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您来到51特产网

吴忠特产 必买清单 吴忠特产有哪些值得买

当前位置:51特产网吴忠特产 必买清单 吴忠特产有哪些值得买更新时间:2023-12-08 11:23:02

一. 宁夏 吴忠 盐池县 枸杞叶茶

您可能以前看到过“枸杞芽菜被人民大会堂选定为国宴用菜”的新闻,您或许还不知道“枸杞芽”还能细炒精制成茶叶吧? 明代李时珍在《本草纲目》中提到“春采枸杞叶,名天精草”,这里所说的天精草就是特指“根茎与花实,收拾无弃物”的枸杞叶嫩芽。枸杞叶茶是精选宁夏枸杞芽尖和嫩叶作原料,采用独特工艺,精制而成,完好的保留了枸杞叶的有效成份和功效,同时为提高枸杞叶茶的质量,在加工过程中,通常要采用鲜叶水洗和炒制提香工艺。枸杞叶茶口感细致柔和,有强身健体之功效,枸杞叶茶含有维生素A、C、B1、B2及多种氨基酸等营养眼睛物质,是明目的佳品。



枸杞叶茶与传统茶叶最大的不同就在于它能够安神助睡,适宜于睡前饮用。

二. 宁夏 吴忠 同心县 干粮馍

干粮馍

在面粉中加入适量食碱用凉水拌匀,发酵后,再加干面粉和食碱水拌成块状,加适量胡麻油和香豆草粉,用干净木杠反复挤压,边压边加少量干面粉,揉压均匀后,分成等量面团,擀成圆饼,在一面的中心处撒一些用胡麻油调好的香豆草粉,下锅时先将饼心没撒香豆草粉的一面朝下,不加锅盖,待馍面微黄后取出翻面入锅加盖15分钟即成。据说此饼始于清代,因面香醇厚,口感酥软而远近闻名。

三. 宁夏 吴忠 盐池县 盐池滩羊肉

盐池滩羊肉为农产品地理标志产品。滩羊因其特殊的生长环境,羊肉色泽鲜红,脂肪乳白,分布均匀,含脂率低。肌纤维清晰致密,有韧性和弹性,外表有风干膜,切面湿润不沾手。肉质细嫩,不膻不腥,是公认的优质羊肉。在放牧条件下,成年羯羊体重可达50至60公斤,成年母羊体重也有40至50公斤。二毛羔羊体重为6至8公斤,脂肪含量少,肉质更为细嫩可口。滩羊肉的鲜美,历来就广为人知。

地域范围

盐池县位于宁夏回族自治区东部,属鄂尔多斯台地向黄土高原的过渡地带,地处东经106°33′-107°47′,北纬37°04′-38°10′之间,平均海拔1600米,东西宽约66公里,南北长约110公里,东邻陕西定边,南邻甘肃省环县,北接内蒙古自治区鄂托克前旗,西连本区灵武、同心两市(县),总面积8661.3平方公里,盐池滩羊生产区域遍及全县8个乡镇。年总产量59万只、8850吨。

自然生态环境和人文历史因素

(1)土壤地貌情况:盐池县土地资源丰富,因处鄂尔多斯台地向黄土高原过渡地段,中北部为缓坡丘陵区,地势平缓起伏,沙丘连绵,约占总面积的80%,南部为黄土高原区,沟壑纵横,梁洼相间约占总面积的20%,全县可利用草原面积715万亩,占土地面积的82.6%。天然草原分为干草场类、荒漠草原类两大类型。在这块天然草场上生长着各种优质牧草,其中有甘草、苦豆子、十里香、薄荷、茵陈、柴胡、黄芪、沙参、蒺藜、知母、百浆草、车前子等110多种中药材,加之草原土壤大部分为普通灰钙土和淡灰钙土,土壤中钙、磷的含量较丰富,矿物质元素含量达40多种之多。由于这特殊的土壤、水质条件和丰富的草原牧草,极符合滩羊的生态学特性,是全国罕见的最适合滩羊生长的生态地理区域,这些均为盐池发展滩羊产业奠定了坚实的基础。

(2)水文情况:降水少,蒸发大,气候干燥,干旱少雨,平均降雨200--280毫米,且集中在7—9月份,年蒸发量1250--2550毫米。盐池的草原由于降水少,蒸发量大,地下水缺乏补给来源,但浅层水的分布较广,水位高、水质好,水中矿物质元素含量丰富。

(3)气候情况:盐池县属典型性大陆性季风气候,年平均气温9.2℃,日照3124小时,无霜期148天,年降水量280毫米左右,年蒸发量2100毫米,日照充足

(4)人文历史情况:滩羊在盐池县有着悠久的养殖历史,当地人民不仅“事畜牧”、“尚畜牧”,而且“善畜牧”,滩羊品种的形成距今已有二百多年的历史,据史料乾隆二十年(1755年)出的《银川小志》中记载:“宁夏各地俱产羊皮羊肉,盐州(今盐池)特佳”一句。同时说,裘皮花穗美观漂亮,有禾采之貌。光绪34年出的《甘肃新通志》说:“裘,宁夏特佳”,当时把滩羊俗称“白羊”,所产裘皮称“滩皮”,因“滩皮”驰名中外,后逐渐将“白羊”称为滩羊。据许多史书记载,滩羊作为一个轻裘皮用品种,至少在乾隆时期以前就已经形成。滩羊是宁夏“五宝”之一,滩羊也被列入全国15个地方保护品种之一的优质羊种。20世纪七八十年代,宁夏贺兰山东麓、盐池以及相邻的同心县部分地区、灵武市个别地区滩羊饲养量在120万只左右。目前,由于种种因素,贺兰山东麓已无滩羊,与盐池相邻的灵武、同心对滩羊进行了杂交改良,只有盐池县被宁夏回族自治区政府列为滩羊保种区,国家级的滩羊种羊生产场也建在盐池县境内,使得盐池滩羊年饲养量始终保持在137万只左右。

生产技术要求

(1)产地选择与特殊内容规定:盐池滩羊生活在盐池辽阔的土地上,盐

池境内无工矿企业,环境无污染,境内饮用水、大气土壤均符合国家有关标准,产地环境质量必须符合《绿色食品产地环境技术条件》(NT/T391-2000)的要求。

(2)品种选择与特定要求:盐池滩羊采取个体选择、系谱选择与后裔测定相结合,表型选择与基因选择相结合,以群体继代建系为主要方法,灵活

运用同质选配和异质选配,建立开放式的滩羊选育体系,全面推广初生、二毛和育成期鉴定选育技术,使二级比例达到90%以上培育滩羊选育核心群,提高供种能力,同时加大对滩羊的保护力度。

(3)生产过程管理:滩羊是我国独特的裘皮用绵羊品种,是国家二级保护品种,滩羊肉脂肪分布均匀,肉质细嫩,腥膻味小,是宁夏羊肉的代表,已享誉全国。饲养过程要做到“四定三勤”,即定时、定量、定质、定人,眼勤、腿勤、手勤。生产过程严格按照盐池滩羊饲养标准《肉羊饲养管理准则-NY/T5151》。盐池滩羊投入品必须按照《兽药管理条例》和《饲料及饲料添加剂管理条例》,严格按照无公害食品肉羊兽医防疫准则NY5149-2002标准执行。

(4)产品收获、屠宰技术规定:按照不同的育肥阶段进行屠宰,屠宰后的滩羊肉产品分为羔羊肉、羯羊肉。肉羊屠宰加工企业必须符合《肉类加工厂卫生规范》、《畜类屠宰加工通用技术条件》和《肉类加工工业水污染物排放标准》,羊肉制品符合《羊肉》标准。

(5)生产记录要求:每群滩羊都应有相关的资料记录,其内容包括:滩羊来源、特征,主要生产性能。饲料品种、来源、消耗及各种饲料添加剂的情况,建立并存免疫记录,包括:疫苗的名称、生产厂家、批号、剂量、免疫时间等。发病率、死亡率及发病死亡原因,无害化处理情况。有羊只的销售记录:销售合同、销售渠道。实验室检查及其结果,用药及免疫接种情况。所有记录应在清群后保存两年以上。

产品典型品质特性特征和产品质量安全规定

(1)外在感官特征:宰杀后从胴体上看,肌肉光泽润滑,红色均匀,胴体表面被覆一层薄薄的白色脂肪且分布均匀,肌纤维细,呈三角形或楔形的脂尾丰满、润滑,尾尖细圆达飞节,无膻腥味。滩羊羔羊肉肌纤维细鲜嫩多汁、易消化,而且脂肪含量适中,尾形呈长三角形,丰满、润滑。滩羊肉煮沸后的肉汤清澈透明,脂肪团聚于表面,具有滩羊肉特有的香味,味香四溢,有“屋内煮肉屋外香”之名。

(2)内在品质指标:盐池滩羊肉经有资质的生物检测机构检验,蛋白质总量达90%以上(风干样),不饱和脂肪酸的含量相对较多,而脂肪酸的含量相对较低,矿物质元素种类丰富,含量适中,而对人体有害的铅、汞、砷未检出,使羊肉具有膻味的癸酸未检出。每100克盐池滩羊肉所含蛋白质总量为93.02%(风干样),不饱和脂肪酸含量较高,矿物质元素种类丰富,含量适中,尤其微量元素硒的含量为0.073毫克/公斤,具有极强的保健功能;而对人体有害的铅、砷、汞未检出;使羊肉具有膻味的葵酸未检出;羰基化合物含量为1毫克/100克,与其它羊肉(1.31毫克/100克)相比含量最低;而与羊肉风味有关的1嘌呤(0.8毫克/100克)等含量与其它羊肉(0.3毫克/100克)相比最高;胆固醇(28.83毫克/100克)的含量与其它羊肉(49.43毫克/100克)相比最低;熟肉率(65%以上)与其它羊肉(50-55%左右)相比最高;肌纤维(14毫微米)与其它羊肉(18-20毫微米)相比最细。

(3)安全要求:产地环境达到《畜禽场环境质量标准NY/T388》;畜禽饮用水达到并保持《畜禽饮用水水质-NY5027》;饲料及其使用达到《畜禽饲养饲料及饲料添加剂使用准则-NY5032-2006》;兽药及其使用达到《畜禽饲养兽药使用准则-NY5030-2006》;滩羊疫病防治符合《畜禽饲养兽医防疫准则-NY5339-2006》;产品质量达到《鲜、冻胴体羊肉-GB9961》和无公害肉羊NY5147的要求;滩羊饲养管理达到《肉羊饲养管理准则-NY/T5151》。

包装标识等相关规定

羊肉分为大羊肉、羔羊肉、肥羔羊肉。采用的包装袋为聚乙烯(PE)包

装袋,40cm×15cm×36cm、34cm×14cm×2cm4包装盒。40cm×30cm羊后腿真空包装袋、36cm×26cm羊前腿、羊排真空包装袋、25cm×18cm羊肉臊子、羊肉卷包装袋等。贮藏、运输必须符合《家畜屠宰、加工企业兽医卫生规定》的要求。

四. 宁夏 吴忠 青铜峡市 吴忠沙棘

沙棘喜阳,粗壮的杆干抗风抗沙,耐旱也耐水。它不弃贫瘠,悬岸陡壁,沟渠河边,都是它的栖生之地。在冰天雪地,沙棘忍受着严寒的侵袭;在炎热酷暑,沙棘依然挺立在向阳山坡。

沙棘,系野生植物,俗称酸柳、黑刺。枝干遍布棘刺,叶子呈条形至条状被针形,两端趋尖,背面密布淡白色鳞片,叶柄极短。沙棘花先于枝叶开放,雌雄异株;花小,呈淡黄色。果实为肉质花被筒包围,近于球形,直径5-10毫米。每到秋末,橙黄色的沙棘果在阳光照耀下闪烁着灿烂的光辉,桔红色的沙棘果红得逗人喜爱。

五. 宁夏 吴忠 盐池县 盐池蜂蜜

盐池蜂蜜为农产品地理标志产品。在《三国志》中记载有这样一件事,可见蜂蜜在汉代已作为普遍的饮品。 《本草纲目》:“入药之功有五,清热也,补中也,解毒也,润燥也,止痛也。生则性凉,故能清热;熟则性温,故能补中;甘而平和,故能解毒;柔而濡泽,故能润燥;缓可去急,故能止心腹肌肉疮疡之痛;和可致中,故能调和百药,而与甘草同功”。蜂蜜是从植物花的蜜腺中采集的分泌物经过酿造并贮藏在蜂巢内的甜性物质,其味甘,性平,具补中缓急、润肺止咳、润肠燥、解毒之功效。用于人类医疗保健等领域历史悠久,而且在各个时代,人们都对其有很高的评价,并形成了灿烂的蜂文化。

地域范围

盐池县位于宁夏回族自治区东部,鄂尔多斯台地向黄土高原的过渡地带,地处东经106°33′-107°47′,北纬37°04′-38°10′之间,平均海拔1600米。东西宽约66公里,南北长约110公里,东邻陕西定边,南邻甘肃省环县,北接内蒙古自治区鄂托克前旗,西连本区灵武、同心两市(县),总面积8661.3平方公里。 盐池蜂蜜生产区域为盐池县境内八个乡镇(花马池镇、大水坑镇、惠安堡镇、高沙窝镇、冯记沟乡、青山乡、王乐井乡、麻黄山乡),面积100000公顷。

产品品质特性特征

1、外在感官特征:从外观看:蜜浅琥珀色,蜜液浓稠,气息芳香,结晶后呈乳白色。 2、内在的品质特征:盐池蜂蜜因其蜜源的特殊性,味道纯正,气味芳香、甘甜,略有饴糖味并稍感口,具有润燥通便功效,主要成分为糖类,总糖含量为60%~80%,还含有少量维生素B,盐池蜂蜜是一种营养丰富的天然滋养食品,也是最常用的滋补品之一。 3、安全要求:产地环境严格执行《无公害食品 大田作物产地环境技术条件》(NY332-2006)标准。 ①磷化物、氰化物、氮化苦、二硫化碳按GB/T5009.36有关规定执行。 ②黄曲霉毒素B1按GB/T5009.22有关规定执行。 ③汞按GB/T5009.11规定执行。 ④砷按GB/T5009.11规定执行。 ⑤卫生标准按国家卫生部GB14963-2011执行

六. 宁夏 吴忠 同心县 同心马铃薯

同心马铃薯为农产品地理标志产品。

地域范围

同心县地处宁夏回族自治区中南部。位于东经105°17′-106°41′、北纬36°34′-37°32′之间,东北与盐池县接壤,东南与省界甘肃环县为邻,南与固原县毗邻,西连海原,中卫县,北接中宁,红寺堡等地。南北长102公里,东西最宽处达135公里。属宁夏中部干旱带。同心县地处黄土高原与内蒙古高原的交界在带,地势由南向北逐渐倾斜(南高北低)。海拔高度1260-2625米,县城在地海拔1344米。同心马铃薯具体地理位置位于县内惠平公路沿线的下马关镇、预旺镇、马高庄乡、张家垣乡、田老庄乡、王团镇,辖112个行政村,总生产面积2万公顷,年总产量30万吨。

自然生态环境和人文历史因素

(1)土壤地貌情况:同心县地处鄂尔多斯高原西部与黄土高原北部的衔接地带,地势南高北低。境内群山环绕,丘陵连绵,沟壑纵横,川地平坦,地形复杂多样。境内土壤较复杂,土壤类型较多,以黑垆土和灰钙土面积最大。黑垆土分布在东南部的黄土丘陵区,成土母质为黄土,有机质层平均厚度55厘米,疏松多孔,质地均一,为含粗粉砂粒多的轻壤土或中壤土,保水保肥性好,是县境内较肥沃的土壤。

(2)水文情况:同心县地处干旱山区,沟壑密度2.4-4.3公里/平方公里,

地表水缺乏,全县地表水分属清水河、苦水河两大流域。清水河在同心县内沿岸有双井子沟、折死沟、金鸡儿沟、长沙河四大支流,其中折死沟是同心县清水河流域的一条最大支流。地下水除局部有零星分布的泉水出露外,其余皆埋藏较深,水量小,水质差,分布不均。

(3)气候情况:同心县南部属于中温带半干旱大陆性气候,北部属中温带干旱大陆性气候,其主要特征是干旱少雨,蒸发量大,冷暖干湿,四季分明,日照长,太阳辐射强,夏秋短,冬春长。多年平均日照3024小时。平均日较差为31.2°C,总耕地面积205.4万亩,土壤土层深厚,富含钾素,土质特别适合马铃薯的生长。全县境内年平均气温8.4℃,平均无霜期157天,年均降水量277.9毫米,且主要集中于7-9月份,这与马铃薯的生长需水规律相吻合,具有生产马铃薯得天独厚的条件。

(4)人文历史情况:同心历史悠久,文化底蕴丰厚。远古时代,这里就有人类生息繁衍。县名先后有镇戎、平原、同心等,1936年红军长征到同心,建立了中国历史上第一个回族自治政权-陕甘宁省豫海县回民自治政府,开创了我国民族区域自治的先河,并在同心城实现了红军三大主力的会师,书写了中国革命史上光辉的一页。据清朝平原知府陈日新编纂的《平原县志》记载,当地农作物种植以小麦、糜子、马铃薯等为主,特别是马铃薯,亦菜亦食,当时就有上百年的种植历史。经过多年的努力,全县已基本建成了以预旺、下马关等乡(镇)为中心的商品薯生产基地。

生产技术要求

(1)产地选择:下马关镇、预旺镇、马高庄乡、张家垣乡、田老庄乡、王团镇等6个乡镇,产地环境质量必须符合《无公害食品蔬菜产地环境条件》(NT/5010-2002)的要求。

(2)品种选择:菜用薯选择克新1号、虎头、荷兰7号等品种,晚熟外销薯选择青薯168、台湾红皮等品种,淀粉加工薯选择宁薯8号、宁薯9号、内薯7号、陇薯3号、青薯2号等品种。

(3)生产过程管理:同心马铃薯生产过程必须执行《无公害食品马铃薯生产操作规程》(NY5221-2004)。

(4)产品收获及产后处理:待地上部茎叶全部由绿变黄、块茎停止膨大后,根据鲜薯上市或交售、贮藏时间适期收获。收获前一周杀秧,收获的鲜薯先要充分摊晾,待薯皮木栓化后方可运输、贮藏。

(5)生产记录要求:同心马铃薯的生产全过程,要建立田间生产档案,全面记载并妥善保存,以备查阅。

产品典型品质特性特征和产品质量安全规定

(1)外在感官特征:同心马铃薯薯型规范,大小均匀一致,薯皮光滑洁净,商品性好。

(2)内在品质指标:同心马铃薯干物质积累多,淀粉含量高,品质优,每100克块茎含水分75-82克、淀粉17.5克、糖1.0克、粗蛋白2.0克,以及各种维生素。

(3)安全要求:同心马铃薯执行《无公害食品马铃薯》(NY5221-2004)。

包装标识等相关规定

主要按照《农产品包装标识管理办法》要求,推行科学的包装方法,推广先进的标识技术,实现可追溯管理。同时根据同心马铃薯的特点,逐步推行产品分级包装上市、地下保鲜库贮藏、冷藏车运输等办法。贮藏、运输执行《绿色食品贮藏运输准则》(NY/T1056-2006)。

七. 宁夏 吴忠 利通区 金银滩李子

金银滩李子为农产品地理标志产品。金银滩李子宁夏吴忠林场吴忠林场一、二分场,金银滩镇、金银滩农场、团庄村、银新村、西滩村、杨马湖村、灵白村、沟台村、东沟湾村、四支渠村、新渠村、金川办、良繁办,1个镇,11个行政村,1个国有林场。地理坐标为东经106°05′00″~106°22′00″,北纬37°00′00″~38°08′00″。

金银滩李子宁夏吴忠林场吴忠林场一、二分场,金银滩镇、金银滩农场、团庄村、银新村、西滩村、杨马湖村、灵白村、沟台村、东沟湾村、四支渠村、新渠村、金川办、良繁办,1个镇,11个行政村,1个国有林场。地理坐标为东经106°05′00″~106°22′00″,北纬37°00′00″~38°08′00″。

八. 宁夏 吴忠 利通区 回族麦芽糖

麦芽糖是宁夏川区回族群众喜食的一种传统风味糖果食品。每逢秋收完后,回族群众便晒好大麦,整理好家具,开始碾米,做糖。这种习惯已有200年的历史。宁夏川区是宁夏大麦的主要产区,为回族群众做糖果提供了有利的条件。他们做的糖果除了自己食用外,还拿到街上出售。到了民国年间,宁夏已有几十家制作麦芽糖的作坊,其中尤以平罗县惠北乡回族群众毛义山、毛义川的最有名气,为“毛家糖坊”。

制法:

(1)大米子碾好,晒几小时后与净大麦同放大锅内煮熟,直至水干。然后加适量水煮3-5分钟,立刻倒入大缸中。缸底漏眼要塞严。缸底下挖一大坑,坟内放一空而净的缸,两缸底口对齐,缸口盖严,约30分钟左右后,缸内发出“卜咚卜咚”声响后,急抽开缸底漏眼,上缸内不停地流下乳白色的糊汤入坑内缸。

(2)取出糊汤倒入熬锅中,加旺火,不停地反复搅动。待汤糊稠时,用木推子推搅,以防糊锅底。直至糊汤
变成乳白色状的糖稀。

(3)将豆面(1千克)炒熟,和红糖或白糖用开水冲开,和糖稀和在一起,呈大面团状。切成小块,擀成薄张,然后用刀切成各种形状,放凉屋席上冷却。待糖皮稍硬时,即可食用。

特点:这种农家糖吃起来干硬、甜脆、耐嚼,有豆味。它含丰富的蛋白质,脂肪,维生素和钙、磷、铁,常食可消渴除热,补虚化食,止泄宽胸。

九. 宁夏 吴忠 利通区 马家湖西瓜

马家湖西瓜为农产品地理标志产品。

地域范围

马家湖西瓜产于宁夏回族自治区吴忠市利通区高闸镇的马家湖村、李桥村、韩桥村、高闸村、周闸村,金积镇的马桥村、油粮桥村和田桥村,共2个乡镇的8个行政区划村,地处吴忠市利通区南部。吴忠市利通区位于宁夏中北部,地理座标为东经106°05′-106°22′,北纬37°-38°08′。距宁夏首府银川市59公里。境内地势平坦,无高山,平均海拨1125米。总生产面积1330公顷,年总产量6万吨。

自然生态环境和人文历史因素

(1)土壤地貌情况:吴忠马家湖地区土壤类型主要为灌淤土,土层深厚,一般在1米以上,质地多为轻壤和中壤土,土壤熟化程度高,有机质含量一般在1.3-1.5%,土壤肥沃,盐渍化轻,理化性状较好,有利于马家湖西瓜的生长发育,且采用“二膜一苫”弓棚栽培技术,可提高地温,有利于马家湖西瓜早熟。

(2)水文情况:黄河水为利通区主要的农田灌溉水源,境内主要有秦渠、汉渠、马莲渠、东干渠、民生渠五大干渠,30条配套支渠纵横分布贯穿全区,每年从黄河引水4.8亿立方米,每年地表流径336.68万立方米,水质较好,没有人为及工业污染,是理想的工农业生产和生活用水。吴忠马家湖地区地

势平坦,采用黄河水自流灌溉,且灌溉便利,水量充沛,能满足马家湖西瓜苗期、开花期和果实膨大期生长对水分的需求,保证了果实的品质。水分质量符合《无公害食品马家湖西瓜产地环境产地环境条件》NY5110-2002规定的“灌溉水质量要求”。

(3)气候情况:吴忠马家湖地区属温带半干旱气候区,年降水量在260.7毫米,年蒸发量在2018毫米,平均气温9.4摄氏度,年日照时数为2884.7-3130.2小时,日照百分率63-69%,平均有效积温3285℃,昼夜温差13℃,无霜期171天,这里四季分明,日照充足,蒸发强烈,雨雪稀少,是全国太阳辐射最充足的地区之一。具有春暖迟,夏热短,秋凉早,冬寒长的特点。有利于马家湖西瓜的生长发育、开花结果,尤其是结果期白天温度高达28-35℃,昼夜温差高达13℃,较低的夜温有利于马家湖西瓜同化产物的运输和降低呼吸对养分的消耗,提高果实含糖量,形成马家湖西瓜的独特风味;冬季严寒漫长,有利于杀死土壤中的各种土传性病菌和越冬虫卵,基本不使用化学农药,确保了马家湖西瓜的品质。

(4)人文历史情况:自二十世纪八十年代以来,随着设施农业的发展,特别是近年来,随着《宁夏优势特色农产品区域布局及发展规划》的实施和吴忠市设施农业的快速发展。设施小弓棚西瓜的生产已成为吴忠市区蔬菜产业中的优势特色产业和农民的致富产业。目前,技术人员根据马家湖西瓜产地的独特自然生产条件,在传统的西瓜种植模式的基础上,引进了小弓棚生产技术,并以无公害生产为标准,采取“二膜一沾”、育苗移栽等技术,形成了排开种植,分批上市的生产格局,并以优良的品质,赢得了市场,形成了“马家湖西瓜”这一品牌。于2004年获得无公害农产品认证。

生产技术要求

(1)产地选择与特殊内容规定:马家湖西瓜生产的产地环境条件须符合NY5010-2001的规定。地块应选择地势平坦、排灌方便、土层深厚、土质疏松肥沃、通透性良好的沙质壤土,且与瓜类作物不连作的地块。

(2)品种选择与特定要求:选用经审定推广的抗病虫、易座瓜、耐储运、品质好的中早熟品种,如金城一号等。

(3)生产过程管理:生产过程执行《无公害蔬菜西瓜生产技术规程》DB640300/T005-2005标准。

(4)产品收获、产后处理的规定:西瓜是以成熟的果实供鲜食,马家湖西瓜通常自受粉后35天左右成熟,即可采栽上市。

(5)生产记录:马家湖西瓜的生产全过程,要建立田间生产档案,要求生产者准确、详实的对生产过程进行记录,尤其,对于农药、化肥的使用量、使用方法、使用间隔期等做好认真记录、记载并妥善保存,以备查阅。

产品典型品质特性特征和产品质量安全规定

(1)外在感官特征:果实高圆型,浅绿底色布深绿条带,外形美观,单瓜重3.5公斤以上,商品率高。包括形状、大小、色彩等外在性指标。

(2)内在品质指标:果肉鲜红,质地酥脆,果汁多,风味爽,含糖11%左右。

(3)安全要求:马家湖西瓜执行《无公害食品西瓜》NY5109-2002标准。

包装标识等相关规定

马家湖西瓜的包装、运输、贮存严格执行《无公害食品西瓜》NY5109-2002标准。

十. 宁夏 吴忠 盐池县 回乡馓子

馓子这道油炸面食据传有一千多年的历史。宋代文豪苏东坡诗赞它为“纤手搓来玉色匀,碧油煎出嫩黄深”。把馓子的色香味概括无余。吴忠回族擅长炸制馓子,并且十分钟爱这种美食。每逢开斋节、古而邦节等民族节日,回族家庭都炸馓子招待客人,馈赠邻里。制作方法是:将 精面粉加入盐水揉和,反复揉压后,搓成粗条,抹上食用油放入盆中醒面。待油锅热时,将面条制成并列成环状,入油锅炸至金黄色,捞出凉干即可食用。特点是造型优美,香脆可口。

推荐特产