。围碟:珊瑚雪卷,水晶肘花,牡丹酥蜇,凤尾大虾,金钱香菇,凫卵双黄,美味翠瓜,玫瑰牛肉。( 扬州)

六. 江苏省 扬州 高邮 高邮咸鸭蛋

江苏高邮一带所饲养的鸭子,个头大,毛皮紧,潜水深,觅食力强,一般都在水网地区放养,多食鱼虾,所生的蛋蛋质细,黄油多,平均每只重105克左右,比普通鸭蛋约重30克。每年清明节前,当地人将鸭蛋拿来腌制,一个月后即可取食。煮熟后的咸鸭蛋,颜色红而油多。据记载,早在乾隆年间高邮咸鸭蛋已成为席上珍品了。

七. 江苏省 扬州市 江都 丁沟水饺

丁沟水饺是江苏省扬州市江都区丁沟镇的特色小吃。丁沟水饺的特点,在于江都是鱼米之乡,丁沟厨师将鱼与水饺两者完美地结合起来,以鱼汤下鲜肉水饺,形成了汤质浓而不腻,水饺美味可口的独家特色。

水饺是北方人的家常便饭,尤其是除夕夜的水饺,既丰满而又富有特色,让南方人难以企及。然而,地处南方的江都丁沟,其水饺可算是一枝独秀,不仅可以与北方的水饺媲美,而且是有过之而无不及,是一方闻名遐迩的传统小吃。

丁沟水饺的主料是精面和鲜猪肉。配料是虎头鲨鱼。调料为豆油、芝麻油、酱油、生姜、葱、蒜叶、味精、盐、碱、料酒等。在制作过程中,厨师们严把“四关”。一是要皮儿薄。用精面加水和碱,拌透揉匀,小擀面杖擀面,擀时用力均匀,饺皮中高边平,达到薄如纸、照见亮的要求,据说用火柴一点就会燃烧起来。二是要馅儿鲜。肉选猪后座,剔去筋丝、皮骨、肥肉,细切软削精剁。剁时用力不可过重,刀不着砧板。剁成泥状后,放适量盐水、姜汁搅拌,至手感上劲,再略加少许麻油。三是要裹得好。裹饺子要细心,馅心要放得匀,饺子边皮要捏紧不漏水,裹成麻雀状或元宝状。四是要汤儿美。汤用鱼汤,用虎头鲨鱼去骨后煎熟,放生姜、葱、料酒去腥,放清水煨汤,至浓如乳,然后用筛箩滤去鱼骨等,装入碗内,放些味精、蒜花、胡椒,汤即制成。待饺子从锅中浮起,就盛入鱼汤碗内。这样的饺子皮薄,馅鲜,汤美,味香可口,百吃不厌。听老一辈人讲,80年代中期,顾秀莲同志在江苏任省长期间,有一次到江都来视察,江都县政府领导安排专人请丁沟人民饭店的老厨师为顾省长专门做了一碗雀头水饺,顾省长是赞不绝口,至今仍传为美谈。

八. 江苏省 扬州市 宝应 荷包鲫鱼

“荷包鲫鱼”又名“荷包鱼”,是扬州地区名菜之一。相传清代大文学家曹雪芹曾在其好友于叔度家烧了一道菜叫“老蚌怀珠”,其外形像河蚌,腹中藏明珠,滋味极佳,食者赞不绝口。到乾隆时期,扬州地区制作的“荷包鲫鱼”(又名“怀胎鲫鱼”),与“老蚌怀珠”相似。所以许多人误以为它就是当年曹雪芹烹制的那种“老蚌怀珠”,故食者众多,其声誉与日俱增。其实它们只是形状相似,用料与制法都不相同。扬州的“荷包鲫鱼”是用鲫鱼与肉未制作,将肉末加调味拌和成肉饼状,塞入鱼腹中,周其形似荷包,故称“荷包鲫鱼”。( 扬州)

九. 江苏省 扬州 广陵区 扬州玉器

扬州玉器历史悠久,以白玉、碧玉、翡翠、玛瑙、珊瑚、绿松、青金、水晶等为原料,分人物、花卉、鸟兽、炉瓶四大类。

十. 江苏省 扬州市 江都 杨州玉器

扬州是我国玉器加工的重要基地之一,古籍《书经 禹贡》中便有“扬州贡瑶琨”的记述。1977年在扬州蜀冈尾闾,发现新石器时代后期氏族公共墓葬60多处,有石斧、石锛、玉璧、玉琮等器物,说明早在4000年前,先民们就在这里生产生活,有了玉石琢磨的活动。解放后在扬州境内发现和清理的百余座汉墓中,出土玉器数以百计,达数十个品种。

扬州的琢玉工艺源远流长,古籍《书经·禹贡篇》便有“雍州贡琳琅”、“扬州贡瑶琨”的记述,把扬州琢玉史追溯到4000年前的夏代。虽然《禹贡篇》中所指的扬州,当时地域宽广,为“天下九州”之—州.琢玉工艺所在地不一定在现代扬州地区内,但其历史渊源是可以证明的。1977年在扬州蜀冈尾闾,发现新石器时代后期氏族公共墓葬60多处,有石斧、石锛、玉璧、玉琮等器物,说明早在4000年前的夏代,先民们就在这里生产生活,有了玉石琢磨的活动。解放后在扬州境内发现和清理的百余座汉墓中,出土玉器数以百计,达数十个品种。唐代扬州琢玉,在手工业兴盛中有新的发展,贵族豪门用玉件装饰楼阁,所谓“雕栏玉户”。唐僖宗时,盐铁史高骈在扬州建有“御楼”,用金玉制作蟠龙蹙凤数十万件,装饰其中。高骈还将多年搜刮的扬州玉器珠宝数万件献给朝廷。唐代民间以玉器为佩、饰品亦渐开风气。宋代扬州玉器已向陈设品发展,花鸟、炉瓶等品种日益丰富,造型、琢磨艺术水平大为提高。清乾隆时,扬州琢玉进入全盛时期,清宫中重达千斤、万斤的近10件大玉山,多半为扬州琢制,其中重逾万斤被称为“玉器之王”的《大禹治水图》玉山,成为稀世之宝而名闻遐迩。

推荐特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